:::
「向巴赫致敬」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的演前記者會,參與演出的鋼琴家共聚一堂。(張震洲 攝)
回想與回響 Echo

共同的鄉愁

寫在「向巴赫致敬」後

由早年的鍵盤練習曲到最後的《賦格的藝術》,二○一九年夏的台灣樂迷得以隨著這些作品的演出,回顧巴赫的一生,有如穿越時空般,窺見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歐洲宮廷裡,那位勤勤懇懇、日復一日以音樂奉事的宮廷樂長,而巴赫留給後人的禮讚,卻不只是手稿、作品、即興技術、對音樂的狂熱執著,還有一種難得的歸屬感,能夠跨越門類與樂種,或許那就是愛樂者們共同的鄉愁吧!

由早年的鍵盤練習曲到最後的《賦格的藝術》,二○一九年夏的台灣樂迷得以隨著這些作品的演出,回顧巴赫的一生,有如穿越時空般,窺見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歐洲宮廷裡,那位勤勤懇懇、日復一日以音樂奉事的宮廷樂長,而巴赫留給後人的禮讚,卻不只是手稿、作品、即興技術、對音樂的狂熱執著,還有一種難得的歸屬感,能夠跨越門類與樂種,或許那就是愛樂者們共同的鄉愁吧!

「向巴赫致敬」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

7/28~8/21  台北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等

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於一七五○年七月廿八日謝世,兩百七十年後的這一天,迎來了「向巴赫致敬」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的第一場。

巴赫其人、其事、其作品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相信已無須贅述,只要有古典音樂存在的地方,都可以聽到巴赫作品演出,這一系列共十二場音樂會中,最特別的是有各世代、散居世界各地的台灣鋼琴家,齊聚台北共襄盛舉,古往今來,具有如此感召力的作曲家幾希!

精采的青年世代

即便部分場次票房著實吃緊,能夠藉由作品去感受作曲家蟄伏其中的熱情、執著、信仰,已是一種恩賜。本次參與演出的四十四位鋼琴家中,當屬青年世代最令人耳朵一亮:

就讀於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的趙奕翔,以作曲家的視角詮釋了幾首英國、德國組曲及《音樂的奉獻》選段,在樂句結構處理上很有自己的想法,踏板雖偏重,但能將延遲產生的泛音收拾得乾淨,呈現一種細緻的豐潤感。

現為美國西北大學音樂院博士候選人,汪奕聞的德國、英國組曲及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展現出沉穩氣質與宏觀視野,聽眾頓時靜下心來,一步步被領入巴赫作品的奧妙中,即使結構單純如嘉禾舞曲者,也能彈出不簡單的趣味來。

感謝利奇馬颱風攪局,樂迷們得於八月十日星期六早、午兩場音樂會中,一口氣聽完兩冊《平均律》。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藝術博士鄞蔚婷,於早場演出的是第一冊下半冊作品,將音樂處理得脈絡清楚、條理分明,需流暢的樂段如行雲流水,需堅定論述者鏗鏘有力,態度不慍不火,刻畫細膩且不流於濫情,在信仰與節制中表達了自我身而為「人」的種種情感。

午場由CUNY Graduate Center鋼琴演奏博士候選人、自大學時期即醉心巴赫鍵盤作品的程致彤演出第二冊,極私密且個人化的情感表達,使演出充滿張力,音色與音韻抑揚頓挫的調配上,賦予作品虔敬卻又滿溢的熱情;程致彤不使用踏板而單以觸鍵做出豐富音色,或許這才是面對巴赫作品的正確角度?

本系列最令人動容的演出當屬胡榮《賦格的藝術》。八月十七日當晚,聖詠〈當我們在極度困難時〉奏畢時,時空彷彿凝結,席間多少觀眾屏息了十餘秒鐘,始噙著眼淚鼓起掌來。

除了前述幾位,尚有蔡巧儀的《幻想曲與賦格》、黃時為的《郭德堡變奏曲》、黃俊瑜與陳麒向的《觸技曲》,皆展現了大將之風,筆者不禁疑惑,如此優秀的演奏家,為何仍未被台灣樂迷們熟知?

巴赫與爵士樂的共振

對於已被流派紛雜的現當代音樂洗禮過的耳朵來說,聆聽巴赫的作品,體驗那純然以音樂為信仰的藝術結晶,總隱隱感到一種鄉愁、「原來那裡就是起點呀~」的領悟,於古典音樂領域如此,爵士樂亦然。

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家多以即興方式演出,巴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只消一個小小的定旋律(Cantus Firmus),即能以各種精密的手法將之轉化、發展,以橫向的長旋律描繪出和聲行進,再以精湛的對位手法經營多個聲部旋律,進而建構起大型的音樂作品。

即興演出在莫札特、貝多芬的時代依然常見,之後慢慢消失在古典音樂的領域中,僅剩管風琴演奏家保留著這項技藝,但它卻在大西洋的另一端,被另一群音樂家們——爵士樂手拾起。

對古典音樂涉略甚深的爵士鋼琴家比爾.艾凡斯(Bill Evans)曾說自己「永遠彈不夠巴赫」,埃迪.帕爾米耶里(Eddie Palmieri)則直接稱巴赫為第一位爵士鋼琴家,以讚揚他在鍵盤演奏領域的「發明」(Inventions)。

戴夫.布魯貝克(Dave Brubeck)曾表示深愛《布蘭登堡協奏曲》充滿生命力的節奏,巴赫也常「匿伏」(lurking)在自己的作品中,而凱斯.傑瑞(Keith Jarrett)則在ECM旗下灌錄了數張演奏巴赫作品的專輯,曲目包括法國組曲與《郭德堡變奏曲》。

現代爵士四重奏的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於一九七三年即以一張Blues on Bach專輯向巴赫致敬,其中路易斯改編了五首巴赫的作品,以顫音琴、鋼琴╱大鍵琴、低音大提琴、鼓組的編制演出,另收錄了四首原創的藍調作品,調性各為降B調、A小調、C小調、B(H)小調。

音樂人的共同鄉愁

巴赫的手稿上不寫明音樂的表情記號,端靠演奏者在理解樂思結構後,型塑出自己的詮釋方式。古典領域的音樂家依著樂譜彈奏,藉由個人獨到的領會賦予作品不同的音樂風貌,爵士樂手則進一步在即興精神上與巴赫遙相呼應。

法國鋼琴家賈克.路西耶(Jacques Loussier)學生時期受約翰.路易斯啟發,以小型編制爵士樂團演出巴赫作品,並使用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作為爵士Head-Solo-Head曲式中的Head,將巴赫作為即興的起點,此法雖受到兩極的評價,卻為後人踏出了一條新路。

布拉德.梅爾道(Brad Mehldau)二○一八年的錄音專輯《巴赫之後》After Bach走得更遠,彷彿受到了巴赫的精神感召,《平均律》直接成了定旋律的素材,梅爾道挾著當代已被無止盡探索的和聲語言與結構程式,將之解構、重組、再解構、再重組,巴赫作品被推往未知領域,由最小分子開始,重新被培養出新的生命。

由早年的鍵盤練習曲到最後的《賦格的藝術》,二○一九年夏的台灣樂迷得以隨著這些作品的演出,回顧巴赫的一生,有如穿越時空般,窺見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歐洲宮廷裡,那位勤勤懇懇、日復一日以音樂奉事的宮廷樂長,而巴赫留給後人的禮讚,卻不只是手稿、作品、即興技術、對音樂的狂熱執著,還有一種難得的歸屬感,能夠跨越門類與樂種,或許那就是愛樂者們共同的鄉愁吧!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