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原初,來自人類對於周遭環境的回應,從遠古洞穴的動物壁畫到當代劇場都是如此。既然武漢肺炎是全人類的共同經驗,當藝術家們把武漢肺炎經驗吸納作為創作內容時,作品間的對話可能會異常蓬勃,共鳴、回應、反思、批判將會更深刻。
二月,疫情才剛披露,我預感將會出大事,年假中趕著通知各國同事「亞洲有新型的傳染病,如果你預計要來亞洲,建議取消機票」,當時大家都懷疑「有那麼嚴重嗎?」不久後,疫情傳入歐洲,我歐洲同事們依然一派天真「還好吧?WHO說這就像流感啊,只有老人需要小心」(嗯,後來我就被奉為先知,但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而後疫情失控,各國一一淪陷,宣布封城。每週線上會議,我就看著我同事逐漸憔悴,頭髮愈來愈長、笑容愈來愈少,陷入沮喪,懷疑人生,甚至說出:「關在家裡這麼久,如果解封後,我一走出門就感染而死去,人生有什麼意義?」
目睹同事的轉變,我深切體認武漢肺炎是一個全人類的共同事件,人類上一次有如此共通經驗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武漢肺炎又與戰爭不同,在疫情中各國差距甚大,對於後疫情的看法也不大相同:
第一、人們對藝術的渴望重新浮出水面
疫情中,人們渴望連結、渴望真實的第一手經驗分享(而不是媒體報導),渴望藉由聆聽別人的處境,來面對巨大的未知。之前我常思考網路時代劇場的定位何在,疫情襲來,我才發現人們對於連結真實經驗的渴望,其實一直都在,只是平常被埋藏在各式社群網路底下,而這份渴望是表演藝術的核心,疫情,反而彰顯了藝術不滅。
第二、對於科技的探索與抗拒都會加強
線上影音的優點與弱點,前所未有的被廣泛討論。在疫情後,擁抱科技的人會加倍的探索科技的可能性,包括「線上活動與實體活動的混合」「用zoom作演出」等等。在用戶端,線上影音也觸及了潛在客戶,比如原本抗拒「用螢幕看演出」的我,就訂了一年份的Marquee TV 。另一頭,封城,也加倍讓人們珍惜「聚在一起的時光」,原本討厭科技的人被迫使用各式線上軟體,對於科技的抗拒加強。一邊是科技運用的突飛猛進,另一邊是加強抗拒,最終會混合出什麼,值得期待。
第三、痛苦的調整期
武漢肺炎就像一波大浪狠狠打來,各國體質不好的劇院、劇團或是文化方針,會在這波浪潮下現出原形。比如,原本至少要有六成上座率才能打平的超大劇院,會面臨嚴峻考驗,對於藝術家沒有固定支持的國家,正在經歷一波文化政策抗議潮。
第四、當武漢肺炎成為創作內容,作品共鳴與回應會更深刻
藝術的原初,來自人類對於周遭環境的回應,從遠古洞穴的動物壁畫到當代劇場都是如此。既然武漢肺炎是全人類的共同經驗,當藝術家們把武漢肺炎經驗吸納作為創作內容時,作品間的對話可能會異常蓬勃,共鳴、回應、反思、批判將會更深刻。
第五、台灣經驗將我們帶向何方?
這一波全球封境,唯獨台灣屹立不搖,「謝謝台灣,讓我們知道世界還有希望」,許多國家的同事和我強調,他們關在家裡的時候都會遙望台灣來給自己打氣。台灣抗疫三招「口罩、量體溫、實名制」,各國同事嘖嘖稱奇,許多媒體開始關注台灣是否有獨特社會文化(比如重理工、重科學、重集體、平均學歷高)才能孕育出反應快速的抗疫作為,台灣反應快速的文化紓困政策,也被廣泛討論。台灣,不再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而是一個立體的、有作為的活生生角色。未來,當作品出國巡演,台灣的抗疫成績會成為外國人理解台灣作品的背景線索。
有些朋友擔心這一波疫情各國封城而台灣沒事,台灣會不會因此錯失了某種先機,我倒是不擔心。疫情讓世界劇場圈透過線上會議更緊密,我相信台灣可以很快地吸收各國的創意招數,推出我們自己的奇招。
疫情過後的表演藝術會是怎麼樣?這一題,所有人都在問,眼看第二波疫情有山雨欲來之勢,也許現在談還太早,且相約二○二二年回頭檢視這不普通的一年。
文字|魏琬容 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