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移動/漫步與地方/空間,是走入後疫情時代的台灣下半年劇場生態的關鍵字。「漫步劇場」、「漫遊者劇場」等皆非新創名詞,在台灣,其實與城市導覽、非制式空間等發展脈絡有所連結,如臺南藝術節「城市舞臺」單元設置已久,且有地方脈絡;台北則有借鏡荷蘭經驗而策的《超親密小戲節》、援引法國的「白晝之夜」等已舉辦多年、重新想像公共空間的創作行動。至於,今年下半年相關創作的大爆發,一部分是過往經驗的積累與既定規劃或延後,另一方面也是國內疫情趨緩,在國內旅遊潮的帶動下,這類型走出劇場外的展演形式,似乎替悶在家中多時的國人找到出口。
此類型作品發生於藝術節規劃,如臺北藝術節、臺南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臺東藝穗節等,或多或少被賦予「城市行銷」、「活化空間」的任務;但,與其如此限縮我們對作品的想像、並簡化功能,更多作品並不只是純粹的「『移動』加上『觀演』」,而是通過更長時間的駐/在地、田野來召喚背後的地方紋理,並引領觀眾進入作品所陳述的實際場域。
以下半年的作品為例,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消逝之島》與台北社子島、斜槓青年創作體《香蘭男子電棒燙》與台南永樂市場、《迷走計畫:做伙來去踅海口》與屏東海口村、山東野表演坊《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與花蓮富世村、《原本山》與太魯閣國家公園、基隆城市劇場行動《走.光》與基隆市區等,不只是創作素材與展演都於該場域,甚至讓居民、觀眾一同成為演員,從創作到觀眾皆在作品裡介入地方;更因創作者/劇團多半擁有地緣關係,包含劇團團址、原生地、駐村計畫等,建構作品背後的情感脈絡。同時,這不僅是創作方法的轉變,更從移動(包含前往演出地、演出未有固定座位等)、觀演關係、地方知識等面向重新建構觀看的方式,有別於一般劇場的創作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