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搜尋「山東野表演坊」,發現它早在1999年成立,是花蓮第一個立案的在地劇團,歷史悠久卻給人一種新世代耕耘地方的青春氣息。
接任團長6年,33歲的劉尉楷指出,山東野最初從學校發跡,由一群準備升大學的花蓮高中及花蓮女中學生創團,每年寒暑假出外唸書的學長姐,都會回鄉籌備公演,以經典或台灣劇作家的文本出發做創作,一屆傳承一屆。先後接任團長的曾恕涵與劉尉楷,各自從戲劇相關系所畢業後返鄉,劇團逐漸開展出更多元、更貼近地方的創作面向。
劉尉楷強調:「山東野表演坊沒有固定的風格,沒有邊界和框架,劇團成員對什麼感興趣,就展開什麼創作。」創作類型包括寶寶劇場、部落社區劇場,也有視覺展覽、刊物編輯等等,還有許多戲劇教育相關的案子,看似雜食的文化團體,背後則有一個培養藝文社群的任務:「花蓮的藝文行政資源大多集中在市區,部落接收到外來的文化刺激較少。我們的演出,大多會與當地居民合作,而這也是很好擾動部落的方式,表演者的親朋好友都會來看表演;也因為居民的直接參與,當討論文本架構或族群關係時,較能避免文化錯用的狀況發生。」
2020年《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便是一個值得分享的演出計畫。兩年前,山東野協同帶領東華大學社會系「質性研究」課程,以一年的時間,引導學生將社會議題的田野觀察轉化為文本,再將文本發展成展演活動。其中一組學生選擇探討亞泥礦產議題,因位於礦場正下方的富世村其環境與生計影響首當其衝;期末呈現後,劇團思考能否延續創作能量及陪伴關係,回到富世村談論此公共議題,因而有了《富世漫步》這個演出。
從相關演出介紹與評論中,不難察覺該作的田野與展演歷程轉變,劉尉楷揭露箇中原因:「起先帶著議題進入,卻發現這是兩個世界的討論,我們不住在那,不需要承接壓力,談論事件是容易的。生活在裡面的人,沒辦法直接述說其中的複雜矛盾,慢慢我們了解到一個事件有各種不同光譜,因此花更多心力調查部落的遷徙、生命勞動史以及族人對未來的願景;並不是放棄亞泥議題,而是從議題延伸到更後一層的脈絡。」
漫遊式的演出形式,由表演者帶領觀眾在部落遊走,劉尉楷特別提及其所牽引的關係擾動:「富世村由6個部落所組成,早期部落與部落間的關係並不和睦,但在國家體制下被劃分為同一單位。我們每場次保留20個名額邀請居民看戲,並獨立開設居民場;居民因為看戲而須前往另一個部落,他們會經過別人的家、經過別人的路、甚至進到別人的房子,會感覺到有形無形的疆界慢慢地突破一些。」
山東野以戲劇和家鄉建立連結,也包括劉尉楷現居的支亞干部落,每個與部落展開的合作對話,過程中的實踐精神對他而言都相當寶貴:「我很感謝每次創作,居民的天馬行空,點醒我劇場裡『鬆』的餘裕;而田野也不是每次都成功,這些失敗也是過程,即使吃閉門羹,也要懂得如何享受這份滋味。」
profile
劉尉楷,生長於花蓮萬榮部落,2015年起接任「山東野表演坊」團長,以花蓮文史、地方故事及社會議題為主要創作方向,積極培養在地藝文社群,近年重要執導作品:《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