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劇場」是什麼?
Q:在隔離的新日常,最需要團隊群策群力的表演藝術,如何在線上跨國共同創作?
Q:當數位科技讓「現場」時間與空間失去了意義,尚存在於三維世界的「身體」價值為何?
Q:劇場的「現場性」如何被重新認知?
Q:技術創新了,內容該如何進化?
Q:在數位串流時代,古典音樂現場演出的必要性?音樂家們該用什麼新模式吸引大眾?
Q:當遠距線上教學興起,古典音樂的普及推廣課程要如何設計,讓複雜的事也能簡單說?
正是這一連串的問題,推進表演藝術工作者們,用相異路徑探問「劇場」、「現場」、「表演」本質,嘗試為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尋找答案。我們專訪了6組創作者:有編舞家陳武康與影像設計師孫瑞鴻,累積多年共創的影像與身體實驗成果,展現成熟的線上展演調度功力;建築背景的非典型編舞家謝杰樺,以舞蹈探問科技介入人類身體與生活的衝突與可能性;也有以參與式、沉浸式製作表現亮眼的明日和合製作所與進港浪製作,嘗試再定義「劇場」與「現場」;編劇吳明倫在田野現場,拿捏創作者的敘事位置,反思田野與內容生產的關係;古典音樂方面,則有作曲家╱策展人趙菁文的跨域音樂表演形式探索,與學者╱作家焦元溥推出線上課程,以寫作者思維調度影像,將困難的事簡單說,掀起古典音樂學習熱潮。
透過他們在2021年的創作思考與實踐,或許能提供我們探索所處的新時空、新現場些許指引,從而開展自己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