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洋之中 新編布袋戲如此乘風破浪(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提供)
回想與回響 Echo

汪洋之中 新編布袋戲如此乘風破浪

關於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汪洋中的一條船》

布袋戲演出向來有自己的戲台,大氣寫著團名,塗著五顏六色鮮豔到刺眼的螢光顏料,架上貨卡隨著劇團到各地巡演,或廟埕,或廣場,有時甚至在巷弄空地間,變形金剛那般就從貨卡的一側開展成舞台,觀眾們或站或坐在台前欣賞,喜歡就多待一會兒,覺得無趣就離開,彼此間沒有牽扯。然而真雲林閣掌中劇團2022年初發表的作品——重製版《汪洋中的一條船》既然是售票演出,表演者與觀眾兩造間等於打了契約:我將使出渾身解數,留你看完全場。

布袋戲演出向來有自己的戲台,大氣寫著團名,塗著五顏六色鮮豔到刺眼的螢光顏料,架上貨卡隨著劇團到各地巡演,或廟埕,或廣場,有時甚至在巷弄空地間,變形金剛那般就從貨卡的一側開展成舞台,觀眾們或站或坐在台前欣賞,喜歡就多待一會兒,覺得無趣就離開,彼此間沒有牽扯。然而真雲林閣掌中劇團2022年初發表的作品——重製版《汪洋中的一條船》既然是售票演出,表演者與觀眾兩造間等於打了契約:我將使出渾身解數,留你看完全場。

「劇場化」巧思獨具

走進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表演廳,熟悉的布袋戲台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劇場布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顆船舵,除了點題,亦是說書人講故事的位置,重製版《汪》劇改以親友視角,講述鄭豐喜克服天生殘疾的勵志故事,舵的後方則是一道膠捲造型的長景片,橫跨整個表演空間,偶師們就在那道景片後操偶演出。

乍看之下,這道景片就比例來說出乎意料地長,好似把真人演員放到一座寬80公尺寬的舞台上,若安排任何角色由舞台兩側折返奔跑,應可達到田徑訓練的效果,筆者不禁想著,這可是導演想要達到的效果嗎?

所幸在開演後,觀眾們漸漸了解如此設計的用意:舞台區域被切為三區塊,由觀眾的視角望去,左、中、右分別為主角鄭豐喜童年、少年、成年故事的演出場域,劇情雖以正敘法推移,但時不時出現的「回憶」場景仍可藉由觀眾視線的左右牽引,具體表達該人該事的時空背景

戲偶的選擇也有用心之處,不只是各角色的造型,《汪》劇製作的巧思亦呈現在戲偶的尺寸選擇上,以小頭小身的古典偶演出鄭豐喜童年時期的故事人物,中學時期使用金光布袋戲常用的大頭偶,大學時期則是當代的大型電視木偶,在視覺上除了營造出鄭豐喜「長大了」的意象,也巧妙將戲偶出現的時空與鄭人生經歷的軌跡融合起來,順道克服了小戲偶在大空間搬演時的缺憾:筆者當日坐在6排,童年故事的許多細節雖較難看清,但那畢竟是久遠的故事與回憶,似乎也不需太計較!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