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趙紹伯 攝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號外!二○二二表演藝術年度回顧(上) 年度現象

從建築到內部治理,北藝中心正反話題不斷

現象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啟用,能否跨出文化台北的下一步?

經過18年的醞釀與曲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2022年3月試營運、7月正式開幕啟用。在疫情仍有餘溫的今年,光「試營運」到「開幕季」,且不算原訂檔期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與臺北藝穗節),僅半年時間,便有上百場演出在北藝中心上演,甫營運便成為台灣表演藝術界不可或缺的景觀之一。

18年,啟用前就已乘載願景的建築

在劇場風景外,北藝中心的建築興建亦是多年來的討論話題。2004年臺北市政府便有「臺北藝術中心」的初步構想,希望建造國家兩廳院之外,第二座大型展演空間,也期盼台北在文化硬體上能追上香港、上海、新加坡、首爾等亞洲一線城市。後續又經過多年選址與BOT與否的討論,2009年才終於完成設計,宣布由庫哈斯(Rem Koolhaas)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勝出,並確認北藝中心「圓球型鏡框劇場」的獨特外觀。

雖然評圖完成,卻仍無法動工,直至2012年拆除士林臨時市場才終於開工,預定2015年啟用。未料後續又經歷承包商倒閉,2018年底才再度復工。復工之後,雖然外觀已成形,但因外牆與內裝進度不一致,遲遲無法啟用,徒留壯碩怪異的「皮蛋豆腐」在熙來攘往的捷運劍潭站外,直至2022年才終於啟用開幕。

別緻的外型,讓北藝中心的興建之路多舛,也一直受到國際期待。2016年即被CNN評選為最令人期待的新地標,2021年更再次將其列入具顛覆性的8座建築之一,並獲選為《時代》雜誌2021年全球最佳百大景點。2022年則入圍臺灣建築獎十大建築,獲得建築獎佳作。

奇型景觀:打破藝術階層的公共劇場

北藝中心之所以令世界期待其來有自,庫哈斯的設計主圍繞在打破藝術的階級性。相較於西方,表演藝術通常作為一種正式社交場合,座落在士林的北藝中心預定地,讓他感受到台灣的庶民生命——夜市攤商、捷運人潮、廟埕活動、在地小吃,成為設計時的背景意象。

因此他拔高了劇場空間,創造懸浮感。球劇場、大劇院和藍盒子3個展演空間都是拔地而起、懸浮連接的中央量體,希望擺脫傳統劇場的殿堂感,釋放一樓空間給劇場以外的群眾集會或活動。就算只是去逛夜市,也能親近利用北藝中心。

北藝中心包含3大劇場:最具話題性的銀色球形外觀,有800席的「球劇場」,內裝依球體設置半弧形觀眾席,使每一排座位均能享受等距的觀賞視角;並設有19個半開放式包廂,讓觀眾享受不被打擾的觀賞體驗。主體「大劇院」則有兩層樓、1,500個觀眾席,雖大卻仍能提供靠近的觀賞感受。而「藍盒子」最高則可達800席,為全台最大的實驗劇場,更可打通連結大劇院,延展成超大型劇場。

在去劇場的殿堂化上,他也設計了參觀回路(publicloooooop),在進場看戲的主要動線之外,規劃出一條走進後台的密道,藉由此貫穿劇院後台的動線,一窺劇場內部的神秘,提供演出以外的視野。為了迎向公眾,北藝中心也有大量自然採光,庫哈斯利用波浪形玻璃立面(facade),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線灑進排練室、大廳,甚至後台梯間,打亮一向陰暗神秘的劇場內部,連結劇場與在地環境的關係。

種種設計引人注目,但對庫哈斯而言更重要的仍是空間的開放性與解放,讓這座藝術場館能融入城市的活力、成為其中一部分。建築形式只是為了成就目的,讓北藝中心成為一個人人可以讀懂靠近的建築。雖然建築界稱讚連連,但回到一座表演場館的本質,北藝中心真的有達成其創建目的嗎?使用者體驗又如何?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