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蒂德.莫尼葉(Marielle Rossignol 攝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編舞家

瑪蒂德.莫尼葉 創傷的記憶、身體的現場(下)

《黑暗之光》打破一般人對舞蹈作品的印象,演出形式融合文本詮釋與肢體表演,需要全方位的表演者。「這齣製作不把聲音、嘶吼、口語表達作為輔助動作的元素,反而保留完整的戲劇文本,又具有當代編舞的特質,算是某種跨領域創作。」舞台上8名表演者介於24至54歲,其中包括長期跟佛塞(William Forsythe)及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合作的舞者和演員。儘管她們的年齡、身體形態、養成背景皆有所差異,但她們同時運用肢體與口語,表達內心的遲疑、創痛和憤恨,構成一幅女性集體的眾生相。莫尼葉強調:「我依照直覺去挑選表演者,試圖融合不同性格、年紀、國籍、專業的女性,突顯一種普世的平衡。」

儘管表演者各有所長,莫尼葉跟每個人工作的方式並沒有差別:「展開集體研究之前,我會先嘗試親密的探索。我先分別跟1、2名表演者從文本發展素材,之後大家再一起共享,學習同樣的動作。排練期間,某些表演者詮釋文本時,不禁會流露出個人憤憤不平的情感,千萬不能壓抑這種力量,但要轉化、克服它。雖然當代社會盡量避免憤恨的情緒,但它其實是一股強大的正能量。」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瑪蒂德.莫尼葉

1959年生於法國。曾任法國蒙彼利埃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 Montpellier - Occitanie)藝術總監20年,2014至2019年任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總監。舞蹈生涯多次跨界與不同藝術形式開啟對話,如曾與現任亞維儂藝術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及西班牙編舞家La Ribot共同合作《Please, Please, Please》,亦曾與時尚策展人奧利維耶.薩亞合作《Défilé pour 27 Chaussures》等。曾獲重要獎項有:1983年的巴尼奧萊競賽文化部獎、2002年的SACD大獎和2013年的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