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樂季,德奧系的樂團展露出兩極化的特色:德國方面,樂團奇招盡出,在節目設計與主題規劃上展現創意;奧地利方面,則依舊保守,選擇打「明星牌」與「經典曲目」來鞏固票房。
德奧樂壇趨勢觀察:
「女性」與「文化」將成主流
根據《易經》的推算,從2024年起正式步入九紫離火運,並開啟新的大運20年。在未來的20年,除了AI與網路以外,「女性」與「文化」也將成為主流與重點。關於這個現象,似乎已在歐洲樂壇的動態上展露端倪。
2024/2025德奧新樂季的最大亮點是澳洲女指揮家西蒙娜.楊(Simone Young)。這位由巴倫波英親手栽培的女性指揮,從柏林發跡,在雪梨茁壯,於漢堡成熟,進而放眼天下。她於2016年卸任漢堡歌劇院音樂總監一職後,沉寂了一段時間,近兩年又再度活躍於國際樂壇。2024/2025新樂季,她獲邀指揮柏林愛樂,演出里姆(Wolfgang Rihm)的獨角戲《外殼》(Das Gehege, 2006)(註1);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亦請她客席指揮策姆林斯基的《抒情交響曲》(Lyrische Symphonie, 1922/1923)(註2);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更將庫塔(György Kurtág)的歌劇《劇終》(Fin de partie, 2018)(註3)委任於她,由她來發表新製作的首演。這3部作品的共同特色:一、皆為現代音樂作品;二、內容皆取材自世界文學(兩部出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之手)。
「女性、文學、新音樂」的相互結合,讓西蒙娜.楊在向來由男性主導的指揮界中脫穎而出,打造出自己的專長與特色。近來幾位迅速崛起的女性指揮,似乎也以類似的模式獲得機會嶄露頭角,這個現象,相當值得繼續留意與觀察。
註:
1.《外殼》的劇本出自德國劇作家波透.史特勞斯(Botho Strauss, 1944-)的《最後合唱》(Schlusschor,1991)。
2.《抒情交響曲》歌詞出自泰戈爾詩集。
3.《劇終》取材自貝克特的同名劇作,與《等待果陀》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