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CRIMA》(© 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Festival d'Avignon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以「語言」導航策展 映照女性多元樣貌

2024初訪亞維儂藝術節筆記

南法盛夏,火車窗外掠過的鄉村景色是幅綿延的寫生油畫,攝氏30度的豔陽照耀著處處可見、樹皮斑駁如筆觸肌理的白樺樹。這個有乳白色雄偉城牆環繞、石板路巷弄縱橫交錯,以教皇宮和採礦場兩個極具代表性的戶外劇場聞名的城市——亞維儂(Avignon),在世界上可說是近乎「藝術節」的同義詞。

始於1947年的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下簡稱IN),不僅是法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節,也是舉世重中之重的文化政策典範。而不愧法式思辨與行動,藝術界於1966年自發組辦了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 Avignon,下簡稱OFF),兩者相互映射了截然不同的策辦思維、場地規模、節目樣態、團隊與觀眾參與方式等特質。

IN的藝術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自2023年正式接手,策展形式已從21世紀常見的議題式命題,轉以「語言」導航邀選節目的座標,去年是「英語」,今年則是「西班牙語」,並已預告阿拉伯語將是明年的焦點。羅提吉斯如何以「語系」開啟觀看世界之窗?筆者從多個節目戲劇性的語意中,接收到了不同語境下豐富的情境。羅提吉斯透過邀請多位當今歐陸最受矚目的女性導演一展長才,探討議題與呈現手法多元,其未明說卻昭然若揭的「當今社會上各種女性的樣貌與處境」,在今年亦擲地有聲,難以忽視。

《Los días afuera》(© 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Festival d'Avignon 提供)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法國史特拉斯堡劇院藝術總監卡洛琳娜.居拉.努顏(Caroline Guiela Nguyen)的新作《LACRIMA》,即是我們在多日後仍咀嚼回味與持續討論的作品之一。努顏喜愛與生活連結、擅長創作社會寫實的故事,她說《LACRIMA》最終講的是每個人各自深藏的「秘密」。劇情以替英國皇室製作婚紗為故事經緯,交織講述了女性的自我期許、家庭成員間的多重矛盾、職場上遭遇的性別刻板,以及與勞工階級相關的種種全球化課題,包括不當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健康、酬勞與權益的剝削等。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因為劇情圍繞著一襲訂製婚紗,努顏在作品中融入特殊的手工藝產業介紹,從法國阿朗松(Alençon)的針織蕾絲花邊工法,對照印度孟買的刺繡工藝,讓整部作品不僅述說了一個職業婦女的故事、一個家庭的悲喜起伏,同時鑲嵌著強烈飽滿的東西方文化內涵,成為一部更加立體的作品。

阿根廷導演洛拉.阿里亞斯(Lola Arias)的作品《Los días afuera》,則是邀請6位在性別光譜上跳脫既有定義的女性擔任主角,她們在真實生活中都曾有犯罪紀錄,導演以虛實交錯的手法,講述社會邊緣及弱勢人物的困境,包含孤兒、單親、毒販、竊盜、家暴、性工作者等。她們輪番以口述方式揭露自己過往的遭遇,搬演奮力翻轉生命的經歷,串聯起這個對殘酷人生一笑置之的微勵志作品,彷若打破了第四面牆的演員說:「…掙脫了阿根廷的底層人生,來到法國的藝術殿堂,值得為自己感到驕傲……」試圖讓觀眾藉此瞭望並省思在遙遠彼端因性別不平等而被多重壓迫的現實。羅提吉斯自己的新作《Hécube,  pas Hécube》,同樣以女性生命故事作為主軸,疊加上了對弱勢族群的關懷,以雙主線方式敘事:女主角娜迪亞(Nadia)是劇場演員,排練著尤里比底斯(Euripides)悲劇《赫庫芭》(Hecuba),在戲外生活左右為難的娜迪亞,為了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兒子,向照護之家、甚至是整個社會體制抗爭。透過這兩條線刻劃一位母親因孩子的遭遇,對抗整個社會的不公,進一步讓觀眾反思這個社會對弱勢族群是友善?還是偽善?而這些不友善是單純個案?或是該以國家體制正視?

《Hécube, pas Hécube》(© 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Festival d'Avignon 提供)

此外,西班牙導演安潔莉卡.利德爾(Angélica Liddell)的《Dämon: El Funeral de Bergman》,以瑞典電影巨匠柏格曼的葬禮為載體,將她一向的尖銳強烈的與柏格曼的憤世嫉俗貼合。來自烏拉圭的塔瑪拉.庫巴斯(Tamara Cubas)端出《Sea of Silence》,集結7位不同族裔、樣態的女性,在舞台上搖擺、移動、吟唱,將詩文、語言、歌曲和舞蹈交織,歌頌海洋的孕育,也象徵為離散遷徙祈禱。

行前研究IN和OFF的節目,數度因選擇困難迷航在數以千計的節目資訊裡。除了藝術總監制定調的年度節目,IN的時段安排較見條理,講座論壇通常辦在日間,在官方據點集結節目導演、主創者,透過講座與觀眾深度的交流,也因應當年主要議題,展開討論。OFF則是生來百花齊放,節目遍布整個亞維儂城內大小劇場,也不乏利用學校教室、餐廳酒吧、私家庭園的季節性舞台,每個演出場地都盡量發揮最大效能,規模小至20、30人,大至200、300人,而節目從早餐時段一路輪番演至午夜時分也不足為奇。IN 和OFF的官方據點皆是運用大宅中庭,有如村落,設置資訊櫃台、講座舞台,展示文宣藝評供節目購票參考,當然也讓眾人可以歇腳休息、約見開會,兼顧觀光休閒與產業運作的功能。在藝術節期間,創作的慾望與整個城市裡的能量相互融合,令人不禁讚嘆1947年的那個夏季,法國導演尚.維拉(Jean Vilar)到底何來的起心動念開始了這場盛宴,也令人不時思索,是如何的文化底蘊與國家政策,才能支撐起這一切。

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 Avignon)的演出海報牆,呈現多元多樣的節目訊息。(鄢繼嬪 攝)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10/29 ~ 2025/01/29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