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大正(故事工廠 提供)
焦點人物 演員、歌手

楊大正 再一次,獻出真心地唱著

故事工廠×瘋戲樂《火神的眼淚》音樂劇

2025/4/27  14:30

2025/5/2~3  19:30

2025/5/3~4  14:30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

2025/5/24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2025/6/14  19:30

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

2025/6/21  19:30

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2025/6/28  14:30、19: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一個藝術家的底氣是不是從獎項掙來的?接連拿過金曲獎、金鐘獎,楊大正的歌手╱演員雙棲生活,在近年來逐步被更多人認識。不過,早在更之前他就站穩了自己的步伐。「獎項的重要,因為那真的是對認真做藝術的人很大的鼓勵,無論音樂或者戲劇上的都是。」楊大正說,即便如此,他更明白即便沒有獎項的肯定,一個人投注的時間,「也會讓你在那個領域當中,磨練出創作者的底氣。」

楊大正(故事工廠 提供)

明知道拿出真心相待,是件危險的事

「我在2006年左右,就意識到自己是個音樂人了。即便當時認識我們的人還不夠多。」

楊大正的自覺,不是因為擔任「滅火器樂團」的主唱,而是紮紮實實的、每一個作品的疊加,所賦予的重量。演員的身分也是如此。

約莫在2009年接觸表演工作,最初面對的都是影像鏡頭,「很多事情的起頭都是迷迷糊糊的,但對我來說,經驗的累積都是方法的收集,你必然會在每一次不同的工作中,因為接觸到的演員、團隊……學習到不同的技巧。我就從這一路的過程摸索、思考,乃至2017年與綠光劇團合作,走到劇場表演之後,我對於表演的想法又有更多的理解。」

楊大正說,藝術工作者所追求的道路,不外乎是見山是山、不是山、又是山的翻轉循環,在這迴圈當中,你很能抓住某個瞬間,昂首挺拔指稱自己「成為了某某」,都是在後知後覺中明白,原來我已是個音樂人,原來我已是個演員。

「對我來說,投入角色最重要的工作,仍然離不開『理解』。理解衝突、人際關係,理解角色的處境與關卡。我在思考角色的時候,至今都是構築在真實的人性思考脈絡之上。所以⋯⋯嗯,的確很危險啊。」楊大正說。

這是當然的啊,他不會不知道這世界上所有以真心交換的事情,都是危險的。

可是,你說怎麼辦呢?「一個人的個性長什麼樣子,到我這個年紀,應該也很難再改了。」楊大正說,在這行走得愈深愈久,心裡的傷口就會積累得愈多,他清楚知道:「我身上有很多沒有辦法癒合的傷口,跟著我一起生活,而我必須先接受這樣的我自己,才能好好思考角色的處境。這樣的險境,同時也是我認為戲劇最棒的地方,因為無論如何,角色中多少都帶著一點點我自己,那是我的生命與角色的特質共同揉合出來的結果,交互影響、彼此啟發,在舞台上展現出當下的魅力,回到現實中,我似乎也獲得了一些不同的東西。」

PAR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在《火神的眼淚》音樂劇中,楊大正擔綱男主角林義陽一角。(故事工廠 提供)

面對大火,也不卑不亢

本次與故事工廠合作音樂劇《火神的眼淚》,對楊大正來說也是另一場「真心的對決」。

早在電視劇開播時,《火神的眼淚》便已有口皆碑,如今以音樂劇的形式登場,更是讓許多人引頸期盼。倒是,楊大正不太擔心兩者之間的比較問題。「不管是公視當初做的那個版本,或者是此刻故事工廠的授權改編音樂劇,對我來說動機都是一樣的,引發大家對於消防員的關注還有體制上的省思。既然如此,無論形式如何變異都不會衝突。」他說:「我的角色也是。當時是由劉冠廷飾演林義陽,音樂劇則是由我擔任這個角色。我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氣質,不過角色的本質不會變,都是有著對於生命的在乎與執著,在一場場救援中更加確立正義感的信念。」

且如人所知,故事的結局,主角林義陽仍難逃一死。楊大正分享,光是在練唱的時候,每每排練到死亡的戲碼,眾人難掩激動。

「這齣戲裡面我們不斷用各種歌曲在表達不同的情感狀態,可是對我來說,到了林義陽主導的歌曲時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這個角色不斷用最樂觀的心面對最黑暗的困境。生的時候如此,死了之後亦然,面對大火,他的不卑不亢我都需要用歌曲詮釋出來,那不是哀怨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非常純真的情感。」

在《火神的眼淚》音樂劇中,楊大正擔綱男主角林義陽一角。(故事工廠 提供)

哭成一團的排練現場

這回也是楊大正首次與故事工廠合作,他分享讓自己特別有感的排戲氛圍,以及進度設計,是這樣的:「以我過往的經驗來說,舞台劇的表演常常是一場戲、一場戲逐一建立起來,最後再彼此貼合。可是在排《火神的眼淚》時,我們的一週就已經順走完成,會讓我對整齣作品的流動大概掌握出一個概念,再慢慢去建立出一場場的細節。這樣的過程,讓我走到第3週的時候,就對所有的畫面有七、八成的把握。」

《火神的眼淚》的情感重量也如烈火燃燒,所以在排戲時經常是「轟轟烈烈」。楊大正說他過去很少遇到這樣的狀況,是總排練的時候,道具服裝都還沒有到位,可是排練室內的人——無論是台上演的或台下看的,全都哭成一團。他說:「甚至是,有一場排練我們邀請兩個消防顧問來看,他們本身也是消防員,同樣看得情緒高漲,跟著落淚。」

楊大正再一次提及,所有的藝術工作雖然都是真心相待的事業,不過演員尤其如此,以肉身碰撞,掏出真心交換,當然難免會有消耗的時候,可是「一個作品只要得到這樣的反饋,就能夠讓我得到更多的能量,足以把消耗的那些填補回來。」

所以,不要怕交出你的心,即便在這一刻被丟入大火中燃燒,也許下一秒鐘,便會在光與熱中誕生出真摯的回饋。楊大正就是在此間的交換中,找到自己的演員位置。

楊大正

「滅火器」樂團主唱,曾多次獲金曲獎、金音獎肯定。數次和鄭文堂導演合作,除了在他的影劇作品客串演出外,亦參與原聲帶歌曲製作,如電視劇《燦爛時光》、電影《夏天的尾巴》,以演員身分參與的作品則有《菜鳥》、《搖滾樂殺人事件》、《我願意》、《天橋上的魔術師》等片,並以《我願意》拿下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4/17 ~ 2025/07/17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