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音樂總監
鄭明勳樂當「傳訊者」 一生為音樂服務
作為少數在歐美發光發熱的亞裔指揮家之一,韓裔的鄭明勳表示,當他自問自己是誰,首先認定自己是一個「人」,然後是音樂家、然後才是韓國人:「音樂深入我心中,它是那麼巨大,大過任一國家。音樂含有強有力的力和美,超越任何國籍。」而生長於音樂世家的他,在前輩大師指揮家朱里尼與作曲家梅湘的指引下,鄭明勳確立了指揮的道路,投入高品質的音樂追求。
-
藝號人物 People NSO駐團作曲家
蘇珊.鮑提 期待創造一個共享的瞬間
既是女高音,又是作曲家,在兩種身分自由轉換與融和之間,游刃有餘,這正是蘇珊.鮑提的魅力。她的作品及歌聲,在國際樂壇上備受推崇。在本樂季擔任NSO駐團作曲家的她,將在四月演出三個作品,其中NSO室內樂將演出的《戴斯德夢娜》,將由她親自擔任女高音獨唱,讓這個莎士比亞筆下的悲劇女主角,透過音樂來呈現出真正的自己。
-
藝號人物 People 旅台鋼琴家
范德騰 彈琴說愛也要說學逗唱
范德騰是位久居台灣的鋼琴家,在獨奏會的曲子間說故事,在安可曲中耍小丑的小紅球,幽默大膽的性格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他。如果您喜歡看舞台劇,那麼對表演工作坊去年轟動一時的《寶島一村》一定有印象。劇裡的老周在辨識家鄉方位時所唱的〈松花江上〉,那首鋼琴版本就是他所彈的。而和表坊的合作不僅於此,最近還將親自上陣,帶著自己的鋼琴學生上台「演戲」!
-
焦點專題 Focus 這裡是S塔拉,過了河,還是S塔拉
莒哈絲起死回生的文本默讀
填滿時間最好的方法就是毀壞它。 瑪格麗特.莒哈絲 她問你有沒有看過海,問現在是白天,還是黑夜。 你說太陽正要升起,但一年這個時候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整個天空才會完全明亮。 她問你海什麼顏色。 你說:黑的。 她說海從來不是黑的。你一定弄錯了。 你問她覺得是否會有任何人會愛你。 她說不會,可能不會。你問:是因為死亡嗎?她說:是的,因為你的感受如此遲鈍而渙散,因為你說謊而且還說海是黑的。 接著她沈默不語。 《死亡的惡疾》
-
焦點專題 Focus 跟著莒哈絲的創作進行式
徐堰鈴《沙灘上的腳印》 劇場折射小說文字氛圍
《沙灘上的腳印》是在完整版的《勞兒之劫》登場前,隨工作進程應運而生的第一部曲。從小說文本轉換到劇場空間,導演徐堰鈴打一開始便設定要和兩名編劇與現場音樂一起工作,將描摹內心的小說文字落實「在場」:「我想讓這個作品暴露在一種創作的進行式裡,甚至劇名也可以叫做『莒哈絲式』,因為沙灘上的腳印可以是角色、可以是路人,更可以是莒哈絲的在還沒被沖刷淹沒前」。
-
焦點專題 Focus 在莒哈絲的墳上起舞
林如萍《Kalpa:時光之劫》 一場音樂性的感官之旅
《Kalpa:時光之劫》的文字濃度並不高,文本構成像是舞譜,角色對演員來說幾乎無跡可循,表演的加強與演練,為的是完成感受性的細節,一個表演、一個眼神、一個語調,都需要非常細微的經營,感官之旅取代了理性邏輯的推敲。導演林如萍企圖以演員的身體、聲音、影像和空間,構築一個音樂性十足,綿密細緻的「S塔拉」。
-
即將上場 Preview 樊曼儂親自挑選 八位新秀陸續訪台
廿一世紀之星 揮灑音樂青春無敵
由新象文教基金會策劃推出的「21世紀之星系列音樂會」,將邀請由基金會董事長樊曼儂親「耳」挑出的八位樂壇新秀,訪台展現他們的「英氣煥發」。包含了聲樂、小提琴、鋼琴、低音管、長笛等年輕演奏家,他們的青春魅力,將藉著美妙的音樂盡情揮灑!
-
即將上場 Preview 四手聯彈「雙城之舞」
蔡明叡、周密 雙鋼琴中奏出美好友誼
來自台北的蔡明叡和上海的周密,這兩位鋼琴家曾同時在德國科隆求學相識,建立起美好的友誼。時隔多年後,兩人決定攜手打造「雙城之舞」音樂會,以四手聯彈與雙鋼琴演奏的形式,多首悠揚精采的曲目,完成兩人共同演出的願望。
-
即將上場 Preview 附中音樂班卅周年慶祝音樂會
校友齊聚奏樂 歡慶三十而立
作為第一個公立高中音樂班,師大附中成立迄今已經三十年了,其年間培養出濟濟音樂人才,更包含了多位國際大賽得主如胡瀞云、盧易之、嚴俊傑、吳天心等。為了紀念三十週年,包括老師、校友、在校生近二百人,將以管絃樂及室內樂的方式,演出歡慶曲目。
-
即將上場 Preview 編舞家張秀萍:「這是減法的舞蹈。」
《黑醋加太多》 省思生活的「過量」
張秀萍以黑醋為隱喻,由此影射常見的社會現象與人際關係,創作有點酸甜、有點滋味、有點刺激、有點會心的《黑醋加太多》,由三十舞蹈劇場演出,從外在的喧囂環境,到內心的細微感受,當「過量」充斥周遭,是否還有拿捏判斷的能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組合語言舞團新製作 結合舞蹈、電影、動畫
賴翠霜《首映會》 人與環境的呼應之舞
組合語言舞團新作《首映會》由旅德編舞家賴翠霜擔任藝術統籌及編舞,結合舞蹈、電影、多媒體動畫的優秀人才來參與製作。賴翠霜從一個細胞、一根骨頭開始談人,人的個性如何形成、又如何影響生活與消費行為,這些消費過程又如何影響生物環境與地球生態,由微觀鋪陳至巨觀,舞蹈與影像動畫交錯或合擊展現環保生態主題。
-
即將上場 Preview 肢體音符舞團與林隆璇合作「流行音樂輕舞劇」
《藏心》 從男人心事看情感幽微
肢體音符舞團由藝術總監華碧玉、編舞者許瑋玲共同編創,邀集音樂製作人林隆璇,結合流行音樂與現代舞演出《藏心》。這齣舞作不同於過去以女性為中心的敘事手法,而從男性內心多重觀點來看情感世界的複雜與細微。而林隆璇的不但以音樂創作穿梭舞作,他也自彈自唱,並演出舞蹈角色。
-
演出評論 Review 「鄭和」作為後殖民戲劇的歷史意象
評Robert Wilson與優人神鼓《鄭和1433》
羅氏劇場這樣一套特殊的形式主義已成經典,在當代劇場裡不但是永恆的,也是不朽的。然而當他將之挪借到他的「東方世界」裡,他碰到的並不是一個表現的問題,而是身體的問題。
-
演出評論 Review 一場美麗的「誤讀」
評Robert Wilson與優人神鼓《鄭和1433》
既然麗波公主出場的時候,後頭都能跟著穿著希臘風格服裝的女僕/女神,我倒也不難接受終場前那一幕幕「科學探險人物奇觀」:鳥人、留聲機人、電人和雲人,符號聯想引領著我們思考:鄭和為我們帶來什麼?
-
演出評論 Review 從梁山到汴京,只是奈米的距離
評兩廳院旗艦製作《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作為台灣首個結合音樂、電影、紀錄片、舞台劇及多媒體聲光演出的原住民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毫無生澀與懼色,兼具企圖、膽識與氣度!以兩廳院的旗艦計畫作品觀之,本劇已然達成宣示性的意義。但本劇「從概念到量產」,在規格上雖僅有奈米差距,在心理上卻有如梁山到汴京。對於製作班底及演出陣容而言,破繭而出終將面對的一切是否真的準備好了呢?
-
演出評論 Review
一個專注、忠於自我的跨界傑作--評黃翊《SPIN 2010》
黃翊以另一種思考模式反芻空間與身體的關係,勇於實驗、突破舞蹈與影像結合技術,《SPIN 2010》是一個專注、忠於自我的跨界傑作,期待朗機工團隊讓機械更人性化,且跳脫、打破既有的形式,讓觀眾免於視覺疲乏。
-
回想與回響 Echo 要更多省思檢討
從「M_Dans2010」看驫舞劇場的未來
以往採集體創作時,還可以強弱互補,瑕不掩瑜;如今獨立編創,作品的深度厚度和完整性都會受到嚴峻的考驗,這是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不能卸責的事。當我們看到部分表演撐不起場面的現實,已具現驫舞劇場「轉大人」的過程中的掙扎、尷尬、不適應,以及還未找到方向的茫然。
-
焦點專題 Focus 師徒同台競藝,傳統藝術綻放青春風華
大師經典.青春好戲-2010年傳統表演藝術節
由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辦的「二○一○傳統表演藝術節」,今年特以「大師經典.青春好戲」為主題,除了向畢生為傳統藝術奉獻的資深藝師致敬,看見他們畢其一生淬煉而成的豐厚表演層次與內涵外,更期待年輕一代的後輩藝生、新秀子弟勇於表現其個人特質,展現燦美青春的戲曲風華。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沒喝過洋墨水的鋼琴家
湯婉君 樂當MIT 自信昂揚
驕傲又有自信的湯婉君,是台灣自己培育出來的「土產」。說她土嗎?一點也不對!雖然沒有國外名校的光環,但仍獲得入選兩廳院「樂壇新秀」的肯定,受知名音樂團體、音樂家邀請合作演出並且參加國際音樂節、一年高達數十場音樂會,在在顯示著她所具有深厚的實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二○○九年表演藝術現象觀察「戲劇」
娛樂市場與工作傳統的成形
整體來說,二○○九年台灣劇場在各方面的表現都算平均,卻沒有太大的突破,只是先前存在的創作手法或劇團的活動軌跡變得更明顯而已。喜的是,台灣劇場的老中青三代的工作傳統已形成,二○○九年是這三代都活躍在劇場的一年,這可從「蘭陵三十.再現風華」的紀念演出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