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兩廳院達人
鋼琴大師,你的手指真是太神奇了!
在我所接觸過的演奏大師中,攜備專用鋼琴巡迴世界的唯有霍洛維茲,其他則是「入境隨琴」,等於是每到一個新場地,就要習慣不一樣的品牌鋼琴,重新調整音色、適應觸鍵,用自己的手指力道及彈奏技巧,創造出理想的詮釋。有時當我坐在台下聆聽,都不禁為驚嘆著:「這是我剛剛調的琴嗎?」演奏家神乎奇技的手指,不但掩蓋了鋼琴本身音色的不足,甚至賦予更豐富巧妙的變化。
-
特別企畫 Feature
預知2006表演紀事—Top 10 & 10 Topic 十大表演紀事背後的現象與議題
前年《PAR表演藝術》雜誌曾做過一次「預知二○○四表演紀事」,預告全年的表演大事,當時編輯們做得辛苦,但讀者們反映熱烈,把一年的表演大事做了一遍掃瞄,在國內表演團體往往演出的不確定因素還很高的情況下,編輯檯的「預知」風險壓力很大。 二○○六年,編輯檯重提此事。但這一回,我們放聰明些。一方面也因為現在可以照表操課的節目比過去穩定的多,另一方面,每一年其實都有一些大事,背後有著若隱若現的代表意義與趨勢。於是PAR編輯檯蒐列了未來一年即將發生的表演藝術大事,涵蓋人物、場地、節目、事件共二十項,由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楊忠衡、劇場及電影導演鴻鴻,資深劇場工作者耿一偉及PAR雜誌總編輯盧健英,為讀者選出二○○六最值得期待的十件人與事,而「Top 10」的背後有十個值得關注的現象與議題(10 Topic)。 表演人物亮眼出線 超凡的舞藝及亮眼的舞台魅力,許芳宜一開始便在無異議的情況下被評為今年「最閃亮的明星舞者」,台灣大部份的觀眾對這位來自蘭陽平原的舞者或許都還不熟悉,除了三月與葛蘭姆舞團領銜演出,今年四月她還將在雲門舞集2主跳羅曼菲為其量身訂做的獨舞。在舞蹈這一行裡,「舞星」的出線十分不易,先天條件、後天努力之外,還要加上許多環境裡的拱月因素,使得她能以身體與作品交盪出極大的影響力,並成為家喻戶曉的舞蹈藝術家。做為一位在國際上被看見的亮麗舞者,我們期待她有更多讓台灣觀眾看到的機會。 在伍國柱因病猝逝後,目前擔任雲門舞集2駐團編舞家的布拉瑞揚更受矚目,被選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編舞家」。長年關注布拉瑞揚的劇場導演鴻鴻認為他的作品「格局恢弘,結構奇特,多焦點調度大膽,畫面變化豐富,節奏張馳激烈」,而最難得的,莫過於「情感表達的深沈」。今年四月,雲門年度公演的組合便是林懷民+布拉瑞揚的師生檔。布拉首次從雲門2「晉級」為雲門舞集編舞,「接班人」的態勢呼之欲出。 兩廳院世界之窗系列請來的歐陸當紅導演托瑪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無疑是今年「最具份量的國際導演」,十月將帶來易卜生的《海達‧蓋布樂》和東德劇作家克洛茲的《點歌時間》。曾多次到德國看歐斯特麥耶作品的鴻鴻說:「他的作品直接面對社會問題,政治氣息濃厚,肢體衝突強烈」,每有新作都會成為歐陸劇壇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閃亮的明星舞者
在國際舞壇綻放耀眼光芒—許芳宜
被美國媒體譽為「瑪莎.葛蘭姆接班人」的巨星級舞者許芳宜,今年將帶著八十歲的葛蘭姆舞團來到台灣演出,完成她多年的心願;而身為首席舞者的她,也將有更多時間留在台灣展露舞技,並尋訪更多舞蹈的新視野。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具份量的國際級導演
歐陸劇場巨星來台──德國導演歐斯特麥耶
歐斯特麥耶對文辭與人物的批判性解讀,保證了一個超乎一般觀眾可以想像的舞台世界。但他和演員念茲在茲的,並不是如何顛覆劇本,而是如何能更真實、更合理地,表現人物的內在狀態。恐怖的是,他的手法沒有底線。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值得期待的編舞家
原生的巨大創作能量──布拉瑞揚
布拉瑞揚真正從林懷民傳承的,毋寧是不凡的藝術家氣度。從二○○四〈星期一下午2:10〉到二○○五〈預見〉,他的作品格局恢弘,結構奇特,多焦點調度大膽,畫面變化豐富,節奏張馳激烈,而最難得的,莫過於情感表達的深沈。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值得引頸企盼的當代舞蹈
深具女性意識的比利時舞團──ROSAS來台演出
在我的觀舞經驗裡,唯有ROSAS,品味卓絕卻又揮灑自如,出人意表卻又渾然天成,而且每個作品都質地精湛、毫不勉強,每當回味留連,都會不覺泛起微笑。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值得關注的市場現象
萬事俱備,東風已吹——音樂劇能不紅嗎?
這幾年來音樂劇行情陡升,西方百老匯大戲紛紛進軍華人世界,今年從開年的《歌劇魅影》就掀起一連串的音樂劇旋風。何以這些在百老匯演出超過十幾二十年的戲還能如此翻紅華人世界?其實巨變的是華人自己的生態,是自己吹起的一股東風,對西方音樂劇產生了需求。這股需求,短期內會表現在市場熱度上,但熱度過後的長期發展,則是值得我們關切的文化議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具挑戰性的演出
華人歌劇的創舉—NSO演出華格納《指環》
華格納《尼貝龍根指環》是歌劇界的聖母峰,穩居重量級作品之冠。華人音樂家人才濟濟,卻不曾聽聞有人夢想演出一次完整的《指環》直到台灣出了一個簡文彬。簡文彬是超人嗎?憑什麼認為他能辦得到這件事?不過換個角度想,他率先做了這件事,帶領樂壇跨過一個階段。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具話題性的組合
舞台劇、歌仔戲雙巨頭攜手— 表演工作坊+明華園《暗戀.桃花源》
適逢二十週年的表演工作坊,為自己準備了話題性十足的生日禮物與明華園合作該團經典作《暗戀.桃花源》,這齣「兩個劇團,搶一個舞台,交錯演出時裝悲劇和古裝喜劇」的荒謬戲劇,是否會在歌仔戲形式的加入下演出亮眼的新意,讓人拭目以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受矚目的創作趨勢
跨界焰火,兩檔重量製作延燒—— 林懷民+蔡國強 & 中法合作《洛神賦》
「跨界合作」的藝術創作不新鮮,要看怎麼跨才好玩!今年台灣表演藝術界最令人矚目的跨界創作,一是華人爆破藝術家蔡國強將與雲門舞集合作,在雲門秋季公演舞台上搞爆破,二是兩廳院與法國布赫居文化中心聯合製作、漢唐樂府與法國表演藝術界合作的古典樂舞戲《洛神賦》。這兩組跨界創作,會衝撞出怎樣的火花,令人期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被觀望的另類展演空間
藝文之星,抑或是藝文之悻?──華山文化園區重新開放
曾是藝術家自主管理,綻放無數創意生機的台北華山藝文特區,在文建會收回管理,空洞的「藝文之星」計畫無疾而終後,又在去年底重新開放,但是主管機關對未來的規劃諱莫如深,讓人對這塊曾是藝術家論劍的所在的未來,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值得紀念的大師冥誕
戲劇三大師週年祭引吭高歌——紀念貝克特100、易卜生100與布萊希特50
貝克特百週年冥誕、易卜生逝世百週年、布萊希特逝世五十週年,就讓今年成了現代戲劇年。因為這三位大師恰好代表了現代戲劇的三大劇種荒謬、寫實與敘述體戲劇(或稱史詩劇)。而週年紀念的意義,也在緬懷古人的同時,看看自己到底進步了多少。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戲棚下 跨世代編劇的狂想對話
一個是長在戲棚下的歌仔戲說戲人,一個是學院派出身的京劇編劇,陳勝國和趙雪君第一次見面,兩個不習慣站在幕前的戲曲編劇,彼此都有些生澀靦腆。陳勝國是明華園當家編劇,歷經歌仔戲內台的風光鼎盛以及外台的浮沉滄桑,從早期的成名作《濟公活佛》、《紅塵菩提》,到去年底在國家劇院上演的《王子復仇記》,他的筆總能迎合時代的趨勢,以推陳出新的劇情和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抓住觀眾的脾胃。成就明華園這個歷久不衰的歌仔戲王國,能編善導的他堪稱是幕後重要的推手之一。趙雪君則是六年級的新新人類,長得像漫畫少女的她自小酷愛歷史、章回小說,在詩詞軼典裡流連忘返,台大戲研所課堂上寫的劇本《三個人兒兩盞燈》,竟讓在戲曲現代化扮演重要推手的教授王安祈「淚濕青衫袖」,看到京劇年輕化的無限可能。陳勝國沒看過趙雪君的作品,初聽她口述剛完成的亂倫版《白蛇傳》,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趙雪君被陳勝國的《韓湘子》深深打動,好奇天命之年的他竟能如此超脫。於是,在南台灣冬日艷陽曝曬的廟口戲棚上,嘈嘈切切的鑼鼓樂聲震天價響裡,我們瞥見了兩個年紀相差二十歲以上的跨世代創作者,對彼此的相知相惜。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店面五坪大 陳列九千張
台北最小的唱片店─閔的古典音樂世界
古典音樂的美好時光真的一去不復返嗎?位於國家音樂廳的CD小店「閔的古典音樂世界」老闆小閔可不這麼認為。透過專業的導介、熱心的引薦、出版資訊的主動告知,以及代客訂貨的服務,小閔發現古典音樂市場仍然前景可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國家音樂廳裡的專業提琴權威
享譽歐美的美國芝加哥百年「貝克父子提琴店」,破天荒開了第一家海外分店,地點就選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從此音樂家們就可享有專業的提琴修護服務。未來該店更將派駐兩至三名國外技師長期駐點,提供古琴、現代琴及新琴的銷售、寄賣,並以即時視訊設備連結芝加哥本店,確保技術品質平衡。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佳餚、醇酒外,新生代圓夢的藝文新據點
由知名瓷器公司「法蘭瓷」總裁陳立恆一手打造的「Franz Friends」藝文沙龍餐廳,新近在台北城市舞台的地下一樓亮麗開張。早年曾經營知名民歌餐廳「艾迪亞」(idea house)的陳立恆,念念不忘當年與老友們共享藝文情懷的美好經驗,也希望在「Franz Friends」中延續當年精神,建構一個結合美食與文化藝術的複合空間,同時也提供年輕人造夢圓夢的表演舞台。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一座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
地下兩層地上六層,總坪數七千五百坪的誠品信義店,涵括三千坪的書店空間,三十萬種、超過百萬冊書籍,誠品老闆吳清友說:「我要打造一座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使這裡成為台灣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
-
舞蹈
《狂草》為「行草三部曲」畫下圓滿句點
《狂草》以獨特的方式遊走於狂野奔放和輕柔纖細之間,有時候舞者似乎靜靜聆聽著自己的內在,有時候又爆發出狂野的跳躍與急速的旋轉,並且肢體交錯彎曲。舞蹈動作主要奠基於太極導引與武術的動作上,整體上卻是遵循西方舞蹈的原理充分運用舞者身體的每一個部位,特別在軀幹部位的使用上,比起最高難度的西方舞蹈形式更淋漓盡致。
-
戲曲
舉足重輕的「于魁智現象」
從這次台北公演的盛況來看,于魁智的確有廣大的觀眾緣。不僅在劇場中受到熱烈喝采,即使到各中學去訪問、演講、示範,也飽受歡迎。甚至有熱情的女生大叫「于魁智,我愛你」!更有一位老太太觀眾,心疼他,怕他摔壞了,要他不要再唱《打金磚》。凡此,皆可列為「于魁智現象」,與其他演藝明星受到「粉絲」們的熱愛,正無二致。
-
音樂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最精采的部分就是他最後用了五個耳熟能詳的聖誕旋律,即興演奏了長達二十四分鐘之久,沒有間斷,當然聽眾瘋狂似地給予掌聲。管風琴師彈即興演奏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教會音樂的需要。我聽過很多極好的「即興演奏家」演出,但我仍然要說韋恩‧馬歇爾的即興演奏實屬上品,無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