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專欄 Columns
劇場設計e起來
電腦發展到今天,無論硬體和軟體已經愈來愈成熟。在你運用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這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偶然出現的一抹出奇色彩,一個特殊造形,都可能突破創作上的困境。
-
專欄 Columns
如何讓布衣成為卿相?
多年來我們推廣戲曲,不僅是希望培養觀眾,更希望培養出有能力的戲曲專業人材、成為可以貢獻本土戲曲創作的人,我們有義務給予這些「布衣」的創作人員一個可以為「卿相」的機會。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無處聽樂,何不讀樂?─李歐梵《音樂的往事追憶》 農曆過年如果想要進入表演藝術殿堂,可能要失望了。二月照例是各大表演場地的年保養時間,音樂家多休兵居家養精蓄銳,預備三月再戰。好藝有好報趁時鼓勵各位愛樂人攜本好書,圖個耳根子清靜,徹底賞心「樂」目一番。 文學批評界的重量學者李歐梵出音樂書,有沒有搞錯?除了家學淵源(其父為作曲教育家李永剛),數些人不知,這位任教於哈佛名校的文學家至今猶以未能出走維也納習指揮引以為「終生遺憾」。李歐梵過去嘗抱怨其名西化,註定了他的漂泊人生,可是他似乎不忘父親所取的「歐梵」(Orphens),可徹徹底底是希臘神話中音樂神的名字。 書名《音樂的往事追憶》,李歐梵坦言追憶是一種悖論,過去一去不復返,充其量只是一種「重尋」(re-search),他相信過去人生片段所能追拾的「浮光掠影」盡在音樂,也盡是音樂,因此寫就成書。 李歐梵談心目中的「荒島唱片」、也自曝發燒友間的版本心結;他談音樂學領域熱門的「音樂語言的反諷」,也勾勒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情誼。書中透露最喜歡的鋼琴家是米開蘭傑理。他似乎不同意貝多芬,認為貝氏是為音樂形式而作;「他的音樂沒有一首我感動,他沒有旋律」。李歐梵也認為極簡派的格拉斯(Philip Glass)拿庸俗當趣事,不在他的品味名單之內。 文學課堂上有回教到《遊園驚夢》,李歐梵正愁如何向美國人解釋白先勇筆下「美人遲暮」的心境,不知怎得,想起《玫瑰騎士》的元帥夫人,李歐梵式的「往事追憶」,可能就從這樣的況味開始述說。(黃俊銘) 【舞蹈】 傳達起始與重生的希望─《創世紀》 遲早,你會問人、自問或被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兒來的? 或許你的父母曾經半開玩笑地回答:「垃圾堆撿來的。」或是:「石頭裡蹦出來的。」也或許你曾靦腆但強作鎮定地打開人體構造圖,為你的孩子解析精卵相遇的結果,但這個答案並未能終止,因為父母的前代還有祖父母,祖父母的前代還有前前代,族繁不及追溯。
-
專輯(一)
大牌盡出、議題不斷的音樂年
今年預計有維也納愛樂、北德廣播交響、英國皇家愛樂、聖彼得堡愛樂等大型樂團訪台,兩廳院也請出現代音樂團體EM攻非主流市場;歌劇有《莎樂美》、《崔斯坦與伊索德》、《浮士德的天譴》、《三便士歌劇》,華人李雲迪、宗緒嫻、陳泰成也有新演出,今年的音樂盛事,不論樂種規模、曲目幅度,很可能居歷年之冠。
-
專輯(一)
回憶、紀念、再創造的一年
老將雲門舞集即將慶祝她的三十歲,中生代的台北越界舞團與組合語言舞團也將滿十年,舞蹈空間舞團、光環舞集、影舞集繼續發展曾經實驗過的主題風格,至於受邀來台演出的國外舞團作品,也多是舊作。
-
專輯(一)
向前走,還是向錢走
從未來這一波延燒至年底的主流劇場演出來看,專業化的大型劇團,勢必隨著兩岸政經情勢起舞,相繼叩關,以多樣化的大規模投資,企圖搶攻華人市場圈。其題材有新有舊,有的想像未來、寄託情感;有的嚮往過去、緬懷記憶,都能讓觀眾嗅出當代台灣社會的藝術創作者所壓抑的不滿情緒和人生缺憾。其他多元、實驗性的表演,則仍自信地展現個人風格,尋求新鮮的創作形式。
-
專輯(一)
延續傳統、契合時代
從三月起,台北新劇團、河洛、國光、明華園的新製作輪流在國家戲劇院登場,下半年則有國家戲劇院自製的歌仔戲《狸貓換太子》,和國光豫劇隊的《曹公外傳》,整體觀之,京劇、歌仔戲、豫劇一應俱全。
-
專輯(一)
預知2003東京、香港表演紀事
去年十一月,台灣的小劇場觀眾或許看過流山兒事務所演出日本鬼才寺山修司於六○年代創作的戲劇作品《玩偶之家》;今年三月十九~二十三日,日本東京銀座的巴而可百貨劇場,為紀念寺山修司逝世二十週年暨劇院三十週年。除了重新推出寺山修司魔幻風格的劇作之外,也將舉辦寺山修司的電影與劇場演出的回顧展。與寺山修司同享盛名的日本當代文學家三島由紀夫,改編日本近代名偵探作家江戶川亂步的劇場作品《黑蜥蜴》,把日本文學中的頹廢耽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齣戲也將在同一地點、三月初起連演一個月。既是導演又飾演主角「黑蜥蜴」的男演員美輪明宏,在演出中扮男又扮女;從某個角度來說,也透露的日本文學中的男色觀。 東寶劇團、劇團四季與寶塚歌劇團堪稱日本東京區數一數二的大型商業劇團,每年都會有固定的大型演出。五月初起,東寶劇團將推出重新編寫的音樂劇《亂世佳人》,劇情同樣以世人耳熟能詳的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描繪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戰亂情史。劇團四季的特色在於其演出作品多為西方著名音樂劇的日本版,並把作品裡的歌詞譯寫為日文,保留原作的音樂風格;從上個月初起,新作《獅子王》預計連演八個月,繼續講述森林之王辛巴的成長故事。 創立於日本大正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的寶塚歌劇團是少見全由女性團員組成的劇團,也是目前日本少數擁有專屬劇場、幕後製作專業人員、西式樂隊及長年推出固定劇目(分為花、月、雪、星、宙五個組別)演出的團體,在日本有「日本女優的寶庫」之稱;日本劇場界的每個角落,幾乎都有寶塚人的身影。通常該團的演出內容分為兩部分:前半場為戲劇演出,約有一個半小時,而後半場多為輕歌舞劇,約一個小時。寶塚歌劇團除了表演形式罕見之外,劇場、舞台與服裝的豪華炫麗與精準先進,也令人驚嘆不已。 不曉得各位觀眾是否還記得有一部電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片尾堅持學舞的比利終於成功登上舞台,一躍而成天鵝的畫面是否仍舊印象深刻?一九八七年創立英國動畫冒險劇場的馬修‧柏恩(Matthew Bourne),創作了全世界巡演時間最久的芭蕾舞作《天鵝湖》,《舞動人生》片尾的芭蕾鏡頭,就是來自這齣舞作。他一洗過去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印象,改換天鵝的風貌,讓袒胸、高大的男天鵝登場;這齣舞劇自一九九五年於英國首演一炮而紅之後,更於一九九九年奪下三座美國東尼獎,馬修‧柏恩則成為唯一同時贏得東尼導
-
英國利物浦
衝擊「表演」,探索自我
在傳統劇場裡,演員需要營造一種心理距離,扮演一個特定時空的角色,以服務整體的「戲劇行動」;在這些「即場藝術」作品裡,「演者」透過自我轉移,製造了一個對自身的認知距離,卻讓他們能置身在作品裡,以真實的情感,探索切身的命題。
-
倫敦
痛苦是世界的河流……
相對於《黑騎士》,威爾森與威茲(及布雷南)合作的《胡錫後傳》更見潔淨與昇華,故事角色不只是正邪與善惡的二分,卻來個扭轉辯證,才讓人更覺悲從中來。怪形怪相的角色都以己慾為道,在絢麗艷亮佈景下狂歡作樂,慾望肆濫;胡錫與小兒卻以最淨樸的「人性」存在,承受生命的不幸。邪與善,正與惡,如何得解?
-
專輯(二)
真的能夠「行銷台灣」嗎?
扁政府上台後便相當注重「走出去」的外交政策,希望透過各方面的活動增加台灣的國際曝光度,而文建會這次製作《八月雪》,多少也隱含著這類的政策在裡面;其出發點在於將現有的國內資源與國際性資源加以整合,運用政府機器的力量,以藝術為媒介,進行「事件性」的「國外」(還未必是「國際」)「台灣行銷」。
-
專輯(二)
音樂難以表達的禪意
在《八月雪》劇本中,禪意一再出現,是全劇的重點。因為音樂並不適於表達這些抽象的禪意,所以常有劇詞與音樂不契合的地方。筆者並不認為《八月雪》把音樂作為重要工具非常不當,但是如果要求完美,這裡提到的難題必須克服
-
專輯(二)
在「嘗試」中迷途了
資深劇場工作者王孟超、王世信,以及參與《八月雪》幕後工作的劇評人陳正熙,對《八月雪》舞台呈現的共同看法都是:文本先天體質缺乏發展,導演調度元素格格不入;雖然舞台設計呈現了「禪境」,但因為處理的元素太多──有舞蹈、音樂、京劇程式、燈光、投影等等,導演似乎失落於原先預期的方向。
-
專輯(二)
模糊精緻分化的「全能」
或許,高行健所界定的「全能」,係指同時能夠掌握中西表演藝術精髓,又能靈活進出於中西表演門檻的京劇演員。而此種「全能」,就表演藝術精緻的層次來說,恐怕永遠只能停留在「理想」的層次。因表演藝術的可貴,除了內在思蘊的傳達外,就在彼此形式的差異。差異不是粗糙,不是劣質,更不需要強行統一。
-
專輯(二)
離禪遠矣!
由思想而得的禪,習禪者覺得這是文字禪,離禪遠矣,因為少了實踐、實參;但它雖然浮泛,也還「霧裡看花」,總有「花形」。而《八月雪》則很像是對完全不知道禪的人來談他所了解的一個東方道理,深度、活潑度與契入性都很有限。而雖說《壇經》的故事很好,但若不好好「意在言外」,也就只能是個陳套。
-
現象‧現場
深刻處於民眾的流離失所中
我們既不想繼續複製另一種異國情調,也不想經由「民眾戲劇」的稱號,淪為以對抗帝國文化為自足的狹隘偏激論者,因此我們便在彼此之間創造了一種富批判性的交流情境。當這樣的情境,得以經由戲劇的形式,具體落實於生命往來的場域中時,我們似乎愈來愈從民眾的代言身分中脫離出來,並更深刻地身處於民眾的流離失所中。
-
戲曲
逝者已矣,說「重返」太沈重
演出者多借調自現下仍活躍於各外台戲班的當家生、旦,正如昔時內台藝人,「腹內」十足,臨場演活戲的功力各見才華,但一旦有固定劇本,演員似乎就被就縛住手足,連身上恍惚都不自在起來了。整體演出以現代劇場歌仔戲水平要求,當然太過隨意;但以外台演出揮灑流暢來看,卻顯得不夠靈動。
-
戲曲
徘徊在職業與業餘之間
在廖瓊枝不唱全場的慣例下,她的自足與圓滿對演出的完整性其實很容易造成傷害;但她若不上場,一群認真的業餘演員怕也難以在職業演出市場上與人競爭。國寶級藝師與她親手調教十餘年的子弟兵如果不能相輔相成,「薪傳」的宗旨恐將如水月、如夢、如火因,隨風而逝。
-
戲劇
空轉的反胃人生
縱使角色滿嘴粗話,動作猥褻暴力,然而透過整體表現,依然不難感受到某種可能來自身為知識分子/創作者的矜持與觀看距離。根據文字乃是一種虛構能力強大的媒介,往往足以塑造「真亦假時假亦真」的情境,由此反諸表演效果而言,第二幕結尾可說「假得很真」;不過,第一場之後形同基本裝置的廁所反而「真的很假」。
-
戲劇
即時連結郭文泰!(Real-Time Contact )
郭文泰的演出看似沒有任何現實狀況的描寫,可以放在任何一個社會框架裡,但他強調佈景和技術的前衛劇場理念,還是得算在美國寫實主義的脈絡中,和他本人難以脫離的美國劇場傳統,透過「共時性的連結」來解讀。他所謂的「總體藝術」,如果在他的作品裡清晰可見,讓本地劇場工作者和觀眾瞠目結舌,也僅是一種格格不入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