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藝號人物 People
因為焦慮,所以要簡單
兩廳院「法國系列」打頭陣的卡洛塔舞團,其演出的《嘜嘜族》及《嘜嘜族的小孩》,藉著簡單的燈光服裝、生活化的舞蹈動作,讓人看見現代舞蹈充滿幽默創意的面向。編舞家黎美光特為本刊專訪了該團藝術總監及編舞家卡洛塔,讓讀者看見,這位卡洛塔先生「簡單」之下的「複雜」。
-
藝號人物 People
台上台下,秀出真實自我
來自法國的知名鋼琴家提鮑德,以精湛的技巧與詮釋揚名世界樂壇,十月初時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在「馬勒系列」第二場「愛在雲端中」音樂會中,與樂團演出李斯特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除了琴藝過人,提鮑德的時尚品味與優雅舉止,也為人津津樂道,屬於偶像級的鋼琴家。樂評人焦元溥早在提鮑德訪台之前,特地到法國波爾多進行專訪,為本刊讀者挖掘出許多提鮑德琴鍵下的秘密。
-
幕後筆記BEHIND THE SCENE
連體雙胞胎二十五年
國內知名的雙鋼琴搭檔魏樂富、葉綠娜夫婦,四手聯彈的歷史今年恰好跨越的四分之一世紀、進入了「銀婚」的階段。魏樂富以其生花妙筆、加上葉綠娜的精采編譯,為我們寫下這廿五年兩人一起「刷洗」黑白琴鍵的有趣點滴
-
幕後筆記BEHIND THE SCENE
她舞、我憶,我們的戲
演出當代人物,特別是還活著的人物,大凡敢嘗試的人不多。劇場導演汪其楣在長年研究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之後,決定書寫當代人物,這比憑空臆造、隨意發展要困難得多,為什麼要做這麼困難的「創作」?汪其楣說:「我們早該聆聽彼此的故事,在我們的舞台上重建親人與鄰人的相貌。」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兩廳院OPEN HOUSE大開眼界
多幅演出海報展出,重溫珍貴回憶
兩廳院的生日慶祝活動尚未落幕!想知道更多兩廳院的點滴故事,這個月可以到兩廳院「文化藝廊」,看十七年來表演藝術圖書館收藏下來的多幅珍貴海報,海報上可以看到大師級藝術家的親筆簽名,而海報背後更有許多精采故事,讓你更了解兩廳院的台前幕後
-
音樂 聆聽最接近天堂的聲音
三合唱團體訪台,好一桌人聲饗宴
若你問世間最美的樂器是什麼?答案是──人聲。所有樂器都是為了模仿人聲所創造出來的,而當人聲美到極致時,又讓你不敢相信那是人類的聲音!就像十一月即將來台的瑞典「真實之聲」合唱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及烏克蘭兒童合唱團,聲音美得彷彿天籟一般。
-
音樂 捷克愛樂、上海交響、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
三大樂團訪台 一路交響到年底
對於交響樂迷來說,今年是收穫豐富的一年,自下半年開始,許多大型國外交響樂團及知名指揮紛紛來台,並演出重量級曲目,呈現睽違已久的難得榮景!在過去幾年景氣低迷時,大型交響樂團由於所費不貲,因此往往令經紀公司卻步,如今又見國外交響樂團出現,或可視為一種「景氣回春」的徵兆呢!
-
音樂
一年一度,聆聽管風琴的莊嚴豐富
國家音樂廳這座宏偉的管風琴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管風琴,為了證明這架管風琴是「活的」,國家音樂廳幾乎每年都會舉辦管風琴音樂會,邀請知名的管風琴家演奏。此次應邀來台演出的管風琴演奏家雅克‧塔第,是現任國立巴黎區立音樂院院長,將帶來最經典的管風琴曲目。
-
音樂
音樂新訊
如絲緞般柔美的蘇州評彈 上海評彈團三度訪台 中國最美的聲音即將來台!國學大師俞大綱曾經讚譽評彈是「中國最美的聲音」,就像蘇州綢緞般的柔美,而每種流派和曲牌就像是一縷縷色彩不同的絲線,交織得繽紛絢麗。 擁有多位國家一級梅花獎評彈演員陣容,上海評彈團的藝術家們曾經兩度來台演出,深受觀眾及學子熱烈好評。今年的經典評彈節目精選藝術家最擅演的招牌彈詞開篇及書目選回,如《白蛇 遊西湖》、《三笑 畫觀音》、《王昭君》等,劇場舞台更將模擬評彈書場古樸雅緻的原味,古董家具擺飾呈現在現場觀眾眼前,別有一番清逸悠然風味。 布荷賓德 帶來貝多芬的秋日浪漫 秋天,是聆聽貝多芬的季節。奧地利國寶級鋼琴家布荷賓德,將在國家音樂廳,帶來他最拿手的貝多芬《悲愴》、《月光》、《熱情》及第六號鋼琴奏鳴曲等經典鋼琴曲,讓聽眾完全沈醉在貝多芬的多情與浪漫樂章中。 五歲即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布荷賓德,至目前仍是該校最年輕的入學紀錄保持人。才華洋溢的他,在學期間即開始室內樂的演奏生涯,更以獨奏家身分與許多偉大知名樂團和指揮家巡迴世界演出,是奧地利薩爾茲堡音樂節與許多國際重要音樂節經常邀約的演奏家,擁有超過百張以上的唱片錄音。布荷賓德演出的曲目廣泛而豐富,其中《海頓鋼琴全集》更為他贏得唱片音樂大獎。更曾巡迴三十幾個國家演出貝多芬的奏鳴曲全集,包括慕尼黑、維也納、漢堡、蘇黎世、布宜諾斯艾利斯等。 充滿耶誕氣氛的爵士搖擺 紐奧良典藏廳爵士樂團首度來台 當第一聲的小號響起,慵懶、自由、狂放,具有濃郁耶誕氣味的搖擺藍調就此瀰漫。 爵士樂大師路易斯‧阿姆斯壯曾推崇紐奧良典藏廳是「你可以聽到所有好音樂的地方」。數十年的情感與絕妙的默契,使得「紐奧良典藏廳」爵士樂團演奏出渾然天成的音樂旋律。據說在紐奧良當地仍有許多居民會固定去欣賞他們的表演,只因他們擁有最傳統與最富情感的音樂表現。即將於十一月底首度來台演出的「紐奧良典藏廳」爵士樂團,將帶來令人驚喜的應節曲目,邀您
-
戲曲
一山有二虎的恐怖平衡
歷史證明:「高手之間的平衡」時時考驗領導人的智慧。高手不足,成不了大事。高手一多,就要有駕馭多頭馬車的本領。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十一月推出名角李寶春、楊燕毅主演的《孫臏與龐涓》,本刊特邀製作人辜懷群從現代管理的角度來「說戲」,印證領導人除了遍訪英才之外,也要有管理英才的本事。
-
戲曲 河洛「台灣三部曲」尾聲作
《東寧王國》重現被湮沒的台灣史
四百年前曇花一現的東寧王國充滿戲劇性的色彩,但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竟只是一段模糊難辯的歷史。河洛歌子戲團延續前作《彼岸花》、《台灣,我的母親》取材台灣的路線,新戲《東寧王國》中將重現這段被湮沒的台灣史實。
-
戲劇 發現小劇場的新點子
2004新點子劇展「戰慄」登場
在小劇場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新點子劇展」,每年入選的團隊均可被視為小劇場多元發展的樣貌取樣。今年四個入選兩廳院「新點子劇展」的團體,四個編導都不約而同推出媲美電影恐怖大師希區考克、充滿恐怖氛圍的作品,讓寂靜的實驗劇場,今年掀起詭譎的驚駭風暴。 四齣作品包括國光豫劇隊與現代劇場導演合作,強調取材傳統豫劇,融合現代音樂的聲音劇場《試妻!弒妻!》;重現老藝人丰采,賦予歌仔戲新貌的歡喜扮戲團《看不見的朋友》;河床劇團郭文泰以意象風格再現二十世紀劇場大師心靈的《羅伯.威爾森的生平時代》;以及王墨林取材自民國八十八年沸騰一時的社會新聞而創作的《軍史館殺人事件》。
-
戲劇 前捷克總統的劇作首度登「台」
哈維爾嘲諷虛偽語言的荒謬劇
早年受到荒謬派的影響,哈維爾將重點擺在語言問題,以《愈來愈難集中精神》這部作品為例,男主角即呈現一種語言失序的精神分裂狀況,而劇作則是呈現出一種立體派式的錯亂情節。如果讀者願意細心研讀劇本,自然會發現在混亂的背後其實是有一套嚴謹的符號秩序。
-
戲劇
《跑路天使》讓蔡琴與江美琪同台飆歌
「你知道澳門有多少賭場嗎?!呵呵!十三個!比澳門的教堂還多一個,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有錢就是上帝啊!!」 《跑路天使》的故事場景發生在賭場比教堂多的澳門,蔡琴這回飾演澳門月光夜總會的紅牌歌女戴安娜,因目賭一樁殺人血案遭黑道追殺,警方為保護目擊證人,而將蔡琴秘密送到台灣的修院,假扮修女藏身於修院中,豪爽的歌女搞得修道院天翻地覆,並與保守的修道院院長金燕玲產生衝突,院內的唱詩班卻又在假扮修女的指揮領導下有了嶄新的面貌,就在準備要為教宗獻唱前夕,蔡琴遭黑道抓回澳門,修院的眾修女們,用歌聲排除萬難,渡海救人。 流行歌曲搖身一變成聖歌 果陀年度大戲《跑路天使》,構想來自於黑人女星琥碧‧戈柏主演的電影《修女也瘋狂》,導演梁志民當年就想要將這齣家喻戶曉的電影改編成音樂歌舞劇,音樂性強,角色的特殊,內心的掙扎、困惑都非常適合以音樂表現。 蔡琴以爆炸頭花枝招展的歌女,與端莊的修女造型現身舞台之上;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金燕玲,當年是以歌星的身分轉行演電影,這次特地從倫敦趕來共襄盛舉;音色乾淨的江美琪飾演的苦旦小修女,將有爆炸性飆歌的表現。 《跑路天使》的音樂性非常強,還有黑人福音的唱法,並且改編許多膾炙人口的國語流行歌曲,重新編曲,全新唱法,由長期與果陀合作的櫻井弘二編曲,音樂總監詹凌駕把關。一開始有劉文正的〈誰在眨眼睛〉在夜總會火熱登場,張惠妹的〈姊妹〉,梁宏志寫蔡琴演唱的〈讀你〉,〈YMCA〉以及唱詩班獻唱王菲的〈我願意〉,全被徹底改造,支支動聽,令人陶醉。梁志民表示許多流行歌曲,有些原本就源自讚美主的聖歌,這回又將其改回聖歌唱法。 梁志民給了舞台設計王世信一個大難題,教堂要有舞廳的感覺,舞廳要有教堂的味道,五十幾個複雜的場景變化宛若電影,最後是靠著左右兩個旋轉舞台,與中間的自動平台,創造出舞台上千變萬化的效果。 演員歌舞水平大幅提升 梁志民表示,這一次挑選演員時,驚覺到演員歌舞水平大幅提升,以前每次audition(演員甄選)時,來了三、四百人,卻沒一個可用,這次audition時,設下嚴格關卡:一.九到十二月底的排戲期間,時間必須能夠完全
-
戲劇
戲劇新訊
用小丑詩意的眼光看世界 《異境詩篇》戲謔中有哀傷 到底什麼是小丑?難道他就是紅鼻子、黃捲髮、大鞋子,滿臉塗白作一些誇張逗趣的動作以博得觀眾一笑而已嗎?小丑除了搞笑,就沒有個性,沒有悲傷,沒有使人感動的力量嗎?曾於法國「賈克樂寇」戲劇學校修習小丑課程的劇場女演員馬照琪,回國後首度發表個人編導作品《異境詩篇》,希望讓國內觀眾認識不同面貌的小丑,並藉由小丑這面鏡子,映照出人類世界的荒謬與自以為是。 馬照琪表示,小丑表演有兩大系統,一種是馬戲團式的小丑,抹白臉,穿著誇張逗趣,以體操動作和特技表演取勝。另外一種,稱之為個性小丑,不同於馬戲團小丑炫麗的技巧與特技,個性小丑回歸到生活,以孩童般單純而直接的邏輯來面對這個世界,默片演員卓別林、曾兩度來台演出的斯拉法《下雪了》即是個性小丑的典型。舞台上的個性小丑不為搞笑,而是釋放靈魂裡天真、脆弱、可笑的一面,觀眾從笑聲中與小丑互動,同時瞥見自己內心的純真和孤獨。 《異境詩篇》以法國詩人賈克‧佩維(Jacques Prvert)的詩作為文本。賈克‧佩維是法國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受歡迎的詩人,他的詩簡單而直接地呈現戰後法國殘敗而淒美的內在風景,充滿想像又不失人道主義關懷。馬照琪認為,他的詩在今日讀來,仍傳神地反映現在這個世界的瘋狂與對立。 《異境詩篇》融合默劇、面具、即興喜劇等小丑表演元素,在紅樓劇場這個充滿酒館氣氛的空間中,運用小丑脆弱而天真的特質,進入詩的意象與動態之中,「感受」到一首詩的精神。馬照琪形容,《異境詩篇》如同廢墟裡的嘉年華,讓觀眾捧腹大笑之餘,又能反思生存處境的困窘和無助。 虛擬與實境的蒙太奇 《盜火計畫》反諷八卦文化 在媒體氾濫、眾聲喧嘩的時代,從事媒介創作的藝術家如何作為敏感尖銳的感知介面,呈現渺小個人在科技文明的龐大驅進潮流中不斷流動的位置?泰順街唱團編導、目前就讀北藝大科技研究所的湯濰瑄的新作品《盜火計畫》,即透過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影像蒙太奇手法,運用電腦數位媒介,諷諭媒體「看圖說話、自導自演」的泛八卦現象。 湯濰瑄的作品
-
戲劇
拜月計畫的寓言嘉年華
雜技與其他表演藝術和戲劇的結合關係,應當不只是字面上附會的意義,仍有賴編導更進一步深入了解雜技的表演特質,否則轉化之間所出現的牽強情況,將使得雜技終究也只是單純的表演而已,無法與戲劇內容做更有機的結合。
-
戲劇
成功的遺憾
相較於近年多齣成為熱門話題的音樂╱歌舞劇,《天》劇素樸平實,堪稱小而美,未見大而不當或者炫目不實的浮華幌子,編劇、導演、表演、設計等環節的表現皆在水準之上。但不知是否限於音樂劇的創作宿命,情節從開始便像是一列對號快車,駛向毫無疑問的終點站,鋪排之中少了需要期待的意外。
-
舞蹈
在高處領略生命之孤絕
延續《斷章》中藉由群舞重複性動作的積累而產生的節奏性張力,《在高處》更進一步以舞者強烈的身體語言「吶喊」出當代靈魂最深的恐懼在人群中面對自我絕對的孤寂。於是不止一次,舞者們聚攏舞台中央,面對觀眾,雙手抓膝,不可自抑地劇烈抖動著四肢與軀體
-
舞蹈
在公主與巫婆之間
透過角色之間充滿暗示性的關聯,卓庭竹似乎暗指著她們其實是同一女子的不同面向。舞作中間的短暫一幕裡,數名女子一字排開,在強光照射下以不同姿態貼牆而立,既像展示軀體的女郎(模特兒、阻街女子),又似西方歷史上獵巫行動中被控以女巫罪名而等待處決的女性。
-
音樂
代打指揮上陣,馬勒丰采不減
下半場主打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馬勒在此曲裡擺脫其先前的聲樂影響,讓對位成為樂思發展與紋理的標竿,並且將各類樂器的潛能拉到極限,創造全新音色。納札瑞難能可貴充分掌握到這個要點,將馬勒的複雜配器舖陳得極為清晰透明,爆棚總奏時仍能聽出各聲部的微妙細節,五個樂章之間的邏輯架構也處理得極為嚴謹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