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哈維爾戲劇選》書影。(書林出版社 提供)
戲劇 前捷克總統的劇作首度登「台」

哈維爾嘲諷虛偽語言的荒謬劇

早年受到荒謬派的影響,哈維爾將重點擺在語言問題,以《愈來愈難集中精神》這部作品為例,男主角即呈現一種語言失序的精神分裂狀況,而劇作則是呈現出一種立體派式的錯亂情節。如果讀者願意細心研讀劇本,自然會發現在混亂的背後其實是有一套嚴謹的符號秩序。

早年受到荒謬派的影響,哈維爾將重點擺在語言問題,以《愈來愈難集中精神》這部作品為例,男主角即呈現一種語言失序的精神分裂狀況,而劇作則是呈現出一種立體派式的錯亂情節。如果讀者願意細心研讀劇本,自然會發現在混亂的背後其實是有一套嚴謹的符號秩序。

PROGRAM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愈來愈難集中精神》

TIME 11.5〜14

PLACE 台北藝術大學展演中心戲劇廳

INFO 02-33939888

今年五月中旬,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的八○年代劇作《誘惑》Temptation於布拉格上演。這是睽違十四年後,他的作品再度登上捷克國家劇院的舞台。雖然首演當天,哈維爾因身體微恙而無法參與盛會,不過找來六○年代即享譽劇壇的美國前衛導演馬洛威茲(Charles Marowitz)來拔刀助陣,加上多位捷克知名演員的參與,熱鬧的場面,再度提醒世人別忘了哈維爾的劇作家身分。

嘲諷虛偽語言的哈維爾劇作

五十幾年前,也就是一九五○年代的時候,年輕的哈維爾是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少年郎,不但喜歡寫詩,也對當時史達林時代的沉悶氛圍感到不滿。雖然想投考布拉格戲劇學院(DAMU),卻因為他的黑五類身分,錯失了入學資格。即使後來重考,他也只能當一位通訊教學的學生(類似空大)。不過倔強的哈維爾並沒有放棄他的夢想,愛放炮的個性,讓他在青年作家大會上一炮而紅(1959),並開始受到文壇的矚目。

一開始他先在戰前劇場界知名人物維里赫(Jan Werich)所領導的「ABC劇院」擔任後台工作,隨後被挖角到「欄杆劇院」(1960),之後八年,可以說是奠定哈維爾戲劇生涯的關鍵。他分別於寫出《花園宴會》(1963)、《通知書》(1965)、《愈來愈難集中精神》(1968)這三部所謂六○年代三部曲,並奠定了他在捷克文壇的聲譽。由於內容諷刺當時社會上充滿虛偽僵化的語言現象,哈維爾諧諷的對白,有一陣子居然成為布拉格市民的流行語,不說它幾句好像就趕不上時代似的。

為了搖滾樂踏上政治之路

可惜一九六八年八月,蘇聯坦克開進布拉格,強行中止了帶有人性臉孔的社會主義「布拉格之春」運動。接下來的正常化時期,捷克社會進入噤若寒蟬的時代,許多作家的作品都被禁止出版,更不說戲劇演出。哈維爾當然也在黑名單中。

接下來充滿抗議精神的搖滾樂成為宣洩不滿情緒的出口,一九六八年成立的「宇宙塑膠人樂團」(The Plastic People of Universe),於一九七六年三月被警察逮捕,並以「歌曲虛無空洞,社會主義反動分子」的名義欲加以審判。喜歡聽搖滾樂而且急公好義的哈維爾看不下去,決定主動跳出來,號召藝文界出來聲援搖滾樂團。沒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促成「七七憲章」的簽名運動,要求共產黨政府要遵守「赫爾辛基條約」關於人權與自由的協定。接下來哈維爾於七九年以顛覆共和國的罪名被判入獄,也展開他另一段政治生涯。

混亂背後的嚴謹符號秩序

對於個人存在的自由受到極權統治的扭曲,哈維爾可說是痛惡至極。早年受到荒謬派的影響,哈維爾將重點擺在語言問題,以《愈來愈難集中精神》這部作品為例,男主角即呈現一種語言失序的精神分裂狀況,而劇作則是呈現出一種立體派式的錯亂情節。但這部得到紐約外百老匯奧比獎(OBIE)的作品,自然有它過人之處。如果讀者願意細心研讀劇本,自然會發現在混亂的背後其實是有一套嚴謹的符號秩序。

幸好,我們不用在到捷克去看哈維爾劇作,今年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的秋季公演將呈現《愈來愈難集中精神》這齣荒謬的肥皂喜劇,這也是台灣第一次公開演出他的作品。導演陳培廣將詮釋觀點將擺在五十年後的近未來,突顯在高度資本主義與國家機器完美結合的背景下,人的生活如何被消費、科技與制度所扭曲變形。

製作群還準備了AB卡司,飆戲拼台的味道濃厚。湊巧的是,《愈》劇其實是由哈維爾的畢業劇作所改編的。學生對學生,台灣對捷克,看來北藝大這場演出值得我們愈來愈集中精神。

 

文字|耿一偉 戲劇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