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表演書房
簡介《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有聲書
《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是與《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同時發表的另一套有聲書。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策劃,林谷芳教授主持編輯,望月文化出版公司製作,內容包括六張CD及精美書冊一本。 這套有聲書最大的特色在於著重欣賞性。從曲目的挑選和製作的方向皆可見其用心,是對本土音樂有興趣者極佳的欣賞入門,配合專家深入淺出的論述及樂曲解說,很容易使閱聽者產生歷史、文化的感懷和美的感動。 其次,內容的輯選兼顧了全面性及多樣性。原、漢兩系主要的音樂型態多已收錄,包括南管、北管、歌仔、說唱與民歌、客家音樂,及十族(包括平埔族)原住民音樂之代表性曲目,對於聽者認識、建立台灣本土音樂的整體印象和多元面貌很有幫助。 此外,這套有聲書並與過去相關出版品做了區隔,以不重複爲基本原則,兼及稀有性,其中又以歌仔戲名伶黑貓雲生前最後一次錄音、恆春說唱代表性人物陳達的即興演唱錄音等最爲難得。 聆聽之後,我相信,台灣本土音樂的知音將不再難尋。 文字|徐亞湘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
即將上場
華岡藝校夜補校《明天是新年》
華岡藝校夜補校表演藝術科第一届畢業公演將推出由黃英雄所編劇的《明天是新年》一劇。内容藉由一所精神病院中的病患們,渡過除夕夜時所發生的種種事故,來喚醒大衆給予精神病患多一份關懷與尊重。
-
即將上場
唐山市皮影劇團
來自大陸,享有國際知名度的唐山市皮影劇團將來台表演數齣老少咸宜的戲碼。其中包括《大鬧天宮》、《盤絲洞》、《穆桂英掛帥》、《五鋒會─刺喬》等家譽戶曉的中國民間故事。同時該團將運用兩尺半大、生動逼真的影偶來搬演。屆時,對皮偶戲有興趣的觀衆,將可鉅細靡遺地一窺這充滿童趣、變化多樣的皮影藝術。
-
即將上場
沙發舞蹈劇場《慾飯糰的漸層式》
沙發舞蹈劇場新作《慾飯團的漸層式》將解放編舞者與音樂、服裝設計既定的主從關係,讓舞蹈、音樂、服裝三個領域的創作者透過對話、交互激盪,尋求一種舞蹈創作的新三角關係。 《慾飯團的漸層式》靈感來自都市人熟知的「御飯團」,以其三角和多層次的特質,暗示著創作過程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非絶對、非單一的多角度面向,與表象之下層層包裹、不易探知的内在虛實。
-
即將上場
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與舒伯特的《偉大》
傑出華裔指揮家林望傑擔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已進入第三個年頭。此次與美國克里夫蘭交響樂團首席普羅索搭檔,演出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普羅索擔任克里夫蘭弦樂四重奏首席期間,該團曾獲葛萊美獎,錄製唱片亦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十大唱片之一。此次將於音樂會中詮釋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貴族般優雅沉靜的曲風,將帶給樂迷心靈沉澱的夜晚。
-
即將上場
屏風表演班《婚外信行為》
屛風表演班二〇〇一年年度大戲《婚外信行為》,全新上路。迥異於以往關照社會現象的視野,屏風這次要引領觀衆一窺婚外情需求者的感官、性愛世界。劇中突破傳統尺度與思考的劇情,大膽攻入觀衆的欣賞心靈,成為開春屏風迎接新世紀的強力新作品。 《婚外信行為》由屏風主要班底楊麗音、夏靖庭、劉珊珊及李國修及邰智源、馬維欣等人共同詮釋「三對夫妻、兩對少男少女、十六個角色、五個家庭、發生在三個旅館、一節車廂,共計十六個場景」的現代男女愛慾戲劇。 劇中大膽的肢體表演、原味刺激的超尺度對白,探討新世紀人們對情愛的恐懼、渴望的複雜心態,傳達這個世紀人們面對諸多詭譎現象不安的感受。
-
即將上場
如果兒童劇團《千禧蟲蟲歷險記》
由趙自強領軍的如果兒童劇團將在國家戲劇院重新推出該團創團作《千禧蟲蟲歷險記》。《千禧蟲蟲歷險記》是「水果奶奶劇場故事」的第一集,經過劇團年來的精益求精,《千禧蟲蟲歷險記》的劇情更緊湊,劇中對電腦世界的想像更豐富,加上專業的場地設備,演出效果會讓觀衆有全新的感受。
-
一百期的思索
一百期的思索
「一百期」這個數字,背後所代表的三千多個日昇月落、近千萬的白紙黑字,可能也代表著這些年來表演藝術的起伏消長所形諸文字的一手見證。在這一百期的工作歲月中,儘管編輯人事變動頻仍,也時時面對預算的困窘,與讀者對編輯內容的「深淺」、「雅俗」的質疑,然而,從來不變的初衷是:要讓讀到這一本雜誌的人能更了解表演藝術、進而喜愛觀賞表演藝術,甚至願意進一步探究更深入的表演藝術議題。 《表演藝術》雜誌誕生在表演活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曾跟著蓬勃的演出而意興風發,也隨著藝術市場的低迷而內斂躬省,我們自認與台灣的表演藝術界是絕對的「命運共同體」,唯有表演藝術界的持續努力,才有這本雜誌的生存空間。同樣的,在景氣不振、多元娛樂興起、e時代全面降臨的大環境變動下,我們也需要與表演藝術界共謀未來的轉機與出路,尤其從二十世紀末就興起的「跨界」風潮,使傳統的戲劇、音樂、舞蹈的界線益趨模糊,如何建立新世紀的表演美學思考,將是我們未來亟需積極探索的方向。 因此,《表演藝術》在這出版第「一百期」的當下,所應自我期許的是:成為台灣表演藝術界與世界創作新浪潮的接軌點,藉由資訊的提供,為本地的創作之火加風助勢;成為一個開放性的對話場域,讓創意的烽火在此迸發;與網路世界更有機地結合,讓表演藝術能更「輕易」地進駐人心。 希望不用等到慶祝「兩百期」時,我們的理想就能實現。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盯著時間的爐灶
《芭蕾-舞蹈》觸角跨越各大洲,内容從古典芭蕾到最新的舞蹈發展。是歐洲舞蹈雜誌中最受歡迎、亦擁有最多讀者的月刊,該刊總編輯安德.韋森曼認為,不論是理性研討或激發創作的報導專題,還是可以被正面理解的舞蹈評論,都應該匯集在《芭蕾-舞蹈》裡。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在新世紀傳唱的留聲機
就體質來說,大部分「專業」的雜誌,都比唱片為主的Gramophone更貼近「音樂雜誌」。但無可諱言,唱片欣賞已成為影響層面最廣的音樂活動。Gramophone是世界歷史最久、影響力最大的古典唱片雜誌,在各方面均具有相當指標意義。該刊總編輯詹姆斯.喬利相信,只要唱片公司存活一天,人們就需要Gramophone一天,七十八年後,Gramophone仍會是人們生活的一部份。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很資本主義,但也很另類藝術
紐約《村聲週報》是美國規模數一數二的免費週報,幾乎每個在紐約市的人都翻過這份週報,除了另類走向的文章、詳盡的藝文娛樂情報,戲劇舞蹈方面的藝文評論的權威性更與紐約時報齊名。該刊戲劇版主編布萊恩.帕克斯說道:舉辦歐比獎有助於讓大家知道村聲週報的存在,而給獎本身有助於將外百老匯劇場活動「合法化」。它告訴大衆,在那些小劇場中也有好的作品。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在停刊的煙硝中尋找出路
本刊出版一百期,回顧走過的痕跡,同時也見證了這段時期台灣表演藝術的消長,這場座談會我們邀請了專家學者、同業先進,共同來探討表演藝術類相關雜誌的槪況與未來的發展。
-
焦點
愉快人間.快意桃源
放下繁瑣的理論研究,拾起劇作之筆,曾永義藉愛情之口,長嘆理想難行,抒發胸中鬱懷;最終,依然試圖在混濁天地間,尋得一個既可容納生死愛情、也能寄託人間理想的「桃花源」。
-
台前幕後
修竹林立、霧氣迷濛
排練場上插滿了高低錯落的綠竹,舞者在其間做出頹勢、奮力撐張等生命態勢;伸出的手足構成極優美的線條,短短一段舞充滿了躍背、迴旋、捲起、拉鋸,只能用「美呆了」來形容!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屛風表演班《婚外信行爲》之讀本、走位三日記
-
台北
光影四濺、大開眼界
今年的「台北.國際城市藝術節」帶來結合科技與表演藝術的多媒體視覺實驗潮流,以包括肢體、音樂、戲劇、舞蹈、馬戲、電腦影像等元素的跨界融合演出,呈現變幻無窮的劇場視覺新境界。
-
紐約
因爲紐約,所以樂音奔騰
正如佛烈德.雪利所說「我希望能夠平衡曲目的安排,像一個有平衡的、懸吊般的流動,小東西橫向四面八方,電線跑出來,當風一吹動,所有的部分會好笑地亂轉動,這是我想像我音樂節呈現的方式。」
-
巴黎
迸發能量的肉身劇場
觀賞胡塞爾的舞台作品,不免使人聯想亞陶畢生所追求的一種獨立於言語之外的具體、物質化舞台表演語彙,一種先行訴諸觀衆五官的舞台語言,熔音樂、舞蹈、戲劇與多媒體為一爐,表演意象強而有力,演員精力迸射,全場演出爆發驚人的能量。
-
表演書房
姍姍來遲的情感溫習
除了口白和唱詞的翻譯以供對照,曲目、劇情等也有考證與介紹,這些熟悉的聲音,絶對是溫習回憶及情感的一大享受。
-
影與音的對話
逝水年華,流離人生
王家衛的影片明顯地反映出後現代情境,一種跨文化、跨界的「浪遊者」姿態,而其世界音樂或流行音樂的援引,則更形突出這種多元文化的雜燴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