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預算中有觀賞演出經費、在生活風格中有藝術活動的社會,觀衆真心誠意地尊重藝術工作者,同樣地,藝術工作者的心中永遠在乎觀衆。台灣的藝術教育沒有培養足夠的有品味有紀律的觀衆,藝術工作者可以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與終身學習的非正式管道,讓我們的社會能「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經濟不景氣一定會影響到表演藝術的票房,在台灣尤其是如此。因爲看表演,不是我們國民生活風格當中的重要或必要的活動,很少人會將觀賞或參與表演藝術活動列入他的年度預算中,爲什麼?
二十年來台灣的表演藝術觀衆還是以年輕人爲主,而且其中大部分還是女性。是的,有些節目是有其特定的對象,例如馬友友的觀衆年齡層比較廣,當然也有一些京戲或其他傳統戲曲的觀衆以資深國民爲主;但畢竟這樣的節目佔所有演出的節目比例不髙。
台灣觀衆為何容易流失?
兩年前九二一地震之後,我注意到一些經常買最便宜票價但常有機會享受高價座位的年輕人,將可能用來買票的金錢立即捐出,這種行動正好反映了他們具有強烈的同理心,這樣的同理心,也是促成他們觀賞表演的動機。當然他們也就沒有餘錢去觀賞那段時間的演出,那一年的表演藝術票房也就不好了。這些年輕人也最容易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而有些觀衆是看熱鬧不是看門道,他們更沒有理由繼續購票入場。
這樣的觀衆長大以後,絕大多數從表演場所消失,除非某一次演出熱鬧得再勾起他觀賞表演藝術的記憶。當然他們也可能比一般從不看表演的父母更有機會陪伴子女觀賞針對兒童設計的演出,這也可能是爲什麼這樣的節目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遠小於針對成人而作的演出;在兒童或年輕時擁有觀賞經驗總算是一件好事。但爲什麼他們沒有爲自己的樂趣繼續觀賞表演?生活壓力、工作忙碌、結婚生子都不是理由,眞正的理由可能就是沒有學會看門道,觀賞表演沒有成爲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生活沒有藝術化,藝術沒有生活化。
應邀到歐洲的藝術節表演過的團體,都會爲他們的「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而感歎,表演完之後,觀衆先會以幾次的鼓掌表達對演出者及幕後工作人員的感謝,因爲從小參與藝術活動,深深體會每一次演出都是辛苦努力的成果,即使他們未必欣賞那一場演出,仍然能夠體會過程甘苦。那些掌聲,是感謝,是回憶,也是分享。之後,他們會以快速的手掌聲或腳掌聲,甚至起立、叫聲,表達他們欣賞這次演出的程度。優劇場參加亞維農藝術節演出的第一個晚上,全體團員楞在台上不知所措,因爲掌聲太大太久而且大部分的觀衆都起立,等他們醒過來才領悟到再怎麼累都要再表演一段回應觀衆的讚賞。
培養有品味、有紀律的觀衆
只有從小接受適當的藝術教育,才能培養出有品味、有紀律的觀衆。當代傳奇所以被邀請單位指定在巴黎夏日藝術節中演出〈霸王別姬〉和〈拾玉鐲〉,是因爲法國的觀衆在看完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後,很想深入探討舞台上的〈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演到一半時突然大雨傾盆,因爲是露天的場地實在無法演下去,所有的外國觀衆包括他們的文化部長都躲在走廊下遠望舞台,他們可以走而沒有走,雨停了,他們立即坐到濕濕的觀衆席上,期待霸王繼續別姬。只有在「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環境中成長的觀衆,才能擁有如此的劇場情操和觀賞紀律。所有的外國觀衆從頭到尾專注入神地觀賞。爲什麼他們能夠如此專注又放鬆地觀賞?原來他們不是來做功課也不是來應付,當然更不是來看熱鬧,他們是來體會的,然後讓舞台上與電影中的「霸王別姬」在意象中對照交集。
在一個預算中有觀賞演出經費、在生活風格中有藝術活動的社會,觀衆眞心誠意地尊重藝術工作者,同樣地,藝術工作者的心中永遠在乎觀衆。就因爲台灣的觀衆太少,台灣的藝術教育沒有培養足夠的有品味有紀律的觀衆,藝術工作者可以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與終身學習的非正式管道,讓我們的社會能「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在乎觀衆,就是要傾聽觀衆、了解觀衆。許多藝術工作者都參與了九二一的災後重建工作,這麼善良的動機,有時會因不了解觀衆而拉大了距離。震災半年後,有些災區兒童已經走出陰霾,期待正常的生活,有些不願意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他們回憶震災。有少數藝術工作者,非常誠懇地來幫助這些兒童,一開始就要他們畫出或演出有關震災的記憶,令他們百思不解。如果「心中有觀衆」,可以給他們美好的經驗,讓他們以愉快的心情取代悲傷的感受;或者知道如何切入才能眞正跟他們心靈交會。這不是治療,這是一場另類的演出。
同樣地,藝術教育的教師也應該在乎學生觀衆。在很多場合中,有時會聽到一些藝術教師的抱怨,他們認爲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學校裡,藝術教育不受重視,學生也不喜歡上藝術課程,我總在驚訝之後問他們,爲升學爲分數而讀書不是會漸漸失去閱讀的興趣嗎?藝術的課程既然不是升學的科目,學生不是應該會毫無壓力地快樂學習嗎?如果學生在被迫閱讀升學科目之後,沒有期待藝術課程所帶來的快樂,那就很可能是教材內容或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次的教學都是一場演出,如果老師是編導演,那麼他是否應該在乎他的觀衆?
藝術是最好的教育整合工具
九年一貫課程所擬定的十項國民基本能力包括: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規劃組織與實踐等等,我認爲表演藝術是達成這十項能力最好的整合工具。是的,「人文與藝術」是七大領域中的一個,而且還包含音樂、美術、藝術表演等,但是從美國成功實施多元智慧的學校的經驗來看,這些學校都會以藝術作爲整合課程的基礎,尤其是在低年級。從事藝術與人文教學的老師,可以自信地協助其他各科的教學,讓藝術成爲貫穿所有課程的橋樑;讓其他的老師尊重藝術,讓所有的學生喜歡藝術、了解藝術,總有一天,他們都會成爲有品味、有紀律的觀衆。
我希望教育單位能夠邀請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分期分批進駐學校,和專任教師協同合作,設計教材與教法,並且實際參與教學工作。在偏遠的地區,可以聚合幾個學校,分工合作,共同擁有同樣的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在歐美澳日,都會結合學校、社區和家庭,共同建構適合兒童多元發展的藝術活動,豐富兒童週末或寒暑假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經驗。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在這些活動中,因爲在乎他們的觀衆,也受到他們觀衆最大的歡迎。我期待這樣的事會發生在台灣,我相信一定會的。
文字|吳靜吉 心理學者
更正啓事
本刊第107期〈專業策展!人在哪裡?〉一文中,提及「小亞細亞戲劇網絡」即將告終一事,經主辦人平珩澄清,並無停辦的打算,明年仍將續辦小亞細亞戲劇網絡的節目。特此更正並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