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台北
跨界找創意
古名伸舞團再接再勵,舉辦第二屆「狂想2001」,目標鎖定「跨領域合作」的創作計畫,期盼今年的「狂想」能打破舞蹈人的慣性。
-
異人館
在雲端上漫舞的全方位創作者
打從為《陰陽河》設計舞台之後,張忘從此一頭栽進了表演藝術界。小時候有自閉傾向的他,卻大膽突破制式舞台,在不同的場域中經驗各種表演與空間的挑戰,成為全方位的創作者,恐怕也是他始料未及。
-
工作坊
豎然攀爬直上背脊的歌聲
歌曲是羊之歌劇團探索身體與心靈的一項重要乘具。安娜與葛傑果許對歌曲動力的切入,與其說是心理聯想性的,毋寧說是行為性的。透過聲音在音符間編織、竄動、衝撞、飛翔,身體的脈波也隨之振盪。
-
演出評論 Review
賀喜聲中見隱憂
許多創作者都希望從傳統戲曲中擷取養分,用戲曲中的精髓滋養現代劇場的空洞貧乏。然而,炫惑於戲曲表面上的熱鬧,往往是改編的致命傷。意圖跨界改編者,在圖新鮮之餘,實在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文素養與膽識。
-
演出評論 Review
追蹤命案,線索自在劇名中
Amadeus轉換成《莫札特謀殺案》,寄意所在也從音樂神童的命運轉移到天才音樂家的命案。《莫》劇的改編之舉,仿如把合唱改為齊唱,雖令筆者難以苟同,呈現嫉妒在基督教社會的心理機制仍動人心弦。
-
演出評論 Review
在劇場尋找神聖和救贖的可能性
劉紹爐企圖超越文字的禁錮,結合聲音和肢體動作,更直接地描述原作中各種人類深邃的情感,另闢蹊徑改編文學入舞。
-
演出評論 Review
直率炫麗的北歐神話
在每一次鋼琴引領時均很清楚地表達樂句線條及其音樂性格,之後樂團的銜接,充分顯露了歐莉具有「領導」的舞台魅力,將「協奏」本質的對抗、競爭性柔和地轉化為「室内樂合奏」的對話、融合以達成音樂内涵之合一性。
-
演出評論 Review
能量超強,音樂性待琢磨
指揮對他們這樣的木然音符視而不見,對漫長的旋律線則束手無策,只期待大音量總奏來臨,好讓他用誇大的手勢,激起樂團發出重金屬搖滾樂般的爆炸聲浪。第四樂章誇大的音量對比,馬勒瞬時化身成凶暴的布魯克納,優美歌唱性消失,只剩大小音量交替起伏的印象。
-
演出評論 Review
活力有餘,生動不足
用四重奏的四部弦樂器來表達作曲家腦中雄壯的音響畫面,確實難度頗高,也是體力與意志力的考驗。哈根弦樂四重奏演出的配合默契非常好,可是各聲部間仍存在著音量對比的老問題還無法突破,雄厚低音部對比不出亮麗、多彩的中、高音聲部,也有些許強弱上的解讀稍覺彆扭。
-
舞蹈
不跳民族跳現代
「女兒紅」以「女性化觀點」為創作取向,以傳統為素材邁向現代舞領域的大膽嘗試,除了開發新的觀衆群之外,更是男、女舞者身體技能試煉的新起點。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不只是感性,更要經營
「高感性檔案」捨棄舞台佈景裝置與視覺影片,回歸動作主體的經營,提供觀衆不同的舞蹈視野。不過觀察組合語言舞團今年的演出,反映了台灣舞團的幾個現象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天使飛翔
或許這正是量測花腔歌手的一個標尺。在沒有花腔樂句的地方,迪里拜爾呈現的是一個近於完美的抒情女高音品質,與花腔能力無渉。純淨、均匀、綿長、溫煦,一任天然、似不著力,而潛能勃勃,彷彿隨時可以延伸擴張,毫不造作,簡靜中蘊含著若有若無的暗示。非關經營,而以直覺的音樂感神遇。
-
回想與回響 Echo
在萬花筒中觀看巴赫的作曲奧秘
在巨大音樂廳中,以演奏會用的大鋼琴所彈出的聲音與音效,雖然音量與力度都強烈許多,然而,原本親密「貼近」的感受和氣氛,可能失色許多。
-
回想與回響 Echo
當音樂遷徙落在文化版圖上
與其說這種被迫移民反映在音樂上,而呈現出強烈的面貌,不如說整個因世代遷徙產生的民族性,形成了格外吸引人的文化性格。這些因不斷遷徙而產生的音樂文本,幾乎都存在著相同的基底,一些悲劇的音符,加上訴諸天地(而非城市)的生存祈求,以及遼闊與堅忍的生命力量。
-
回想與回響 Echo
怎一個「理」字了得?
歌仔戲發展不過百年,一九四九年後被隔絶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中達三十多年之久,因而分別在兩岸發生了型態、風格上的明顯變異。在多年的交流與研討中,有關歌仔戲發生發展的實證性問題,兩岸學者達成了共識,然而,在理論性比較強的問題上,則仍然存在著深刻的分歧。
-
研討會
差異可觀.猶是本來面目
此次的論文,台灣學者較講究田野調查、直接證據,大陸學者多有寶貴的個人實務經驗。台灣研究領域和成果的躍升,令人欣慰;雖然兩岸學者對彼此資訊的掌握度、學術訓練明顯不同,卻不乏精闢之論。整體看來,這第四次的交流,已更充分而全面地展現了彼此的歌仔戲隊伍和研究狀況,影響更擴大。
-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心胸偉大的音樂巨人
在史坦的葬禮之後,許多音樂家齊聚在他的練習室裡,環顧周遭熟悉的景物,依然期望著史坦先生會從他的辦公室裡走出來,到練習室排練。
-
炫技的傳承
鋼琴家中的「神」
佛里德海姆晚年雖然充滿了困境,卻從不失幽默與迷人的氣息,這位出奇博學、具深刻洞察力的音樂家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一直念念不忘追隨著李斯特學琴時的興奮感與對音樂生命的熱情。他寫道:「我曾經走過製造音樂者的途徑;也夢過他們所做的夢,現在,一切都顯得如此清晰。我滿足了!」
-
專欄 Columns
善用文化資源
在政府財政極端困難的今天,文化預算應該按需要編列,不必再顧忌文化界的面子了。文建會一切政策性的預算都應該學美國人,要求地方主動申請並以其計畫内容來決定補助的額度。
-
專欄 Columns
「歌劇」的隨想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歌劇」的演出,是音樂表演藝術中成本最高的,這點可以從國内為了演出一齣歌劇,動輒以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台幣的預算就可見其「奢侈」。歌劇能在歐洲社會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德國,甚至每個小鎮都已擁有一座華麗的歌劇院為榮,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克拉克的論點是:在於它的「非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