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集體出擊,「劇」運大「展」!?
繼早期的「青年劇展」、「世界劇展」、「實驗劇展」之後,國内現代劇場界近年來再度流行以「劇展」、「戲劇節」或「藝術節」等匯演的形式為名,聚集各家創作,進行聯合演出。從南到北,每年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劇展,相對於零星的單一劇目演出而言,作品產量實在驚人。 較諸世界其他國家的現代劇場發展,台灣的「劇展」經驗不可不謂特殊,儼然成為目前小劇場團體每年發表創作的主要園地;細數目前活躍於劇場界的人物,更不乏從昔日的劇展裡嶄露頭角的例子。縱使在日前文建會宣布「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中,劇展的生產主力──小劇場團體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今年的匯演現象仍有蔚然成風之勢。 値得觀察的是,在有限的製作條件之下,究竟劇展只是國内小劇場團體迫於形勢使然的短線操作策略,還是能夠成為一口持續結合資源與創意的活水,源源不絶地灌溉國内現代劇場創作深耕的土壤?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島走透透,搞搞新點子
大大小小耍能耐,新知舊雨一起來。劇展既已成爲各類劇場族群每年聚衆發聲的重頭戲,那麼今年呢?匯演的活動模式果眞繼續延燒全島! 著眼於未來主人翁──兒童爲對象的劇展;今年一月,洗把臉兒童戲劇節(芳劇團、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洗把臉兒童劇團)於台南市獨角仙劇場率先起跑;四月份,老牌的耕莘文教基金會也打算增加兒童藝術季的系列活動;七月,曾經推出「一九九八九歌兒童藝術節」的九歌兒童劇團,將再次以「2001九歌故事劇場嘉年華」饗宴小朋友們。至於第五屆「兒童戲劇親子遊」,自從台北市兒童戲劇協會一九九五年承辦首屆,綜合了演出活動、師資研習、親子講座,巡迴不同縣市,推展兒童戲劇,今年是否照常出動,要看經費爭取的結果。 接下來,三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兩天,台中五二零劇場負責人李允權歡迎有興趣的民衆前往台中火車站旁的二十號倉庫,見識一下新近發展的公衆劇場,參加「2001倉庫藝術節」,白天欣賞開放式戶外劇場演出,投票選出「路霸獎」,以及藝術市集、街頭繪畫、戶外裝置展,晚上欣賞進駐表演團隊──象劇團演出的《羅生門》。 三、四月間,活動互撞得興奮不已:高雄市「豆皮藝文咖啡館」招募了陳德安《愚人船》、梁若珊《如易生活》等人共同參與「豬頭劇展」。台北市新世代劇團於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八日期間,舉行「青少年戲劇聯演」,演出學校包含台北縣市十二所國、高中戲劇社,如北一女、中山女高、三重碧華國中歌仔戲社等。三至五月,第七屆皇冠藝術節,推出莎妹劇團王嘉明《默默》、無獨有偶劇團《賣翅膀的男孩》、雙妹賣舞團《瘋 繼續吹》、舞蹈空間楊銘隆編舞《須臾時集》、姜富琴《備忘錄》,精采可期。 四月時節,號稱「第一屆台灣小劇場復甦運動」──「喚醒大師的魂」戲劇節虎虎生威,第一波預計介紹布萊希特(史詩劇場)、沙特(存在主義)、伊歐涅斯科(荒謬劇場)、亞陶(殘酷劇場)四位前衛劇場大師之經典名作。巧合的是,台中五二零劇場負責人李允權也打算年底舉辦「第一屆大師演繹劇展」,鼓勵新生代改編千錘百鍊的經典文本,將貝克特、柏格曼等大師的作品賦予新面目。 至於已辦了兩屆「戲班子藝術節」的戲班子劇團,經理劉靜婉爲了該團未能入選新年度的文建會扶植團隊名單,正感沮喪。她表示,考慮到排練場租約的問題,原定年底舉辦的第三屆戲班子藝術節勢必提前至五月,依舊維持連演三十場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聯演,校園發燒!
站在台灣現代劇場運動的版圖上,校園話劇社幾乎一向自成一格,與所謂小劇場界涇渭分明。但當筆者整理近十年劇展活動相關資料時,赫然發現新近的趨勢已大大不同。 以去年爲例,上半年,台南華燈藝術中心辦了第一屆青年話劇節,南女、家齊、瀛海等高中學校話劇社聯演,場場爆滿;下半年則有大台北的中興、台大、師大、政大等校話劇社保持共識,合作推出「轉身──第二屆聯合公演」,劇樂部則不減熱情,二度辦理「青年才俊藝術節」,贊助眞理、文化、世新等大學的學生劇團公演新作。 大專杯話劇比賽停辦之後 劇樂部團長林思偉指出,九九年底之所以決定開辦大專學生劇展,係因教育部大專杯話劇比賽的停辦,讓許多學生社團惶惶失措,因之覺得「時機成熟了」,便循著大專杯的模式,提供補助經費與公演的管道,三年下來,有意參加者增多,競爭日趨激烈。 今年看來,這種熱度延燒不止。 台中策展人李允權,甚至以「殘忍」來形容教育部停辦大專杯的影響,因此,三月二十四、二十五兩天在台中火車站二十號倉庫進行的倉庫藝術節,其中的戶外劇場演出,他安排以中部大專院校話劇社爲主,並採用競賽方式,由民衆投票選出街頭表演之王。 「不是比賽、而是鼓勵」,台南華燈藝術中心即使自身經費拮据,仍將於五、六月勉力續辦「第二屆青年話劇節」,負責人紀寒竹神父表明初衷,鑑於有華燈演藝廳這個場地,適合小劇場演出,希望藉此提供高中話劇社享有比較正式、完整的表演經驗,說不定有緣人就此入了戲劇世界的門。 另一個同性質的活動,聲勢更爲浩大,於春假期間舉行長達十天的聯演,演出學校包含台北縣市十二所國、高中戲劇社。主辦這項跨校聯演的新世代劇團,爲了提前暖身,雙雙推出以劇場術語"CUE"爲名的雙周報和網站(www.ngyt.org.tw),而且,計畫聯演之後將緊接成立「青少年戲劇聯盟」。新世代劇團負責人張皓期說,"CUE"一詞,在劇場中的專業用法,是指示或知會演出動作的意思,對於剛開始接觸劇場的青少年來說,無論"CUE"雙周報或"CUE"網站,都可以作爲青少年入門劇場藝術的媒介,透過活潑的内容,了解劇場、樂於親近劇場,讓非官方的藝術教育扎根更深。 既然扎根,越早越好。以十四至十八歲爲設定對象的「青少年戲劇推廣專案」,已
-
藝鄉人
林坤暘的朝聖之舞《被榨乾的土地》
《被榨乾的土地》與安娜.索可洛、瑪莉.安東尼兩位舞蹈前輩的作品同台上演並列,備受矚目。
-
即將上場
第七屆皇冠藝術節
堂堂邁入第七個年頭的皇冠藝術節,今年從三月至五月,以爲期兩個月的時間,推出戲劇、舞蹈、偶戲等六齣劇場作品。 其中戲劇部分除了去年在「女節」表現優異的陳惠文將再度展現其驚人的音樂與肢體創作力推出新作《之間》外,還有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導演王嘉明發揮影像與空間想像力的Zodiac、密獵者劇團的新生代創作者姜富琴執導的《備忘錄》。以及專攻現代偶戲的無獨有偶工作室也將在藝術節中再度演出去年受到好評的《賣翅膀的小男孩》。舞蹈部分則有楊銘隆與美國「崔莎.布朗舞團」舞者艾碧.楊格(Abgail Yager)共同創作演出的《須臾時集》,將述說彼此的異國心情。香港編舞家陳敏兒與楊惠美的「雙妹賣舞團」(McMuimui Dancemble)也以肢體展現他們有關香港後九七心情的《瘋繼續吹》。
-
即將上場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影窗内的天空》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將邀請澳洲的偶戲名家李察.布萊蕭(Richard Bradshaw)演出《影窗內的天空》。 節目將由〈斷橋〉、〈椅上人〉、〈獅與蠅〉、〈魚戲〉、〈沉思者〉等二十餘個光影戲小品組成,其影偶設計精巧、富機關變化,且全劇操偶、吟唱、口技等全由布萊蕭一人完成,創意十足。
-
即將上場
河洛歌子戲團《彼岸花》
河洛歌子戲團新世紀大製作《彼岸花》,內容描述發生在一百五十年前的台灣艋舺,一對郎才女貌的青年男女在羅曼蒂克的荷塘月色中相親相愛,海誓山盟,孰料,「漳泉械鬥」令他們各屬方的家族生怨結仇,由此引發一連串的矛盾衝突,最終爲了愛情的他們沖破了家族的仇恨,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彼岸花》將由王金櫻、許亞芬、郭春美、石惠君擔綱演出,柯銘峰、周以謙編腔作曲,幕前幕後演出人員皆河洛歌子戲團一時之選。
-
即將上場
光環舞集《觀音.聽舞》
此次光環舞集春季新作《觀音.聽舞》是光環舞集暫別嬰兒油舞蹈後,第一次推出非嬰兒油的創新作品。 《觀音.聽舞》旨在純化舞蹈藝術眞正的本質,用眼睛觀看肢體語彙的脈動來讀舞,表演中將由舞者嘗試自己發聲,藉以表現內在深層的眞實面。此次也嘗試以多種不同的道具來作爲肢體的延伸,試圖開發出肢體更多的可能性,並特以小劇場的演出方式和觀衆做近距璃的接觸。
-
即將上場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畢業展演《記舞書》
由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第十四屆畢業生自行籌畫、編創與排練的畢業展演《記舞書》,可說是這些年輕舞蹈工作者的生活記憶。此次公演的舞作《天使絕跡的城市》、《囈》、《狂蝕》、《長眠》等舞碼均由同學從生活出發,運用所學加以發展編作的成果。節目除了演出同學們自我創作的作品外,還將呈現羅斯.帕克斯的作品《潮汐》。
-
即將上場
台東劇團《女》
《女》是台東劇團導演劉梅英探討女性情誼的新作。內容著墨於女性間的友誼、親情、愛情等關係的探討。演出將由台東劇團的老將與新秀演員同台飆戲,巡演場次同時也包括了室內與戶外不同的演出空間。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薪傳末路
彷彿忠誠護主的拉不拉多,陳錦鳳的目光沈穩地烙在演員身上,不論台下化妝或上台演戲。 那眞情至性的眼神,和三十年前在舞台上紅遍台灣的苦旦應無二致,除了歲月刻畫在容顔上的痕跡。 伊,陳錦鳳,七十四歲。 她,國小五年級學生,十一歲。 時移勢轉,滄海桑田。 當傳統戲曲一一步上窮途末路, 這一甲子的粉墨,尚能薪傳得了?
-
焦點
饑餓的海綿
在排練時碧娜最常強調的是「情緒」,她不要「做」出來的,她每每先要求很精準的"form",動作的角度、幅度、方向、力度要一絲不苟,動作做對了,「質地」就在,「質地」對了,情緒自然就出來了。
-
焦點
炫技魔音,迷魅三百年
小提琴這項樂器在今天的地位,已經能夠穿透整個管弦樂團的強大音壓,展現其迷人的王者風範。而「炫技」無疑是小提琴表演的靈魂,左手精準快速的運指、把位變換,右手時而靈巧時而能量充沛的用弓,已成為當代每一位小提琴家必備的基本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展.劇展.鴻圖大展
林林總總的匯演、劇展、戲劇節,幾乎完全臣服了「數大即是美」的概念。可是,回到觀衆立場,無論表面是多堂皇的聯合展演,看戲的樂趣應該還是不可少的基本權益。平心面對劇展如潮的莽莽江湖,方可自得其樂,與戲劇創作者共同悠游於藝術欣賞的天地,大展鴻圖。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開台灣劇展史
匯演現象產生的背景因素及其發展模式,隱含著對於台灣當代劇場發展的啓示或影響、以及創作藝術本質的提昇與否等議題。像「實驗劇展」這種年度一次的匯演,便對於一九八〇年代以降的台灣現代劇運貢獻良多。因此,縱覽國内現代劇場匯演的歷史脈絡,應該値得成為一個「小題大作」的切入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山窮水盡?柳暗花明?
追究「劇展」現象的背後形成因素,是對於國外著名藝術節的模仿?是集結力量向政府單位申請補助的好辦法?是相濡以沫、刺激創作的好場合?更或是行銷手法走到「非如此不可」的時代?本文將以報導的方式,從現象面歸納分析,並嚐試尋找階段性的觀察評價。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大「展」身手之前,廣結資源為先
香港戲劇以至香港藝術進一步發展的困難,在於社會的藝術深度不足,因而民間的支持還不夠。近年不同機構在主辦戲劇節的同時,也更注重教育與評論的配套活動。本文提及的種種戲劇節,不少是由政府資助,部分是由志願性質的非牟利機構負責,只可惜能號召到的贊助始終有限,這是一些戲劇節難以穩定發展的最大因素。
-
表演書房
爲入門者所量身打造的口袋書
日前,《傳統藝術叢書》第三輯正式發刊,其配合以活潑生動的彩色圖片,内容深入淺出。欲一窺傳統戲劇殿堂者,可考慮以此套叢書作為參考入門書籍。
-
新秀登場
覓一張歐洲歌劇院的通行證
陳興安當然是見了國立維也納歌劇院的總監夫人。雖「不中」,不過試唱間裡的假面微笑倒也離真正的歌劇院舞台「亦不遠矣」。所謂「見過世面」應該也超不出這種上上級的經驗了吧!
-
跨海演出
「捏」出一個夢中情人
多情書生本是汪世瑜所擅演,但為了保持崑曲的典雅風格,如何不借用華麗佈景來吸引觀衆,只單靠活用老祖宗傳下來的程式性表演身段,自己「捏」出一個戲來,這才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