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通俗引領風騷,百花可能齊放
週休二日的實施、休閒風的興起,改變了觀衆的看戲心態,也影響了劇場的流行類型;在長期觀察劇場的記者眼中,「類型化」、「品牌化」、「偶像化」與「創作與行銷並行」將是劇場未來趨勢,而通俗路線仍會是觀衆最愛。
-
座談會
可以給孩子更有深度的兒童劇
兒童劇可以說是台灣最活躍的戲劇類型,但這樣的演出卻鮮少看到相關的評論,如果說「戲劇的演出應該是有了評論才算完成」,那問題出在哪裡呢?本刊特邀三位關心兒童劇的劇評人座談,盼能爲兒童劇與兒童劇評探出未來的可能性。
-
戲劇
變奏演繹的危險關係
導演爲本地示範了前衛活潑的高難度劇場作品,然而也在如此複雜的語言指涉裡,犧牲了觀衆對這齣戲及其原典中淋漓挖掘的人性往復的期待。
-
音樂
魔鬼提琴手
克雷默的CD已達百張以上,曲目包羅萬象,得獎作品不勝枚舉。他不但樂於首演當代作品,更勇於發掘新聲,不少作曲家因爲他而受到世人矚目。
-
音樂
如果演奏無法在一起……
欣賞弦樂四重奏時,絕對不能只聽單一的旋律或聲部,而必須考慮整體,否則將無法聽到音樂的全貌。一個理想弦樂四重奏的演奏應該是大家一起都「同意」以某種方式來進行,然而茱莉亞弦樂四重奏這次的演出並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
-
回想與回響 Echo
在霧色蒼茫中相對無言
此次茱莉亞建團五〇年來首次上海之行,演奏作品的年代跨越了三個多世紀,足以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十足的大師風範。
-
回想與回響 Echo
音樂匣子裡蠕動的白老鼠們
布克納依眞實故事改編的《胡錫傳》,是多位導演執導下常演出的劇碼。今年香港藝術節請來瑟夫.納殊的舞蹈劇場,又是《胡錫傳》另一場跨界版本。
-
現象視察
香港劇場實驗的舊與新
香港面臨近幾年的亞洲經濟風暴後,藝文活動並未因此而減少,相反地當地的創作者、製作人更致力於新人、新類型、新空間的演出開發,港府也於九五年成立藝術發展局後開始投入更多的補助款於藝文活動中。其中,香港藝術家在古今題材、中西形式、越界交流的大膽創新精神,最叫人印象深刻。
-
現象視察
只有偶像,沒有英雄的台灣流行音樂
台灣樂壇似乎從來只有偶像,大部分消費者只注意歌手;對於樂手的表現,媒體也少有客觀的評論,反而被擺在似乎可有可無的位置上。
-
聲樂對談
可以唱一輩子的歌聲
一九九八冬夜,劉塞雲、李晉瑋首次在台北會面,從敎學、發聲法,一路談至樂評、文化環境、兩岸作曲家之觀察。全程四小時,席間有憂慮、讚歎;也有幽默、低迴
-
里程碑 Milestone
您不用再「挨罵」了!
從不是科班演員出身的魏龍豪,卻是台灣相聲的播種者,他與吳兆南所整理演出的相聲段子,不但爲台灣的相聲發展奠下根基,也是許多觀衆與相聲初戀的美好記憶。而今,大師雖已凋零,但他所播下的種子,已然枝繁葉茂、結實累累。
-
里程碑 Milestone
寂靜地奔跑
我覺得我是在移動,而不是在奔跑。就在這個時候,葛氏忽然間說:「轉個圈!」我急轉一圈,脚底和地板摩擦,在非常安靜的空間中,留下了一個淸脆的聲響。這時我看見葛氏的微笑。他說:「繼續跑!」
-
里程碑 Milestone
你我「相遇」是種緣分,但是……(下)
當他坐在那兒瞧著族人跳起神聖的舞蹈,山頂的火堆烈焰熊熊,在他頭後形成一圈光環──那些熊熊大火呢?那些關於兄弟姊妹、關於基本要素、關於生之奧秘的談話哪裡去了?葛羅托斯基大師、師父、先知──你在哪裡?
-
專欄 Columns政治的戲劇
當西方在大談戲劇的政治性時,台灣近幾年來的政治越來越具戲劇性;尤其是選舉的時候,原本的「政治秀」已經變成「政治秀場」。平常看一齣戲要花錢買票,政治秀場不但免費還強迫中奬。選舉搞出來的秀場雖然免錢,但是很花錢
-
專欄 Columns著作人格權
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際,對於著作權之尊重顯得無比之重要,但欲確保著作權之尊重,卻不得不以著作人格權之正確認知爲前提,否則極易罹於侵權而不知,易言之,認識著作人格權實係尊重著作權的第一步!
-
藝壇動態藝壇動態
〔台灣〕 第四屆表演藝術傳播人才硏習班招生 由文建會主辦、財團法人義和公益文敎基金會承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系協辦的「第四屆表演藝術傳播人才硏習班」將於四月二十日展開爲期六週的訓練課程,硏習班費用由文建會全額資助,課程包括表演藝術概論、認識舞蹈、音樂與舞蹈、樂器概論、樂曲分析、歌劇欣賞、音樂與影像、總譜與分鏡、硬體設備介紹、導播概論、節目製作、成音概論、映像美學、構圖與運鏡、舞台空間硏究、實務操作、分組訓練等,師資由各表演藝術科系敎授及廣播電視導播、製作人擔任,包括曾道雄、陳永明、張照堂、方光申、黃國治、曾素芝、彭廣林、張世豪、吳素禎等。 本屆課程由往屆音樂傳播製作錄影的範圍擴大爲含括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節目的製作錄影。硏習期間將安排多場表演彩排,E. F. P實習錄影,由學員分組實際操作,學習表演藝術錄影技巧及節目製作流程。結業時將由國內表演藝術團體提供一場演出,讓硏習班畢業生實況錄影。 報名資格: 導播製作班:音樂、舞蹈、戲劇之表演藝術相關科系、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或具導播實務經驗者; 錄影製作班:大專以上大傳、廣電、視聽、電影等相關科系或具導播、攝影、錄音等實務工作經驗者。報名時間:即日起至四月八日止。洽詢電話:(02) 27185468 (編輯室)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基準修訂 國家文藝基金會歷經一年的資料彙整與探討,將修訂補助基準,修訂方向包括:補助申請期程調整及創作補助的修訂。 基金會爲鼓勵藝文團體(工作者)及早進行年度規畫,自民國八十九年開始,各類別「創作」及「排演場所租金」申請期程爲一年一審;各類別其他各項補助調整爲一年三審。 創作補助方面,補助名額爲申請者二分之一名額,至多十名,申請計畫完成後,可再依作品發表計畫另提出申請;同時將另增加「委託創作」及「展覽(含劇場藝術之展示)」項目。 (編輯室)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持續「親近藝文」與「資源結盟」計畫</stron
-
即將上場加拿大無線大木偶劇團
無線大木偶劇團(Thtre Sans Fil)成立於一九七一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在創意總監Andr Viens的領導下,劇團定期在世界巡迴公演。一九八〇年無線大木偶劇團被選爲加拿大代表,參加美國華盛頓舉辦的世界偶劇節,演出《燻製場的故事》。一九八四年,無線大木偶劇團以魁北克大使的身份,受邀參加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文化活動「奧林匹克藝術節」演出八場。同年以《悲喜》一劇獲得南斯拉夫國際偶劇節首奬。 無線大木偶劇團演出的劇本題材豐富多元,包括根據日本能劇改編的作品、改編自法國名作家拉伯雷的作品等。此次來台,無線大木偶劇團推出的是加拿大兒童劇作家Henriette Major所寫的作品《追夢小捕手》Dream Catcher。 本劇根據對五百位六到十二歲小朋友的訪問,將他們的夢中情景匯集而成。劇中有二十五個木偶,高度都超過一公尺,甚至有高達四公尺的巨型布偶,演出人員穿著黑衣以黑布遮臉,小型布偶以一人操控,大型的布偶則三到四人一起合作演出;此次演出除了試圖呈現出小朋友充滿幻想的空間,同時也希望能敎導孩童如何面對及克服對黑夜的恐懼。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重金屬搖滾的風格, 在樂手一身勁裝和 冷酷造型下表露無遺。
-
焦點
發燒競選上舞台
《歌舞線上》的成功與不斷刷新當年的演出紀錄,有如燎原的星火延燒,從外百老匯「起義」,從而改變了主流音樂劇的形式,是音樂劇史上一個不可抹滅的里程碑。
-
台前幕後
角色多重的唐美雲,其實最愛當「媽媽的女兒」
最近,原本就有好幾個身份的唐美雲,在歌仔戲演員、歌仔戲科主任、電影電視演員之外,又多了劇團製作人兼團長的頭銜,令人驚嘆她多方位的工作能耐,但謙虛的唐美雲說:「其實我不管在那個領域,都只是盡心盡力扮演好我的角色而已。」 成立劇團,對她而言其實是始料未及的事,她開玩笑地說:「早知道要組團,我從前就會拚命賺錢,現在才不會擔心經費!」劇團從去年五、六月成立,到目前爲止她都是獨立支撑著這個團的財務,有不少朋友要幫她找贊助,她還堅持必須是對方「眞的喜歡這個劇種、關懷本土文化」,她才要接受,否則她也不願去強求。 唐美雲笑著表示,當初要組團,就有不少人以爲她「頭殼歹去」。「其實我常常在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唐美雲說:「像當初答應去復興劇校敎書,不少人都勸我不要去,理由是我的舞台生命剛開始,應該全心投入,去敎書佔掉一半的時間,收入又減少很吃虧。可是我心裡想:有那麼嚴重嗎?」唐美雲認爲歌仔戲科的第一屆很重要,而與她同輩的歌仔戲演員眞正在還做歌仔戲的已經很少了,她應該擔負起傳承的任務,而且她覺得自己年紀比較輕,應該比老一輩的老師更容易接近學生、跟學生溝通。 從老師升格爲主任,經歷了四年春風化雨的生涯,唐美雲表示她從敎學中得到很多喜悅:「最大的快樂就是學生把我當作親人,他們願意跟我談一些不敢跟家長談的問題,我可以幫他們分憂或鼓勵他們。當我看到他們上台演出接受獻花,比我自己拿到花還高興!」當了科主任後,她必須調適自己學習繁重的行政工作,而爲了讓師資更豐富,她也貢獻自己了人脈,找來如許秀年、巫明霞等資深演員任敎。爲學生未來著想的心意,甚至也延伸成爲她組劇團的原因,希望「多我一個劇團能讓學生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因爲自己學戲學得晚(十五歲),許多狀況都是靠意志力解決的,這也使唐美雲日後相信,「只要自己有心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唐美雲坦承,只要不是把她放在太不恰當的位置,她的適應力算是蠻強的,拍電影也好,演搞笑電視歌仔戲也好,當老師也好,當劇團負責人也好,她覺得她從沒有「亂」過角色的分寸。 那這麼多的角色當中,唐美雲最喜歡的是哪一個呢?她的答案出乎意外:「當我媽媽的女兒」,原來巨蟹座的唐美雲不只是「愛家」根本就是「黏家」,對於不能陪伴媽媽常常心懷愧疚。不過,對目前各種角色都演得出色的唐美雲,恐怕也只能在偶爾的閒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