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昆明市民族歌舞團
成立於一九七〇年的昆明市民族歌舞團,擁有回、壯、滿、黎、彝、白、哈尼、納西等各民族藝術家,演員平均平齡二十二歲,該團演出的作品曾在雲南與全國各類匯演及比賽中奪魁,其中《阿詩瑪》更榮獲文化部文華大奬。此次他們帶來的舞碼包括彝族舞蹈〈姑娘的披氈〉、〈牛角舞〉、雲南花燈歌舞〈火樹銀花〉、彝族舞蹈〈阿佤山好媽媽〉、哈尼族舞蹈〈撮泥鰍〉及瑤族舞蹈〈咬手〉等。 而除了舞蹈,此次節目中聲樂方面包括:〈哈尼情歌〉、〈喊月亮〉、〈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阿依妹〉及〈敖包相會〉等數首少數民族民歌。
-
即將上場
a8防空洞咖啡廣場請你來搞鬼
九月的a8在請了鴻鴻介紹巴黎現代劇場風貌之後,十月份將推出「關於名導名作的溝通方式」,每週活動主題爲「視覺:希區考克作品」、「法國電影的舞台劇肢體語言溝通方式」、「日本式交感神經溝通方式」、「食色性也」等,主講人彭怡平,甫自巴黎學成歸國,曾寫過法文劇本《太極》,拍過短片《北平烤鴨》、《Marianne的衣服》,也拍過紀錄片《巴黎的中國年》等,此次在a8舉辦的四場講座,希望能不同於以往的形式,給參與者一個新鮮有趣的感受。
-
即將上場
飛舞大貝湖一九九七高雄縣國際舞蹈節曁系列活動
「十月二十五,飛舞大貝湖」是今年高雄縣國際舞蹈節的宣傳口號,大貝湖就是衆所皆知的澄淸湖,此次的舞蹈節將有來自十個國家的表演團體在澄淸湖畔演出,希望全國民衆能一起飛舞大貝湖。 今年高雄縣政府依據行政院輔導縣市辦理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計畫,整合地方資源,規劃和推動「一九九七高雄縣國際舞蹈節曁系列活動」,從十月二十五日到十一月二日一連舉行九天,除了主要場地大貝湖之外,風山、旗山、岡山也是活動的重點區域。此次來訪的團體包括來自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十國具代表性的舞團,以及國內的台北民族舞蹈團和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舞團的參與。整個藝術節的活動除了有「飛舞之夜」、「親子共舞」、「化妝舞會」、及「大地之舞」等動感舞會外,整個澄淸湖也將規劃成展覽區、表演區、飮食區、益智區等。若要更進一步了解節目內容,可上網査詢。文建會http://www.cca.gov.tw以及磐古網站http://www.pinco.com.tw。
-
即將上場
音樂盒室內樂集〈風中的百老匯〉音樂會
爲了讓愛樂者有緣聽到介於古典與流行之間的百老匯音樂,音樂盒室內樂集特別策劃了『風中的百老匯』,改編多首著名動聽的音樂劇配樂,包括:《歌劇魅影》、《屋上的提琴手》、《三城記》、《西城故事》、《大都會組曲》等細緻迷人的樂曲,藉由旋律的進行,編織出一幕幕動人的劇情,帶領聽衆進入不同的時空領域。 此次音樂盒室內樂集特別邀請「台北銅管五重奏團」與「音樂盒室內樂集木管五重奏」搭配演出;其中「台北銅管五重奏團」的成員均爲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銅管組的首席。
-
即將上場
音樂盒室內樂集波蘭之音 深秋相約
華沙木管五重奏曾於一九七五年間獲得慕尼黑ARD大賽殊榮,由長笛:Robert Nalewajka、單簧管:Mir-oslaw Pokrzy-winski、雙簧管:Tytus Wojnowicz、法國號:Wieslaw Grochowski、低音管:Zbigniew Pluzek等五位成員所組成,他們分屬於華沙愛樂管弦樂團和國家廣播電台交響樂團。 華沙木管五重奏是九七下半年唯一一個來台演出的木管五重奏團體。節目中安排的曲目,跨越了西洋音樂史傳統與現代的領域,喜愛木管的聽衆不要錯過。
-
即將上場
啊!駭!實驗劇展
「嗨!駭!實驗劇展」由南風劇團、螢火蟲劇團、弄劇場等三個團體所組成,是高雄地區第一次舉辦的實驗劇展,也是南部劇場在經過十年醞釀後展現出的蓬勃氣象。 南風劇團將推出《關於報紙上的雨傘拍賣事件》和《渾沌遊戲》,前者的表演風格以近乎神經質式的、嬉戲的、俗豔的、節奏明快的呈現,是一齣快樂的嘲諷戲。後者則描寫一場當科學遇上藝術的表演。 弄劇場則推出改編自莎士比亞《馴悍計》的《馴悍秀》,全劇用秀場的方式演出,是一齣有歌有舞的餐廳秀。 螢火蟲劇團則推出《月色那樣模糊》,描寫一生歷經蒼桑的女人和同性戀兒子的故事。
-
即將上場
優劇場的《海潮音》
十年來優劇場一直在平時訓練的山上劇場演出,或是在城鄕、文化中心展演,此次首度登上大型室內劇院,演出一九九八年即將赴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作品《海潮音》。《海潮音》使用了約一百面大小不同的鑼,有僧缽鑼、大鈔鑼、銅鑼、甘美朗、風鑼等,而此次鼓與鑼的結合中,在鼓的節奏方面,特別編入六拍或十二拍的打法,希望鼓手打破頭腦的慣性,將心靈的力量擴散出去,因此在〈流水〉、〈沖岩〉二片段中,觀衆能更能烈感受其強烈的「鼓」性。
-
編輯室首頁
編輯室首頁
問:一場演奏會是否能打破以往的習慣,採取另一種的表演方式?(例:假設今天演奏曲目是比較偏向鄕村,就佈置成農村,演奏者也依不同樂器扮演不同角色,來表現樂曲的主題)(南投 蔡瑩慧) 答:您的立意甚佳,「音樂戲劇化」是吸引更多聽衆的好方法,但受限於音樂場地不同於戲劇場地,經費會提高等因素,您說的方式在大型音樂演出較有可能。(編輯室) 問:在第五十六期的雜誌中,看到許多巧思,如:表演書籤的設計,張張的書籤即是對表演歷程的最佳回味。蠻喜歡「現象視察」的單元,在這單元中可感受到表演與現況的融合,特別是其論述方式將現代劇團進入偏遠的峨眉的現象很眞誠地描繪出來,不夾雜任何的評論,如此可讓讀者的思慮更開闊。 由於政治正確,本土化已成爲文化界的主流,但常覺得當今的表演藝術失「眞」了,喪失了有機性,不知可否針對此議題作深入的剖悉。此外,希望貴雜誌能引進最新的表演理論(含理論的背景)使讀者更便於自我解讀表演型態。(台北 楊雅亭) 答:「本土化」的「政治正確」與「表演藝術」的「政治正確」之間,關係非常模糊,我們努力尋求其中的交集,嚐試以本土眼光看待「表演藝術」。謝謝您寶貴的意見!(編輯室) 問:表演藝術雜誌,一直是我最鍾愛的雜誌,深入淺出的報導,讓我對藝術有了愈來愈多的體會,眞的很謝謝你們! 現在我的心中有一些疑問,很希望你們能給我一些幫助,我一直對舞蹈、戲劇有濃厚的興趣,但從未接受過正式的訓練,在閱讀過雜誌中關於大野一雄及近期關於奧修大學的簡介加上自己對舞蹈的一點經驗,非常嚮往去學一些探討肢體與心靈或生命的課程,如果我想進一步瞭解日本當地舞踏團體或學校的情形,還有其他地方是否也有類似的課程,請問我可以去那裡找資料?(E-Mail from Sara) 答:感謝您對《表演藝術雜誌》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您提及希望能更進一步修習肢體與心靈方面的課程,日本舞踏團體或學校的部分,建議您不妨與「身體氣象館」或日本白桃房
-
藝問藝答.藝搭藝唱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在發展戲劇時,最常遇到的瓶頸是什麼?是如何克服的?目前創作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台北.陳素卿) 在我面對創作前,經常必須考慮主題、素材、形式及結構等要件,而後依不同成長階段邀集不同背景的好友,先來個無中生有、紙上談兵。之後,坐上書桌,攤開稿紙,展開最煎熬的劇本寫作。每寫一齣戲,勢必就消耗掉我生活歷練背後的記憶與經驗──舞台上的角色必有本,本於我記憶中自身所遭遇的人、事、景、物、情;舞台上的故事必有源頭,源自於我歲月增長中逐漸累積的生活經驗與生命經驗。 生活經驗與生命經驗是劇作背後最根本的泉源。隨著時間、年齡、經歷慢慢成就了感受、態度與智慧。同時也從年代不同的作品中,看見自己早期的衝動、勇氣、創意與近年的思維、圓融與深沈。 在屛風表演班裡,我的角色扮演是多重身份;在戲台上這些年經常是編、導、演三位一體,一個人有再多的智慧或才藝,如何能承受多功能於一身的重擔?不可諱言,近幾年,在生理負荷上,在心理壓力上都或多或少覺得略有疲倦之姿。經常與屛風共同成長的夥伴們提出──「我希望」的小小心願! 我有太多的希望,也有更多的願望。 其實我並不害怕創作,雖然我無法預料明天。但卻能肯定明天所經歷的人與事會給我更多的啓示與智慧。明天會給我更多的生活經驗與生命經驗的累積。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我選擇做劇場。 我希望在劇場裡也可以有選擇──選擇一項單一的工作。 如果我有選擇的權利──我希望我只是一名站在舞台上演戲的演員。 我希望有更多喜歡表演藝術的朋友!加入劇場──與我們一同創造台灣現代劇場發展史! 李國修(屛風表演班藝術總監)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台上練,台下練。戲未上場,抓住時間、地點不拘,無處不舞台。碩果僅存的泉州梨園戲劇團,只給觀衆好看。
-
焦點
冷戰時期鋼琴英雄 范.克萊本傳奇
即將來台演出的美國鋼琴家范.克萊本,向來有著兩項引人矚目的話題:一是在二次大戰後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時期贏得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二是七〇-八〇年代突然從舞台上消失了十多年,增添吸引人的新聞性。
-
台前幕後
問了四次,三人到底行不行?
來自傳統民俗三口相聲的靈感,李國修的城市喜劇《三人行不行》系列已發展了十年,今年新作品《長期玩命》是系列之四,更嚴重地暴露了創作者對這個城市的憂懼。嘻笑怒罵地讓觀眾笑倒,嗆出的淚水還是辛酸味,則是李國修不變的風格。
-
台前幕後
飛躍舞蹈二十五年
廖末喜這位非科班出身的編舞者,以鄕土與多元藝術結合躍上舞台,舞出自己對藝術的執著。
-
台前幕後
讓台灣査埔人獻「聲」
歡喜扮戲團將繼續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推出《台灣告白㈢──台灣査埔人的故事》,希望讓沈默的台灣男人發聲,說出他們的心聲。
-
台前幕後
跨越文化藩籬後的昇華
種田的農夫農婦學扮戲;專業的導演學習隨俗入境;阿里山鄒族的原始力量取代哲學文本的掙扎,兩岸三地的戲劇文化工作者在相互摩擦撞擊中,錘煉昇華。
-
台前幕後
把舞台當搖籃 親子同台舞涼秋
從單身貴族到升格爲母親,舞者們對舞蹈的熱愛並未稍減,她們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再生、創作的靈感。這一次她們要帶著寶寶一起跳舞。
-
絶活亮相
韻深味雅趙葆秀
「京劇以個人特點創造風格,而在形成個人特色之前,是靠幾十年在台上演出滾出來的。」這是趙葆秀一再強調苦練的眞工夫。
-
絶活亮相
鍛鍊奇功胡小毛
除了武丑慣有的揷科調笑、翻騰滾躍,胡小毛爲了體會角色內在,話劇、地方戲或京劇其他行當,都成了他揣摩學習的對象。
-
絶活亮相
傳承精粹張學敏
作爲四小名旦張君秋的傳人,張學敏要求自己一字一音務必肖似,甚至連張君秋都無法分辨的境界。
-
座談會
記述一段活舞蹈史
對台灣早期舞蹈界貢獻良多的蔡瑞月女士,旅居澳洲多年。左中舞蹈班於七月前往QUT與該校學生聯合演出,也邀請有「蜻蜓祖母」之稱的李彩娥女士同行,在布里斯本與蔡瑞月女士舉辦一場「歷史的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