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發現亞歷山大技巧
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是一種平衡身心、維持輕鬆自由姿勢的技巧,它是一種表演前歸零的準備。它和禪宗有異曲同工、精神相通之妙,對東方人來說應該是更容易親近瞭解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方法演技的精湛演出:《四種面貌》
「方法演技」的重點是深入地去認識自我、認識自我生理和心理的一切旣有條件和能力。就像音樂家瞭解他(她)的樂器,演員也要瞭解他(她)的樂器(演員身心的一切),深諳方法演技箇中三味的彼德.瑞奇曼,在下面的訪談中,娓娓道出演技與人生的關係。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演員訓練看台灣劇場實力提昇之困境
「當我們問『台灣劇場的演員在那裡?』時,是否應該先問『台灣劇場的演員訓練出了什麽問題?』」
-
台前幕後
《記得香港》多少事?
「香港九十九年,台北兩小時」──島嶼的觥籌交錯,能在舞台上醉夢幾時?導演汪其楣取擇作家施叔靑的小說爲素材,讓這些故事在台北的劇場中呈現,不是爲了重演香港,只想記得香港人的一些愛恨情怨,一些抽象的記實。
-
台前幕後
鬆散的親密
古名伸與梅卓燕這兩個分別在台灣、香港成長的女子,因許多共同點將他們湊在一起。雖說因爲她們都走在舞蹈創作的這條路上,但彼此之間「很鬆散的親密」關係才是合作的重點。
-
台前幕後
金光霹靂劇場行
老師傅的布袋戲原本就屬於野地、舞台,新新人類著迷的卻是電視頻道上的金光閃閃。皇冠藝術節這次與黃家五洲園合作,推出劇場版的《霹靂英雄榜》,立意將影音媒體的特效與野台人物的刻劃,一起展示、演出。
-
新秀登場
三個女人的「藍」、「紅」、「白」故事
卓庭竹、姚淑芬、黎美光,三位新一代的舞者兼編舞者,在去年的台灣舞壇備受注目。今春,三人將首次聯合發表新作,爲成立四年的組合語言舞團增添新氣象。
-
表演賦比興
九.問.別.港
之一. 不再自問了 破茶几 朽藤椅 或者老煙槍的原籍 ──那一地林壑 有一 口山泉 也老了 不再是我的 葬身地 之二. 僅有的方寸 沉慟時 才可以挪移 我寅卯時分噤聲的姿勢 「還將山脊移往何處呢?」 山影總是總是 駐守在你佝僂的背脊 和雲影不斷激辯著 百萬萬年前的 那次交易 ──還將山脊移往何處呢? 之三. 只有聲音 極度劇烈顫動時的聲音 才可以填平 那一處海的縱深 我遙念一生的那塊土地 「誰癡妄如你? 還將海的波瀾 踩在某種説辭下」 之四. 遮掩説辭的衣冠 兀立水畔 就讓它靜觀罷! ──見證一段記憶 黑色裸身的 記憶體 潛伏在深海的岩層 水陸交媾的 一灘泣血裡 之五. 《南方誌》裡 隱喻的一條無名冰川 暗藏常年血色的權力 冷嘲我僅有的 疑問的欲望 「誰會再 呼搶時光? 誰會再宣告 一種新的信仰?」 之六. 搶臥書案 也徒然 只有一張 飄遊的臉 在我晨洗時的水面 幻出一幕幕暮靄中 最後的溯行 令人昏眩的波光 令人遙想 是那一 口山泉 嘹亮而不絶的 聲浪 ──不問誰在我身後一再稽顙 之七. 山林割讓海天間的一塊
-
戲劇
冷熱交熾的《山海經》
習慣用地圖看「遊記」的觀衆,如果不能謹記「我思故我在」這句話,恐怕就會迷失在榮念曾的山海經緯裡。
-
基隆
揚起現代音樂的帆
從五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的,「一九九七年基隆國際現代音樂節」包括九場音樂會、四場大師講座,以及一場國內外現代音樂家的音樂座談。此外,主辦單位還設計了長達一個月的現代音樂特展,以各項硬體的文字、圖表來呈現現代音樂的豐富面貌。
-
十年演藝
兩岸文化交流的實相與虛相
經由八、九年的交流,兩岸都確定自己較過去的幾十年更加瞭解對方,以爲對彼岸的認知已由虛相走向實相,然而,在這由虛返實的過程中,有心人當會發覺在這「實」中其實也已生出新的「虛」來。
-
十年演藝
兩岸戲劇交流的多種可能性
雖然不同的社會條件、政治氣候、文化氛圍,決定了兩岸戲劇不同的整體風貌和發展道路,但如今兩岸大多數的戲劇工作者都建立起一個共識:廿一世紀的新劇種,肯定是各種文化交織的產物。尋找彼此之間廣度和深度上的交流合作可能性,成了當前重要課題。
-
十年演藝
兩岸表演藝術活動交流大事紀
79年 九月 明華園歌仔戲團經中華奧委會安排,應邀參加第十一屆亞運會藝術節,於北京中日交流中心世紀劇場演出《濟公活佛》。(9月2、3、4日演出) 十月 台灣中國舞台劇協會主辦的台北戲劇藝術訪問團一行二十餘人,由團長張英、顧問黃美序帶領,到北京、成都拜訪、觀劇、座談。 80年 三月初 大陸小提琴家姚玨來台參訪、演出。 四月十六日 應中華民國比較音樂學會之邀,大陸笛子演奏家詹永明來台參觀訪問三週。 五月十日 大陸音樂家夏之秋應中華民國音樂學會之邀來台參觀訪問。 五月三十一日 大陸旅美指揮家陳佐湟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之邀來台,指揮該團演出。 五月三十一日 大陸旅外聲樂家男高音成樺、男中音賈琦等四人來台參加「安魂與冥想」音樂會。 六月十七日 鋼琴家蔡采秀應北京交響樂團邀請赴大陸演奏。 六月二十二日 第二屆台北市國際小提琴大賽展開,四位大陸好手報名參加,其中盛小華獲第三名。 七月十四日 四季舞蹈團赴上海進行芭蕾訓練之交流觀摩。 八月二十日 文友合唱團赴大陸演唱。 九月十日 大陸崑曲笛師顧兆琪應水磨曲集之邀抵台參訪。 九月中旬
-
歐陸劇場
每晚,巴黎劇場要賣出六萬張票……
去年才慶祝創立五十週年的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明年將以亞洲爲主題,台灣的部分節目也將受邀前往參加。其實不只是亞維儂有長久的歷史,法國,特別是在巴黎,有深厚歷史的劇院比比皆是,每天晚上,至少有六萬名以上的觀衆會湧入巴黎的劇場。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
-
專欄 Columns
鲍許的《康乃馨》
《康乃馨》的舞蹈美學是反「美」的──旣反美國大衆歌舞的廚藝,亦反傳統現代舞蹈的美感經驗。結尾時,鮑許將她所帶領的舞團自嘲地比作西方遊樂場裏的畸形人物表演。如果她呈現給觀衆一道菜,那是一道不加佐料的生洋葱。
-
專欄 Columns
從史蘭倩絲卡的《琴緣一生》談起
台灣古典音樂的聽衆極大多數是從聽唱片開始的,然而「唱片」這個產品,雖然普及了古典音樂,卻也往往誤導了聽衆對音樂的認知與感受。史蘭情絲卡三十多年來不肯進錄音間錄製唱片,是有她的信念與堅持的
-
即將上場
《運將、黑道、狗和他的老婆們》
表演工作坊九七春季公演推出這齣號稱「摸到政治邊緣的荒謬愛情喜劇」的新戲《運將、黑道、狗和他的老婆們》。 劇中敍述一位暗地裏坐享齊人之福的運將,在一次偶然機會中,救出了被關在狗籠子裡的黑道大哥大,由於一張掛在狗脖子的紙條,捲入了黑白兩道的恩怨裡,成爲媒體及警方追逐的焦點。這位博愛的運將如何保住兩座金屋中的大小嬌嬌? 導演蕭艾以娛樂詼諧的方式呈現人生的切面,而非直接在舞台上昭吿宣言。因此這次演出不論是資深演員乾德門或舞台新秀李建常、范瑞君、尹昭德、林如萍等,都在丁乃箏、蕭艾的導演之下,完成一齣具爆發力的作品。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甄選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即日起至五月三十一日止開放申請。有意參選或推薦者,可在申請期間內向該基金會索取設置辦法及申請表格。此外,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將透過各縣市文化中心、全國文藝社團及藝術院校相關系所散發辦法及表格。 獎類設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五類。獎勵的對象爲具有累積性成就之傑出文藝工作者,每類只獎勵最優者一名。除自行參選、個人或團體推薦之外,基金會還設有提名委員,針對相當優秀卻不願參選者,主動予以提名。 得獎者除可獲得獎金六十萬元及由楊英風設計之獎座,基金會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花蓮四個地區,舉辦得獎者演講會及作品展示會,發表其創作心得,展示作品、生活照。同時製作專輯在媒體上刊載或播出。最後還推薦得獎者到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由合作之學校提供創作、敎學環境。 欲索取參選辦法及申請表格者,附回郵寄:台北市仁愛路三段136號二樓202室,或電洽(02)754-1122#116。 (編輯室) 表演藝術行政專題講座 爲讓全省各地對文化行政及藝術管理有興趣的朋友,都能有機會在當地接受專業的硏習課程,由文建會主辦、果陀劇場承辦的「表演藝術行政專題巡迴講座」於四、五月巡迴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東、宜蘭等七縣市。 此次課程師資來自國內藝文團體專業製作人、執業律師及會計師、著作權委員會、財政部賦稅署及專業廣吿公司資深創意人等各專業領域。由林谷芳、詹宏志、黃寤蘭、林靜芸等從媒體、趨勢及現代行銷概念來剖析藝術生態的現況與未來。期望由全方位的深度剖析爲藝術行政工作者排難解惑。 對文化行政及藝術管理有興趣的朋友都能報名參加。詳情請洽:果陀劇場(02)593-5070 (編輯室) 〔英國〕 愛丁堡藝術節 愛丁堡藝術節去年剛辦完五十屆,今年將歡度五十周年慶
-
焦點
江文也的《香妃》音樂
已故音樂家江文也一生悲劇性的命運,就像淸朝維吾爾族奇女子香妃一樣。江文也對香妃的悲憫情懷,也在他的音樂中流露出來。 江文也出生台北淡水三芝鄕,幼時被送往日本就學,後來他棄理工就藝術,並選擇中國大陸作爲音樂事業發展地。江文也原希望去古都北京硏究中國傳統音樂,尋找創作靈感,怎奈局勢的發展,令他有家歸不得,且文革時期飽受迫害,後來雖獲平反,仍因積勞成疾,一九八三年病逝北京。 近年,本地舉辦江文也紀念音樂系列活動,也使台灣觀衆漸漸了解他的創作風格。《香妃》是他作品中少有的舞劇音樂,曾在大陸、日本演出過,在台灣全本演出還是第一回。 江文也爲舞劇編作的《香妃》,只有四十三分鐘左右,這次由吳秀玲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配合賴秀峰舞劇時長六十分鐘,略作調整。在保留原創精神和特色的原則下,賴秀峰與樂團商議不混入新疆音樂,而以舞劇第二幕一景〈內宮后園〉、二景〈回疆假象〉採同一段音樂,主旋律相同,但以伴奏配器的強弱來營造兩段舞蹈不同的氛圍。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陳秋盛曾指揮演出過江文也的《香妃》片段、孔廟大成樂章、田園詩曲、弦樂小交響樂曲等。他表示,配器運用的靈活是江文也最大特色,五十年前不要說台灣,就是東方國家也難有人以如此稀奇、先進的手法創作,現今許多作曲家都不及江文也在傳統和現代、中國和西洋音樂上的硏究功夫。 但他認爲,西方交響樂和歌劇音樂在最主體的五聲音階掌握中庸氣氛之外,也以半音轉折製造高潮起伏,這是最迷人之處。江文也創作較弱的部分,正是劇情鋪陳起伏不大,還好他擅於配器運用,使音樂色彩化。 文字|徐開塵 文字工作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劇,亞洲發燒!
近兩年來音樂劇在亞洲發燒,不但香港連續三年推出的《貓》、《歌劇魅影》、《孤星淚》吸引了無數台灣觀衆前往觀賞,港台兩地也有不少的音樂劇創作。四月,台灣還有《美女與野獸》、《乞丐與蕩婦》,以及綠光劇團的《結婚?結昏!〜辦桌》即將上場,而百老匯名劇《貓》也傳暑假來台演出。「音樂劇好賣!」但製作或引進音樂劇背後觸及什麼樣的市場條件及創作考量?我們展開跨國追蹤,希望以亞洲─台灣─香港、市場與創作,不同的觀點爲讀者俯視報導亞洲的音樂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