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村博子奔波大阪、東京之間,致力推動日本小劇場。(林凡妤 攝)
座談會 座談會/日本─台北

讓「夢與想像」包容「挫折與絕望」

日本小劇場

「小亞細亞」劇場網絡於九七年成立,台灣邀請「小愛麗絲」創辦人西村博子、香港劇評人梁文道,九月六、七日於皇冠小劇場演講。

「小亞細亞」劇場網絡於九七年成立,台灣邀請「小愛麗絲」創辦人西村博子、香港劇評人梁文道,九月六、七日於皇冠小劇場演講。

「小愛麗絲」劇場位於日本關東區,而我個人平常在關西區,也就是大阪敎書,經常在兩地之間奔波,發表劇評。根據我個人的觀察統計,自八、九月開始,日本大阪、京都兩地進入戲劇旺季;至十月底止,兩週內估計約有一三六個團體及一五〇場的表演,而小劇場的節目就佔了一半左右,約六、七十個劇團演出。以上關西(大阪)地區的劇團數目約在三百五十至四百之間,東京地區的劇團數目則有兩千至三千左右,儘管兩地有所差距,但今年劇團數目都有減少的現象。

激烈抗爭學運背景培育劇場性格

一九六〇年美、日簽訂安保條約,擁有核武的美國企圖收納日本人民,造成日本對中、蘇兩國的敵視;然而當時的日本人民不願成爲美國利用的工具,發動校園抗爭,激起日本社會大衆的反對與響應,一度以爲這是日本社會改革的一個契機。

兩年之後,因當時的佐藤與田中內閣,以各種政策和法案,吸引民衆投入各類土木工事,忙於賺錢投資,以致對於安保條約改訂的態度,逐漸冷卻,反對人士只剩學生爲主。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之下,日本地下小劇場崛起於一九六八年,例如唐十郞主演的影片:《紅帳篷》。這是大島渚所拍攝的一部半紀錄片,描述一九六八年代新宿社會的晦暗;影片中的場景「花園城色」,爲日本當時地下小劇場的發源地。

顚覆語言思考自我存在價値

根據扇田昭彥的整理,日本小劇場大概有下列幾點特色:1.演技的變革,2.劇本結構的轉變,3.觀衆參與,4.劇場構造的改革,5.反劇場性格,6.非劇團性,7.戲劇運動的重新崛起等。他並且歸納這些特色,主要爲了反近代劇(或說新劇);深究其中的原因在於原子彈爆發的創傷。旣然一個按鈕能夠決定二十萬人的生死,於是有些人開始思考個人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基於對在上位者言論的不信任,小劇場的表演也是對一向依賴語言的新劇的一種反動與顚覆。其實,在當時背景文化的劇烈變化中,基於對社會的絕望,對語言的力量喪失信心,小劇場的年輕人自然而然轉向反省自我,尋求內在的眞實,產生「不得不變」的企圖。因此,新型戲劇「小劇場戲劇」就此誕生了。

訴諸感性挖掘內心瞬間的直覺

由於經濟的貧困和生活經驗的貧乏,這些年輕的小劇場工作者,將自己參與抗爭運動的親身經驗與主觀感受,表現在小劇場裡;並且以打破常識邏輯的戲劇情節,放棄新劇以往傳統的文本,不再以理性的理解爲主,轉而訴求觀衆的感性經驗。此外劇團經營的困難,讓這些小劇場工作者,積極尋找像咖啡店或戶外廣場等較克難的表演場地,同時開始質疑劇場表演的形式。

過去新劇時代,強調劇作家的意念及全劇完整的邏輯。然而小劇場戲劇的特色,已脫離語言理性,訴諸感覺與肢體。除了台詞之外,聲音和肢體也能表現戲劇張力。我想全世界共通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到底是誰?尋找自己的identity。有的人積極尋求自我存在的意義,有的人卻對自我存在感到絕望地失落;以往小劇場戲劇的主題,多半也在質疑政府立論的可信度。因此《等待果陀》成爲八〇年代日本小劇場最主要的表現主題;等待許久的主宰(或神)沒有出現,等到的卻只是一個平凡的瘋女人。在我的硏究看來,小劇場戲劇的另一個思想特色,便是質疑客觀環境存在的眞實,認同瞬間出現的直覺;例如夢、想像、幻想、盼望實踐的希望,這些瞬間出現的感覺才是眞實。於是,不同過去新劇敍述性地建構舞台幻覺,小劇場的表演直接將這些內在潛意識呈現在舞台上。

「四大天王」小劇場表演漸入主流

唐十郞的「狀況劇場」、佐藤信他的「演劇中心」,與鈴木忠志的「早稻田小劇場」,堪稱日本地下小劇場的「御三家」;若將詩人寺山修司算在內,一般便將這四個小劇場前輩稱爲「四大天王」。佐藤信他在一九六八/六九年的代表作爲《黑帳篷》,寺山修司擅長許多實驗手法,他在死前最後一個作品:一九八三年Raining,以「夢中夢」的手法,嘲弄自己對母親的愛恨情仇;因爲他想拍電影,卻始終無法完成心願,便藉著「夢」來昇華自己。

自一九七五到一九八〇年開始,日本小劇場進入第二、三、四代;剛開始傳播媒體對於小劇場的演出,當作社會版的事件來報導。由於學生對這類活動的興趣,使得媒體不得不增加小劇場報導的篇幅;此外中、大型劇場開始紛紛邀請小劇場團體演出,這是前所未有的事。一九八五年在上野公園不忍池演出的《新宿梁山泊》,是受到第一代小劇場工作者唐十郞影響的作品,同樣藉著Tent(帳篷)的構想,處理潛意識的夢境;全劇從戶外演出後進入室內表演。現在日本第二、三、四代小劇場中最當紅的野田秀樹,每個月吸引的觀衆人數約有兩、三萬人,能整整連演一個月。

商業取向發展不同的「夢與想像」

從六〇年代以來,小劇場逐漸成爲主流,不但政府參與贊助,企業商界也相當支持。九〇年代之後的經濟低成長,嬰兒出生率低,社會逐漸高齡化,大衆開始重視文化與福利政策。不過,因爲一般人對小劇場的評鑑與判斷,依舊依賴媒體報導的印象,觀衆不若過去發掘新興團體來得積極;現在的觀衆與贊助者重視劇團名氣,而不以以往口碑相傳的方式判斷劇團成績。

目前日本小劇場可依劇團方向分爲三種;有的汲汲於出名,以商業取向爲目的;有的回到過去新劇的傳統,著重生活表演的寫實;但如這次來台表演的「榴華殿」等團體,依舊堅持實驗創新。從前小劇場的主題相當嚴肅批判,多爲宣洩對政府、社會的挫折與不滿;而今小劇場的走向,即使如「夢」這樣的形式,也多半著重日常生活、人性基本需求的滿足。

 

主講|園田學園女子大學教授西村博子

翻譯|謝安

整理|傅裕惠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