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宜蘭
生活本是一場冒險→→郝妮爾:「平靜能夠換得長久」
從上述3位藝文工作者的側寫中不難發現,雖然表面上談論的是鄉村與城市,實際上大家最在乎的依舊是人情實感。土地沒有愛也沒有恨地坐落在那裡,養育出各種性格與文化氛圍的,依舊是人。 也因此最後一題,我得把問句落回自己身上關於「青年返鄉」,我怎麼看待這件事? 我自10年前開始進行藝文採訪,類似的提問給過數百遍。問過服裝設計「為什麼不出國發展?」,問一位歌劇家「拿到綠卡怎麼不留在美國?」,我訪問過台東的舞者、留在雲林的創作者、以及屏東的攝影師,作為採訪者的我,堅信「返回」是一條艱難而多舛的路徑,那決定的過程必然充滿企圖且果斷,然而當這個問題回到我身上以後,赫然驚覺:我一次也沒把這個陳述,當作是一個問題。講得更直白一點,我甚至不覺得自己是「青年返鄉」的例子之一。
-
檳城
地下音樂基地變身黑盒子,展演得獎製作
成立於東馬沙巴州的「卜蔔劇場」終於首度踏足檳城,把得獎代表作《下人KAKAK》帶給觀眾。此劇改編自法國作家惹內(Jean Genet)的荒誕劇經典《女僕》,透過兩個僕人扮演女主人的遊戲,投射出不切實際的慾望,因為入戲太深而動了殺機。經過導演程守明的二度創作,加入反映本土課題的內容,契合當下的政治和族群氛圍,讓演出更加有共鳴。全劇以馬來語、英語和粵語呈現,真實反映了馬來西亞多元的文化處境,憑此榮獲2018年第15屆「戲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造型設計。過去6年在大馬、台灣和印度進行巡演,這次來到檳城,由「剃刀實驗劇場」承辦,從12月8日到11日一連演出4場,成功打破語言隔閡,吸引了中文劇場以外的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選擇在檳城地下音樂基地Soundmaker Studio進行,製作團隊特地把樂隊演出的live house改裝成實驗劇場,表演空間延伸到舞台以外的地方,與觀眾近距離接觸。經過《下人KAKAK》這次的洗禮,檳城無意間多出一個黑盒劇場,「剃刀實驗劇場」的下一個演出計畫確定在這裡上演,屆時將帶來沉浸式體驗的《末日青春2》,這是2019年第16屆「戲炬獎」最佳戲劇和改編劇本的延續,再次把大馬著名詩人假牙的詩集《我的青春小鳥》搬進劇場,由目前旅居台灣的檳城導演莊雄偉再度回國執導,結合演員與現場樂隊的互動,預定4月初捲土重來。隨著Soundmaker Studio開發了劇場功能,相信更多的實驗演出將會在檳城出現,進一步打造完整的表演生態。
-
新加坡
「戲劇盒」創辦人郭慶亮獲頒新加坡文化獎
2022年12月,資深導演、編劇、戲劇顧問郭慶亮(註)與印度舞團總監阿拉文斯.庫馬拉薩米(Aravinth Kumarasamy)同獲新加坡文化獎。 郭慶亮是「戲劇盒」的創辦人,該劇團自1990年便以關注社會議題為戲劇創作的重心,旨在為弱勢群體發聲。他踏足劇場,關心民眾,並踏入政壇(於2016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代表藝術界的官委議員)。郭慶亮在2022年卸下戲劇盒聯合藝術總監及戲劇盒董事成員之職,以藝術工作者的身分繼續創作。 郭慶亮也是新加坡論壇劇場的重要推手。自2000年起,他與劇團不斷與社群實驗論壇劇場的各種可能,成功讓論壇劇場在新加坡「解禁」。郭慶亮亦積極與外地接軌,例如與香港的莫昭如、廣州的木棉劇團進行交流,也曾應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的邀請,在牯嶺街小劇場推出論壇劇場《小地寶》及《一僱二主》(2011)。 郭慶亮的社區藝術創作橫跨多領域,例如關注環保議題的《補天計畫》(2008、2009、2012)、《兩面之間》(自2013年至2022年)。尤其《兩面之間》探討的生死課題,是郭慶亮長年的嘗試與實踐,在2021至2022年,郭慶亮甚至把觸角伸到馬來族群,在馬來文化圈內探討這個禁忌課題。近年來,他的作品也關懷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關係,例如《在不久的將來》和《ubin》。 這些年來,郭慶亮和戲劇盒從「人與體制」的探索,到跨媒介的藝術表現形式、到跨國交流、乃至跨文化,慢慢走向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郭慶亮以思想家的身分,透過藝術表達手法去關懷人性,從未忘初衷,以戲劇界巨人姿態,默默進行「育人」、「育仁」的工作。 註:郭慶亮介紹請參https://fb.watch/hnQxwGpkqn/。
-
澳門
新興粉專「我不𠝹櫈」讓看戲觀眾大鳴大放
表演場館自9月份逐步解封,又偶爾用作臨時核酸檢測站,不論館方或劇團也都漸漸學會應變方式與工作節奏。大量製作從夏天延到秋冬上演,觀眾又回到往年應接不暇的狀況。 然而,近日討論度與關注度最高的,並非任何一個劇團的演出,而是臉書上一個名為「我不𠝹櫈澳門劇場與電影評論平台」的粉絲專頁。該粉絲頁於9月26日正式啟動,台長黃詠思是澳門劇評人及策展人,她不諱言這個粉專仿傚台灣「黑特劇場」與香港「劇場𠝹櫈區」粉專,希望讓觀眾看完演出有個門檻低、可匿名投稿表達感想的空間。雖然粉專號稱「刀下留人,用文字道出愛與和平。」事實上累積至今共149篇投稿中,仍是以負評為主。過去20年來,澳門劇場界一向跟評論之間保持相對沉默、看來友好的距離,「𠝹櫈區」文章毫不修飾、直陳恨愛的風格(偶爾帶點人身攻擊),突然掀起劇場界中的風暴,甚至在粉專成立不足兩天時,已有自稱「澳門資深專業劇場工作者」投稿「強烈建議刪除此專頁及停止任何匿名評論活動」,投稿刊登後即引來更多讀者關注及回應,劇場界也同時出現了支持、質疑的兩極討論。 澳門劇場評論向來被認為過於「溫和」甚至缺乏「公共討論」,過去於網上討論區/系留言版流行時亦出現過不少舞台表演相關的匿名發表平台,然而因漸漸變成演出宣傳區,再經歷自媒體和社群網站的興起,關注度便下跌至消失。這次「𠝹櫈區」所引出的觀眾表演,不只直接涉及台上演出的得失,也可檢視澳門劇場評論與演出團隊過去看似和諧互動或區隔的間係,其實是共構還是鴻溝?
-
香港
「演戲家族」串連過往原創音樂劇歌曲推出慶祝30歲新作
香港演藝學院成立於1984年,畢業生各自在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創辦藝團,包括目前專注本土原創音樂劇創作、推廣與承傳的「演戲家族」,由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於1991年創立,剛迎來了30周年的紀念。 疫情影響讓不少藝團即使是重要周年誌慶,如剛出版了專書紀念其50周年的香港藝術節,也未能盡情慶祝。「演戲家族」這次在演藝學院上演的《何年明月歸》,是與學院聯合製作,除了聯合導演和歌唱指導李穎康是學院老師,特邀演出一角的梁菲倚目前亦在學院任教。劇本由多位學院編劇系的同學和畢業生聯手執筆,並由前任戲劇學院院長潘惠森編輯,選用「演戲家族」過去的原創音樂劇歌曲為敘事骨幹,重構新的故事(當中尾聲一曲由黃旨穎全新創作);演出者則大部分是目前在學的學生。 這樣的策劃顯見劇團承傳其文化資產的意義,讓作品透過再現,連繫不同年代觀眾和創作人的記憶。故事由音樂劇編劇何年發的離世說起,要把歷年歌曲有意義地串連並不容易,目前劇本整體欠說服力,布景設計的意象也進退失據,然而當熟悉的調子響起,首演於1993年的《遇上1941的女孩》仍然讓人動容。這個為劇團奠基的作品,在香港原創音樂劇發展上是重要的一章,以香港淪陷的歷史背景建構時代氛圍,主角穿越時間見證傾城,〈夢未央〉的尾聲「只求命運讓我自己決定」可說是當時民眾的心聲。這次劇團同步完整出版劇本和樂譜,延續作品的生命力,在其30周年紀念來說更顯意義。
-
書信體
場面調度I
YC, 想跟你分享多年來纏繞在心中的一個畫面。還在就讀戲劇系的時候,某次不知道從哪來的影片光碟,聽說很經典,此生必看,我們立刻豎起脊梁,正襟危坐,片長兩小時,果不其然,一路看得昏昏沉沉,影片彷彿在夢裡頭播放著,結束後一片沉默,各自散去。沒看懂的影片,有個場景卻無預警闖了進來,多年以後的以後,覺得失去力量的時候,場景中的男人身影、燭光、來回往返,總是悄然響起。近10分鐘的長鏡頭,在影片即將結束前,中年男人來到廢棄的溫泉池,聽說,只要你手持蠟燭,從池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燭火不滅,世界就會得到拯救。相信寫到這裡,你會知道我說的是哪部電影,沒錯,塔可夫斯基的《鄉愁》。1983年完成後,這位導演再也沒有回去他的祖國。流亡、流放、流浪,一字之別,情懷之距,千里之遙。 這是心中一直盤旋和困惑的場景啊。中年男人是位詩人,他來義大利蒐集資料,途中遇見了1位瘋子,瘋子把蠟燭交給他,並告訴溫泉池的傳說。詩人相信了他,依照約定來到這個荒廢的所在。他點燃蠟燭,走到池子中央,一陣風把燭光吹熄,他無奈地回到起點,再次點燃,這次,他試著用大衣擋風,手掌呵護著微弱的火光,走著走著,風還是不留情地吹熄。這一刻,他無助地四處觀望,似乎在尋找什麼可仰賴的,然後印象中的模模糊糊,他望向鏡頭,我在迷惘中和他對了上眼,也就是那瞬間突然意識到,塔可夫斯基在冒險,他讓作品中的詩人冒險,他讓影片中的演員冒險,然後他讓我們跟他們一起冒險,並把燭光交到我們手上,於是我們無法置身於外,只好一起回到起點,再次點燃火光,和他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前進,時而頓足擺盪,時而顧盼往返,此岸、彼岸,渺小的火光抵擋得住凜冽的寒風嗎?如果再次被吹熄,我還有勇氣往回走再出發嗎?篤定的每一步竟是那麼未知,彷彿每次踩下都是再一次確認,世界與我之間的關係,我相信嗎?我能夠嗎?我在乎嗎?塔可夫斯基曾對那位演員描述:「在一個鏡頭裡展現整個人生,沒有任何剪輯,從開始到結束,從出生到死亡。」 這也是我想不透而能反覆咀嚼的神秘鏡頭。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什麼要讓演員置於如此境地?想像一下,如果是過去喜歡看的港片節奏會怎麼拍,第一個拍他點亮蠟燭,然後開始走,下一個鏡頭拍終點,他步入鏡頭,表演氣喘吁吁,好暗示一路的艱辛。或許有些導演還會置入幾個
-
攝影手札
時間地敘積
快門作為視覺總和的瞬間,記錄了無數秒間當下,攝影本我自述的世界觀、源於創作者的概念、演出者的情感及表演動能,比起最終那場獨一無二的完美構圖,每一次的攝影,都仍思索在這過程中,有什麼隨時間流失而未完成的記錄?在看不見的角落中,還有更多嗎? 劇場內迷人的是反覆排練所累積的時間,建構彼此的總和,我情衷排練時走進劇組,尋找彼此創作的核心,遇見不同的過程;日常則流解在隨身經過的風中,拍攝成為與相遇的暫別,你無法時時與四季纏綿,但仍期盼累積下一次相會。時間是我們目前最能計量的共同單位,也是在繁複的旅程中最容易丟失的:我在想,攝影凝結了輾轉思辨人生的一種跨度。 註: 名稱也意表指時間╱在地╱蓄積,照片不應僅止於框景,透過不同的時光流程,輾轉變貌成不同的時空嫁接。 繁複的升降吊桿,是機械幕後數學小數點及指關節的操作、升起鐵捲門要同時彎腰的登場、等待平交道的每1分鐘,火車已經多行2公里,而等待在不同地域也相繼存在與消失。數時段排練,都為了演出那時片刻。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昆穎X楊富民
「地方藝術節」潮流來襲,歸返地方與駐紮家鄉的兩種觀看(上)
以「地方」為單位的策展、藝術節╱季、音樂祭等,在近年蔚為風潮,像是今年下半年單就花東地區就有「臺東藝穗節」、「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臺東光祭」、「Taiwan PASIWALI Festival 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等,橫跨不同藝術領域與族群,主辦單位也包含公、私單位。但,這些藝術節各自的定位為何?訴求的主題與觀眾是什麼?真的與這個「地方」有絕對的關係?反過來說,這些地方藝術節又非得、或只能與這個地方有連結嗎? 於是,本期雜誌邀請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楊富民擔任客座總編輯,並作為對談人,與甫完成2022年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規劃的林昆穎,從一個「從未離開花蓮的花蓮人」與另一個「離開花蓮許久的花蓮人」的對話,重新開啟我們對「地方」、「策展」與「藝術節」的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昆穎X楊富民
「地方藝術節」潮流來襲,歸返地方與駐紮家鄉的兩種觀看(下)
以「地方」為單位的策展、藝術節╱季、音樂祭等,在近年蔚為風潮,像是今年下半年單就花東地區就有「臺東藝穗節」、「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臺東光祭」、「Taiwan PASIWALI Festival 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等,橫跨不同藝術領域與族群,主辦單位也包含公、私單位。但,這些藝術節各自的定位為何?訴求的主題與觀眾是什麼?真的與這個「地方」有絕對的關係?反過來說,這些地方藝術節又非得、或只能與這個地方有連結嗎? 於是,本期雜誌邀請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楊富民擔任客座總編輯,並作為對談人,與甫完成2022年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規劃的林昆穎,從一個「從未離開花蓮的花蓮人」與另一個「離開花蓮許久的花蓮人」的對話,重新開啟我們對「地方」、「策展」與「藝術節」的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花蓮
穀稻秋聲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在綠地中自在歌唱
富里的地景多是山谷,不像大部分稻米產地,有寬闊大片的土地。如鍾雨恩所說:「如果你沒有彎進這個小道,根本不知道原來裡面別有洞天。」也是這樣的景緻,每年吸引著旅客回到富里,回到「穀稻秋聲音樂節」。這個音樂節由鍾雨恩和幾個返鄉、留鄉的年輕人所組成的「富里983」主辦,在這之前,他們對於如何舉辦音樂節毫無概念,能夠完成第一屆,完全是「問」出來的。 因為父親生病,身為獨子的鍾雨恩回家幫忙,研究所念的是社會福利,他放不下台北的理想,卻也放不下家中的稻米事業。前半年還是台北花蓮兩頭跑,直到指導教授一席話:「透過協助農友改善生活,何嘗不是另一種實現社會福利的方式」,讓他決心返鄉。從父親開始的有機農業與產銷班,並且以「天賜糧源」為品牌行銷稻米。鍾雨恩身上背負著執行長一職,除了務農,更重要的是要將米賣出去,但國人食米量逐年減少,返鄉頭幾年米賣不出去一直是他的壓力來源,也是想增加賣米的機會,才有了音樂節的念頭。 給富里人的不間斷音樂會 2015年花蓮農改場提議:不如來寫個地產地銷的計畫,當時,「天賜糧源」屋外的大草皮剛整理好,看著這片漂亮的草皮,他們心想,如果在這邊辦野餐市集應該很不錯吧!興沖沖寫好計畫,卻被一句「誰要大老遠跑到這裡來逛市集」退件,於是他們改了「找人來唱歌」的念頭。問了部落的朋友,部落朋友再去問他們的朋友,豈知,部落朋友的朋友竟然是舒米恩、紀曉君這樣的頗有名氣的歌手! 第一屆「穀稻秋聲2015富里山谷草地音樂會」,就在「富里983」這個團隊的「勤問」下,從市集攤商與演出者邀約、場地規劃、交通配套都由團隊包辦,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團隊將預算切割成好幾個補助計畫,剩下的就靠販售紀念品。也許正如舒國治所說「做你喜歡的事情,全世界都會來供養你」,穀稻秋聲音樂節的第一屆就損益兩平,也開啟音樂節的籌辦模式:不假他人之手。即使現在有KK BOX(售票系統KKTIX、表演經紀KKLIVE)的加入,鍾雨恩仍堅持直接與演出者或經紀人溝通,「也許透過其他人,可以邀請到更大的卡司,但這些人可能無法替我們訴說『穀稻秋聲』的理念,富里在做什麼,我們希望到這裡來的人,都是有同樣想法,支持我們理念的人。」 看似舉辦給外地人享受的音樂節,其實本體是富里鄉民。富里族群多元,原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台東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源自於斯、生根於斯,望向在地的未來
14年前,池上只是台灣數百個鄉鎮之一:以池上便當著稱、人口外流的米鄉;14年後,池上成了一種生命態度、一種生活方式的範例,透過「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以下簡稱「池上秋收」)等四季文化活動的策辦,具體而微地展現藝術節如何源自地方、在地生根並醞釀出今日獨一無二的池上面貌,而這段地方創生的歷程,也成了吸引青年移居至此的隱形力量。 凝聚地方共識、共感的藝術節 催生「池上秋收」的推手「台灣好基金會」,從2009年走進池上起,協助規畫和推動以四季為主題的文化活動:春耕野餐節、夏季辦桌、秋收藝術節和冬藏講座,秋收藝術節是當中規模最大的活動。文化活動的成形,始於池上鄉親的想法及需求,經雙方討論取得共識後,胼手胝足齊力共創出來的成果。 「『池上秋收』純粹是從農村生活長出來的點子,提案人是池上鄉親,並非受到哪一個藝術祭的影響。」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說道:「基金會沒有預設想像和作法,也沒預料它會長成什麼樣子,我們想建構的不是一個藝術節的概念,『池上秋收』是鄉親凝聚共識、共感的舞台,希望透過藝術節展現出他們的生活樣貌,希望大家喜歡、認同並且願意經常回到池上,這就變成它的風格,也是它難以複製的原因,功能遠大於藝術節。」 雖然稱作「藝術節」,卻只有1個節目、2場演出。(註)不同於一般藝術節規劃琳琅滿目的節目內容,「池上秋收」鼓勵人們在觀賞演出之外,能徜徉在池上的好山好水享受好無聊的放空,體會「慢」生活的步調。經過14年打磨,池上彷彿真有股魔力讓人不斷回訪,成了非池上人的「心靈故鄉」,而這也何以「池上秋收」5,000張票啟售即秒殺,基金會都不曾接納「多辦幾場或拉長活動時間」的外部建議:「因為這是老天爺賞飯吃的活動。」李應平說。 2022年「918地震」台東交通中斷,基金會沒有接到任何詢問活動停辦或退票的電話,觀眾以具體行動表達支持,背後也傳遞出對池上價值的認同。有別於一般藝術節每年忙著找策展人、找主題,「池上秋收」自始至終堅守一個價值:跟土地連結,「這是起點,也是未來能否永續的關鍵。當理念走在前端,舞台上不管放什麼節目都不違和,因為觀眾都是看到天地萬物合一、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天然舞台,這是在其他地方無法感受到的心靈力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彰化
今秋藝術節:回到日常,創造留下來的選擇
「原來鹿港的生活不是這麼無聊,它不是只是『場景』,而是可以『生活』的地方。」鹿港巷弄似乎正驗證著今秋藝術節策展單位「鹿港囝仔文化事業」執行長張敬業說的這句話。 從鹿港少見的家庭餐廳「禾火食堂」出發,沿路走向酒吧「勝豐吧」這是今秋藝術節重要夥伴許鉅煇改造家族街屋,初始是作為今秋藝術節的展覽空間,後來因藝術節察覺年輕人需求而開設。接著是老宿舍群改建的「和興青創基地」,然後穿過錯綜巷道,在大街經過「鄭興珍餅舖」,新修整的櫥窗是藝術節合作的街區策展,最後繞進市場,停在「鹿九酒專賣」。我們告別,然後張敬業又「回到日常」這是今秋藝術節作為藝術節、又不只是藝術節始終努力又顯得自然的意義。 鹿港,為什麼要有藝術節? 2009年,張敬業即將完成藝術管理學業前,隨著舞團到義大利,開啟他對藝術節如何改變一個地方的想像,但也明白自己的故鄉鹿港要集結藝術節的資源是有難度的。所以,2012年回到鹿港開始「保鹿運動」,先累積社區動能與集合年輕人,終於在2015年展開第一屆藝術節(當時命名為「鹿港藝術節:今秋會」)。 鹿港,本就是擁有觀光與文化資源的城鎮。張敬業認為2012年舉辦的「台灣燈會」將其觀光推到高潮,卻是比較「不健康」的,因為這導致人們對觀光、乃至於文化想像停滯在一個比較樣版的樣貌。今秋藝術節並不是非得要與鹿港有直接關係(但張敬業強調,參與的人都是鹿港的夥伴店家),而是要找到更多面向來觀看鹿港,去回應豐富的地方層次感。也不該是單次性的,而有綿長且有機的關係,讓接觸到今秋藝術節的觀眾都有不一樣的體驗,再到鹿港繼續追問、或產生新的聯繫。 數年累積下,張敬業大概歸結出前來今秋藝術節的多半是外地人,雖說他對今秋藝術節的想像是要辦給「在地人」的,但也清楚台灣人的習性「唯有透過外面的人重視,在地人才會重視。」不過,對本地人而言,是逐漸習慣這個日常生活的地方有了這樣一個藝術節,無須去探問「為什麼」;同時,藝術節也讓他們與其他店家有連結的機會,不一定得透過舊有的商圈組織、或社區營造協會,尋求共同目標,以相應的資源支持藝術節本身。這也影響策展團隊的策略轉換:「把更多的行銷能量都放在外部,地方上就變成平常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移居前,不如先來地方創生駐村試水溫吧!
2019年,行政院宣示當年為「地方創生元年」,並推出地方創生相關政策。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面向,便是推展移居、返鄉於地方,期望創造更多的青年們在台灣各地實踐,藉由新世代的創意、創新、創業,以「設計翻轉、地方創生」。相關的政策推動至今,開始廣泛於全台各地建立「青年培力工作站」,並集結各部會推展地方創生工作。 若有心想要投入地方創生工作,或想嘗試移居的創作者、創意者們,本文也介紹兩處有別以往駐村的單位,可以讓大家藉由駐村試行。
-
戲劇
劇場散步筆記:迷走在現場的觀察絮語
邀觀眾置身現場,或不坐固定位置漫遊欣賞,此展演形式早已不是新鮮出奇的演出類型。然而,《PAR表演藝術》2020年的觀察回顧曾提及:「移動╱漫步與地方╱空間,是走入後疫情時代的台灣下半年劇場生態的關鍵字。」指出當時因疫情趨緩加上國內旅遊復甦,相關創作似乎替悶在家中的人找到出口,有大爆發的現象產生(註1)。近兩年疫情起伏,去年又再度從高峰緩解,就近期演出而言,過去的觀察於現在來看仍相當適切。 伴隨過往環境劇場(environmental theatre)、漫步劇場(promenade theatre)與特定場域表演(site-specific performance)等形式在台灣已有一定發展程度,或搭上近年創生地方的意識引入與變遷,接連興起另一波在地節慶策辦熱潮。可發現到,遊走式演出與非典型空間的展演創作,近來格外受到歡迎頻繁出現。蓬勃發展之際,可從幾檔製作看出幾項清晰的實踐路徑。 觀眾親臨現場移動,多半不只是單純遊走,而是被納入演出考量,建構觀演意識重要的環節。某些甚或從中連結藝術節策劃宗旨,成為主辦單位、策展人或藝術總監部分的理念落實。致使,為何行走、何處停留、移動範圍及參與模式等規劃,隱含各式各樣先決的條件,考驗著創作者處理空間的切入觀點,及調度觀眾身體與思維協作的能力,以期帶來流暢、連貫並扣合作品命題與演出場域,全面性的觀演體驗。當觀眾不只是觀者,更是投身並交融於演出中,與作品、與節慶、與環境同在的一分子,那麼從「移動」方方面面的布局來反思這類展演形式的現況,將可一探在各種創作路徑下,藝術家究竟如何連結,並回應空間、命題與觀眾三者交互作用的關聯,以重新定義三者合而為一的整體經驗。 路徑一:玩味稀鬆平常的空間 由空間出發,是此類創作常見的起心動念。也許是深耕地方的團隊邀請,或源自創作者長期經營的形式與主題。對焦空間與人的關係,於某特定場域進行文史踏查、住民訪談,或可能在一定時間內蹲點生活,進而轉化當地風土與生活空間為創作文本,部署一道看似尋常卻耐人尋味的遊走路線展演作品。此路徑的曖昧之處,正在於路線沿途可能蘊含演出,更多的是非經排練的日常景觀也將一併納入。 近年活躍南部的「斜槓青年創作體」可謂此路徑代表。2019至2021年間,受屏東縣政府主辦「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
近年,青年返鄉╱移居或投入在地產業復興的浪潮,讓「為什麼回家?」及「回家做了些什麼?」成了被廣泛討論與關注的焦點。為了自由、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感覺山就在身旁、為了家人或也沒有太偉大的理由,只是單純想回家。或許回家╱移居的理由各異,路徑也大不相同,但這群「返鄉青年」都抵達了一個喜歡的地方,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造了自己的家。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們嘗試從不同的地方座標出發,追蹤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們在返鄉╱移居的旅程中所遭遇的幸福與挑戰,看各地風土如何造就藝術與家的千姿百態;而藝術的影響,又是如何銘刻於地方紋理之中。另一方面,我們也嘗試用另一種方式觀看近年成為顯學的地方藝術節,並從花蓮穀稻秋聲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彰化鹿港今秋藝術節從無到有的開辦歷程,掌握深入「產地」的鋩角(m-kak)與祕訣;並藉由楊富民、林昆穎的對談,嘗試梳理藝術╱家╱地方的糾纏關係,從中探詢新想法、新作法、新協作模式的可能性,期盼未來更多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能看見更多美好的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新竹
用20年光陰培植新竹國樂搖籃
一個人的願望可以發揮多少影響力 ?先從結果看起去年的國慶音樂會、今年的總統府音樂會,在總統、各院院長與外交使節前表演的,不是知名職業樂團,而是來自風城的新竹青年國樂團。同樣位於新竹的水源國小、龍山國小國樂團在每年舉行的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至今已拿過超過10次的合奏全國特優第一名,近年來更囊括多項個人項目的特優第一!指揮家閻惠昌多年前率香港中樂團團赴台灣演出時,還親自指揮水源國小國樂團排練,在得知全校只有200位學生,卻有如此優秀的國樂團更是驚嘆;而龍山國小也曾受邀到香港參與香港中樂團主辦國際青年中樂節演出⋯⋯如此現象難以想像,只能說不可思議! 所有的成果始於一個人,那就是指揮劉江濱。問他就究竟有什麼法寶,他竟幽默地說:「因為,我很懶!」 無法放下對音樂的要求 一進到劉江濱的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滿滿的簽名。牆上、空心磚上、琴房玻璃⋯⋯連大門上都留著字跡。走近一看,只能被嚇得倒退,因為到訪過的客人,全是名震八方的人物。整排的獎盃放在工作桌旁,音響、黑膠唱片圍繞著所有的空間。 劉江濱一面播放唱片,一面說:「我從高中時代就對音響痴迷。只要我在家的時間,音樂就不曾間斷。」這幾年碰上疫情,許多演出工作都停止,他卻樂得鎮日在家。從早上醒來到晚上就寢,除了到吃飯時間,都泡在工作室中。有時倚靠著沙發陷入沉思,有時跟著旋律輕拭灰塵保養唱片,大量吸取的聲響不是數年,而是數十年不斷。所有的音樂語言與想像,都從唱片中堆疊累加。 雖說現在以一位返鄉耕耘的指揮為人所知,他卻語出驚人:「其實我從沒離開過新竹!」原來,在臺北市立國樂團任職嗩吶演奏員期間的他,將近10年,天天從新竹通車上班。早上搭上6點半的客運,接著騎預先停在台北的機車,趕上9點的排練。他笑道:「因為辛苦,就不想上班了」 進入北市國,對許多國樂人算是終極殿堂了!但對他來說,熱情卻隨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音樂的處理、樂團的聲響⋯⋯這些小點加總起來,就是國樂讓人覺得不好聽的一大點了。」劉江濱嚴肅地說:「我還是沒辦法放下自己對音樂、聲音的要求。」 <p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台中
劇場與生活的忘年之遇
由豐原車站,車行入台三線豐勢路,矮房夾著公路,聚焦著視線前方的山。公路略有起伏,隱藏著24年前九二一大地震改變地貌的線索,除此之外,居民已經在時間的河道裡完成家鄉重建,而許多相遇,也是在當時展開李秀珣,即在災後來到石岡協助重建,並從2000年起留居至今。 經由九二一重建牽起的緣分 對於李秀珣而言,與石岡的緣分是如此自然。1999年跨年夜,她因故離開江之翠劇場,卻因緣際會參與了差事劇團在石岡的重建計畫。帶著前一份劇場經驗的挫敗,李秀珣來此重新開始,卻意外感到舒服自在石岡讓她想到過往跟著江之翠劇場前往福建學藝的日子:當時南音藝師張在我正好退休回鄉,每次過去,李秀珣都在福建待上至少3個月,農村的生活感與求藝回憶相互交織。 重建進駐期間,差事劇團在土牛村租房子,那時的石岡雖美,空氣中卻有一股死寂。不過開始跟媽媽們工作、認識媽媽後,益發滋長她留下的想法。《戲台頂的媽媽》演出後,參與的媽媽們想要成立劇團,更成為李秀珣的完美藉口。而這一留,就是23年。 起初,李秀珣跟著來自各地參與重建的青年們共租了1棟透天危樓。1年後,因重建而來到石岡的人逐漸離開,只剩下李秀珣跟1條狗。透過石岡媽媽們的協助,繼續在梅子社區租房8年,直到房東收回。又逢媽媽們合夥經營的餐廳「來園」決定停業,李秀珣整理來園後搬入,一住又是12個年頭。再度遭遇房東改建房屋自用收回租屋,這次她決定在石岡買地,因緣際會,透過另一位石岡媽媽買到現在的地。 石岡這塊土地,似乎也希望她留下:「很多東西都銜接地剛好,剛好發生,後來就會覺得其實不用去想這麼多,老天爺要怎樣就怎樣,順著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座標:彰化
很難,但我不是一個人
2018年初冬的某天早晨,彰化的陽光仍如炙暑,吳思瑋為了聲舞團創團作《XQ kreuz und quer》與受員林演藝廳之邀創作《我知道我是誰》已待在台灣4個月,這是她17歲離家,遠赴德國求學、工作以來,待在故鄉最久的一回。 那天,她躺在每年固定只有暑假才會使用到的老家床鋪上,睜開雙眼,一個念頭輕如飛燕,在心上落了腳:「住在台灣沒那麼可怕嘛。這樣的生活沒有不行。」她起身,下樓,見著母親正在忙活,還來不及思考,話已吐出口:「我好像可以搬回來了。」 這麼好的地方,怎麼可以沒有舞團?! 吳思瑋所謂的「這樣的生活」,是離開歐洲劇院專職舞者的穩定工作,在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街市裡,結識一群如自己離家又返鄉的戰友,一起嘗試為自己所喜愛的家鄉做些什麼的生活。 在返國之前,吳思瑋是德國不來梅劇院(Theater Bremen)舞團的專職舞者,更之前,她是自由舞者。自青少年時期獨自遠赴德國就讀福克旺藝術大學舞蹈系以來,移動是這位舞蹈工作者更熟悉的生命節奏,旅德期間,她和伍國柱、吳俊憲、 Susanne Linke、 Johannes Wieland 、Eddie Martinez等舞蹈家合作,參與不同的專案帶著她到不同的城市,遇見各領域的創作者。 「他們在乎的事情、瘋狂的點、腦袋運作的方式都跟我完全不一樣,」她笑著加重語氣,「我開始認識表演藝術不是我原本想的那樣,也發現自己的身體裡有我未曾知曉的狀態,讓我在表演上願意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成為專職舞者後,宛如共和國的舞團逼使她更直面自己,「人們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狀態、不同國籍、不同年紀。我必須在這裡找到自己,這個尋找非常困難,我花了很多時間。」但漂泊的生活也看似穩定了下來,待在舞團的2年間,她住在不來梅劇院附近,早晚上下班,跟著舞團每年固定演出3件新作,重演3、4件作品的節奏,生活在某種循環中,讓從小就chill慣的她逐漸緊繃,感覺一堵高牆正在成形,圍住了生命與生活。 2016年的夏天,她按慣例回家放暑假,某日閒散地坐在武德殿石階上,前廣場婆婆媽媽們正在跳舞,她心想:「我這麼喜歡彰化,這麼好的地方怎麼可以沒有舞團?!」她皺眉,這問題的解法單純到不需第二個選項,「好吧,那我來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上)
藝術青年返鄉/移居,在地方創造出何種藝術風景?讓我們聽聽在地居民怎麼說。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下)
藝術青年返鄉/移居,在地方創造出何種藝術風景?讓我們聽聽在地居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