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維也納
寫實派的貴族歌劇 《費朶拉》
維也納歌劇院一九九四、九五年演出季所排出的第一部新戲是喬唐諾的寫實派歌劇《費朶拉》由卡瑞拉斯和希臘次女高音巴爾莎担任男女主角。《費朶拉》一八九八年於米蘭輕歌劇院首演,由作曲家親自指導當時的新人卡羅素担任男主角羅瑞咨,他讓劇中最有名的男高音詠嘆調〈愛情禁止你不去愛〉一炮而紅,至今仍是男高音常唱的曲目。
-
新浪潮
六〇年代的反叛者,九〇年代的偶像
崔莎.布朗是美國六〇年代傑德森舞蹈劇場時期,碩果僅存的少數編舞家之一。多年來,布朗不斷實驗、經營、妥協和蛻變,從一個在六〇年代充滿理想主義的反叛者,到九〇年代主流舞台的常客。如今,布朗獨特的舞蹈美學,不但爲二十世紀末的新潮流導航,也繼續爲後現代的舞蹈理念護航。
-
名家訪談
一手掀翻了神、淫、登科夢
潘金蓮,家喻戶曉的壞;在我看來,她應有値得理解之處。諸葛亮,中國最神的男人;在我看來,他是智慧和美德(愚昧)的結合。至於孟登科這個巴山秀才,從一個不問窗外事的迂腐人,變成愛打抱不平、有點小聰明和幽默感的人;偏巧,他的結局正是可苦笑幾聲的官場幽默。我想,從事任何藝術創作,都要有自己的獨特發現。
-
演出評論 Review
革命尚未成功 川劇《潘金蓮》
號稱辛辣猛烈的四川潘金蓮,一方面背負著過於沈重的傳統包袱,一方面又沒來由的橫衝直撞,最後只給人一種血肉模糊的印象。魏明倫的翻案文章,或因他主觀認知(複雜細微的人性刻劃),或因客觀環境的限制(激進的女權思想尚未萌芽),可以說只翻了一半。
-
舞台入門
劇場空間與表演藝術之互動
「我們不強調任何藝術的唯一性,而是綜合所有藝術性的原則,去創造及表達劇場藝術的理念,因爲舞台是屬於導演、設計師們共同創造出的劇場空間與風格。」──捷克著名的舞台視覺設計大師Josef Svoboda如是說。
-
舞台之外
「喜」上眉梢
台北的冬夜,我在龍江路上一家小酒館的門前下車,推開酒館的大門,一匹綾羅織繡流瀉眼前,抬頭乍見一個「喜」字大辣辣地躺在五顏六色的彩線中。再往裡頭一瞧──三〇年代中國酒館的歡場氣息向我迎面而來
-
大陸劇場
西部京劇《西夏王》
隨著劇情的發展,李元昊的花臉由志高氣昻的鮮艷臉譜,漸變成血氣衰退的素臉;而寧令哥的俊扮則由天眞無邪的本臉,終至血氣迸發的花臉。強亦弱來,弱亦強;《西夏王》敷演了一齣殺皇后、奪子妻、子弑父的性格悲劇。
-
大陸劇場
是,或者不是 看北京人藝上演《哈姆雷特》
林兆華導演的《哈姆雷特》,側重點不是王室鬥爭,而是自我鬥爭──每一個人一生都要面對大大小小的自我選擇:To be, or not to be。從這個意義上講,人人都是哈姆雷特。
-
宏觀微調
詮釋與資料的對話
我所盼望的是多一些戲劇工作者的「拾穗」,就可以使有心從事現、當代戲劇史硏究的人多一些迴旋的餘地。資料的鋪陳並非歷史,歷史需要書寫的人可以展開詮釋與資料之間的對話。
-
專欄 Columns
法律與執行之間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如果有一位董事會的領導人,對於國內藝術界有深透的了解,又是以藝術爲生命的人,而且有協調的能力,溝通的天才,這筆錢一定可以花在刀口上,對國家的藝術發展發揮激勵的作用。如果董事會的先生們都德高望重,卻昧於藝術發展的大勢,雖立意良善,其法案可能適得其反。只是這樣的人到那裡去找?
-
專欄 Columns
創新與復古
做爲客體的藝術,本來就具有即興而發的本質,如舞蹈侵入戲劇,或者戲劇侵入電影,正可視爲藝術領域的擴大和豐富我們擔憂的只是跨越藝術疆界的任意性和蔓延性,是否眞能夠促進藝術的精緻化和深刻化。
-
專欄 Columns
詩意劇場芻議
文學(更精確地說,文字)是劇場最大的敵人和靠山。戲曲的韻白是一種提煉變造過的舞台語言,而我們眼前的現代戲劇則大量使用瑣碎的日常語言。如何在這兩種語言模式之間(或之外),琢磨出一種生動有力的語言表演方式,是今日劇場的未竟之功。
-
回想與回響 Echo
美學進駐個體錯亂的一年
在台灣本土小劇場硏究中,或許我們更需要的是對於十年來的劇場實踐,將之視爲硏究客體的嚴謹討論,而非文人信口開河的好惡評鑑。
-
回想與回響 Echo
擾攘塵世一甘泉 記一場中提琴饗宴
在演出許尼特克的《獨白》Monologue時,貝許米特中提琴獨奏的驚人控制力表現得淋漓盡致。看着他賣力演出,一頭半長的頭髮,瘦削的身材,再加上整首曲子頗有鬼哭神號之勢,感覺好像是畫像中的帕格尼尼走了出來。
-
回想與回響 Echo
新新國樂的老老問題
如果,「數大爲美」爲某些人士,特別是爲政者「制禮作樂」之所需;如果,「揚大漢天聲」爲部分國人民族情感之所繫。是則,無論學者如何評論,國樂團必然是「堅強屹立」的存在下去,因此,學者何妨暫停責難,從抽象如美學、具體如編劇等問題一起來建構、來檢視,而彈撥樂器的存在正是極需檢視的問題。
-
回想與回響 Echo
的確是瞎子摸象 國樂參與歌仔戲
歌仔戲引入國樂未滿十年,參與者不過寥寥幾人,的確暴露出不少「瞎子摸象」的困境,但總比不動手摸象、光憑想像還接近事實一些吧!
-
回想與回響 Echo
到國家劇院看野台歌仔戲 《白蛇傳》有歌仔味
旣無花俏的噱頭,也無龐大的國樂隊;全戲使用衆所熟悉的舊調:七字調、都馬調、走路調等,伴以大廣絃、月琴等,簡單樸素,動人心弦。我心裡想,好久沒聽到這麼「忠於原味」的歌仔戲了。
-
即將上場
從三B兒童到演奏三B作品 蘇顯達小提琴獨奏會
國內知名的小提琴家蘇顯達,即將於四月一日開始,由鋼琴家諸大明擔任伴奏,分別於台中、台北、台南、高雄舉辦四場獨奏會,演奏精采的「三B作品」,再一次展現「三B兒童」傑出音樂表現! 當林昭亮、胡乃元、蘇顯達、辛明峰、蘇正途、侯良平等國內知名音樂家,分別在國內外樂壇大放異彩之際,國人一定沒料到,他們全都來自於台南一個特殊的樂團──「三B兒童交響樂團」。該樂團是在民國五十四年由熱愛音樂的鄭昭明老師,與一群醫生們共同組織,成員由這群音樂愛好者的子女組成。在當時,與「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並立爲台灣兩大樂團,該團培育出的音樂人才,如今大多在國內外樂壇各領風騷、爲國爭光。 「三B兒童」中知名的小提琴家蘇顯達,與曾獲國際范.克萊本大賽獎項的鋼琴家諸大明,在這次獨奏會中即將演奏的巴赫《夏康舞曲》、布拉姆斯《d小調第三號奏鳴曲.作品一〇八》、貝多芬《A大調克羅采奏鳴曲.作品四十七》等膾炙人口的著名樂曲。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台灣渥克春天異術祭 台灣渥克劇團在人間劇展之後急著找房子,原因是演出期間天天上報,房東因此發現團長楊長燕並非「與哥哥嫂嫂同住」,而是在搞劇團,「難怪鄰居一直說你們很吵,請搬家吧。」這一逐客令無巧不巧地讓台灣渥克租下了原「甜蜜蜜」食店。 經過幾個月籌錢、整修之後,台灣渥克將在四月推出「春天異術祭」,有興趣的人可以電話:(02)368-0754聯絡,地址是台北市羅斯福三段210巷1-1號1樓。 (編輯室) 光環舞集閃耀紐文中心 光環舞集今年春季展開緊密行程,同時活躍於國內外表演舞台。 該團於三月八日展開春季巡迴公演《奧林匹克》,將陸續在銘傳管理學院、中原大學、淡江大學及國立藝術學院演出。此外,該團亦榮獲文建會遴選爲八十四年度海外展演團隊,四月七日至十日將於紐文中心「台北劇場」連演三場,以《奧林匹克》舞碼呈現在國際舞台上。 (編輯室) 文建會劇本出版四月中評選 文建會「舞台劇本補助出版計劃」於三月十日截止收件,計有二十多個團體與個人送件,六十件作品參選。四月中將邀請多位知名學者共同評選出二十四件傑出劇本,含括社會、靑年與兒童三大類。預計在六月舉行出版品發表會。 此計畫肇始於汪其楣敎授所主持出版的八十二年「戲劇交流道」劇本系列,入選的劇團與作家相繼在台灣與國際劇場上締造佳績。今年遂由文建會提供經費主辦,交由汪其楣敎授策劃,劇場工作者張皓期負責編輯,希望能將八〇年代的台灣劇場做一完整的紀錄。 (編輯室) 〔越南〕 「越戰」國際音樂節 聯合國敎科文組織在越南的常駐代表陶越忠最近宣稱,計劃於今年六月在越南中部城市順化舉行大型國際音樂節,以慶祝自一九七五年以來越戰結束、實現和平三十周年。這是戰後越南所承辦最大的一次國際性藝術活動。這個音樂節由國際媒
-
活動看版
噢,幕不要落得太快 普契尼的歌劇世界
在寫實主義極盛時,普契尼是最「浪漫」的一位。也許正是因爲這種浪漫,使我們心甘情願地被那浪漫的淒美所迷惑。且聽郭志浩如何揭開一幕幕情節虛幻,感情卻眞實誘人的歌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