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家交響樂團
多條脈絡齊行 畫出最美藍圖
二○一九╱二○樂季是NSO音樂總監呂紹嘉卸任前的最後一個樂季,是他對十年工作的總結,也是充滿離情的一季。翻開樂季手冊,可以發現節目的安排有多條脈絡同時進行,如為慶祝貝多芬的兩百五十歲安排了樂聖的多樣經典,也持續呈現呂紹嘉力推的巴爾托克與西貝流士等等。當然客席音樂家的明星級陣容也是不容小覷,樂團更一口氣邀了三位駐團藝術家,藉著不同背景的他們與樂團互動,期待帶給樂迷與眾不同的感受。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大師掌旗令人期待 讓樂團與產業、市民同在
這個新樂季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是個全新的開始,自從國際指揮大師殷巴爾首肯接下首席指揮,就讓樂迷對北市交的未來充滿期待。果然這個樂季就以殷巴爾擅長的馬勒出發,定名為「英雄時代殷巴爾的馬勒傳奇」,將透過演出三場馬勒的交響經典,升級樂團的演奏功力。另北市交也力圖觸及一般大眾,透過下半年開季第一場的音樂劇《綠島小夜曲》,用現代角度回顧當年的時光。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新任首席指揮
殷巴爾 請來音樂會,我會給你快樂的理由
二○一五年與二○一八年,指揮家殷巴爾兩次與北市交合作,聽眾們都還記憶猶新。二○一九年三月,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正式宣布由他接任首席指揮,並敲定在二○一九年下半年演出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第二號交響曲與第四號交響曲,粉絲們歡欣鼓舞。雖然樂迷對殷巴爾的錄音,特別是與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灌錄的馬勒全集都不陌生。但能夠讓大師長時間至本地耕耘,卻是難能可貴。在演出前,本刊特別與殷巴爾進行訪談,除了讓聽眾更了解這位碩果僅存的指揮大師,對於指揮、對於作品與對於新任務的看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文學底蘊經典交響 細膩處更見深度
二○一九/二○新樂季節目一推出,讓人看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在經典與當代的曲目中積累演奏實力的企圖心,也看見樂團在社會音樂教育上所做的努力,天平兩端,終於有了平衡。國臺交新樂季節目分成兩大主軸:「文學經典」系列演出以莎翁名著、德國大文豪歌德劇作、詩歌等文學為本或靈感的音樂創作;「巨人之聲」系列則規劃演出貝多芬、白遼士、布魯克納、馬勒等偉大作曲家經典代表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雄市立交響樂團
在地深耕不斷提升 雅俗共賞推廣播種
深耕高雄地區多年的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在二○一九年九月至年底的新樂季,以耳熟能詳的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作為開始,並漸進式地推出古典曲目與國際樂壇知名的演奏家,最後以法國當紅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作為樂季高潮,希望吸引更多不常聽音樂會與從未聽過音樂會的聽眾進入音樂廳。而高市交也將擔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檔重量級國外節目的管絃演奏,對樂團來說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也將是極具意義的藝術交流與學習。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北市立國樂團
邁入不惑之年 跨界挑戰自我
二○一九年適逢臺北市立國樂團四十周年,盛大慶祝自是必然。除了有展覽、學術論壇、專書出版等,最重要的當然是音樂會的精采表演。團長鄭立彬誠摯邀請了歷任的團長、音樂總監、客席指揮與曾經的優秀團員,回娘家共襄盛舉外,曲目有經典也有新創,還跨界尬擊樂、尬戲劇,展現北市國不斷跨越界限、挑戰自我的企圖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灣國樂團
揮灑創意從土地出發 委創新曲為未來鋪展
在即將來臨的二○一九下半年樂季中,身為台灣唯一的國家級國樂團的臺灣國樂團,除了將既有製作再度精煉外,也持續開發新的合作可能,以「用國樂訴說台灣最美的故事」為核心,推動各種演出與計畫,持續完成傳遞國家文化特色的任務。除了推出新版「寶島辦桌」、「布袋戲戀歌落花斷情雨」等,NCO也持續累積作品,邀請台灣作曲家創作,並透過表演安排讓新生代指揮上陣呈現,期盼能透過邀約委創、演出安排,持續為台灣培育更多的專業新血。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雄市國樂團
攜手戲曲多元展現 遊子返鄉分享成果
九月起至年底,高雄市國樂團推出的節目頗有「戲」味,除了與南部歌仔戲天王陳昭香、郭春美合作,還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同台。另也安排了旅外音樂家返台演出,期待展現台灣國樂界的人才培育成果,也讓旅外音樂家回來分享經過淬煉的飽滿樂音。
-
企畫特輯 Special
在柴可夫斯基樂聲中 跟著芭蕾躍向天際
由福爾摩沙芭蕾舞團、長榮交響樂團將於八月份聯手演出,編舞家余能盛編創的《關於柴可夫斯基》,以柴可夫斯基的兩部作品《翡冷翠的回憶》和第四號交響曲為底,由技藝精湛的芭蕾舞者以肢體詮釋,邀請觀眾跟隨舞者的輕盈腳步,在柴可夫斯基豐富敏銳的樂聲中,啜飲生命美學,也向藍天飛躍而去
-
舞蹈
夜市身體 饒舌台灣
她╱他們口中或者都喃喃自語,但觀眾毋須回答或專注,「各自表述」是台灣社會目前的「共識」,《台灣製造》極嘲諷地打臉了自我提問。一、二段演示「我思故我在」,每個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身體,與其說《台灣製造》為觀眾拼貼了一幅混種的文化身體,毋寧說,我們終究難以找到一個社會身體,可以承載文化、社會、政治、歷史的台灣人大寫的身體。
-
戲劇
回歸宇宙原貌的探險
森林轉變成了一片無垠廣袤的境地,與一開始的城市相較,形成了自然與文明、無限與有限的對比。這樣的境外世界看似神秘而詭譎,無邊無際,但又同時帶有未來感,呼應著小紅帽心之所向的外太空世界,似乎也意味著此般希望,看似無可捉摸卻又充滿著無限可能,深具寓意。
-
戲劇
悲傷在鑼鈸喧騰裡輕輕搖晃
歡鬧之餘,看似無意識、受苦、扭曲著的肉體,反映了人終其一生的泅泳、艱苦,在人生的最後一場歡鬧、荒謬中,走向無可避免的告別。但,那些在初次演出時精采的雜技表現刪去了許多,具有畫面感的技藝表現被代換成糾纏而無意識的肢體表現與互動,帶有詭譎氣氛的表現與燈光設計,也因在陽光強烈的棚下演出而少了幾分民俗技藝具有的神秘感。
-
戲曲
過去的現在.未來的未來
相對單純、隨機,甚至是缺少因果關係、邏輯貫穿及妥善結局的敘事,與仍有成長空間的演員,《永》很難被認為是部成熟的作品。但,有意編排情節、配置做工的「培育演出」一體到位,則讓「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的「培育」必須被一同思考。也就是,重點不是完成作品,而是意圖將歌仔戲的傳承、積累與變革帶往什麼方向?
-
ARTalks
歷史是留給有回憶者
觀賞的當下,不斷地揣想著,我們是跟著M的回憶在尋溯一九八七年的浮光掠影,當年的M也藉由陳映真的《兀自照耀著的太陽》跟著故事中的小淳的敘述回到一九四○年代知識分子殘影與身分認同的混沌,那麼,這批演員以及當今廿、卅歲的九十後青年,在卅二年後,他們又將以何方式及姿態,回望二○一九年的當下,屆時廿、卅歲的年輕人,又將如何談論二○一九的種種?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新加坡跨域藝術家
徐家輝 科技搭橋 讓靈魂跳舞
旅居柏林的跨域藝術家徐家輝,曾經是乒乓球選手,後來夢想成為肢體劇場演員,但後來卻透過數位科技,踏上表演藝術的舞台。他的創作皆透過漫長的田野調查,進入亞洲當代舞蹈的現場,企圖跨地域、跨文化地描繪出當代舞蹈「當下」的輪廓。即將來台演出的《極黑之暗》,是他召喚已逝日本舞踏大師土方巽的靈魂「共創」之作,徐家輝認為,當代舞蹈面向傳統,不該懷舊,而是如何跟這些身體的「鬼魂」一起,走到更遠的地方。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劇場演員
余品潔 在劇場裡找到回家的方式
出身嘉義眷村的余品潔,原來對嘉義是沒有認同感的,當年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能到台北去,把自己放到主流位置;但在接觸戲劇後,才發現演戲是開心的,並且跟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自己想出來的事情,是有夢想與目標的。在台北待了九年後,余品潔決定回嘉義定居,與阮劇團的夥伴、也可說是家人,一起作戲,一起圓夢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想像.轉化.記憶 數位時代的策展新挑戰
每四年一次的劇場盛會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今年於六月上旬舉辦,本屆是該展暌違十一年後終於重返原本的主展場「工業宮」,大會的主題則提出三道讓舞台和空間設計師、建築師的藝術生命得以連結、前進和持續地發展的力量想像.轉化.記憶。其中台灣的學生館「試衣間」以台式熱炒店為背景,讓參觀者穿上戲服、戴上耳機聆聽原創文本和執行動作,進入角色並與其他觀眾互動,貼合劇場性與現場性,博得評審青睞,獲頒最佳學生館體驗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放牛班的舞台 從生活發生的音樂
德國「聲響雷達」機構致力將藝術家帶入學校、帶入課堂,讓音樂表演藝術,真正進入學生的日常。近期在柏林,由三組高中「放牛班」學生呈現的演出,即是其成果之一。其中在藝術家Steffi Weisman指導下、由學生創作的《擲好運》,從實驗日常聲音為起點,透過舞台投影,玩一場比大小的擲骰子競賽,學生利用鎖鏈、布鞋鞋底摩擦、兩壺茶水相倒等,意想不到且細膩地改變了聽眾的聽覺感知。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驚心詮釋顛覆傳統 敷演無國界與時空限制的「愛」
為了迎接二○二○的東京奧運,東京的新國立劇場於七月推出全新製作的浦契尼歌劇《杜蘭朵》,由新國立劇場音樂總監大野和士策劃並率領巴塞隆納交響樂團演出,邀來知名的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由藝術總監艾力克司.歐雷擔任導演,在不更動浦契尼原來的歌劇下,做出極為顛覆、卻又令人佩服的詮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不斷的焦慮困境,不停的狂喜催眠派對
曾在二○一七年來台演出《強迫症之戀》的莎倫.伊爾,近期在巴黎夏佑劇院演出了同系列的續作《愛,第二章》。這兩個作品都是不羈、挑釁、令人振奮的催眠舞蹈,《強迫症之戀》將瘋狂的激情與強迫症相互碰撞,《愛,第二章》則質疑現代孤獨,以及人與人之間缺乏連結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