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逞
-
即將上場 Preview 第七屆的華文戲劇節台北開鑼
中港澳五團演出 各展身手解讀人生
第七屆的華文戲劇節再度移師台北,邀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香港影話劇、劇場空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及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共五個團體演出,連續四天馬拉松式接力演出,規模不小。這次各團推出的劇碼,多探討個人與家庭、社會或自我面對的困境,以不同的故事解讀人生,藉此機會,或可領略不同城市的生命異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象和幻象、真實與虛擬的多重辯證
科技+劇場=表演藝術的實驗進行式
將科技藝術放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上討論,不是去談誰比較「高科技」,應該將焦點放在當代劇場中,創作者運用科技的創意與互動性。再前衛的東西都會老舊,藝術跟著環境與思想而進展,在數位時代,所有的改變都與科技有關,創作者的思維也是;一個好的跨領域創作,一方面要讓人感受到科技性,另一方面回歸到劇場本質的表現,展現藝術的內涵。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從傳播專業到聲樂舞台
廖英君 人如其聲的甜美女高音
有樂評家說,廖英君天生就屬於舞台,當她一站上舞台,就如珍珠般綻放耀眼的光芒;更有樂評家說,廖英君的歌聲散發著與生俱來自信卻柔美的個人風格。這位近期崛起的女高音,聲音與外表一樣甜美亮麗,出身藝術之家卻非音樂科班的她說:「歌唱,是我人生最大的夢想!」所以從台大經濟系、康乃爾大學傳播碩士,一跳跳到羅馬音樂學院學習聲樂,就是為了打造自己的歌唱之路,她更期待自己成為「台灣的莎拉.布萊曼」。
-
即將上場 Preview 高雄縣歌仔戲大觀, 看好戲過好年
從小年夜到初六 七台戲大車拼
過去,歌仔戲在內台蓬勃發展時期,曾有九百多團在市場競爭的盛況,劇團整年戲路繁忙,作完尾牙之後,團員才能卸下戲服回家過年,封箱卸館是全年最後一齣戲,就叫「卸館戲」,也稱作「謝館戲」,感謝祖師爺的庇佑,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而每年演出壓軸封箱戲的,就是最旺的那個團。今年,高雄縣文化局在縣長楊秋興的推動下,於農曆年間舉辦「牛年忘返戲迎春.高雄縣歌仔戲大觀」,從小年夜到初六天天上演好戲,同時趁著北部返鄉的民眾,帶著阿公阿嬤、闔家大小一起來看戲,將看歌仔戲塑造成另一種年節團圓的氣氛。
-
特別企畫 Feature R.W.的表演美學
由外而內的低限表演
機械化的動作與手勢,雕塑般怪異的身體姿態,在緩慢、接近停滯的節奏控制中靜態運動這是我們所常看到的羅伯.威爾森作品中的演員表演,高度形式主義的肢體,其實是為了反抗劇場的寫實主義,威爾森反以極簡的表演,沒有太多戲劇動作,卻產生最大的情緒效益,使觀眾能忽略追求情節與角色的連貫性,轉而將焦點投入欣賞作品的結構和形式之美。
-
特別企畫 Feature R.W.的創作基地
讓藝術家相遇的「水磨坊藝術中心」
經年全球走透透、忙著推出各種創作的羅伯.威爾森,到底在哪裡醞釀他的獨特創意呢?答案就是:位於紐約長島的「水磨坊藝術中心」,這是威爾森夢想實現的地方,不僅是一個藝術交流的平台,威爾森畢生收藏的私人博物館,也是他所有創作發想的基地,更是他的家。每年夏季,威爾森會邀請世界各國約一百位藝術家來到水磨坊藝術中心,相遇交流激盪創作。去年台灣的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應邀駐村,透過他們的經驗,讓我們認識威爾森的創作基地,也看到不同於作品之「冷」的熱情威爾森。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台灣版 《歐蘭朵》女主角魏海敏
京劇不一定要姓「京」,要能夠跨出去
羅伯.威爾森的《歐蘭朵》有英、德、法三種版本,擔綱演出的皆是世界一級女演員。此次台灣演出,由傳統戲曲界第一名旦,國家文藝獎得主魏海敏獨挑大樑,挑戰歐蘭朵這個忽而男聲,忽而女聲,既是古代奇男子,又是現代獨立女性的奇異角色。向來對東方文化崇仰的威爾森,如何透過京劇的寫意美學,打造東方版的《歐蘭朵》?本刊專訪魏海敏,談她與威爾森在排戲過程中的跨文化交流和衝擊,以及如何共同激盪出,融合京劇元素與意象劇場的獨特表演美學。
-
即將上場 Preview 豫劇、南北管、崑曲 現代劇場裡再創新
「新點子劇展」 掘探角色的內心幽微
無論傳統戲曲的形式如何講求實驗創新,最終還是要回歸內容,講一個讓人心有所感的故事。今年兩廳院「新點子劇展」脫穎而出的三齣劇作,台灣豫劇團《劉青提的地獄》、野墨坊《大神魃》及二分之一Q劇場《半世英雄.李陵》,除了分別以豫劇、南北管、崑曲為傳統元素,揉合現代劇場手法,賦予傳統戲曲創新表演美學外,更不約而同地強調文本角色內在的探索,企圖在傳說、歷史、神話杜撰的虛構情節中,找到與當代觀眾對話,共鳴共感的真實情感經驗。
-
即將上場 Preview 移植克莉斯汀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
《雪夜客棧殺人事件》 挑戰懸疑推理歌仔戲
《雪夜客棧殺人事件》移植自法國作家阿嘉莎.克莉斯汀的推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編導蘇芷雲說,傳統戲曲向來有「瞞演員不瞞觀眾」的編劇特質,觀眾多以「全知者」角度觀賞演出,因此戲曲幾乎沒有推理和懸疑的題材。但這次的改編,她將原著十二人兇手團濃縮為七人,角色如拼圖般,一塊一塊拼湊出完整的故事輪廓,觀眾不到最後一刻不知結局。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大陸花臉名角 演完閻王演霸主
陳霖蒼 與國光「共塑傳統魅力」
以演出《霸王別姬》的楚霸王知名,並以《夏王悲歌》、《駱駝祥子》兩度獲中國戲劇界最高榮譽的梅花獎的陳霖蒼,曾於一九九六年來台演出代表作《夏王悲歌》。暌違十二年,再度登上台灣舞台,除了在《閻羅夢》中情義跨刀相挺,還將與國光演員合演老戲,陳霖蒼說,他是為了感念父親陳永玲晚年與國光的特殊緣分。
-
即將上場 Preview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來自禪坐的靈感
《潛水中》 從直覺找回心靈的自由
由出身「優人神鼓」的張藝生、梁菲倚組成的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將推出新作《潛水中》。該劇由兩人平日禪坐出發,並從《碧海藍天》、《潛水鐘與蝴蝶》兩部電影得到靈感,台灣、香港、馬來西亞三地藝術家共同合作而成,從人與大自然、深海之間的關係,思考人和人之間的互動。
-
藝號人物 People 從新老戲到移植西方經典歌劇
李寶春 做個「與眾不同」的角兒
出身戲曲世家,有個鼎鼎大名的名家父親李少春,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李寶春在舞台創造上,卻不為流派、傳人的框框限制,他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牢記父親的教導,於京劇藝術上,大膽開創、與眾不同。即將上演的《弄臣》移植自西方經典歌劇,他謙稱對西方文化了解不夠透徹,只是「斗膽」、憑他的理解「借題發揮」。李寶春年紀越大越活出自己,拋開傳統包袱後,藝術之路更加海闊天空。
-
藝號人物 People 找回台灣失落的美好價值
吳念真 「情義」打造「通俗」好戲
吳念真戲裡寫的都是日常生活在你我周遭的小人物,講的也是再平凡不過的處世之道,卻因為劇裡頭的角色、情節都是大家所熟悉,所以格外有共鳴和認同感,觀眾被喚起共同記憶的同時,也重拾某些台灣被遺落的美好價值,而這其實來自吳念真自己對創作的堅持、生命的信仰情義。未來,無論電影、廣告、舞台劇,不管在哪一個領域,相信吳念真還是會跟觀眾繼續搏感情下去。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賴聲川:讓故事說自己的故事
我編這劇很單純,就是讓這些故事自己說自己,不搞什麼花樣或特殊的劇場型式;就是故事。光靠故事就很強了。我融合很多偉忠說的故事,十家、二十家人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有太多元素可用,如果沒有節制的話,我絕對可以做出八個小時!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兩廳院董事長談「台灣國際藝術節」
陳郁秀:強調跨界、跨國、跨文化,展現台灣創造力
兩廳院將於明年二月二十日至四月三日,隆重推出「二○○九台灣國際藝術節-未來之眼」,以「科技」為舞台主角,將由世界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與京劇名伶魏海敏聯手合作的《歐蘭朵》擔綱開幕演出。本刊特地專訪一手促成藝術節誕生的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一談她對「台灣國際藝術節」的品牌定位與思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節完全操作手冊
啥是「藝術節」? 一大堆節目一起演出就叫「藝術節」嗎? 從策展規劃、行銷推廣、塑造品牌、尋求贊助、到推票催人氣,藝術節的操作要比單一節目來得複雜,挑戰性更高,要注意的環節也更多更廣。如何打造一個成功的藝術節?本刊綜合整理多位藝術節策展人的經驗,讓讀者更認識「藝術節」。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外表坊、莎妹、第四人稱表演域
三齣戲說愛情 萬年老梗新表述
從古自今,愛情題材之所以永不退流行,正是因為它最容易引起共鳴。走進劇場,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外表坊時驗團、第四人稱表演域即將推出的新作,不約而同以愛情為題,各自表述,或語言嘲諷辯證、或手法虛實交錯、或挖掘新世代愛情觀點,呈現愛情的三種面向。
-
焦點專題 Focus 從主題詮釋到形式實踐上的顛覆
當代傳奇《樓蘭女》 希臘悲劇的京戲變裝
從《米蒂亞》到《樓蘭女》,驚世駭俗的題材在今日看來聳動不再,超越時代背景的人性刻劃,倒是放諸四海皆準;從戲曲表演體系出發,卻拋下了京劇的鑼鼓和聲腔,擺脫了程式化的唱唸做打,二十一世紀的《米蒂亞》顛覆性格仍在,只是從「主題」的詮釋轉換到了「形式」的實踐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但能博得觀眾喜,便是功成圓滿時
莎士比亞的喜劇,為什麼過了四百年,還能讓人發笑?錯認與扮裝的笑點歷久不衰,丑角的插科打諢永不褪色,再加上當代製作引進的新詮釋與新形式,讓你不笑也很難!
-
專題 真正的「台灣國寶」!
古典掌中戲,誰是接班人?
堅守傳統本位的古典掌中戲,雖然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資產,但在傳承的路上,卻是風雨飄搖步履蹣跚。外台演出市場的萎縮,首先衝擊到的就是演師的養成,少了鍛鍊的機會,技藝的成熟更為不易。誰能來接班,傳承台灣的國寶藝術?文化當局怎能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