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岳霖
《PAR表演藝術》特約編輯、劇評人、戲劇顧問與國立清華大學兼任講師,曾任表演藝術評論台執行編輯。希望自己的文字裡能夠有光,還有溫度。
-
戲曲
當代演員劇場的「傳承」:從當代傳奇劇場的科技京劇談起
時至今日,我們對京劇仍有「一桌二椅」、「演員劇場」、「抒情」、「寫意」等理解,但在當代創作裡確實已不是不可推翻的定律,於導演、舞台美術、燈光等現代劇場編制介入後,多數劇團都重新詮釋、或回應京劇的美學,在劇本、表演等方面產生質變。去年年末,「科技京劇」成為另一個話題。(註1)事件本身已暫時落幕,此議題的發酵或偏離主軸、或正中核心,都有待時間檢驗。但記者陳宛茜當時的報導文章〈傳統戲曲擁抱高科技 失原味恐四不像〉(註2),將當代傳奇劇場《蕩寇誌之終極英雄》全沉浸體驗展(後簡稱《終極英雄》)拉入批評行列,倒出現根本性的謬誤:國家劇團與私人劇團對「傳統藝術」的態度,是否有本質的不同?在此「不同」下,兩者就算都以科技為創作走向,背景與目的能否歸於同樣探討主題?
-
跨界對談 楊輝 X 汪兆謙
大鬧殿堂的行前宣告
《十日談》(Decameron)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寫實主義短篇小說集。說的是,1348年的一場瘟疫讓一群年輕男女躲避到佛羅倫斯郊外山上的園林別墅,每人每天講一個冒險故事、或是色情笑話等來放鬆心情,而這10天裡100則葷素不忌的故事,就是《十日談》的內容。 數百年後的今天,有群人躲進台灣南部的「釣蝦場」,於是《釣蝦場的十日談》就在這個新的(後)疫情時代裡誕生了! COVID-19與黑死病,義大利佛羅倫斯與台灣嘉義,薄伽丘與阮劇團,是跨時空與跨文化的對照;人戲與偶戲╱布袋戲,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則在不同領域、世代的創作者手中,找尋著交會的位置。傳統布袋戲出身、卻在歐陸與當代劇場合作的國際偶戲大師楊輝,以及回到嘉義創團、決定用「鄉村包圍城市」的阮劇團創辦人汪兆謙,要用不登大雅之堂的故事、接地氣的通俗語言,闖進戲劇的殿堂這是他們即將行動的預告宣言!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甘露水》與她的摩登女子朋友們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簡稱日殖時期)(註1)的1920年代之後,在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推動的現代性浪潮中,催生了一批新鮮、充滿朝氣的面孔「摩登女孩」(日文為モダンガール,為英文modern girl的外來語)。在這群脫離纏足舊習,接受日本新式教育的「新女性」中,也包含了台灣第一批女性舞蹈家。 但在回溯這群舞蹈前輩之前,讓我們先藉著消失近半世紀的《甘露水》在2021年底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一展中重見天日的機會,透過展中的5件重要作品與檔案,從摩登女孩們的姿態、穿著、使用的器物、發出的言語、藝術的實踐,重新認識這個獨特的群體,一窺她們在大時代中的自處、言說、安頓之道,並以此勾勒出時代的斷面。
-
扮神魔舞妖異 「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戲出新天地
邁入第5屆的「臺灣戲曲藝術節」,今年以「服妖嬈‧神自在戲出新天地」為創作主題,規劃12個頂尖團隊推出一系列作品,自4月1日起至6月5日止,於臺灣戲曲中心盛大登場。
-
跨世代對談 郭春美X孫凱琳
劇團是我們的家,不管怎樣都會繼續做戲
是機緣也是意外,2021年傳藝金曲獎,入圍5次的郭春美用《雨中戲臺》獲得最佳演員獎,劇中的她演歌仔戲也演一名歌仔戲演員;而她的女兒孫凱琳也在3次入圍後,同樣用這齣戲奪得最佳新秀演員獎。這是一項歷史紀錄,母女同時入圍,然後獲獎。 郭春美,說是台灣數一數二俊俏、瀟灑的歌仔戲女小生,並不為過。她繼承了演戲的基因,從自家劇團、電視歌仔戲到創立自己的劇團春美歌劇團;同時,這條演戲的血脈流進了女兒孫凱琳身體裡,自幼從自己母親的一舉一動與諄諄教誨裡,學著怎麼做戲,成為戲班的孩子也成為一位演員找尋與自己母親不同的演員。 舞台上對戲,舞台下感情深厚的她們是不是也正在上演一齣家庭劇呢?那天,我們在演出現場的後台,於兩人笑聲不斷的對話裡,透過亮白燈光的的化妝鏡,照出她們還未上妝的過去,與現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吳明倫
田野調查是用來驗證的
2021年,《十殿》用約莫5小時的演出長度、生猛的台語氣口掀起話題,而廖小子設計的海報以螢光紅、綠為主色調,強調在地與草根;演出現場有名女子,身著略帶龐克風的深色,卻在不同場次時於黑髮間染上與海報相似的紅、綠兩色。而這名女子近期喜好收藏各種貨車後斗照片,並提供親友投稿;也在《十殿》的創作期間,與陳守玉、洪健藏等人組了一個至今沒有任何發表紀錄、同時強調不具備任何樂器才能的樂團「美太妹」(但她強調有團練過「一次」)。《十殿》發表前,更「夥同」演員,以劇中角色身分投了「情書」到「《江╱雲・之╱間》情書募集展」,期盼獲得金馬影帝張震的朗誦。
-
少年往事 在京劇裡安身立命
戲迷王安祈的年少回憶
「少年往事當然願意分享,只是想談的是剛開始編劇的事,想談談郭小莊,我那時20幾歲了,已經不是少年了,合適嗎?」信裡文字彷彿有聲音,不疾不徐,是溫和且帶點純真的問句。 王安祈,大概是我們這一代人認識、甚至愛上京劇╱戲曲的引路者,不管她是用哪種身分,編劇、學者、劇評人還是藝術總監,也無論是她寫下哪種類型的創作與文章。我所認識的她,總是最忠誠地坐在劇院裡的紅椅子上,專注而不發一語,但眼淚早已滾落到她的膚色裡頭。 戲曲,離不開她;但王安祈或許會說,這是她回報戲曲的方式,從編劇的那一刻開始
-
特別企畫 Feature Photo Stories
Watch from Home,舊作上線開啟「宅看戲」
綠光劇團於今年6月底將《人間條件》1至6集線上首映,累積超過280萬觀看人次。
-
特別企畫 Feature Photo Stories
劇場演員斜槓YouTuber爆紅,正面迎接影像挑戰
嚎哮排演創造「匿名者」,疫情高峰期間頻道訂閱量漲幅將近1004%。
-
特別企畫 Feature Alternative Plan
兩波疫情下,台灣現場演出的折衷與轉變
相較於全世界的COVID-19疫情,台灣的案例數相對平穩,主要集中於2021年5到7月間;而對表演藝術產業產生較大影響的則有兩波衝擊,分別是2020年3月到6月間,以及2021年5月至7月間。但是,兩波衝擊後如何恢復實體演出的方式與走向有所不同,或多或少改變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
-
佇遮 ê 門道
Dub Lau:尋找自己嚮往的山海
獨立工作者飛抵異國,放棄自由身,進入團隊擔任專職,以雙重的「新人」身分,看見了何種台灣劇場風景?本期透過馬來西亞的舞台技術統籌Dub Lau之眼,窺探異鄉人的自我碰撞與現實壁壘。
-
編輯 Pick-Up
最好的朋友
2006年,《盛夏光年》電影上映。2021年,《盛夏光年》在疫情趨緩的盛夏尾端,上映了數位修復版。
-
特別企畫 Feature 疫情工作法
疫情之中,我們的工作方法
我們討論團隊的工作方法時,往往會試著從他們的經驗累積、主事者風格、機緣巧合等因素裡找到「準則」當然,這個準則會隨著各種特殊情況,找尋各種因應之道。於是,從2020年初開始影響世界情勢的COVID-19疫情,打亂了團隊們好不容易成立的工作方法,必須在混亂裡有所應變。 那麼,這些以創作、製作為主的團隊如何回應疫情時代,又怎麼看待這段可能停滯的時間,並找尋「疫情下的工作方法」?他們或許重新檢視過去、開發線上作業、盤點現有資源、維持創作能量、開發全新形式等,這些方法在這8組團隊無法如常的日常裡施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後解析
讓我們在一起:談劇團組成的世代轉變
過往的劇團組成,多半以「創辦人╱主創者」為核心,再去組織團隊、發展作品;但,近年的新生代團隊在組成契機與方式、創作策略與模式中,也開始出現「所有人共同發想」的亮眼案例。那麼,他們「在一起」的原因、方式與後續可能是什麼?藉此現象,讓我們一窺「一起做事」劇場生態變化。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後解析
交換丈量世界的方法:談體驗設計的跨域合作
以「沉浸式」、「參與式」、「體驗」、「互動」等作為關鍵詞,會察覺這些概念的運用,確實擾動台灣的表演藝術生產,且從2018年起蔚為趨勢,至今未歇。(註1)
-
焦點專題 Focus
如何「共製」:台灣共製演出的兩種基本型態
共製,字面語義是共同製作,通過資源(其中包含資金、人力、排練與演出場地等)的投資進行合作,常見於表演藝術、電影等領域。
-
焦點專題 Focus
共製再思考 X 6位實踐者的提案
對台灣表演藝術圈而言,「共製」(co-production)是近年的關鍵字之一,舞台上不乏不同場館、國家,以資源整合、國際交流為前提,所進行的藝術探索,並產生各類型的共製節目。 廣義來說,共製涉及「金錢」與「藝術」兩種模式的合作分類。前者以資金挹注為主,後者涉及不同角色間的藝術理念協商,此兩類型間往往有模糊地帶,不同團隊、製作人、藝術家或機構之間對「共同性」的追求,可說是困難重重,沒有一概而論的SOP,但也因此存在各種新的工作思維與模式的可能性。 隨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大場館與地方文化場館陸續到位,各館、各地方的藝術節相繼舉辦,增進了場館共製、國際共製等市場需求,也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對話與交流,方能推展創作能量。本刊嘗試透過6位身處「共製」大群體中的實踐者,以其身體力行得來的反思與再提問,嘗試描繪「理想共製」的可能
-
職人的圖鑑
包頭:戲曲界的髮妝師
一部作品如何成形?背後隱藏多少職人的戲法?〈職人的圖鑑〉每期揭開一名劇場幕後工作者的面紗,零距離打通觀賞表演藝術的任督二脈!
-
劇場ㄟ冷知識
掌中戲班的神鬼禁忌與解方
傳統戲曲的功能與展演場域,在時間推移間因庶民生活、傳播媒體而變化,但戲班仍保留世代相傳的規則。這些禁忌以及解方,隨記憶與技藝於父子、師徒等關係裡一起被傳承;進入現代劇場後,產生另種對應方式這些時有彈性、時有些不合時宜的準則,同時有血緣、生命承繼的意義。 本期的〈劇場ㄟ冷知識〉邀請於嘉義創團超過75年、長義閣掌中劇團第三代傳人、製作人黃錦章解說,以他父親留下的那句「只要有廟(有神、有鬼),就會有戲可以演」,作為這些代代相傳的禁忌與解方最好的註腳。
-
焦點專題 Focus 如果在2030,一間表藝圖書館
如神經突觸傳導而來的知識共享
動物對於刺激所產生的反應與動作,依靠神經系統;其訊號傳遞並非一條神經可以完成,必須經由多條神經間的轉換才能順利傳到目標。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細胞、腺體之間通信的接頭,稱為「突觸」(synapse)。 會接觸到這個生理學詞彙,起因是我這學期的「青少年劇場」教學,嘗試從「青少年」的定義討論,於是理解到這個特殊時期,「突觸」會開始進行第二波增生及修剪,而突觸密度改變也會讓認知能力轉變。因此,我開始思考的是:能否有什麼方式可以獲知創作者的過去,及創作間的連結? 這也與個人經驗有關。像是我從今年1月開始整理兩廳院駐館讀書會的書單,以「#MeToo」為關鍵字,然後以「連連看」的走向在思考,其中一條線索是從伊藤詩織的《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裡提到記者清水潔,才閱讀到他追蹤懸案的軌跡與紀錄;另一條,則是林奕含以「成為一個新人」作為婚禮致詞,而連結《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然,這些連結完全是我個人角度與閱讀次序,並非原書邏輯。除此之外,我最近參與TIFA《浮光流影》的音樂會製作,也意識到兩種創作的路徑:一是,鋼琴家王佩瑤雖是受吳明益小說《單車失竊記》啟發,但在文字與音符的轉換間,並非為其配樂,而是依據自己身為讀者的體感對應到音樂家讀譜的經驗去召喚音樂;另一個則是,吳明益在講座裡提及,自己書寫這部小說中群象千里遷徙時,心裡配樂是「槍與玫瑰」2009台北演唱會DJ Ashuba彈奏的〈The Ballad of Death〉。這些旅程突顯的是,若非創作者自述,其實很難去得知,且不一定符合經驗邏輯。 作為創作者,始終渴望對自己喜歡的其他創作者有更多了解,甚至不只是傳記式的,而是那個非常自由且未修飾的歷程。 因此,我想像的「近未來表演藝術圖書館」能夠提供的功能,便是這種如「突觸」般的傳導與連結,讓我們可以得知未被述說與記載的創作秘密或秘辛。 比較單純的一種是,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出版本,或是以「人」為中心去搜尋創作,這些或許能夠用類似已有的AI推薦、以圖搜圖等方式,藉由單一或多組關鍵字去擁有更進一步的功能。 另一種則是更深入地去探索創作者的神經元,透過表演藝術圖書館所建構的系統去探索作品背後的連結,產生「知識共享」。其中,更希望是種沒有被修整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