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吳瘋子。」此刻的吳興國沒有丁點飾演仇笑痴(《賭神2》)的狂妄,也無敖叔征(《慾望城國》)翻下高台的豪氣,輕鬆自若又堅定無比,他用自己老師周正榮的暱稱「周瘋子」來比擬自己,彷若多年之後、也不再年輕,發現自己與老師是同個樣子,為了傳統戲曲瘋魔。
從創立當代傳奇劇場的30歲初頭,經歷創團作《慾望城國》10年、20年、30年的重演,年紀也將近70歲,始終編劇、導演、表演乃至於編腔等方面都親力親為,近期還正式收徒。吳興國,仍舊在舞台上。「65歲從臺藝大退休後,我本來不要再做什麼事情;但因為看到這些年輕人想要做戲的決心,我跟秀偉決定成立青年團『興傳奇』。」因為不可能一創團就丟給他們,吳興國手把手帶著。同時,把經典劇作封箱演出,還持續打造新作品,甚至嘗試過去未試過的科技跨域合作。
吳興國,停不下來。
封箱:明白體力極限,給戲迷心理準備
「根本就忘記自己是幾歲,沒想著自己是要退休。」其實,吳興國沒想過走下舞台,也為了繼續演出而做足準備,他說:「只要看到年紀愈大,還能維持上台,這後面都是本身一直不斷地準備。自己都要一直準備,因為知道自己還要上台。」也會提早安排自己的排戲行程。吳興國說:「沒有演過的新戲,比較琢磨在文字上、思想上;若是演過的製作,當我知道已經在倒數計時,最起碼在離演出3、4個月,乃至於半年之前,我就會自己先排,慢慢朝裡面一直加重、一直加重。」
他欣喜的是,過去累積而來的傳統戲曲底蘊給予養分,能持續挖掘可能性。笑說自己沒辦法像魏海敏一樣喝白開水、早睡,他只能好好照顧身心健康,也不壓抑生活,不斷練功並注意安全(特別是骨頭),想辦法維持體力,掌握精氣神,「傳統戲曲非常講究『氣』。」他挺身說著,聲若洪鐘。
2020年,吳興國決定啟動封箱計畫,第一部作品便是當年引領他重返劇場的《李爾在此》(2001)。不只是《李爾在此》本身的代表性與經典性,其實還有他坦然面對了自己的年紀,不大可能繼續演這樣一齣一人分飾10角、穿梭不同行當的獨角戲。
但他更想把這樣的「準備」交付給一直支持他的戲迷,「我會把覺得還不錯的戲再演,演給我的好觀眾、粉絲看。我感謝他們,我覺得他們也會原諒我說,沒有20年前那個體力,但聲音還在那邊,還可以演,也演得有那個樣子。我想做最後一次的展示,因為大家會有個心理準備,不要突然消失了。」吳興國說得輕盈卻重如泰山,「反正,看看我可以演到什麼時候,現在評估是3年吧。」
傳承:將時間、經驗與舞台都留給年輕人
吳興國一直沒多說自己的事,總會繞回年輕演員們。
現在的他,還帶著他們、指導他們,但吳興國凝視前方、彷若是對著他們說:「你一定要想,有一天老師不會在你旁邊,你一定要成長起來。」
他很清楚時代不同,現今環境沒辦法讓戲曲演員有太多演出機會,只能憑藉練習來充實自己的基礎,所以他讓出自己的時間給他們,要他們一遍、十遍、百遍、千遍的練。「我想訓練他們不要被時代打垮。」他說,「時代已經過了,不能這樣要求他們,我們得鼓勵他們。我們這行業本就在危險時候,國家願意養兩個團隊已經不錯,若他們真的喜歡、下定決心,我靠著劇場裡的粉絲支持,來成立一個新劇團,給他們一點安定。」替他們找到最適合的老師,在這個已經沒有流派傳承的年代裡能夠去開發潛能、維持水準。
「反正,我就儘量把我的經驗給他們,不一定能全部吸收,當下也不一定有機會用到,但將來一步步總會走到可以用到的那一天。」就像吳興國要求這群年輕演員寫下自己未來5年內要演的傳統戲,1年至少要有3到5齣戲,這也是從他的經驗而來——因為要清楚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擁有什麼、被什麼感動,才有可能在傳統基礎累積的過程裡,將藝術與技術放到恰當位置。
吳興國其實還充滿著創作熱情:「假設(因為疫情不斷延後的)《凱薩》還可以演的話,還是要演。」但,此時的他早已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演:「我覺得朱柏澄(吳興國正式收的首徒)愈來愈成熟,我其實可以跟他在台上演,也許我年紀大一點,但上台之後,我永遠會保持精氣神,所以還好,還好!」
語畢,起身,微笑。吳興國再次回到排練場,與他的學生,與他畢生最愛的傳統戲曲,繼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