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斌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英國皇家歌劇院執行長專題演講側記
托尼.霍爾:勇於冒險才能讓藝術機構保持不絕的創意
「勇於冒險,才能製作高品質的節目。」英國皇家歌劇院執行長托尼.霍爾(Tony Hall CBE)隨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訪台,在六月卅日於兩廳院舉行專題演講,並與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對談「當東方遇見西方開創藝術市場的無限空間(Investing in the Arts)」,他在專題演講中提出「冒險」對於開創藝術市場的重要性,他說:「我們必須持續往前邁進與冒險。」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關鍵三問 打開創作之門
二○○六年賴聲川從北藝大戲劇系退休後,便未曾在台北正式開班授課,這次在七月初與本刊合辦的兩天講座中,賴聲川以「總論/簡論」、「關於編劇」、「關於導演」、「關於即興創作」四個主題開講,結合多年豐富的教學與實作經驗,也包含他自己對於藝術創作應該如何教授的反思。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世界軌跡樂團團長
吳馬丁 轉換不斷的人生 照見有意思的風景
來自比利時的音樂家吳馬丁,因為在今年的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中大放異彩而備受矚目。從小到大學的樂器頻頻轉換,生活中也變動不迭,因緣際會來到亞洲、落腳台灣,還在台灣組團創作起以民族音樂為基礎的作品,吳馬丁並不認為這些過程辛苦,反而覺得笑著說自己這麼地「轉來轉去的很有意思。」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NSO音樂總監談2010/11新樂季
呂紹嘉:樂團廿五週年,正是創造自己聲音的時刻
二○一一年,蘊含了許多意義,不僅是建國一百年,也是國家交響樂團(NSO)創團廿五週年。而對現任音樂總監呂紹嘉來說,距一九九一年第一次指揮這個樂團,至今也有廿年的時間了。在眾望所歸下接掌此職,也在眾所矚目下走過精采的第一個樂季,接下來的重要時刻,呂紹嘉究竟是如何精心策劃全新的樂季,讓歷任音樂總監齊聚一堂、名家共襄盛舉;排出膾炙人口的古典節目、加上一點新鮮的聲音?藉這個機會,且聽他自己細說分明!
-
戲劇
召喚的,不再是悲壯
《再見!母親》一劇,潛流著一股跨文化交流中的劇場能動性,展現在詩性的身體和語言中。這裡,展現的並不是轉譯的企圖。亦即,絲毫沒有要運用戲劇性的文脈,將一個台灣觀眾陌生的自焚事件或人物,重現或再現在舞台上。相反地,是以受難前後,對於生與死的價值性質問,往返於全泰壹和他的母親之間,這便也讓表演者與觀眾一起融入(或沒入)在一種召喚中。
-
回想與回響 Echo
擺明跟自己過不去的王嘉明
《李小龍阿砸一聲》的底蘊就是這麼沉重,雖然處理的手法大半是輕盈的、幽默的,有時甚至是Kuso。王嘉明可非「擺明就是要作一齣膚淺的戲,讓濫情還要更濫情下去。」其實,正好相反,王嘉明擺明就是跟自己過不去。難得有此「殊榮」在國家劇院作戲,王嘉明偏偏不走便宜路線,沒出賣自己風格,反而向自己挑戰,處理一則史詩般的國族寓言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外圍勢力的美學游擊戰
台灣這股強調「邊緣」、「實驗」、「地下」,拒絕進入體制「收編」,反全球化浪潮和資本主義消費的非主流勢力,自八○年代小劇場運動至今就不斷地以各種型態和名目,從外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美學突擊、串連匯演。有別於官辦大型藝術節的拼盤式大雜匯演出,這種訴諸特定族群的「秘密結社」、「內部聯歡」的另類藝術節,其實往往主題鮮明,在策展的理念和行動上,更顯企圖和野心。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策展狂想之一:藝術正在移動中
我一直想像著某種移動中的藝術節,也許這和我小時候對馬戲團的懷念有關,也可能與後來對電影裡吉普賽人的嚮往有關;但其實若深沉的思考,也許更與我們此刻人人的真實生命有關。 是的,這是一個移動的時代,我們無時不刻、且不管願意與否,都必須藉由捷運、火車、單車,或是手機與網路,在空間與時間裡快速地移動。移動是一種關乎生存的競爭,絕對是極其殘忍的,但也因此足夠迷人,足以當作藝術節的主軸。 那要怎麼做呢? 其實,任何一種我們日日所使用的移動工具,都可以拿來作為藝術節的方式。就譬如以「火車」來作個藝術節吧!(就叫做:移動藝術節/Mobil: An Art Festival) 可以像國道馬拉松一樣,選擇在某離峰的時段(譬如某個週日晨或某午夜等),然後找出兩個定點(譬如台北與新竹),安排對開的區間慢車,一輛載著購票的觀眾由台北開往新竹,一輛載著另個方向的觀眾由新竹往台北,兩輛車各有一個劇團(譬如金枝演社與台南人劇團)作演出,劇碼與演員必須拆碎到每一個車廂,且站站都得出車廂,在開車前要重新組合並繼續(也立刻)轉換到另一個車廂的接演下去,像是在許多舞台(車廂)同時演一齣連環戲,無始無終也綿綿不絕。(且必須準確地配合各站的停車與發車時刻,並同時與嘈雜的環境積極相呼應) 當然,這也可以從單一的兩齣戲,擴大成一週或一月的火車藝術節活動,如此就可以看到有許多類型的戲劇或表演,出征般地四處奔馳於全台各地的鐵道上。 在時間與空間的移動速度上,火車其實已經算是相對較慢的,若是要作更快速的移動藝術節,當然也是可以的,就譬如手機藝術節吧!這樣的藝術節可以散居並隱藏在城市的各角落,然後觀眾必須追隨手機的訊息與暗碼,隨機地立刻移動與反應,有些像之前的快閃族,而演出者則必須以事件與瞬間行為來與觀眾互動,像某種秘密結社,既神秘也神聖! 基本上,移動藝術節是要企圖回應我們的真實生存狀態與藝術表演的相互關連,因為那些殿堂般脫離現實的演出空間、佈道似單向的演出與觀者關係,以及真實時空被抽象脫離的經驗,或許太古典也太烏托邦了些吧! 讓藝術節與真實時空互動,藝術節與藝術家們:大家開始移動吧!
-
先修班 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低音管的天才十問
為什麼低音管又長又直的好像甘蔗啊? 低音管看起來這麼重,小朋友能夠學嗎? 學低音管會不會很難呢? 低音管又稱巴松管,造型特別的它在樂團中分外引人注目。七月份,徐家駒低音管室內樂團將舉辦「百人巴松慶百年」音樂會,上百人拿著長長的低音管站在台上演奏,聲勢想必相當驚人!趁此機會,我們也來請教台灣的「低音管教父」徐家駒老師,請他帶著我們,進入這個有趣樂器的世界!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請給我們一個「合格」的劇場吧!
台中PUB的一夜惡火,燒出了政府對公共安全的重視,卻也延燒出台灣的小劇場空間與替代性展演空間的使用安全性與合法性問題,這才發現多個民間長期經營的演出空間都是妾身未明的狀態,但如想取得合格身分,卻完全找不到合用的法條,而其他的臨時性展演空間就更不可能了。從小劇場的發展來看,獨特的空間的確幫助了獨特的劇場形式表現,這讓劇場人更渴望地呼喊:請給我們一個「合格」的劇場吧!
-
劇場快門
《再見!母親》幕後
-
藝妙人物事
林靖傑 用電影和劇場 抵抗遺忘
以台灣小說家王文興為主角的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中,導演林靖傑以舞台劇、即興樂團、動畫、針孔攝影等形式來展現王文興深刻的創作世界,也透露了林靖傑與劇場的深厚淵源。從九○年代風起雲湧的二代小劇場走來,林靖傑感慨曾有的美好已被遺忘,「台灣是個遺忘之島,即使年輕人有心,但過去該從何找起?」拍攝紀錄片,或許正是林靖傑攻克遺忘的方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延伸觀察in Taiwan
迢迢六十載,芭蕾在地路遙遙?
成立八十年的英國皇家芭蕾,起步雖較他國芭蕾遲,卻能在舞團與舞蹈學校並行、人才培育與創作表演並重的實施方針下,造就今日「英式芭蕾搖籃」的成就。而被視為「西方產物」的芭蕾,多年來也在中、日、韓等亞洲國家有了長足深遠的發展,突破了過往「東方人不適合跳芭蕾」的刻板印象。台灣固然以精湛出色的現代舞聞名於世,而作為舞者技術養成基礎的芭蕾,歷經六十多年的發展,現況又是如何?本刊前往坊間舞蹈班與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參觀,並從教育到市場等面向,觀察台灣芭蕾的發展。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從德國奔回的編舞黑馬
賴翠霜 從困圍中尋索內在自由
她是碧娜.鮑許的學妹,也是台灣少數在德國發展的舞蹈工作者,自二○○二年起陸續應邀返台與國內舞團合作發表編創作品,在以舞作《囲》贏得○八年台新藝術獎後,也讓國人驚覺這位編舞黑馬賴翠霜的出現。她的新作品《抽屜》,延續《囲》的系列,將從大環境的包覆,回到個人隱匿內在的探索。
-
焦點專題 Focus 平台之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友善的補助環境 幫藝術家起跑
成立已屆十五年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迄今已補助了一萬件民間藝文計畫,可說是現行的常態性創作補助機制中,最方便的申請管道,對大多數的藝術工作者而言,想要申請補助,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國藝會。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國藝會創造的是一個友善的情境,幫助藝術家提出申請,也針對第一次申請補助的藝術家及個人,降低審查標準和門檻,讓他們相對容易地進入國家補助機制中,藉此得到正向的鼓勵。
-
焦點專題 Focus 平台之二: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
小而美的藝術創業 夢想的行政實踐
因應藝術大學畢業生多半是自由接案的Soho族,意味著某種自行創業的概念,隸屬臺北藝術大學的「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即以「藝術創業」為思考起點,發揮藝術大學的特色,協助小而美的「微型創業」,以發揮更多不受大產業機制所限制的創意。育成中心執行長劉怡汝表示,育成中心一定程度上很像保母,找適當的人從各種角度檢視團隊的理想與實踐。針對個案給予最適當的建議,也提供完整的後援體系、行政諮商與心理輔導,育成中心是陪伴團隊走進社會的「最後一哩」。
-
焦點專題 Focus 平台之四:文建會儲備音樂人才庫
挖掘培育演奏人才 搭建國際發光之路
由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開啟的「儲備音樂人才庫協助藝術人才進軍國際藝壇」計畫,以每屆兩年為培訓時間,設定目標甄選國內優秀音樂家,藉著補助參加國際大師班、音樂營及舞台演出的磨練,協助參與國際性音樂比賽,進而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臺灣師範大學學務長、曾任二○○一年人才庫總召集人的林淑真多年觀察下來,指出人才庫的功能應該是國際大賽的前置作業,協助年輕音樂家提早參與觀察,並建構國際人脈。
-
戲劇
走調的巴赫賦格律
在《李》劇的劇中人物每一個都是從七○年代各個名人姓名拼貼成為像外星人的角色,這種虛擬化的戲仿已經為我們取代了實在的人物,而導演通過要說的故事,真正想傳達的是這個世界的混亂造成相互糾纏,每一個角色都發生一些瘋狂、垃圾、無知或道德墮落等等的行為,因此我們想問的是:他所謂常民故事中的台灣七○年代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專訪重建指導談〈Sololos〉
葉亞苾:這是一支反映編舞家「多重人格」的作品
〈Sololos〉首演於一九七六年,當時由布朗本人與Wendy Perron等舞者共同演出,屬於她早期發展結構式即興實驗的代表作《排隊》中一段。長度雖然僅約十二分鐘,但這組五位舞者中,有一位跳到一半就會出列擔任Caller的角色,也就是對台上的夥伴們發號施令,叫他們隨指令跳某一段舞句,甚至隨時要求他們動作逆著做。因此每場演出會因當天Caller的不同指令而千變萬化,舞者們除了對動作要純熟到可自然地任意改變正反順序之外,被賦予重責大任的Caller更要機靈地維持整支舞的架構,將舞作流暢地順利完成,實屬一齣身腦並用的高難度舞作。 此次為北藝大舞蹈系擔綱重建指導的葉亞苾(Abigail Yager)於一九九五至二○○二年間曾任崔莎.布朗舞團舞者兼布朗的音樂助理,並於九六年隨布朗舞團與夫婿楊銘隆一起在台北國家劇院共同演出布朗的舞作M.O.。離團至今,她除了任教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舞蹈系,也是世界各地受歡迎的舞蹈技巧老師與布朗舞作重建者,曾在法國里昂歌劇院、比利時國家劇院與PARTS舞校、美國ADF舞蹈節、韓國(藝大)、與台灣(北藝大)等地授課或排舞。趁此機會本刊也訪問了葉亞苾,一談舞作內涵與重建工作的重點: Q:這不是你第一次為北藝大重建崔莎.布朗的作品;我記得上次是二○○五年帶來的是《組合、再組合》Set and Reset。這一次跟一群新學生合作布朗的〈Sololos〉,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A:這裡的學生真是棒極了。這次的過程跟上次差別很大,因為上次的計畫是直接整合到他們最後一、兩年的課程裡的;這回我們沒有機會這樣做。所以這次的規模比上次來得小很多。另外,這次作品比較短,需要學的東西也比較少,可以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表演以即興方式進行,所以不完全算是重建原本編的舞,而是要培養出相關的技巧和反覆練習。我覺得這沒有比較簡單,這個作品其實相當困難,不過所需的時間確實比較少。 但我察覺到一個很大的差異:我們這回沒有時間建立起作品從何而來、要表達什麼的根基,而我之所以喜愛崔莎的作品,很大的原因正在於其肢體語彙本身常
-
舞蹈
現代舞者學南管 追尋心之安頓
因為聽了南管演唱家蔡小月的錄音,讓林文中「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因而展開了排練場上的南管追尋,林文中帶著舞者學南管,《小南管》演出時也非常後設地讓自己和眾舞者成了「南管私塾」的新生,時而依著絲竹樂曲款擺身軀,讓現代舞的身體逐漸被南管戲的科步(基本動作)滲透;時而端坐樂師身旁,隨著演奏的曲牌咿呀學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