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鑠齊
-
音樂
神聖的創世感動,因海頓的樂聲而起
在簡寬弘指尖下流瀉的《創世紀》,表露了對海頓的景仰,也化為他對上帝最虔誠的告白。
-
回想與回響 Echo
光影的轉折與消逝
為了兼顧傳統與現代,創作上確須有所取捨。站在保存的立場,當然希望傳統風味越濃越好,但若站在延續發展的立場,則當中的優劣勝敗,相信大家已心知肚明。「唐山市皮影劇團」演出的改良與創新相當成功,畢竟,戲劇的生命來自於庶民生活,這與所謂(曲高和寡)的「藝術」是否有衝突與矛盾?相信只是見仁見智。
-
名家訪談
迷路原是爲花開
如雪萊(P. Shelley)、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一些詩,是超越性別的限制,它直指本性,訴諸人心中的浪漫情譬懷。這最好用一種沒有性別暗示的聲音媒介來表達,譬如說假聲男高音。像法國詩人魏蘭(Verlaine)、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詩,非常抽象,非常我說不上來
-
舞與影的對話
有雲無云.有伊無影
「到時候這段會放映的影像,你現在是要跟他跳舞。」而實際上除了空氣,舞者看不到任何東西。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Valek父子-指揮家與小提琴手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小提琴教父阿卡多
-
舞與影的對話
有雲無云.有伊無影
運用動畫與舞蹈穿插,使用的動畫估計會有二十多分鐘,對慣以三十秒計算的電腦動畫來說,代表了相當龐大金錢與人力!
-
回想與回響 Echo
靜水流深的韻味
秋生與他既相惜又對立,秀蘭對他有歉疚也有真情,三人鼎足,勢均力敵;李金龍與原版男女主角愛怨情仇的糾葛難分,使得《彼》劇不只是移植《羅密歐與茱麗葉》,而是進一步地改編為本土原創新劇。
-
舞蹈
瀟灑自信,朝氣蓬勃
創立於一九九三年的廣芭沒有包袱,從充滿企圖心的舞碼,和年輕、富朝氣的舞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青年舞團所散發出來的精力和勇氣。
-
回想與回響 Echo
舞壇永遠的巴瑞辛尼可夫
滿堂觀衆聚集在國父紀念館内,為一睹舞壇超級巨星巴瑞辛尼可夫的舞台丰采。沒想到一晚不見其拿手的古典好戲,反而是平時略嫌冷門的後現代舞蹈。
-
回想與回響 Echo
極限風在舞蹈
「極限藝術」探索審美經驗的相對價値:畫作與雕塑不只是佔據空間的實體,也刻劃出畫廊中沒有被填滿的空間,原本是上下文的展場變成内容的一部分,《協奏曲》就有這個特點。
-
現象視察
「父子騎驢」走唱荒腔
過去十年來,表演藝術團體逐年學會以藝術行政的專業程序申請補助,然而官方在補助制度的思維卻趕不上表演團體自我成長的速度。文建會轄下的各項補助辦法定位混淆,沒有周詳的審查機制、也沒有公信力高的考核評鑑;撇開藝術價値的見仁見智,忽略數據所呈現的藝術生態,也就經常使得資源的分配掛一漏萬,皆不討好。
-
新秀登場
覓一張歐洲歌劇院的通行證
陳興安當然是見了國立維也納歌劇院的總監夫人。雖「不中」,不過試唱間裡的假面微笑倒也離真正的歌劇院舞台「亦不遠矣」。所謂「見過世面」應該也超不出這種上上級的經驗了吧!
-
舞蹈
拼圖花園
這些元素在每段舞蹈裡營造出的視覺效果或者編舞者試圖表達的詩意,不過,對欣賞者而言,像是編舞者丟出了一片片舞台圖像,讓人自行拼貼或串連。
-
名家訪談
薩巴多許的「敲擊」美學
薩巴多許快速、辛辣、犀利的鋼琴彈奏,高密度、高強度的觸鍵風格,讓人聯想到巴爾托克的音樂況味,以及鋼琴協奏曲的「敲擊」美學。 說起薩巴多許的錄音,《時光飛逝》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也是國內僅見的一張。早在一九七四年他即推出一張LP《婚禮》The Wedding,樂風融合匈牙利音樂、爵士即興以及現代作曲法,成爲一時經典。不過,由於該專輯並未正式引進國內,因此本地僅有少數資深樂評人有幸一聞。 此外,薩巴多許與一九四五年出生於芝加哥的黑人爵士好手Anthony Braxton(他擅長多項樂器演奏以及作曲),以及另一位一九四〇年在芝加哥出生的樂手Roscoe Mitchell(擅長各種吹管樂器、敲擊樂、人聲),三個人在匈牙利進行一連串的巡迴演出,同時也灌錄唱片,不過這些錄音同樣不易尋獲。 薩巴多許在《時光飛逝》中,分別呈現了不同的氛圍與情緒,但是在演奏風格上大體是一致的,因此整張專輯的概念性與整體性是相當好的。Memory、Golden Age兩曲之中切分音的俐落與快速,展現出巴爾托克音樂的況味,更讓人聯想到他那三首精采的鋼琴協奏曲。 薩巴多許經常在左手低音域以類似像海浪般翻騰的反覆彈方法,呈現一種充滿低限味道的低音伴奏味道。這樣頑固乖張的低音,有時更增添了音樂的織度之美。而在觸鍵之外,薩巴多許更是巧妙靈活地運用雙腳,將鋼琴的延音以及制音踏瓣搭配得天衣無縫,再加上他靈巧的十指,呈現出細膩的情緒。 文字|賴偉峰 媒體工作者
-
回想與回響 Echo
我在地下鐵的舞台上看舞
《走出.出走》不同於以往觀賞的型態,觀衆與舞者混融起舞,作品反映人們實際的生活層面,引領出無限的可能性。
-
名家訪談
與「西方」音樂的相處之道
薩巴多許(Gyorgy Szabdos)是匈牙利當代爵士樂的核心人物,薩氏去年訪台時,本刊特別安排專訪,希望國内樂迷在歐美主流現代/爵士音樂之外,也能一窺草原與時尚調和的匈牙利音樂。同時特別感謝輔大外語學院趙德恕博士(Jmre P. Tsoldos)全程以匈牙利文現場口譯。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演戲的看戲──兩岸小戲大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蹈:歷史巨視與微視互動的媒介
舞蹈論述(discourse)(註1)的本質是什麼?社會文化的不同層面如何影響舞蹈内容?舞蹈的内涵如何? 從拉邦的動作研究、語言學、符號學、乃至現象學,這些從不同觀點交織發展而成的舞蹈論述,提供了不同的答案。
-
音樂
完全屬於舞台的鋼琴家
陳瑞斌的浦羅柯菲夫,雖然因為斷弦在琴身中大聲迴盪,反而意外地造成特別的效果。到了技巧艱難、音效精采的最後一樂章,陳瑞斌在短短的幾個小節之内,就教人產生一種看特技表演的興奮;快速變換的節奏、利劍般的雙手,一路直奔終曲,瀟灑而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