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來,去看布袋戲!
來看布袋戲,不見金光,只有簡單;不見朽木,只有熱誠。 來看小西園,來見我兒時的記憶,享受純樸的歡樂,在那蘋果、可樂拿來創造唾液的年代。 來看許王,在百般巧言令色的時代,品嚐有機布袋戲。
-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漫道歸去來,落得清閒自在
許常惠走了。這位見證台灣近代文化發展史的音樂家,終於還是抵不過歲月的風寒,在跨世紀的第一個日子離開我們。許常惠平生結交友朋,啓迪後進者多,更由於熱心推廣民間藝術,使他在學術之外,贏得「先知」的美譽。本文作者出身北管世家並從事新聞記者多年,採訪工作與家學情誼之間經常有親炙許師的機會。本刊特邀此文,並表達追悼之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小離家老大回
在電視歌仔戲幾經沉浮之後,一九八一年,台視歌劇團在國父紀念館推出《漁孃》,重回舞台的感覺還十分生澀;到了一九九一年在國家劇院推出的《呂布與貂蟬》才奠定了電視歌仔戲在舞台上華麗、和「電視化」的演出風格。近年來許多電視圈的歌仔戲從業人員紛紛回到了大舞台,他們在劇場中的表現認真而出色,我們也從而看到歌仔戲進出電視媒體之間,表演藝術已產生了一些變化。
-
舞蹈
小品的試煉
相較於十五年前,現在小劇場舞蹈的製作能力大幅提昇,反映台灣劇場整體設計人才比過去多了許多,不過重要的應該是這些元素和作品主題發生的關係如何?是不是和舞蹈本身產生了有機的共鳴,並協助舞蹈傳達原始的創作意念?
-
舞蹈
那是她的太陽
試圖融入不同舞蹈形式、結合跨領域的企圖,値得鼓掌叫好。但是當觀者無法領略舞作内在精神與文字說明的關聯性時,是否舞蹈的解讀就全憑編舞者主觀認定?
-
戲曲
素面版畫中的繡像
紅眠床成了這位從未圓房的新娘的古墳,活脫脫的生活細節尤叫人不忍。其實她内心的探索適宜建立在這種生活關係中,女子與公婆、女子與小叔之間的相處或親疏,都覺筆墨太少。
-
戲劇
曖昧,匍伏前行
整齣戲雖然刻意用一種類似品特的語言表現,卻營造不出所謂的曖昧層次,劇中人物的關係簡單明白,感情的慾求平板單一,一看就很清楚的故事交代與原來訴求多種解讀引發的美感相去甚遠。
-
焦點 十五歲了,然後呢?
訪朱宗慶
「做人最衰──剃頭、打鼓、吹鼓吹。」甫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朱宗慶曾經在得獎感言上如此感慨地表示;不過經常自嘲出身平凡、是「打鼓的」的朱宗慶,如今的職稱是「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系主任曁研究所所長」,並兼任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總裁諮詢顧問,朱宗慶藉著敲打不僅改寫了台灣的打擊樂史,也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幾個對舞蹈研究很有助益的網站
書籍査詢: 紐約市立圖書館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網址:www.nypl.org 紐約市立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舞蹈研究者亦不時需要參考及了解整個文化背景、政治、經濟、社會、人類學、心理學、哲學、其他藝術等等,這是一個好用的資料中心。 大英博物館線上搜尋 British Library 網址:blpc.bl.uk 大英圖書館的藏書及服務是世界性的,這是另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資源網站。館内所收,包括九百五十萬冊以上的書、論文期刊、會議論文等等。最好的是,除了可以査到所需書目資料外,並可透過其文件服務中心(Document Supply Centre),線上訂購論文影印,然後直接寄到家裡來。這服務是付費的,不過是全球性的,因此對研究者有很大的便利。 Niss英國圖書館、大學聯結網 網址:www.niss.ac.uk 這是一個將英國各圖書館及各大學聯結起來的一個入口網站,從中可以査詢到任一所大學或圖書館的藏書,而可前往借閱,或透過館際聯繫來借閱。但此網站的好處還在於相關連結可以聯到全世界各地大部分的圖書館,如此,對各地的資源都可以有所了解及掌握。 學術期刊論文查詢: Ingenta論文中心 網址:www.ingenta.com 這是一個論文中心。通常由學術機構註冊,以供其人員或學生使用,如果是個人査詢,可以登錄時選guest即可免費進入。此中心收藏有九十萬篇以上的論文及摘要,兩干八
-
特別企畫 Feature
研討會論文摘記
〈從文學到舞蹈-奠基於文學作品的台灣當代舞作〉 黃尹瑩目前為美國天普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她結合「文本分析」、「舞蹈分析」和「符號學」的方法學,來閱讀林懷民的舞作《九歌》及剖析舞作中所蘊涵的多層意義。 她觀察台灣舞壇多位曾將改編古典文學為現代舞作品的編舞家的作品,如林懷民、彭錦耀、陶馥蘭等,之後發現:文學作品常常只是編舞家創作的「前文」(pre-text)或想像力的跳板。舞作則提供一個跨越文學和舞蹈疆界,研究兩者交互影響的完美場域。 在這篇論文中,黃尹瑩企圖透過深入探討此舞作和原文學作品之間複雜的對話來釐清兩者之間的關係,包括:編舞家如何將文學轉化為舞蹈?在改編為舞蹈的過程中,文學作品發生了什麼改變?這些改變具有何種美學上、社會上、文化上的意義?在此舞作中.編舞者建構了何種舞蹈劇場的語彙?他是否從亞洲或西方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編舞的養分和素材?對當代的觀衆而言,這樣的一支舞蹈具有何種意義? (本刊編輯陳品秀整理) 〈社會諷諭與後現代主義文本互指-論羅曼菲的《天國出走》〉 陳雅萍目前為美國紐約大學表演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她選擇了台北越界舞團的《天國出走》羅曼菲所編作的下半場:〈再次出走〉、〈新興人類〉與〈食言〉等三段,做為論文研究的對象。 陳雅萍認為,《天國出走》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台灣社會在一九九六、九七年之交,政治、社會、信仰、媒體傳播文化等方面的種種亂象。羅曼菲以極尖銳的諷諭手法、誇張的劇場及舞蹈語言,無情地暴露出台灣社會混亂、失落的一面。這在九〇年代中期台灣舞蹈界一面倒的神秘、冥想之「東方肢體風」中,實為難得的異數。 除了強烈的社會諷諭風格,羅曼菲的《天國出走》更運用了台灣舞蹈界少見的後現代主義文本互指(intertextuality)的手法。〈再次出走〉中「出走」(exodus)的主題和其中領導者的角色,令人聯想起台灣舞蹈史的經典作品《薪傳》中〈唐山過台灣〉的情景;而〈新興人類〉中盲目崇拜傳道者的群衆,則明顯地脫胎自杜莉絲.韓福瑞的《震盪教徒》,以及瑪莎.葛蘭姆的《阿帕拉契之春》裡圍繞著傳道者的年輕女子。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旅行;履行。
台南,舊金山,彰化,希望,恐慌,依賴,淚水,宜蘭,廣州,南投,鬼魂,愛情,迷路,自由,哀傷,高雄,新加坡,台東,永恆,無助,安全,偏僻,台灣,馬來西亞,美國,孤單,戀曲,愁恨,痛苦 「我們旅行去」,在皇天、在后土,在穿越伊甸園之後,依循人性的路標,履行神的旨意。讓我們旅行去!
-
異人館
從青春榮耀的冠冕慢慢走來
私底下的簡文彬其實有種極為獨特的氣味:他的言談傾向「大而化之」,遇到關鍵問題常輕描淡寫、一語帶過;然而他並非不健談,說起歐陸歌劇院現在大量冒出些單憑一、二套曲目(repetoire)混口飯吃的青年指揮,又顯得義憤填膺。
-
音樂
重返美麗「新世界」
簡文彬以非常有活力而銳利的手法來詮釋德弗札克的《新世界》,音形起伏如山巒的主題貫穿整個樂章,撩撥著聽衆,堆疊出張力的累積。
-
舞蹈
回歸編舞家的「主張」
取文學為材,最棘手的部分往往在如何切入。先確立了三支作品面對文學對象所採取的「主張」,再來檢視舞作是否提供了觀衆另一種閱讀經驗。
-
戲曲
渾然是妙不可言
《董生與李氏》無論在取材、篇幅或戲劇行動上,都呈現了諷刺小品的樣貌;儘管以小品之姿亮相,帶給觀衆的卻是拍案叫絶、餘味無窮的感受。編劇手段之優越是此劇成功的第一因素;他細針密縫,嚴密佈局,從頭到尾都從董生著墨,其實都在寫那個情場上優游自信的李氏。「正寫」的事件和「隱寫」的人物旗鼓相當,因而能夠營造強大的戲劇張力,緊扣觀衆心弦。
-
回想與回響 Echo
革命聖潔化的光輝進程
在八大樣板的舞劇版本中,喜兒從飽受欺負的未婚母親,蛻變為聖潔的革命聖女。通過不斷地反抗,喜兒保全了父權制度下所要求的貞潔,因而具備著巨大的完善價値,更値得予以拯救了。
-
回想與回響 Echo
安那其的愛情暈眩之外,殘餘的豔羨?
文本的轉化,若僅流於拼貼的、絮語般地移植,那麼建築在文字背後閃耀的意象又要如何脫困而去?在平板的「具象化」後,斷裂的詩句,顯然也失落了在紙面閱讀時耐人尋味的空間感與紛陳興味了。
-
回想與回響 Echo
告別「切切如私語」的琵琶年代
卓越的技巧已經是演奏者必備的基本條件,傳統的槪念也在世界文化的加入後逐漸解構。西方的作曲家可以在不具備任何中國傳統的意識下為琵琶寫曲子,反倒是演奏者内化的涵養應該更是被強調的,從這二場演出已經儼然看到未來琵琶的發展趨勢。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一樣的David Darling 一樣暮色漸濃,人車洶湧的台北。 一樣驅車狂飆,三步、五步併一步,上氣勉強接住下氣的趕到演出前的彩排。在跑完新聞之後,尋求剎那的印象。 一樣悠游深海,滌盡塵俗,渾然忘我,引人冥思的音樂,在夜幕輕垂的氛圍。 一樣黑衣隨身,拉大提琴以Bach爲尊的David Darling。除了不一樣的髮白。 三年,久違了!一樣的David Darling。
-
特別企畫 Feature
巴赫的台灣跨界經驗
巴赫不常旅行,只有很難得的機會才步出中北德一帶,巴赫迷應該都會記得他爲了聽柏格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的管風琴音樂,跋涉五百哩的軼事。當年這位上帝忠實的僕人,應該沒有想到:文化與傳播科技的巨大拉力,遙遠如台灣竟也在三個世紀後,屬於全球性的巴赫狂熱中自動歸隊。 巴赫無疆界 應該感謝馬友友,自從他拍了《馬友友的巴哈(赫)靈感》 之後,巴赫不僅活在誠品書店、廣告配樂中,還不小心地成爲本地「巴哈與巴赫」譯名之爭的箭靶;巴赫不僅受音樂家青睞,其他表演藝術領域更不遑多讓,十五年前賴聲川剛執導藝術學院戲劇系,就以即興創作的方式「玩」過《變奏巴哈(赫)》;林懷民九八年的《水月》更是以太極導引與巴赫首度對話。也許是個巧合,適逢巴赫逝世二百五十周年之今年,至少就有劇場工作者魏瑛娟、傅裕惠、石吉智不約而同地在其作品中「植入」巴赫,「巴赫無疆界」,至少在台灣就是。 台灣一直有一票熱愛巴赫、喜歡以巴赫妝點作品的劇場人,這應該是個事實。巴赫器樂作品的純度與繁複的對位與織體(texture),經常在戲劇文本之外,反而相對地呈現了客觀的效果,任意掬取巴赫片段,都可能意外帶來的張力;導演傅裕惠就不諱言,巴赫的音樂很「好用」。十月才結束演出的《她的小說,我的故事》裡,女主角擬仿瓊瑤小說片段裡對愛情的癡癲,傅裕惠用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與類似文武場的現場節奏演出,形成「平而且均勻」的素雅與磅礴擊鼓聲交織的內心戲,傅裕惠以不斷續織的分解和弦(broken chord)音形來對比女子表述愛情時內在指涉「辭窮」的窘迫;然而愛情的發情作用藉由女主角「喃喃」自白呈現,傅裕惠則以音樂來「嘲笑它」。 一邊抬腿一邊聽巴赫 相對於傅裕惠在使用巴赫音樂時強烈的戲劇企圖,魏瑛娟就顯得「輕鬆」許多。魏瑛娟的巴赫靈感是從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的畫作而來,其構圖中透過簡約線條與純粹色調所流露的「客觀宇宙」存在,經常令她聯想起巴赫的音樂。而視覺與聽覺圖像式的吻合,也就使得魏瑛娟時常期望將巴赫「借」到劇場來。 在排練《2000》時,魏瑛娟是讓演員「一邊做抬腿動作,一邊聽巴赫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