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在《虛構飛行》中,你將聖經「啓示錄」拿來比喻「愛情」,非常有趣,請問你對現實生活中「愛情」的看法爲何?(台北/小豆) 答:對誰的愛情的看法呢?我感到相當心虛耶──自己的經驗那麼不足外人道、而別人的轟轟烈烈我好像也不怎麼了解,這樣的人怎麼「談論」愛情?其實透過我這樣一個非敎徒對聖經「啓示錄」的閱讀,我的確主觀地感受到一種強烈而似曾相識的「愛情/情感」模式。主宰者(是的──這裡存在了一個權力結構)不容許信徒的懷疑、不忠等等,有異敎嚮往或者牽涉者立即被譴責。但是,我其實又用「愛情」來延續了劇場創作群體的意象,我比較核心的關切是對那個權力結構的思考吧──「非得這樣嗎」、「有必要嗎」、「不可以變更嗎」在center的人往往意識不到center的封閉性(甚至毫無察覺自己已身在其中),沒有試煉、沒有背叛的愛情其實也很像一個center,無關乎道德、我們也不必在價値上去評斷它的優劣,但是總是有得就有失──要一個不容質疑、可以堅守的愛情,代價一定不會太低的吧? 問:聽説「河左岸劇團」要重新出發,可不可以談談「河左岸劇團」未來發展的方向與做法?(台北/露露) 答:簡而言之就是爲最早期同仁特質重現(不一定是原始成員的重聚)做準備。具體來說,我希望淸楚區隔出在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四年年間的「台灣史」追溯時期,所謂重新出發,倒也不一定是漸行漸遠地朝向完全未知的狀態。彼時我們開始了一段當時並不能預知會對這個劇團有多深重影響的計畫,之後發現這個計畫幾乎成爲我們的標籤。劇場美學的期待與發展,直直少了一大半的可能。《虛構飛行》因此作爲一個重新出發的起點,我們(我自己)開始回頭先看看自己的生命史。另外,也準備重新透過外國劇本折射我們對自身的關切(說重新是因爲一九八六年我們進入台北劇場圈的第一個演出:《闖入者》其實就是兩個翻譯作品所組成的)。但是詩跟文學,仍然如同前期、將會是重要的「外援」文類。 文字|黎煥雄 創作社、河左岸劇團導演 註:河左岸劇團已經遷離原址、結束承德路排練場。新的計畫將於六月在新的工作室發布。
-
台前幕後
從咖啡館飄出的劇本
藉由演員給的靈感寫出《一張床四人睡》,僅只是這個十足原創性的生產過程就已引人入勝,更何況新的創作方式帶來新的思考。在這個劇作裡,紀蔚然轉移之前對「家」的感情,試圖探討「愛情」之間糾結的問題,亦即「尋找與救贖」。
-
表演賦比興
重覆與美麗
重覆是種美麗 美麗是生生不息 是嚴謹的必然輸入 重覆是無理的秩序分斷堆壘 美麗是藏在黑白間快窒息的亮光 是無法自己的失控 是花落花謝的砌切旅程 是機械無機的乾燥寫眞 美麗是冷冷白白的靜脈注射 是蓄意片片凋零的記憶 是間歇性的獨特痙攣 是精緻推演的另類堅持 ──在灰濛間的故意洒然── 重覆是藕斷絲連似的再縫合 文字|楊桂娟 組合語言舞團團長
-
舞蹈
內外空間互爲對照
上、下舞展在室內、戶外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條件下,不同的視覺穿越層次,表現了舞台空間的多元深度。編舞者突破傳統舞蹈窠臼的用心淸晰可見,但若能更強化肢體動作間的聯結與美感,激發互動辯證的能量,這實驗性的步伐將走得更穩健。
-
戲曲
花燈姻緣茶山情
全劇的基調是輕鬆詼諧的,散發出濃郁質樸的生活氣息。雖然就劇作的深度而言,沒有歷史劇深沈的人文底蘊,也沒有公堂戲鮮明的政治嘲弄,但卻體現出市井百姓掙脫禮敎規範,主動追求情愛的眞實情感,也側面地表露了客家性格的堅韌與執著。
-
戲曲
電視劇乎?歌仔戲乎?
許多嚴謹的考慮,在歌仔戲表演中變得無關緊要,這是否意味著進入電視界的歌仔戲,終究已經像電視劇一樣,日益地商業化、商品化,以觀衆的口味做爲製作的標竿,以通俗有力的趣味,得到雙向的滿足,即使回到專業的表演舞台上,亦不能改其「本色」。
-
回想與回響 Echo
崑曲札記
崑曲命不該絕,或正是它具有每一種偉大藝術必備的多重性。而做爲舞台表演藝術,多重性指的不單是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劇本,更是各項劇場要件的個別高度發展與互相糾葛。決定崑曲命運的不僅是劇本的文學或社會價値,也是它的音樂、表演形式和演員。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看過您導的《夜夜夜麻》與《虛構飛行》兩齣戲,風格都很不同,演出場地與觀衆人數差異很大,很難想像這是出於同一位導演的作品。請問你是如何看待這兩個不同的創作? (桃園/盧筱羽) 答:如果前者是涉世未深、乍逢世故的社交party的話,後者就是深夜回家之後、在私密的空間裡頭毫無保留的自我吿解。這樣說倒不是一種人前人後的鄕愿或僞裝──偶爾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些熱鬧的場合裡,就在聽到某人說了個笑話、而笑了起來的同時,心底卻突然湧起一種寂寞前者是一種人際溝通的系統反應,後者卻是不由自主的一種內在眞實,這兩種狀態說起來有點對立,但卻是千眞萬確很容易同時發生的。 當然,裡面的、外面的這樣來分並不能那麼全面地涵蓋所有的細節。尤其我也不傾向以各一種狀態譬喩一個作品──兩個作品儘管如此不同,但是都各有其內外對峙的局面。只不過的確前者比較趨近外在的溝通,後者則大幅度地釋放內在的寂寞。所以也可以說,前者是白話文體,後者就是散文詩。對待的態度當然在動機、策略、期待這些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透過前者可以認識新朋友,了解所謂的市場機制,而後者的期待,不管是新朋友、老朋友──可能就需要一個更親密的空間狀態了。 所以這兩個作品之間,事實上的確是有某種程度刻意區隔的。在《夜夜夜麻》之前,大約有三年的時間除了一些非常小型的作品外,我讓自己處在如《虛構飛行》裡所呈現的一種「離開」狀態,而當時河左岸劇團正渡過它的第一個十年,那麼長的時間對一個人的劇場工作,雖然可以藉以獲得相當的累積發展,但也無可避免地可能形成一種負擔。因此就需要「離開」,需要拉出一些距離來整理、回視。同時在適當的距離之外,進行一些積習之外的嘗試、以形成對照比較。創作社的組成、以及《夜夜夜麻》的工作,相當程度地在我的經驗裡被規劃成一種距離外的對照。但是,也許只有一次的工作也是不完整的,我期待那樣的對照在成爲另一個「積習」之前,能有更進一步的延續與探究。 文字|黎煥雄 創作社、河左岸劇團導演、EMI唱片古典部經理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倫敦到台北,幕後到台前。《歌劇魅影》轉眼到《梨園天神》。
-
台前幕後
軀殼與披掛的華服一同腐爛
生命是嚴肅卻絕不沉重。它是最尋常不過的,在生時有種喜悅,而喜悅中依然受著死亡陰影的糾纏。這種矛盾簡單來看,也就是靈魂與肉身的拔河,其實亦是人的一種處境。──黎海寧
-
台前幕後
喂!喂!喂!還有人在嗎?
從一九八七到一九九九的十二年間,屛風表演班的三人行不行系列已經發展至第五個作品,城市喜劇的風格越發淸楚;此次新作《空城狀態》演出角色更多,四男三女詮釋二十一個角色,劇中出現包括台灣、香港、大陸、新加坡、日本五地的人物,光是華語就有八種不同的口音,再加上閩南語、日本語、廣東話,充滿了語言交織的趣味。
-
台前幕後
老戲新詮的英雄悲歌
國光劇團將在五月份推出的新戲《大將春秋》,劇中敍述韓信對於功名的過度執迷,以及強烈的英雄本位主義,導致最後的悲劇結局。在傳統老戲中曾處理過很多韓信和蕭何的題材,而這次的新編劇本《大將春秋》則提供另一個視角,讓觀衆體會英雄人物的心理狀態。
-
音樂
與命運相抗衡的強勁生命力
陳宏寛充滿豐富個性的鋼琴彈奏,早已跳脫出一般人所習慣性期待的聲響技巧展現與感官愉快的追求;當他單獨彈奏時,讓人聽到鋼琴家獨特的彈奏個性與非比尋常的藝術特質。
-
遊藝場 ART SPECE
戲劇敎育實驗場
現今整體環境的轉變,敎育不再一味只重科學,而呈現多元的發展,復興高中戲劇科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中醞釀而生,成爲全國高中第一所公辦戲劇科班;同時,在追求軟硬體兼備的理念堅持下,經過校方一再努力後,復中「實驗劇場」終於誕生。
-
表演書房
揭開劉鳳學的神秘面紗 評李小華的《劉鳳學訪談》
在台灣,任何有關舞蹈書籍的出版都是讓人振奮的,尤其是一本眞正深入探討舞蹈美學與哲學思考的訪談錄。但這樣一本好書的出版,卻也同時提醒了我們,台灣舞蹈硏究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整個社會缺乏一個公有共享的舞蹈資料與影像收集、保存的機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找贊助,知己知彼;做行銷,成立聯合團隊
專業行銷人士建議,有效行銷策略建立於知己知彼,各個劇團的規模資源或異,但是若能洞悉環境的趨向與脈動,彈性調度內外在相關資源,一樣可以爲劇團創造行銷上的佳績。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兩岸三老,好辣的薑!
-
台前幕後
戲如人生的瘋狂與溫馨
在四月份,國內兩大劇團「表演工作坊」與「臺北故事劇場」紛紛推出以探討婚姻關係爲主題的《十三角關係》和《露露請聽我說》,一樣的生活性題材,在不同劇團導演的拿揑下,將呈現輕、重不同的「做工」。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通俗引領風騷,百花可能齊放
週休二日的實施、休閒風的興起,改變了觀衆的看戲心態,也影響了劇場的流行類型;在長期觀察劇場的記者眼中,「類型化」、「品牌化」、「偶像化」與「創作與行銷並行」將是劇場未來趨勢,而通俗路線仍會是觀衆最愛。
-
座談會
可以給孩子更有深度的兒童劇
兒童劇可以說是台灣最活躍的戲劇類型,但這樣的演出卻鮮少看到相關的評論,如果說「戲劇的演出應該是有了評論才算完成」,那問題出在哪裡呢?本刊特邀三位關心兒童劇的劇評人座談,盼能爲兒童劇與兒童劇評探出未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