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克立澤 帶著法國號跨界遨翔!
北市國「我要高飛」 現代舞、國樂同台展藝德國備受矚目的法國號新秀演奏家菲利斯.克立澤,將首度應邀來台,與北市國一起「高飛」!四歲即與法國號迷人多變的音色結下不解之緣,沒有雙臂的克立澤以腳與輔具,精準呈現樂句各種細膩色彩變化,這次他將與北市國演出莫札特《第三號協奏曲》,還有編舞家蘇威嘉以「嬉戲」為主軸編舞同台展演,果然「瘋跨界」!
德國備受矚目的法國號新秀演奏家菲利斯.克立澤,將首度應邀來台,與北市國一起「高飛」!四歲即與法國號迷人多變的音色結下不解之緣,沒有雙臂的克立澤以腳與輔具,精準呈現樂句各種細膩色彩變化,這次他將與北市國演出莫札特《第三號協奏曲》,還有編舞家蘇威嘉以「嬉戲」為主軸編舞同台展演,果然「瘋跨界」!
從第一齣《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意外讓相聲在台灣起死回生開始,表演工作坊的「相聲」系列漸漸成為該團金字招牌。今年適逢卅周年,表坊特地製作《夜夜說相聲》,回顧此前四大經典相聲劇最精采逗趣的段子,由唐從聖主演,場景從當年時髦的西餐廳搬到最具本土風味的夜市開講,形式除了說學逗唱,還加入饒舌Rap、音樂劇,讓「相聲、Rap、音樂」三合一。
生於立陶宛、成長於維也納的天才小提琴家朱利安.拉赫林,受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之邀,將於六月來台獻藝,他將以小提琴家、中提琴家和指揮三重身分,帶領樂團團員,展演整場精采迷人的室內樂曲目,包括李斯特小提琴協奏版的《但丁奏鳴曲》、許尼特克《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皮亞佐拉《布伊諾斯艾利斯的四季》等。
曾經停團多年的「戲班子劇團」,兩年前在編導杜政哲的號召下以《再見好不好》宣告復出,今年則推出《再見十年前的我好不好》雙戲連演,並邀來影視演員助陣。杜政哲表示,《再見好不好》藉由八位男女間的情感糾葛與衝突,串連起他們的片段記憶,而劇中的每段「再見」,都夾雜著悔不當初。
歡慶成團廿周年的國光劇團,下半年以「花漾二十.談戀愛吧」系列熱烈開展慶生活動,選出多齣以愛情為題材的京崑戲碼,在暑假期間連演十六場,演出劇目包括《鎖麟囊》、《鳳還巢》、《烏龍院》、《寶蓮燈、劈山救母》、《玉簪記》、《白蛇傳》、《四郎探母》等,由年輕演員擔綱,展現從裡到外的青春洋溢!
由指揮家肯.大衛.馬舒與鋼琴家李天慧這對樂壇佳偶創辦的紐約「切爾西音樂節」,結合時尚與創意、音樂與美食,廣邀世界級的音樂家來共襄盛舉,讓音樂在各個領域中無限傳遞並開花結果。這個充滿創意的藝術節,今年也在合唱指揮家梁秀玲博士邀請下來到台灣,並與馬舒夫婦一起擔任策展人,期待能讓台北的樂迷也能透過「聆聽、品嚐、觀賞」,甚至加上嗅覺香氛,多面向地與音樂互動
「腦內風景」作為一個新的「感覺團塊」,正在於給出一種不確定的曖昧,在凝止的時間之中,有焚風的湧動翻攪,在死亡的焦黑之中,有藏閃的毛髮氣息與野獸能量,更有重與輕、硬與軟、粗與細之間的永恆擺盪,焦黑讓能量轉換,讓重量消失,一碰即脆裂、有如黑炭般的時間雕塑上,卻滿布密密麻麻的細小文字遺跡。
「存在」幾乎是編舞家羅文瑾的創作母題了,從《鑰匙人》(2010)、《單身》(2012)等,至今年《詭跡.Wind Scar》靈感來自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嘔吐》,「人必須選擇存在的意義,但存在主義告訴我們,活著沒有意義。」羅文瑾對存在的虛無與偶然性感觸特別深刻,「每個人都是莫名其妙地被丟到這個世界,焦慮是必然的,活著的每一刻又逼迫我們去選擇。」 從「選擇」出發,羅文瑾藉由以雙人舞呈現「平行時空」如Dj vu(似曾相識)一般的詭異感知,以編舞家的說法是「詭跡」──強烈地感覺到有人在某處正和你做同樣的事情,而周遭「物件」的存在強過人自身,將淹沒人的主體。「詭跡」讓人噁心嘔吐,也讓人反思存在。 有趣的是,本次與羅文瑾共舞的李佩珊,兩人有相似的身形,兩人扮演互為「另一個時空的自己」恰如其分,而三角形的舞台不僅對舞者的移動造成局限,也強迫觀者用傾斜的角度觀看演出,演出中漏水聲響貫穿全場,賦予空間的不安定感。值得一提的是,以「存在」為題,本次音樂設計卻避開了使用極簡音樂的固定公式,而邀請爵士樂手以各種變形,現場演出《嘔吐》書中迴返往復的曲子〈Some of these days〉。
從超親密小戲節、戲遊@大稻埕到台南的321小戲節,以表演藝術結合在地人文地景的演出形式在各地遍地開花。在花蓮深耕十五年的「山東野表演坊」從去年的「夜市劇場」得到啟發,今年自發主辦《夜遊》,每晚九點半開演,帶觀眾漫步遊走在花蓮最早開發的市中心溝仔尾一帶。 《夜遊》以「夜晚」為創作靈感,將一齣六十分鐘長的連續劇,拆解成數集,觀眾按著地圖路線行走,拼湊出屬於自己的夜遊故事。演出過程將探訪花蓮溝仔尾的巷弄,深入體驗花蓮文創園區、choco choco手工巧克力、私人住家屋頂及廟埕等空間。 導演曾恕涵表示,《夜遊》召集花蓮的藝術工作者,並在里長和店家老闆的協助下,挖掘在地生產的藝術創作,讓藝術從「個人參與」引發「地方參與」,激起更大更多元的創作能量。
最近在王嘉明的《查理三世》裡擔任操偶員的黃凱臨,把物件玩得栩栩如生,在現實與虛幻裡,交錯地令人驚豔。這回她成立了「頑劇場」,透過面具、默劇、偶,來創造一個魔幻的劇場空間《月亮媽媽》,在月亮的魔性引力裡探討老與死亡的議題。這個議題非常沉重且龐大,我想會是她未來不斷挖掘的主題之一,我喜歡看著創作者成長、看他們如何面對生命的更迭並將之轉化為作品,或許因為自己也是創作者, 因此這次的處女秀更是不容錯過。 在戲劇中的肢體,總是能吸引我的眼光與好奇心,舞蹈的肢體講求的是流暢、力度與美感,而戲劇的肢體更多的是真實性及內在狀態,在巴黎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E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tre Jacques Lecoq)進修三年的黃凱臨,如何將她過去所學的,揉合成自己的劇場美學,是我所期待的。從小劇場出發,也是一種探索實驗的精神,小小的黑色空間裡,簡易的燈光、舞台,一點點的經費與滿滿的熱情及創造力,這正是小劇場迷人的地方,處處充滿著意想不到的驚喜,燃起的是無限的火光,在裡面你能看見無懼與誠實的夢想正在試圖飛翔。期待黃凱臨的天馬行空,能打造一個奇幻且具有思考性的《月亮媽媽》。
月亮因太陽與地球相對位置的改變,有著如人的生命般週而復始的變化,而天氣變化、雲層覆蓋也讓月亮的樣貌有所不同,如同生活中不可抗拒的意外與變故。 由劇場演員黃凱臨創立的頑劇場,首部作品《Mamma Luna月亮媽媽》以月球表面的光亮與黑暗,隱喻人的新生與衰亡,未知的人生、遺落的記憶、無可抗拒的老去與死亡,隨著謎一般的月亮,揭露一則真實的故事。 黃凱臨曾負笈法國,接受巴黎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的訓練,也曾前往義大利學習義大利即興喜劇與面具製作 回台後持續創作、表演及教學。 頑劇場諧音「玩具廠」,意在提供一個玩耍、實驗的空間,激盪創意並付諸實踐。 《Mamma Luna月亮媽媽》將由黃凱臨獨角演出,運用小丑、面具、默劇、物件等元素,發展一齣精煉、簡單,詩意的劇場作品。
廣藝愛樂自成軍以來遵循「創意」、「年輕」、「新視界」三個訴求,在各地舉行多場音樂會、精心設計主題、委託作曲家創作,並且積極參與音樂劇、科技表演藝術等跨領域表演。今年樂團推出的「台灣靚樂計畫Ⅴ」更將以「風華絕代」為題,以四位華語樂壇天后鄧麗君、蘇芮、江蕙、張惠妹作為創作核心,發表四大新創交響協奏曲。 首先,是由近年來創作力豐富的作曲家李哲藝,以鄧麗君的璀璨及丰采為主創作,並邀請中國小提琴家呂思清以琴音詮釋她令人難忘的嗓音。而跨足作曲、指揮、二胡演奏的才子王乙聿,也將創作並親自詮釋江蕙帶給大家那般深刻的土地芬芳。接著,擅長電影配樂製作的作曲家彭彥凱,則以蘇芮的〈酒矸倘賣無〉、〈花若離枝〉編寫創作,交由新生代大提琴家歐陽娜娜詮釋。最後,作曲家王倩停與蘇打綠鍵盤手龔鈺祺(阿龔)攜手,遊走古典與流行音樂之間,讓張惠妹的魅力、活力和爆發力展露台上。四位作曲家、獨奏家的串連,在台上各自展現時代精神,也為一個世代的四位天后致上敬意。
我很喜歡絃樂四重奏,恰到好處的組合。四把高低音域不同的絃樂器融合時,到達純粹的極致;需要層次分明時,四把樂器又可各自獨立,聲部清晰可辨。聽到好的絃樂四重奏演出,感覺像是聽好的鋼琴獨奏一般。(嗯,這大概是鋼琴家的偏見了,哈!) 耶路薩冷絃樂四重奏於二○一三年首度來台,除了熄燈演出的蕭斯塔可維奇最後一首絃樂四重奏,還有貝多芬與鮑羅定的經典。現場聆聽,這組中生代組合優異的音樂表現力、執著的熱情,及堅若磐石的合奏默契,令人深受震撼。 此次再度來台演奏的曲目,依然很有看頭。台北場三首風格各異的經典曲目,都出現在此團五月份歐洲巡迴的曲目中。舒伯特《死與少女》與雅納捷克《親密書簡》,他們都發行了錄音。其中,《親密書簡》則是他們二○一四年最新發行的專輯。我非常期待再次聆聽耶路薩冷絃樂四重奏的現場演出!
台灣旅美小提琴家林昭亮,以他卓越的技巧及音樂的感染力著稱。他所灌錄的唱片曾經獲得留聲機唱片獎「最佳協奏曲錄音」、「英國企鵝評鑑三星帶花」獎、美國Stereo Review雜誌年度最佳專輯等肯定。而在二○○○年時,更獲Musical America雜誌評選為年度器樂演奏家。在獨奏生涯之外,他無論在管絃樂、獨奏、室內樂或教學都有相當的成就。長年來,他對於自己出身的台灣極為重視,不但將亞洲巡迴列入他固定的演出行程,近年也回國與國內樂團合作擔任音樂營藝術總監暨客席指揮、駐團等,更是嘉惠無數新血。 此次他受TSO所邀,將與首席指揮吉博.瓦格與合作,演出蕭斯塔可維奇《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這首作曲家題獻給當時小提琴家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的樂曲有極度的炫技、抒情、淒厲的琴聲,絕非浪得虛名。此外,樂團也將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合唱交響曲《鐘》,以「出生」、「婚姻」、「恐懼」和「死亡」四個樂章,描述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
俄籍評論家安東.史畢欽(Anton_Spitsyn)評述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國家歌劇院為超越莫斯科波修瓦大劇院(The Bolshoi Theatre)的一流劇院,除了票價親民外,使用原文演唱更是在俄羅斯的劇院中少見的堅持(許多地區性的劇院為招徠當地觀眾,會將歌劇翻譯成該國語言演唱)。作為「俄羅斯最古老的劇院之一,被視為俄羅斯國際傳統音樂的看守者鼓勵俄羅斯傳統音樂發展之下,試圖結合並發揚現代藝術及古典文化遺產」的葉卡捷琳堡國家歌劇院,除了堅持傳統、同時結合現代藝術發展,尋求更開闊的表演世界。該劇院不但獲得重要國家獎項,更是孕育頂尖藝術家的搖籃,培育出許多國際級指揮、導演與演唱家。 葉卡捷琳堡國家歌劇院身為「傳統的維護者,同時也不斷地尋求傳統藝術得以在現代發展的創新元素」,因此每年積極推出嶄新製作,以吸引愛樂者的目光。此次該劇院將帶來兩大製作威爾第的《弄臣》與浦契尼的《托斯卡》,台灣樂迷對這兩齣歌劇並不陌生,尤其《弄臣》的上演次數遠超過《托斯卡》,葉卡捷琳堡國家歌劇院挾百年歷史與過往傲人成績,想必會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戲。
讓東方與西方的「古樂」在舞台上碰撞,會迸出怎樣的璀璨火花?由采風樂坊與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合作演出的音樂會「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不但將各自展演東西古樂,更以當代作品作為媒介和平台來對話,邀請台灣作曲家董昭民及德國作曲家Oxana Omelchuk各創新曲,並邀國寶級歌仔戲演員廖瓊枝參與演出,打造東西人聲的奇妙交會。
將在高雄春天藝術節上演的《情人的西裝》是彼得.布魯克這十多年來巡演最多的作品。該劇改編自南非作家康.塔巴的小說,透過一個妻子對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陳述了南非黑人備受種族歧視、階級壓迫的生活處境。彼得.布魯克將「空的空間」概念,在此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極簡的舞台布置,演員與樂手行雲流水的搭配,說書人和角色之間的流暢轉換大師之自由揮灑,以臻化境。
曾與舞蹈空間舞團合作過《橄欖樹》和《時境》,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相當懂得在舞作中展現其對敘事力道和詩意畫面的編排與調度。今年三度合作的新作《沉睡的巨獸》,創作構想則來自於麥斯卡利對於我們似乎已習以為常的民主與自由的疑惑與叩問,透過與三地舞者的合作,及與現場聲音、紙箱布置互動,探尋並展現不同地域人民的民主肢體想像。
知名的中國鋼琴家殷承宗,當年與一群音樂家合力改編《黃河大合唱》為《黃河鋼琴協奏曲》,打造了中國音樂的當代經典,當年擔綱首演的他,五月將與蘇州科技學院音樂院院長陳正哲博士合作「世紀雙經典」音樂會,由女高音柯綠娃、男中音蔣嘉文、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及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演出《黃河大合唱》,殷承宗擔綱《黃河鋼琴協奏曲》,經典再現,豈能錯過?!
將在五月底、六月初登場的兩廳院「新點子舞展」,邀來兩位風格殊異的編舞家蘇威嘉與董怡芬,分別展演舞作《自由步》與《我不是我》。雖然題材不同,但兩者的內在核心有著相似的企圖:形式作為內容,動作如何「說話」?至於兩位如何各自取徑尋答,那就劇場中見分曉囉!
去年應日本利賀藝術節的亞洲導演競賽之邀,以田納西.威廉斯小品《滿滿廿七輛貨車的棉花》為題,導演劉守曜演出了《我的洋娃娃》。原作雖是講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和歧視,但在劉守曜的詮釋中,則為劇中女主角翻轉色彩,更具自主權。
今年台北新劇團公演「好老戲」,推出《雙姣奇緣》、《慶頂珠》與《一捧雪》三齣全本經典老戲,李寶春、黃宇琳、楊燕毅擔綱,並邀得八十四歲高齡的丑角國寶孫正陽出馬,角兒們挑戰經典,絕活展現,正是戲迷之福!
每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精心規劃的歌仔戲節目,都是戲迷們引領期盼的「春天」!今年除了有春美歌劇團重演好戲《青春美夢》,明華園天字戲劇團、秀琴歌劇團、一心戲劇團、薪傳歌仔戲團都推出全新製作,名角天王輪番上陣,讓戲迷心花朵朵開!
在NSO「英雄」音樂會中,該團桂冠指揮赫比希將以深厚的德奧曲目功力,以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來展現NSO在這幾年來所鍛造出的歌唱性特質,而客座演出的小提琴家哈察特揚則將以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揮灑其超卓琴藝。老少英雄同台,一起鋪展精采磅礡的樂章。
廿年前天團慕尼黑愛樂首度訪台,因指揮傑利畢達克開刀不克遠行,由當時卅四歲的台灣青年指揮呂紹嘉臨危授命上場代打,演出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成績斐然也打造了經典傳奇。難忘這次美好經驗,期間不曾再指揮此曲的呂紹嘉,將率領國家交響樂團,重現此曲,再創經典!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