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創作者柴可夫斯基(本刊資料室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年度歌劇.台灣首演

多餘的人生、文學與音樂的交輝——《尤金.奧涅金》

柴可夫斯基改編自普希金詩體小說《尤金.奧涅金》的同名歌劇,將首度由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搬上台灣的舞台。小說原著描寫「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遊戲人間的青年尤金.奧涅金,也多多少少反映了普希金的人生遭遇;而對這部作品非常著迷的柴可夫斯基,甚至因此結了一段短暫的婚姻。這齣歌劇以聲樂為主,讓樂團呈現支撐的功用,但樂團並非是純粹的伴奏,而是內化成心理層面、著重在戲劇性的音樂表現,讓人聲與樂團合而為一。

柴可夫斯基改編自普希金詩體小說《尤金.奧涅金》的同名歌劇,將首度由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搬上台灣的舞台。小說原著描寫「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遊戲人間的青年尤金.奧涅金,也多多少少反映了普希金的人生遭遇;而對這部作品非常著迷的柴可夫斯基,甚至因此結了一段短暫的婚姻。這齣歌劇以聲樂為主,讓樂團呈現支撐的功用,但樂團並非是純粹的伴奏,而是內化成心理層面、著重在戲劇性的音樂表現,讓人聲與樂團合而為一。

【TSO年度歌劇】柴可夫斯基《尤金.奧涅金》

11/6  19:30

11/8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25786731轉724、722

我孤獨在此卻無人了解。

——塔提雅娜〈書信場景〉

奧涅金  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

「多餘人」(лишний человек)一詞源自十九世紀中期俄國文學的一種概念,通常指一批受過教育、出身名門、家世良好、有才華與能力,卻對現實社會中的不平充滿無力感、無視傳統社會價值、嘲弄犬儒主義(cynicism),選擇以逃避、辯論、享樂、賭博或決鬥等方式,消極地活著的青年。俄國寫實主義小說家伊凡.屠格涅夫(Ива ́нСергее́ вич Турген́ ев,1818-1883)在一八五○年時,創作了一部名為《一位多餘人的日記》Дневник лишнего человека 的小說,從此為這樣的文學概念定名。俄國浪漫時期文學大師普希金(Алекса ́ндр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 кин, 1799-1837)的「詩體小說」(novel in verse)《尤金.奧涅金》Евген́ ий Онеѓ ин(1823-1831),其主人翁奧涅金更被公認為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

普希金出生於莫斯科的貴族名門,十五歲發表第一首愛國詩便展現他在文學上的天分。他是俄國浪漫文學的代表性人物,更被喻為俄國最偉大的詩人與俄國現代文學的第一人。普希金率先使用了方言寫詩與戲劇,作品中結合了浪漫、諷刺與戲劇性,並且高度影響了後期的俄國作家們。而他的諷刺詩觸怒了當權者,在一八二○年時為他帶來了流放之災。雖然一八二六年因沙皇尼古拉一世(НиколайI Павлович,1795-1855)的赦免,普希金得以回到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居住,但他的作品卻必須由沙皇親自檢視,生活也受到嚴密的監視。

普希金  將自我人生映照在小說中

《尤金.奧涅金》是他在流放時開始寫作的詩體小說,主人翁奧涅金是一個來自聖彼得堡,遊戲人間、拒絕愛情的浪子,為了逃避對社會的不滿,狠心地拒絕對他一見傾心的領主之女塔提雅娜,更以追求其妹奧爾嘉的方式,激怒他的好友、奧爾嘉的未婚夫連斯基,並在決鬥中殺了好友,開始流亡的生活。數年後,在格列明親王的宴會上,奧涅金與已成公爵夫人的塔提雅娜再次相逢,他一方面懊悔殺死好友,一方面對於當年輕率地拒絕塔提雅娜感到悔恨。奧涅金不顧一切,希望再次贏回塔提雅娜,塔提雅娜雖然對他仍心存愛意,但為了維護名節,她斷然拒絕奧涅金的求愛,留下懊悔不已的奧涅金。

普希金這部詩體小說多多少少反映了自己的人生遭遇,他或許就是一個逃避社會現況的「多餘人」。從普希金回到聖彼得堡後,他在一八三一年娶了美麗的社交名媛岡察洛娃(Наталья Гончарова,1812-1863)為妻,自此不得不參與名流宴會,而妻子的美貌,終也為他招來不幸,一八三七年時的一場決鬥,讓普希金死於追求岡察洛娃的法國外遇情人手中,這樣的人生,不正是「多餘人」的寫照?

柴可夫斯基  情迷其中的抒情歌劇

與發揚俄國國民音樂精神的「俄國五人組」(the Five)理念不同的柴可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 ский,1840-1893,另譯柴科夫斯基),他不以民間傳說或是中古敘事詩為文本創作,反而採用普希金的作品,如:《黑桃皇后》Пиковая дама(1834)、《尤金.奧涅金》等,以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俄國社會現況為主軸的故事,創作出俄國浪漫後期、傾向西歐浪漫樂派風格的歌劇。

《尤金.奧涅金》的推手是當時莫斯科大劇院的次女高音拉弗蘿芙斯卡雅(Елизавета Лавровская,1845-1919),她於一八七七年時建議柴可夫斯基創作,據信柴可夫斯基對這部作品非常著迷,加上創作同時,他受到蜜柳可娃(Антонина Милюкова,1848-1917)熱烈的情書追求,與小說中塔提雅娜以書信訴情的方式如出一轍,現實與虛幻的情節交錯,讓他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在衝動下娶了蜜柳可娃。但這段維持數週的婚姻很快地成為悲劇,柴可夫斯基甚至因此延遲完工時間,直到一八七八年,才正式完成這三幕七場的歌劇。他稱本歌劇為「抒情場景」(лирические сцены),劇本大量使用普希金的原詩作,並不加以改寫,只挑選幾個主要場景,交代主角的感情與人生際遇的脈絡。音樂語法與動機運用上,也偏向以聲樂為主,讓樂團呈現支撐的功用,但樂團並非是純粹的伴奏,而是內化成心理層面、著重在戲劇性的音樂表現,讓人聲與樂團合而為一。

今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在十一月六、八兩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尤金.奧涅金》,擅長俄國曲目的指揮家多蒙寇斯.黑亞(DomonkosHéja),將帶領所有音樂家,盡可能呈現出柴氏「浩瀚熱情的音樂……與正統性」(wide ranging passionate music⋯⋯as authentically as possible)。舞台設計暨燈光設計蔡秀錦以「有如電影情節般的故事……所有的畫面都會隨著音樂,不由自主地自文字敘述中浮現」形容本劇。《尤金.奧涅金》將是台灣表演藝術史上,第一次完整演出的俄國歌劇,期待在專業的設計與優秀的音樂團隊通力合作下,呈現出令人心醉神迷的俄國風貌。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