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 就是要好好說故事
相較於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地下鐵》和《幸運兒》,這次黎煥雄要拋開「美學」、「藝術」包袱,不往劇情敘事、導演手法、表演形式等層次鑽牛角尖,而為走進小巨蛋的一般民眾服務,以自己二十年劇場經驗為基礎,做一個質感對得起自己,而又親切、可以親近的娛樂性作品。
相較於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地下鐵》和《幸運兒》,這次黎煥雄要拋開「美學」、「藝術」包袱,不往劇情敘事、導演手法、表演形式等層次鑽牛角尖,而為走進小巨蛋的一般民眾服務,以自己二十年劇場經驗為基礎,做一個質感對得起自己,而又親切、可以親近的娛樂性作品。
國光劇團即將演出的《天下第一家》,即是二十年前軍中劇團「競賽戲」時期,劇作家貢敏為「海光國劇隊」所寫,藉乾隆的軼聞趣事,倡導族群融合。藝術總監王安祈強調,別以為軍中競賽戲就很樣板,貢敏的本子重人性,「因為是積善之家才有資格被封天下第一家」,是「政治上的領導對文化最真誠的禮敬」。
兩廳院的「獨奏家系列」繼續推出強棒!旅美中提琴家陳則宏將演繹作曲家許家毓的《生肖》,表現熱情、沉穩、粗獷、感性等特色;旅英鋼琴家張巧縈則會演出作曲家林梅芳的《迷宮的守護女神》,引領聽眾進入音符迷宮。
視覺轉化聽覺,嗅覺引發味覺,各種感官之間的「聯覺」與「共感覺」不是現在才有,跨界的想法也不是創新。NCO的「畫與樂丹青樂響」音樂會,就透過禪者、音樂家也是文化評論人林谷芳的主持與導聆,讓樂友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更能夠了解畫作,進一步從繪畫藝術之美,開拓對音樂的體認。
The Competitor from Taiwan will win First Prize!二○○八年三月,第十二屆「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結果發表前夕,以色列當地報紙以頭條報載,預測著台灣選手的勝出。而在宣佈成績後,果然不負眾望,這位年方二十六歲的鋼琴家擊敗了來自全球兩百多位的鋼琴好手,在首獎從缺的情況下獲得了銀牌,同時獲得「最具觀眾人緣獎」。胡瀞云,這個名字從此更為閃亮,而台灣,也因著這個榮耀發光。 贏得這項殊榮後,胡瀞云更獲得以色列愛樂管絃樂團總監的青睞,要請她接替法國名鋼琴家海倫.葛莉茉(Helen Grimaud)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精采的演出不僅贏得觀眾熱烈共鳴,更在一連串「得獎音樂會」中獲得各方肯定。以色列愛樂管絃樂團指揮Uri Segal表示:「胡瀞云的表演亮麗,極富才氣及想像力,透過她的演奏,可以帶領觀眾進入醉人的音樂」;美國著名樂評家David Dubal形容她的琴藝:「力道、色彩、技巧俱足,不可錯過。」以色列知名樂評家Chanoch Ron更形容她:「擁有布蘭德爾的張力,普萊亞的詩意和巴倫波英的深度」更大膽地預測她「是否她就是阿格麗希接班人?」 獲獎後的胡瀞云已在台灣舉行過幾場音樂會,然而返台的協奏曲演出,則是第一次。首度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攜手的表演,是拉赫瑪尼諾夫最受喜愛的作品《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剛出爐的樂壇新星,備受各界矚目。
「史溫格歌手」的曲目相當廣泛,從古典、跨界爵士、流行與民謠都有精湛的表現。他們拿手的樂曲不僅有巴赫、莫札特、貝多芬的器樂曲,連耳熟能詳的《大黃蜂進行曲》、《匈牙利舞曲》、《星際大戰》電影主題曲乃至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都能夠詮釋得淋漓盡致。成員一共才八位,但這個團體就像是人聲樂器一樣,能夠唱出樂團般豐富的聲響。
甫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的驫舞劇場,這次網羅了舞蹈四小天王中的三位天王及團隊中流砥柱:陳武康、周書毅、鄭宗龍、蘇威嘉、楊育鳴從各自的肢體出發,以最身體最純粹的舞蹈,開啟「骨」的基礎示意及無邊想像。
從「囲」這個字的形態與字義發想,編舞家賴翠霜在舞作中營造出種種環繞的空間,探討E化生活的制式化。結合四位芭蕾舞者及四位現代舞者,她以即興創作的方式激發舞者潛能,編作出在這個沒有出口的迷宮中,人們如何自處與生存的諸般可能。
內蒙古歌舞劇院是內蒙自治區內最大的藝術表演團體,下設歌舞團、蒙古劇團、交響樂團、蒙古民族舞團、蒙古青年合唱團等十二個演出團體。這次來台演出,將帶來二十種特屬內蒙古地區的歌舞器樂表演項目,包括蒙古音樂精髓「馬頭琴」、「呼麥」、「長調」,融合舞蹈與雜技的「頂碗舞」等等,磅礡跌宕,風情萬種。
在《影見》中,蓮葉漂浮,光與影交錯,舞台以水取影,虛幻的水面下暗藏綿綿不絕的力量。一切在地球上的存在是《影見》的核心,在八十五分鐘內建構了七個場景,包含沙與水、灰塵和血液、生命與死亡。潔白的蓮葉成一直線漂浮,輕觸地面,當舞者在演出開始平躺於蓮葉下,這個場景便開啟了一個魔幻之夢。
從「優劇場」到「優人神鼓」,走過二十年歲月,優人們以向內單純的雲腳,外放奔騰的鼓聲,走過環台一千兩百公里路途,一路上與自然聲響、土地、人情的迴盪相遇,化成最新作品《空林山風》,除了豐富的鼓曲,也首度嘗試將將寧靜而緩緩流動的多媒體運用在表演中。
「這是一個談記憶的劇本,有關於集體記憶的消失」,鄭衍偉說,《大家一起寫訃文》的創作源自於家中一次辦喪事的經驗,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全劇以戲中戲的結構,從一對兄妹記錄下為阿嬤辦喪事的過程開始,家中的氣氛逐漸變得詭譎,最後阿嬤死而復活,全家進入如「科幻片」般,潛意識的幻想狀態。
兩廳院今年以「經典」破題,以「台灣意象」、「台灣經驗」為根源,打造「藝像台灣」面貌,從八月起,音樂方面推出「獨奏家系列」,由董子維與葉明和打頭陣,將邀集十二位活躍於國際舞台的新生代獨奏家及作曲家,陸續以精湛的演出與驚人的創造力,向觀眾們介紹「音樂界台灣之光」。
不讓姊姊宓多里專美於前,小提琴家五嶋龍也將跟隨其姊腳步訪台演出。同樣展現神童之姿,七歲就登台的五嶋龍一樣興趣廣泛,既是空手道黑帶二段,又是鐵道迷,大學唸的還是物理系這樣特別的音樂家,將會帶來怎樣的琴音呢?
兩廳院「藝像台灣」系列,在舞蹈部分推出了「台灣舞蹈煉金篇」,徵集了八組十位才華洋溢的編舞家,包括孫梲泰、魏光慶、陳武康與葉名樺、黃懷德、蘇詩堅、賴韋君與田孝慈、林向秀、賀連華,兩個週末的演出,讓你看到當代台灣舞蹈的耀眼「金」活力。
曾為Ballet West及Utah Ballet舞團首席舞者,被編舞家林懷民讚為「台灣有史以來最好的芭蕾伶娜」的吳青口岑,將率領台北皇家芭蕾舞團與母親創辦的蘇淑慧芭蕾舞團,編創全本芭蕾舞劇《海盜》,這是台灣舞團首次演出該齣舞劇,將集結四十五位芭蕾舞者傾力獻演。
李清照私人劇團編導魚果的新作《阿姨》,直探「人妖」議題,一種既非男也非女,既非同性戀也非異性戀的的性別模糊、身體交界。他說,劇中角色不斷為自己的性別和面貌,翻迭製造出新的定義:男人與女人的皮相、陽剛和娘娘腔的力道、青春與衰老的樣貌,藉此凸顯各種框架的局限性。
「恐怖主義離我們的距離到底有多近?」西班牙拉夫拉劇團藝術總監亞歷克斯.奧雷如是問,以天馬行空創意、充滿感官衝擊為特色的該團,將帶來以真實事件為本編作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將挑戰題材尺度,以寫實手法重現當年事件中緊張的對峙氣氛。
知名旅美崑生溫宇航再度與蘭庭崑劇團合作,從六大名劇《紅梨記》、《繡襦記》、《白兔記》、《連環記》、《獅吼記》及《還魂記》中精選折子,演出涵蓋小生行當中的巾生、窮生、雉尾生及原歸為貼行中的娃娃生,反映崑曲對人物刻劃的精準雅緻。
天津京劇院的名角行當齊全,技藝亦備受肯定,此行來台匯演,從得獎無數的新編戲《媽祖》到膾炙人口的傳統老戲,不僅團內精銳盡出,主要演員多為中國大陸戲曲界「大腕」,還向外借將,力邀上海京劇院余派女老生王珮瑜,以及中國京劇院葉派小生江其虎助陣演出。
二○○八台北國際合唱節,有來自澳洲、美國、西亞、南非、芬蘭、德國地區的團隊,齊聚世界五大洲國家的知名團體在台灣演出。國際合唱節迄今已辦到第八屆,結合合唱營、指揮營、大師班、音樂會,除了展現當代精采的人聲藝術,也為國內合唱愛好者建立了修習交流的平台。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