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武康從骨的支撐功能開始實驗:如果抽掉一塊骨頭,動作會變得如何?(陳長志 攝 驫舞劇場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是支撐也是限制 是穩定也很脆弱

驫舞劇場《骨》 撞擊精采的身體異想

甫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的驫舞劇場,這次網羅了舞蹈四小天王中的三位天王及團隊中流砥柱:陳武康、周書毅、鄭宗龍、蘇威嘉、楊育鳴從各自的肢體出發,以最身體最純粹的舞蹈,開啟「骨」的基礎示意及無邊想像。

 

甫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的驫舞劇場,這次網羅了舞蹈四小天王中的三位天王及團隊中流砥柱:陳武康、周書毅、鄭宗龍、蘇威嘉、楊育鳴從各自的肢體出發,以最身體最純粹的舞蹈,開啟「骨」的基礎示意及無邊想像。

 

驫舞劇場《骨》

10/2~4  19:30

10/4~5  14:30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25021080

 

骨,支撐著身體,讓肌肉附著,保護內臟器官,當「骨」變成舞蹈主題,五位男舞者用身體碰撞、緊扭、撐扶、拉扯,實驗「骨」的種種存在與滑落,漸漸由生理上的骨探至生活中的骨,生活中什麼是不可或缺的?組成生活的支撐點和連結點是什麼?驫舞劇場再次透過集體創作的方式,以最身體最純粹的舞蹈,開啟「骨」的基礎示意及無邊想像。

少了一根骨頭,動作會變得如何?

甫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的驫舞劇場,這次網羅了舞蹈四小天王中的三位天王及團隊中流砥柱:陳武康、周書毅、鄭宗龍、蘇威嘉、楊育鳴從各自的肢體出發,激盪出不斷拆解組合的舞作。「你跳得『很骨』喔!」他們經常如此開玩笑。藝術總監陳武康從骨的支撐功能開始實驗:如果抽掉一塊骨頭(例如頸骨),動作會變得如何?多出一截又是如何?骨與骨間的丟接又像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平時感覺不到骨頭,除非撞到,才清楚感覺到。」於是群舞打鬥透著直接而脆利的動作質地。生活中的骨,對他而言是朋友、人、自己的家、甚至是無法逃脫的死亡宿命及日常瑣碎。「唯一能夠證明的是自己的勇氣。」這是近似「骨氣」的骨。

周書毅則寫道:「骨,活著的支撐,死亡的依據。」關於支撐,他將生命比擬為工地興建大樓的過程:先行拆毀原來的東西,而後重新起造。「摧毀」成了支撐的殘酷前提,於是他排練著重重落地與崩塌垮掉的動作。然而,維持生命的骨亦是「愛」,當失去愛,心中彷彿失掉一塊支撐,那是溝通與傾聽的需要。

骨是支持也是限制

鄭宗龍由於腰椎受過傷,鋼釘裝在身體裡,他們笑他比別人多了一段骨頭。他擅於向內鑽研動作,在身體細部運用的可能性中發展變化。他與楊育鳴有段「卡骨舞」,兩人交疊,捲在一起,手彎曲用各種角度卡住對方,互相制衡、附著、尋找空間。蘇威嘉說,骨是支持也是限制,因為腳無法三百六十度旋轉。生活中的骨是舞團、團員,人際關係就像血和肉。他想慵懶地跳舞,比較像肉,而你撐我我撐你的變化,不穩定與穩定間的移轉便呼之欲出。楊育鳴從身體找尋主題,對骨的感受是直接的,骨是身體的主幹,牽引肌肉,讓皮膚附著,骨也是局限,當兩人推向極限,骨頭是卡到底的局限。

去年的《速度》,驫舞的演出尚有戲劇成分,今年的《骨》則朝向純粹的動作和舞蹈,連原本預定在舞台上堆高的灰色保麗龍,都有可能在最後拿掉這個地基和骨架,用最簡化的舞台來呈現骨之舞。骨的穩定或脆弱不確定,骨的可供依恃或限制性,驫舞劇場將啟動多方位的想像力。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