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四百年前歌劇 變身當代綜藝歌舞秀
《奧菲歐》、《奧德賽的返家》與《波佩亞的加冕》是十六、七世紀作曲家蒙特威爾第流傳至今的唯三歌劇,柏林喜歌劇院即以此可算是現代歌劇源頭的三聯劇製作揭開今年下半年新樂季。導演寇斯基(Barrie Kosky)的製作,幾乎是把四百年前蒙特威爾第的歌劇,作成一場現代的大型綜藝歌舞秀。
-
藝視窗 News
第17屆「國家文藝獎」推薦作業至12月底截止
【台灣】 第17屆「國家文藝獎」推薦作業至12月底截止 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作業即日展開!依據國家文藝獎設置辦法第六條,參選管道包含推薦與提名兩種方式,國藝會將發函邀請歷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歷屆董監事、歷屆提名及評審委員、全國藝文單位、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及各大藝文媒體,協助推薦合適人選。推薦作業至12月底截止。自102年1月起,展開為期約半年的各階段作業,預計於6月公佈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詳情請見國藝會網站國家文藝獎設置辦法,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推薦表單下載,請連結至該網站「下載專區」,或洽聯絡人王小姐02-27541122分機211。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全國巡辦「藝文補助說明會」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鑑於2013年補助申請基準已修訂完成,並將於明年1月開始收件,將巡迴辦理「藝文補助說明會」,向藝文界說明新年度常態補助與專案補助重要概況。 本次說明會由國藝會前往各地區巡迴辦理,內容包括國內藝文資源整體分析、國藝會常態補助與專案補助重要概況、案例分享等。說明會從12月7日於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起跑,12月11日在台東劇團黑盒子劇場,12月12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求是書院演講廳,12月14日在台南涴莎永華館。有意參加者請務必於12月3日前連結至網址http://ppt.cc/JqFU填寫報名表,報名參加者可於現場索取國藝會2013年補助申請基準! 全新「海外藝遊專案」啟動 明年1月收件由光泉牧場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規劃辦理的最新藝企合作專案「海外藝遊專案」補助辦法正式對外公告。本專案鼓勵年輕藝術工作者「走出去」,汲取世界各地藝術與文化的養分,接受刺激,並帶回最新資訊,進而累積台灣藝術發展的能量。 「海外藝遊專案」開放創作、展演、策畫、行政等幕前幕後相關人員皆可申請。凡於1978年1月1日以後出生,從事音樂、舞蹈、戲
-
Ju & JuJu
「出國」的學習
親愛的JuJu: 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年之中,我總有幾次出國上課、演講、參訪、開會或演出的機會,而我很早就察覺到,妳十分在意我的「出國」。那時候,妳還不懂什麼是「出國」,只知道「出國」就表示會有好幾天見不到爸爸,要和爸爸連絡也變得困難,所以,妳不想要爸爸出國。 記得有一次,我在國外打了好幾次電話,但妳就是不肯和我講話,這讓我又驚訝又焦慮,向媽媽發了一頓牢騷,請媽媽無論如何都要讓我和妳通上話。後來,媽媽幫我在iPad裡裝了Skype,此後出國時,就能在飯店裡、路途中找機會和妳說說話。於是,距離彷彿縮短、拉近了,而妳也覺得視訊通話蠻有趣的。即便如此,每次我出國前,妳總會以一些舉動來表達妳的不悅。 今年年初,我和學校幾位老師、同仁一起去了歐洲的姊妹校參訪,為期近兩個星期,出國前,我特別向妳說明,這次出國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就和前幾次一樣,妳希望爸爸不要出國,我跟妳說:這是我的工作,我希望把工作做好,希望妳可以體諒。而妳似乎也聽懂了,所以出國前夕,妳就和媽媽陪著我一起整理行李。 到了出國當天,妳還是上演了擋門口的戲碼,妳擋在那裡,叫爸爸不要出門。我只好試著 安撫妳說:不然妳陪爸爸下樓,車子在樓下等我了。沒想到,見到要送我去機場的車子,妳竟然把不滿的情緒發洩在輪胎上,妳這一踢,不但讓我嚇了一跳,也把我 的心都給踢碎了!知道妳真的不希望爸爸離開妳身邊太久,但公務在身又不得不如此相信妳慢慢會理解的。 月初,我和樂團一起到北京演出,因為演出場地的收訊不好,再加上從下午彩排到晚上正式演出,一路忙下來,就漏接了妳打給我的兩通電話。空檔時看到未接來電顯示,我立刻想回撥給妳,但時間已經很晚了,怕妳是不是已經睡了? 我索性還是打了過去,想不到妳一接起電話就問我:到底你在忙什麼?我一邊納悶妳究竟從哪學來這副小大人語氣的問話,一邊還連忙向妳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妳是不是生氣了?妳很「瀟灑」地回我說:沒有啊!接著就開始和我分享今天所發生的大小事,而我也就情不自禁地跟妳熱烈地聊了起來,全然忘了當時身旁還有其他 人在場。工作夥伴們看到平日「神色自若」的我,竟也會出現這副「甜蜜的
-
劇場快門
紙風車劇團演出後台
攝影:劉振祥 時間:二○一○年
-
這樣過日子
劉欣然 跨行表演 一切都為戲
劉欣然,北京人,北大中文系畢業,從小學習聲樂。畢業後考進氣象局當公務員,參加全國京劇票友大賽多次獲得金獎,拜「錄老師」(錄音帶、影帶)為師,自學京劇有成,最終決定辭去公務員工作,轉進梨園正式拜師,成了當代最受矚目的京劇男旦之一。 以梅蘭芳為首,「四大名旦」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演男旦的人並不多,像劉欣然這樣中途出家的更是少之又少。他模樣俊俏挺拔,扮相雌雄莫辨,溢美稱讚之詞從沒少過,批評聲浪也有,說他不是演女生就是同性戀,說他怪,說他中途出家唱的不比科班好。他都沉穩以對,他知道戲是戲,人家怎麼想歸人家去想,進這圈子不是為了跟人鬥唇舌,不是為了討稱讚,是為了戲。要學該學能學的還多的是,現在甚至參與了管理行政職。除了把戲做好,讓自己持續進步,只要對得起自己,是褒是貶,壓根不重要。
-
幕後群像
聽音微調 呵護四千一百七十二根管子
造價高昂的管風琴,琴管的排列都是依建築而設計,所以每一座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管風琴的音樂廳或教堂,都會非常用心的維護。就讓為國家音樂廳擔綱管風琴維護工作的張朝任,帶領我們一窺這「鎮廳之寶」的神秘內裡,也分享他照料台灣多座管風琴的訣竅與有趣故事
-
藝@書
對於「人」的深度閱讀
《劇場人類學辭典》是歐丁劇場創辦人尤金諾.芭芭將自己的表演研究經歷體系化而成的一本書。如果說演員是研究人類的專家,透過這本分析劇場表演的論著,芭芭期許讓戲劇成為人的基本配備。
-
藝@CD
重回文藝青年的黃金年代
法國鋼琴家亞歷山大.薩洛的專輯《屋頂上的牛》,讓樂迷回到廿世紀初文青匯聚的小酒吧中,重現當時廝混其中的米堯、拉威爾、魏納等後世大師的音樂,演奏中洋溢著一種對過往時光的感懷,那不是貴古賤今式的追憶,或是單純地「復刻」黃金年代,相反地有種獨白、私密的氛圍。
-
藝@電影
動人小說 躍上銀幕更吸睛
一直以來,動人的文學作品都是電影取材的靈感泉源,而暢銷小說的改編,更被視為電影票房的保證。這個月有多部暢銷文學搬上銀幕的電影,無疑會吸引書迷的目光,但是否合乎書迷的閱讀想像,卻也是如人冷暖飲水自知
-
藝@展覽
微觀世界的生命省思
藝術家吳季璁和張暉明,面對「三十」的人生關頭,在近期的展覽中,不約而同地,透過微觀世界的視角,分別以作品呈現了對生命境遇的思考。吳季璁《天空》透過對螞蟻的觀察,思索生存的道理;張暉明《》、《碎片》單頻道錄像作品靈感源自親人的逝世,以自然森林幽陰影像鋪陳四季更迭、生死悠然的詩意風景。
-
戲劇新訊 莎妹劇團「一桌二椅X4」
回歸極簡舞台 探問劇場本質
「一桌二椅」是中國傳統戲曲舞台的配置,簡單的桌椅,透過高度抽象和寫意的方式,化繁為簡,衍變出各種象徵性的符號,界定表演的空間與環境,激發觀眾無盡想像。莎妹劇團新作「一桌二椅X4」剝除繁複的舞台元素,回歸極簡的劇場條件,魏瑛娟、王嘉明、徐堰鈴和Baboo,四位導演在一桌二椅的遊戲規則下,各自以不同主題和形式,切入表述,探問劇場本質。 魏瑛娟以《2033 沒事,Happy Birthday John Cage》向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致敬。約翰.凱吉生前狂熱投入蘑菇研究,關於蘑菇與音樂的關係,留下許多重要筆記。魏瑛娟說,蘑菇並非如我們想像全然沉默,相反地,蘑菇飽含豐厚的音樂性,只要深刻思索,必能體會。王嘉明藉由《笑場》摸索演員在嚴肅與輕鬆、悲劇與鬧劇、哭與笑被語言界定之前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王嘉明說,「笑場」不是一個帶有道德指責的劇場術語,而是一個關於劇場和人生的哲學命題。徐堰鈴的《別》描繪人生中「不得不離開的情狀」,作品透過動作與音樂的共同發展,組合不同人物,故事和情境,承載了離別的畫面和狀態。Baboo的《檢場》延伸傳統戲曲中檢場人的功能,讓檢場人走入戲中,時而凝視劇中人演戲,旁白敘事,時而化身劇中角色,說白入戲。(鄒欣寧)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法國陽光劇團《未竟之業》、劉亮延《白蘭芝》
唯有豐富而複雜的靈魂,才能把時間和空間提煉成「當下的藝術」。無論平凡、瑣碎的人生場景如《浮生若夢》,或是標榜史詩鉅作的《未竟之業》,因為有 亞莉安.莫虛金在,陽光劇團的帳蓬就會為了觀眾的到來,放出神奇的光。剛看過《大藝術家》、《雨果的冒險》以電影向默片時代致意,更想看相對「有限」的劇 場,如何跨越時空,勾勒上個世紀初的電影大夢!從發想原點的《環遊世界八十天》到拈出《未竟之業》這個劇名,我想見陽光劇團不知其所終的冒險之旅,至今沒 完沒了。 聽說《白蘭芝》在台北、北京尋尋覓覓了一匝,最後才被「挖角」到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而且從原來構想的新京劇,變成現在以「不要攙半點京味」為前提的海派音樂劇,台灣的創意如何因地制宜,戲裡戲外的成果,令人同等好奇。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NSO 跨/新年音樂會—威爾第之夜
如果二○○○年曾在國家音樂廳渡過燦爛的千禧年跨年,走過十二個年頭,邁向下一輪新猷,衷心建議好好安排一個收拾與展開同時具備的夜晚吧!在威爾第氣勢磅 礡的歌劇樂聲,與經典劇作中愛意無限的祝福裡,這場音樂會與我們共同勾勒一個二○一三年的幸福願景。如果愛聽人講故事,卻也很久沒有人說故事給你聽,當晚 NSO樂意說個一千零一夜陪我們跨年。威爾第的經典作品從不掩飾人性的真實面貌,用樂聲說出的故事,仿如看到職場競爭的人性,愛情幻化的神奇,期待、祝 福、願望與思念。在威爾第的歌劇愛之旅有多種遭遇,可以驚濤駭浪也可以湖面如鏡。NSO音樂總監呂紹嘉,為這場跨年音樂旅程導航,安然掌舵。跨年的高潮在 《阿伊達》劇中,最燦爛的凱旋樂聲裡邁入新的一年!
-
戲劇新訊 中文流行歌舞劇
浪漫喜劇《夢想大飯店》 揮灑多元曲風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夢想因為尚未達成而持續發酵。一場奢華的婚宴即將在《夢想大飯店》中進行,新娘要求找天后王菲在婚禮上擔任演唱嘉賓,但幹練的飯店經理卻因為請不到而大傷腦筋。無計可施之下,他將腦筋動到新郎身上因為新郎是一位知名的音樂總監,於是經理便將來自農村的按摩小妹交給他調教,希望能魚目混珠、瞞天過海。但在問題尚未圓滿解決之時,還得擔心飯店廚師找不到肯吃苦耐勞的徒弟,而這時風流的健身房教練又不斷勾引女客 愛樂劇工廠即將推出的中文流行歌舞劇《夢想大飯店》,邀請知名音樂人林隆璇擔任製作人,並且出飾劇中的音樂總監一角。搭配劇情需求,林隆璇也譜寫出超過廿多首經典好歌,曲風囊括流行、藍調、情歌、搖滾、電音及印度寶萊塢,主要演員有超偶幫歌手宋妍甄、劉行格、錢俞安,及福茂唱片力捧新人戴蕙心,更有多位劇場界的實力派演員及舞者一同參與演出。大量華麗歌舞場面及歌曲、戲劇、舞蹈緊密串接,呈現百老匯式歌舞劇風格。融合歌舞的方式,將是一般音樂劇的兩倍量,時尚、浪漫的喜劇更將大飽觀眾耳目。
-
復刻選文 藝次元曼波
醫生和舞者的冬日之歌
情商在羅曼菲的北投家中進行這場對話,因為她是侯文詠的好友,許芳宜的老師,在這個圈中好友熟悉的空間裡,其實更像是一場聚會。 醫生的專業是盡量減少身體的損壞,舞者的專業則在盡量增加身體的極限,醫生透過死亡認識生命,舞者卻可能以生命詮釋死亡。這一場對話,醫生對舞者的好奇,似乎多於舞者對醫生的好奇,醫生作家侯文詠侃侃而談的時候多,芳宜則一邊在思考中反覆挑戰原本的答案。侯文詠曾經說過,人生最重要的是問問題,答案反而是其次;侯文詠對許芳宜提出的身體問題是:究竟是什麼讓你支撐下去?「我覺得芳宜是個很『不守分』的舞者,那種決心不是表現在她的動作或表情上,但是就是可以感覺到,她要超越那個『分』的企圖。」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走一遭《表演藝術》雜誌的時間之旅
這次的「廿周年特輯」來自一個遙遠的起點。兩年多前,某次採訪的受訪者在訪談結束後不經意問道,為什麼現在的雜誌不管哪一類,總是儘往趨勢看,往眼前看,而鮮少回望過去的歷史? PAR編輯群工作時經常翻閱舊刊,或蒐集資料,或尋找靈感。我們善於從歷史擷取素材,但對於雜誌本身的歷史,雜誌累積了怎樣的台灣表演藝術歷史,我們未曾辨識、勾勒出全面的輪廓。 在討論廿周年雜誌專題的會議上,那句受訪者的疑惑不期然浮現心頭。「回顧」成為主要的方向,我們決定開採藏在兩百卅八本雜誌裡的「寶藏」,這麼說並非敝帚自珍,而是開始專題工作後的深切體會《表演藝術》雜誌雖不能說完整無缺,卻紮紮實實地記錄了廿年間、近三萬頁的台灣表演藝術發展。 《表演藝術》雜誌源於為「朝生暮死」的表演作品留下記錄,歷年重大演出必然是回顧的基本配備,我們以雜誌出現、報導過的節目為選單,從初選、複選、決選進行多次馬拉松會議後,點評羅列了廿年的「最PAR演出」。縱然結果難免掛一漏萬,反映的卻不是唯一、單向的標準,而是歷任雜誌編輯的品味集合。 除了回顧重大演出,我們也共同複習了兩百卅八本雜誌中重要的專題、事件、報導。這個被編輯室暱稱為「開讀書會」的會議同樣跑了數次馬拉松,礙於篇幅有限,忍痛割愛不少珍貴的專訪、有趣的專題後,我們以「最PAR事件」提點年度重要的專題,並精選十七篇具代表性、可讀性的人物專訪、對談稿,摘錄作為復刻內容。 過程儘管繁瑣,我們卻在這個共同讀書會中發現了不少有趣的「歷史重複的必然」;表演場地的匱缺、文化補助與政策檢討、創作者的焦慮、世代交替的問題、經典重演和定目劇的討論、藝術教育向下紮根的問題、表演藝術市場的拓荒經驗這幾個題目幾乎數年就會在雜誌裡交替出現,編輯們戲稱,這幾個題目約略等同於美容雜誌的涼夏美白專題或時尚雜誌的OL穿搭術,但戲謔之下,更深的慨嘆卻是:怎麼廿年間,這些問題從未消失? 其中較有趣的可能是世代焦慮。相關專題首次出現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的「創作年代」,而後陸續出現劇場前輩憂心接班人才缺乏的「藝術新世紀 誰來領風騷?」,終在「中生代導演轉大人」中出現了「拋棄繼承」的新世代宣言,雜誌猶如見證了一場為期數年、從四年級
-
特別企畫 Feature
1992-2012 與舞台同步
1992年 試刊、創刊第1期、第2期、第3期2000年 新世紀特別企畫2001年 雜誌第100期誕生2002年 十周年首次大改版,2004年 雜誌二度改版,2012年 239期,在本頁即將開啟廿周年特輯我們深知,在此記錄的,都是與台上的她或你、台下的妳或他共同完成,現在,不妨讓我們再次一起分享,彼此的歲月。無論幕前、幕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PAR事件.最PAR演出
體例說明: 本單元為編年紀事。 先敘重要演出,引雜誌報導/評論內文為點評。 次敘雜誌重要事件與專題。 另列雜誌重要出版品。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私回憶/1986.魏海敏
國家劇院正式營運前,有一次邀請三軍劇團聯合演出的試演。我演西施,范蠡是葉復潤老師,句踐是周正榮老師,夫差是孫元坡老師。當時演出很緊張,我算裡面最年輕的一個,還跟老師,也就是老前輩們一起演出,就更緊張了。那時候有這麼多名角:徐露、嚴蘭靜、郭小莊都離開劇團了,無法參加。我是小海光培養的,竟然還能跟陸光、大鵬的老師一起演,是很不得了的大事,非常幸運的。 當時國家劇院的造型、大廳,都讓人津津樂道。我們排演的時候,大家都說,從來沒看過這麼漂亮的地方。當時剛蓋好,還特別去參觀說,冷氣會從腳底下出來啊覺得很新鮮。環境舒適,好像把表演的層次都拉高到不一樣的境界了。我覺得國家劇院真的是台灣的驕傲,使得我們都能把「到國家劇院演出」看作是最高的目標。跟別人說「來國家劇院看戲」,是非常驕傲的事情。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私回憶/1992.魏瑛娟
台大話劇社期末公演,編導了《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在下冰雹》The Name of the Rose,演員是阮文萍、Fa、王嘉明、曾寶儀、黃克明。英文劇名The Name of the Rose來自莎劇,整個演出想談人生意義生命本質之類。 還記得講的是一個自閉少年無聊漫長暑假遇到的奇人怪事。阮文萍、Fa扮演一對愛侶,關係甜蜜又緊張,不時看見幻影,一隻粉紅色恐龍橫越舞台。王嘉明演恐龍,穿著全套恐龍裝,肚皮上還有顆大大的紫色肚臍,每次出現都讓觀眾好開心。曾寶儀還是大一學生,家教嚴,有一場戲要穿泳裝,得先問過家人。 台大校園臥虎藏龍,啥人都有,有一場戲,文萍、Fa只裹一條白床單掩住重點追逐爭吵,談判高潮處,Fa對文萍張開床單展現「誠意」,背對觀眾的Fa如展翼俊美白鳥,背景音樂〈Love Me Tender〉響起,觀眾狂笑。突然,一女性觀眾奔上台衝至Fa前面看「誠意」,演員愣傻但鎮定,很有誠意地演完,台下觀眾還以為是故意安排的,在那個凡事都說「後現代」的年代,這種亂入,頗有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