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倫敦
綺拉.奈特莉、伊莉莎白.摩斯 《雙姝怨》飆演技
美國劇作家莉莉安.海爾曼的《雙姝怨》,在暌違多年後,再度搬上倫敦舞台。這次邀來知名演員兩大知名女星綺拉.奈特莉及伊莉莎白.摩斯演出,雙姝上台競飆演技,在媒體評論中,飾演壓抑角色的伊莉莎白.摩斯以細膩的表演贏得大多數的喝采。
-
巴黎
《黑天鵝》引火 媒體揭露歌劇院芭蕾舞者辛酸
奧斯卡獎影后大熱門的新片《黑天鵝》也在巴黎掀起波瀾,重量級的法國藝文雜誌Tlrama週刊,特以這部描繪芭蕾舞者台下黑暗內幕與身心壓力的電影為引,製作專題探討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與舞校多年來被質疑近乎虐待學員及團員的「追求完美」。
-
上海
婚戀話題熱門 情人節檔期舞台春意盪漾
戀愛與結婚,現在正是中國社會的熱門話題,據調查十二億人口中就至少有1.8億單身中國人忙著找對象。這股風潮也吹到了話劇舞台,上海情人節檔期推出的製作,就有不少與婚戀相關的題材,透過喜感加笑鬧略帶一點悲涼的奇特組合模式,也反映了中國「剩男剩女」當下的心情與處境。
-
香港
「亞洲劇力無邊界」 再掀香港小劇場活力
由「小劇場.大戲劇」主辦及製作的「亞洲劇力無邊界」是一個相當有野心的劇場節,內容雖只包含三個小劇場作品,但卻是來自廣州、香港和日本的創作,也有創作人帶領的工作坊、座談會等,似乎要發起一次小劇場的革命。這次節目以「日本」為主題的理念,是創作者回應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即便作為計畫主題有點讓人不明所以,不過也是一次有趣的嘗試。
-
戲劇
台日混血新漫才 搞笑反映社會現實
立志以散播歡樂為己任的新型態搞笑團體「魚蹦興業」,去年首次將日本「漫才」式的搞笑風格引進劇場,今年則推出《過季尾牙聯歡晚會》,讓搞笑更「精緻化」。《過》劇靈感來自魚蹦成員的親身體會,原本希望能在景氣復甦的年終接點尾牙場演出貼補團用,結果卻希望落空,大家於是自嘲,決定為自己辦一場尾牙活動。
-
焦點專題 Focus 認識經典
解構《天鵝湖》—貼近經典的五條捷徑
不管你懂不懂芭蕾或有沒有看過芭蕾,你應該都對《天鵝湖》這齣舞劇不陌生不管是對柴科夫斯基淒美的音樂,或是天鵝舞者優雅動人的純白舞姿。這齣古典芭蕾裡經典中的經典,是如何歷經時代淬煉,在觀眾心中留下無可取代的地位?我們又要如何去欣賞這齣不朽傑作?透過俄派芭蕾研究者李巧老師的專文引路,讓我們踏上了解《天鵝湖》的五條路徑
-
焦點專題 Focus 幕後辛酸
成為芭蕾伶娜的代價— 一探芭蕾舞者的職業傷害
透過電影《黑天鵝》,我們看見主角在練習過程中心情沮喪地面對不斷的跌倒、腳趾甲斷裂電影的鏡頭語言總是充滿戲劇張力,然而卻也反映了舞者某些真實的生活面貌,也揭開了光鮮舞台幕後的面紗:想成為一名完美的芭蕾伶娜,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
焦點專題 Focus 延伸聆賞
經典與變奏—《天鵝湖》的八種版本
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自從一八七一年在莫斯科波修瓦劇院演出,也已經有一百卅多年,但事實上今日演出的版本是奠基於一八九五年,由佩堤帕及伊凡諾夫重新編排舞蹈,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基洛夫)劇院演出的版本。許多知名舞團、頂尖編舞家都曾詮釋過《天鵝湖》,以下就不同舞團門派推薦舞迷們聆賞各詮釋版本,一探芭蕾伶娜/王子的超凡舞技如何締造經典地位。
-
焦點專題 Focus 延伸聆賞II
絕美舞姿—芭蕾狂潮全台發燒
從二月底到四月底,無論是電影螢幕或劇場舞台,都可看見芭蕾女伶的身段與舞影,不管從窺探伶娜心事,或直擊台上唯美演出的角度,五花八門的精采舞藝,在足足兩個月內任君挑選!
-
音樂 北市國&漢唐樂府 展演南管鐘磬樂舞
《盤之古》 探索遠古太初之音
作為「2011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的開季節目,北市國邀來漢唐樂府,以兩種傳統音樂藝術的合作展現創新。演出以追溯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來探尋南管音樂的源頭,由笛子演奏家陳中申,在南管既定的曲牌上,做整場音樂的編寫。舞蹈方面則以「禪門太極」入舞,展現神仙的出塵脫俗。
-
音樂 歡慶廿週年 與韓國傳統樂合作演出
采風樂坊 打造國樂創意新平台
邁入廿週年,采風樂坊也自我期許打造創意交流的平台,讓台灣的國樂人才能有機會被凸顯。而從這次的團慶音樂會起,采風也將邁開與國際交流的腳步,音樂會中除了有《秦兵馬俑幻想曲》、《十面埋伏》等磅礡曲目,也會與韓國的傳統樂音樂家與樂團合作演出。
-
音樂 可以嚴肅 也能搞笑搞怪
NSO頑皮家族 顛覆形象幽默獻藝
平常在台上演奏、看起來總是嚴肅拘謹的NSO團員,這次要露出他們風趣搞笑的「真面目」!由活潑的小提琴手梁坤豪及大提琴手黃日昇擔綱主持,團內多位聲部首席如解瑄、安德石、傅永和、宇新樂等上場展技,藉著一身絕技搞笑演出,整場演出沒有冷場,充滿諷刺、搞笑、並且拿樂器的特性、甚至社會議題來大做文章。
-
戲劇
從《透明之國》看見理想與現實交織的世界
從黃明正訓練有素的身體和表演可以看出他一路走來不曾懈怠的堅持,回到最後幾首餘韻不絕的原住民歌謠,我想不管是不是原住民,在聽到這古老歌謠的召喚下,都會被音樂背後這塊美好的土地感動。黃明正透過《透明之國》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是否真的認識生活的地方,在歡笑之後,或許我們會採取行動前往紀錄片中那些美麗之處。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三月起正式營運 服務在地戲迷
大稻埕戲苑 重現精采戲窟文化
在台北市社教館前館長邱建發的推動下,原位於迪化街永樂市場的「延平活動中心」重新整修擴建,將九樓規劃為可容納五百人的中型劇場,八樓增設以掌中戲演出為主的曲藝場,去年開始試營運,正式定名為「大稻埕戲苑」,希望藉此傳承、延續大稻埕古城的戲窟文化。現任館長林慧芬表示,大稻埕戲苑肩負演出、推廣和傳承的任務,除了辦理傳統藝術演出、傳習與展覽活動,並提供藝文團隊申請排練,為台北市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發展重要據點。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偶戲撞擊」 迸出不同的創意啟發
如果你是一個偶戲人、當你覺得你有一個好主意,想要試試看靈不靈,或是你的新創作做到一半,想看看觀眾的反應,你可以試著參與在美國偶戲圈很流行的一種活動「偶戲撞擊」(Puppet Slam)。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最常出現的是偶戲夜總會(Puppet Cabaret)、偶戲大雜燴(Puppet Potpourri)等等。
-
藝視窗 News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台灣】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第九屆的「台新藝術獎」,已於二月底遴選出入圍作品。表演藝術類的十個節目中,再度入圍者有台北市立國樂團及世紀當代舞團。本屆音樂類作品《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及《時空情人音樂會-舒曼與南管的邂逅》都傾向傳統與多元化的創新;而另兩場《BIS搶先聽─旋擊炫技》及《雲山雁邈》則都是國樂節目。戲劇類中,除了亞洲劇團的《假戲真作》及台灣豫劇團的《花嫁巫娘》外,特別的是扯鈴為創作主軸的《奇幻旅程》,及倒立特技所建構出的《透明之國》也雙雙入圍。舞蹈類則有《SPIN 2010》及《婚禮/春之祭》。今年的「台新藝術獎入圍展」依舊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大獎得主將在5月14日頒獎典禮揭曉。(李秋玫) 聲學專家林宜勝過世 國內聲學、錄音學的權威林宜勝老師,於2月15日清晨因肝硬化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年73歲。消息一出,音樂界友人及任教的台北藝術大學及東吳大學師生皆同聲表達不捨。 人緣極佳的林宜勝,是台大外文系畢業,在大學前就與愛樂友人合辦台灣第一個民間管絃樂團「洄瀾管絃樂團」。雖然沒有正式的科班學位,但音樂的基礎深厚,演奏之外,對音響、錄音、聲學等都非常有研究,更是國內少數精通小提琴修復的才子。兩廳院開館時,他更曾對音樂廳的音響撰過大篇文章,引起討論。此外,他文筆相當流暢,除了評論及專文外,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傳記式的作品《白鳥之歌》就是他所翻譯。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任職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長期間,無論是館藏、雜誌、出書、研討會、講座都是當時音樂界的指標。(李秋玫) 美狄亞音樂劇場《第8號當舖》演員甄選 由劇場編導蘇芷雲成立的「美狄亞音樂劇場」,意圖仿效日本寶塚集團全女班之音樂歌舞劇精緻取向,預計2012年演出改編自作家深雪作品的《第8號當舖》,將於三月中展開演員甄選。第一階段甄選將於3月19、20日舉行,甄選女角與男角,條件為165cm以下女性,視覺年齡介於20-35
-
劇場快門
台灣海筆子《蝕月譚》演出前搭建帳篷
時間:二○一○年十二月廿七日
-
談畫說樂
視覺與聽覺藝術的匯流
康定斯基與荀貝格都主張,繪畫創作應嚮往著音樂般的純粹、高超境界,繪畫應是一種視覺的音樂。以下是荀貝格的說法:「眼睛總是專注於具體的事物,因此耳朵應是比眼睛更高級的。假若畫作能透過音樂般的節奏、音樂效果來表達內在的理念、內在的意境,則又另當別論,在此狀況下,繪畫不再只是眼睛所見之物的複製品。」
-
藝@書
文化就是身體—足的文法
從《酒神》、《大鼻子情聖》到最近的《茶花女》,台灣的劇場觀眾對日本劇場大師鈴木忠志的表演美學,相信有著一定程度的印象風格化的肢體表演、力道十足的語言表達、流暢凝練的舞台畫面,在在令人震懾。這些令人動容的劇場演出,也正是鈴木忠志劇場理論思考的實現,透過他第一本在台授權的中文專書《文化就是身體》,可更清楚其理念架構與演員訓練方法。本刊特選摘書中〈文化就是身體足的文法〉一文片段,以饗讀者。
-
藝@書
找回肉體的呼喊與存在
《茶花女》一劇演出後餘波蕩漾,但也讓人對鈴木忠志的劇場美學充滿疑問,透過《文化就是身體》這台灣第一本鈴木忠志著述集結之作,即便未必能讓觀眾全面釋疑,但也提供了另一條解讀鈴木忠志的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