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談畫說樂
「月光小丑」的多重樣貌
義大利傳統「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中的一個主要角色,十八世紀初法國畫家華托(A. Watteau)筆下的一位感傷人物皮耶洛(Pierrot),為何激起世紀末多位藝術家的興趣,完成了一連串大異其趣的傑作?
-
藝@書
「通俗教父」說故事
多年來,無論是電視廣告、電影和劇場腳本、甚至親自粉墨登場詮釋別人的人生,吳念真說故事的功力總是壓倒性地令人著迷。有時不免想像,這些曝光了的故事是否更可能僅為冰山一角,其餘的都還在吳念真腦中伺機突出水面這一次,睽違多年未出版著作的他,重新拾起文學創作的筆,任水面下的故事躍然拔出,新書《這些人,那些事》的故事,多數來自吳念真親臨現場的半生回憶。讀著這些生動且充滿戲劇張力的人與事,油然想起吳念真對推理女王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讚語:「通俗是一種功力。」在本書中,吳念真亦親自演示了「通俗」動人的不俗力量。本刊特地選摘精采篇章,以饗讀者。
-
藝@書
誰改變音樂?誰被音樂改變?
本月介紹的三本書,分別從三種角度書寫音樂與個人、與群體、與國家社會間的關係,行文從抒情散文、夾敘夾議乃至專業論述,堪稱一次音樂文化書寫的小型爆炸,其結果當然繽紛奪目。
-
藝@電影
影展秀電影 好片院線會再見
影展大拜拜,未必幕落人散一場空,好電影在這裡總會找到繼續發光的機會,若不是早被片商定下,就是在影展中被片商相中購買。這次介紹多部影展參展片,就是要繼續上院線吸引你的目光。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英國合拍劇團《春琴》、「石井漠」華麗經典
前衛西方碰撞東方傳統,會擦出什麽火花?總是特別令人期待!被喻為全英最佳肢體劇場的合拍劇團(Complicite),取材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文學作品《春琴》,以集體創作的方式結合操偶、戲劇、多媒體、視覺化肢體等,打破語言、國界藩籬,跨越文化差異,融合生活的物件,開創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 國寶級的「阿嬤舞姬」李彩娥女士,在二○○九年世界運動會開幕式表演時,雖罹患白內障而視力模糊,但她仍登上六米高的球形流動舞台,魅力四射地優雅舞動,讓全球有目共睹!她的堅持與執著精神令人極度敬佩。今年李彩娥為緬懷日籍恩師石井漠,募集舞壇新秀並且重建、創新經典代表作,讓大眾可以再度欣賞八十六歲的舞蹈大師丰采,難能可貴!其口述歷史專書《飛舞人生》,更值得推崇!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英國合拍劇團《春琴》
很少看表演,一是自己的氣質知識都未夠班,每每想看也不知從何挑起;再是身為庸俗之人,其實不太有臉踏進國家殿堂。之所以想看英國合拍劇團的《春琴》,既不是因為劇團,也不是因為谷崎潤一郎,為的是日本女星深津繪里。 雖然谷崎潤一郎的作品還是讀了些,對他那種幽微深刻細膩糾纏揪心的敘寫也不算太陌生,但因為自己對戲劇演出的陌生,是以從來也無法想像那些蘊藏在文字裡面的濃烈與焦慮不安,會怎麼在舞台上化開來。而當前幾日在某處拿到《春琴》的宣傳品,看見劇照中深津繪里操偶的沉靜姿態,不知為何,竟往漫畫《明日的王樣》中,那部《逆歲之岬》的氣氛聯想。突然覺得,假若今年只有看一部戲的扣打,那應該就是這部了。 只能說,幸好我今年看戲的扣打還沒用掉。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聖十字合唱團指揮 羅德利希.克萊勒
以普世精神詮釋《彌賽亞》Roderich Kreile
德勒斯登聖十字合唱團是目前全球擁有最悠久歷史傳統的少年合唱團之一。十一月該團將協同德勒斯登愛樂交響樂團訪台演出經典神劇《彌賽亞》。此次領軍來台的指揮家是該團指揮羅德利希.克萊勒,帶領該團迄今已屆十二年,本刊特別專訪克萊勒,請他一談他與聖十字合唱團的結緣、對《彌賽亞》的看法、以及與德勒斯登愛樂合作之心得。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藝術交錯孕育 綻放創作力量
藝術是有生命的。不但單在創作時,其自身能夠逐漸成長茁壯,臻於完美。更神奇的是,如同上天的恩賜,它還能讓自身所散發的光芒,與其他的創作元素進行光合作 用,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繁衍成延續另一個創作的力量。在本月份雜誌【封面故事】與【特別企畫】單元所介紹的兩個作品,都是在如此藝術創作的交錯孕育中, 綻放的生命之花。 在 水墨柔韻潑灑下、雲霧飄渺間,不同層次的景深交疊,讓舞者彷彿置身於虛實交錯處,流轉氣象萬千。從《行草》、《行草貳》到《狂草》,編舞家林懷民讓接受完 整西方現代舞訓練的雲門舞者,重新歸零。以靜坐、太極導引、拳術、書法等中國傳統訓練,用肢體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法絕奧。在兼具粗獷與細膩氣韻流動中, 「以書起舞」的雲門,艷驚全球。本月【封面故事】所介紹的雲門舞集的新作《屋漏痕》,雖然亦是延續此一創作脈絡,但不同的是,它更進一步地掙脫了觀舞者對 於書法的既定印象與想像。 屋漏痕,它所代表的不單只是一段見形辨意、指事辨物的理性思考過程,而是一種書法的意境,也是一種創作的態度。「山水畫裡面或書法裡面都同時講究留白、虛實這類的趣味,所以我們就從這樣的趣味出發;那麼大家會說你不表現書法你要做什麼?沒有!我們在跳舞,跳一個從書法的美學出發為跳板,所創造出的舞蹈。我想它有它獨特的一個面貌!」林懷民如是說。但是要如何具體化、落實化這個「獨特的面貌」,如何從「以書起舞」到「引墨為舞」,而至「一一自然」,是一位藝術家對自己的挑戰,也是雲門舞者們在傾斜八度角的舞台上,不斷地跌倒、爬起、跳躍的背後,對自己的期待。 同樣地,即將來國家兩廳院演出,被喻為「全英最佳肢體劇場」的「合拍劇團」,這次也是從日本的古典文學出發,企圖在劇場表演中,找出全世界人類共通的語言。雖然台灣觀眾對於日本大眾、精緻文化並不陌生,但是能夠跨界請來日本劇場、電影、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以「巫」之名 探觸熟女情慾
「能文、能武、能生、能旦」,被譽為「本色天成」的豫劇傳奇王海玲,演什麼就像什麼,究竟還有什麼角色難得倒她?台灣豫劇團這回找來中生代備受矚目的編劇施如芳,為她量身打造新戲《花嫁巫娘》,藉一則虛構的部落傳說,帶觀眾走進魔幻傳奇的巫覡世界,並以「巫」之名,大膽探觸熟女情慾,挑戰梆子姑娘舞台生涯五十年來最大的表演尺度。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交響奧林匹克」 各項樂器的超級比一比!
「NSO主題樂園」系列將在十二月初推出趣味十足的「交響奧林匹克」音樂會,讓音樂家變身運動員,在音樂廳舞台上超級比一比:「誰是跑的最快的馬拉松選 手」?「誰吹出來的音最高」?「誰會用音樂作最多的表情」?「誰演奏得最大聲」?「誰是最厲害的小朋友指揮」?「誰是速度極限王」?讓你隨著播報員的精采 報導,跟隨著激烈的賽況,開心踏入音樂的樂園!
-
藝號人物 People 最佳越劇代言人
茅威濤 濤聲不絕三十載 一肩扛起文化傳承
台上俊美逸朗的小生,如電火球般的眼神震懾著台下觀眾的心,如同台灣的歌仔戲紅小生總是戲迷追隨的偶像,身為越劇舞台上出類拔萃的女小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的瀟灑風流,更是讓粉絲遍佈海內外。但被指定為越劇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她,卻是時時不忘肩上挑負著的傳承重擔,創作演出《藏書之家》,也在主角范容的人生與命運中,找到對藝術使命之執著與忠誠的共鳴。
-
藝號人物 People 六十歲正好的佛朗明哥舞蹈家
張鳳翔 天生波西米亞 舞動歲月醇釀
從小以「小白兔」藝名在祖父張邱東松所組「南國音樂團」中表演的舞蹈家張鳳翔,學遍各國的民族舞蹈,但與佛朗明哥的結緣,卻彷彿是前世的鄉愁記憶,一經挑動便不可收拾,成為一生的夢想。她到西班牙學習佛朗明哥的台灣第一人,中間為了家庭放下佛朗明哥,後來又在家人支持下重回西班牙,深入鑽研佛朗明哥精髓。精湛深沈如歲月醇釀的舞技,將在二胡、洞簫與西班牙吉他的伴奏下,在《我是寄居的客旅》中震動起步。
-
演出評論 Review
冷血交割的熱情……
可惜,前述戲劇情節和歷史文本背景的鋪陳,全在莎妹劇團的《四重奏》版本,被「剝得精光」。因為被「剝得精光」──包括去除了對話中的口語助詞或連接詞等,兩位演員表現固然敬業,卻顯得戰戰兢兢
-
演出評論 Review
積木童趣中,仍見游移不定的靈魂
過去,林文中總在作品裡放入太多的概念和意圖,難免模糊了焦點,或因為一些枝節而影響了整體的表現。這次,他試圖藉童年的遊戲找回最簡單純粹的本質,完成了一支眉目較清楚的作品。只是成年的林文中與幼時的林文中之間的安靜凝望,使重拾孩童歡樂的竊喜與肩負今日的壓力,隱然在舞作中並現,卻還是那個游移不定的靈魂。
-
演出評論 Review
《亂碼2010》 南台灣觀眾的意外收穫!
編舞家古名伸簡單說明:這場表演沒有結構、也沒有遊戲規則;《亂碼》看似亂跳、沒有規範,但排練很久,卻可以自由發揮。雖然每一齣現場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亂碼》卻在每一場的內容、結構與細節大不相同,甚至截然不同。
-
新藝見/新銳藝評
不是戲劇裡有音樂,就可稱為音樂劇
此版《電影之歌》,李宗盛曲碼被大幅刪減,請他人新編了樂曲。每首歌分開來聽尚稱悅耳,但把這堆曲子一股腦堆疊,卻「支離破碎、分崩離析」。同樣場景中,即使一角為喜一角為怒,吟唱的旋律竟然相似,實在匪夷所思。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以八度傾斜空間 舞動一一自然
《屋漏痕》是滲入牆壁的雨水,逐漸在壁上浮現的痕跡。也有人說,《屋漏痕》是穿透窗戶或屋舍裂縫,投到房裡的斑剝日光水痕,漏光,乃至懷素(註)提到的夏雲,飛鳥,驚蛇,都是大自然的狀態。醞釀多年,我決定以《屋漏痕》為題編舞,看看自己能不能觸及那「一一自然」的境界。 ──林懷民
-
即將上場 Preview 聲樂天籟引領
《少年的魔號》 輕巧引你走入馬勒世界
「NSO馬勒系列」在十一月份推出的「少年的魔號」音樂會,將演出馬勒的《少年的魔號》歌曲集,邀來德國的次女高音克莉絲緹安.伊凡與低男中音康士坦丁.沃爾夫演唱,資深歌劇指揮家陳秋盛領導NSO,引領你從每首五分鐘之內的曲子及歌詞,開始理解馬勒的樂思。
-
即將上場 Preview 喬治亞鋼琴家 大器晚成世人稱道
薇莎拉茲 內斂浪漫詮釋深情舒曼
喬治亞鋼琴家薇莎拉茲給人的感覺一向冷靜、低調,即使手勢與表情動作不多,但並不表示她的內心不熱情,只是著重內在的她總將熱情藏在音樂之中。這樣的特質正好與舒曼深沈的特質相當吻合,音樂之外所蘊含的詩意,讓她的舒曼音樂在仔細咀嚼聆聽後,更可感覺到其中埋藏的細膩與韻味。
-
即將上場 Preview 再度訪台與北市交合作
既指揮又獨奏 明茲給你「聲音王道」
今年再度席捲台灣,明茲將一次展現他小提琴獨奏及指揮的功力,與北市交共同合作莫札特典雅流暢又明快多變的《G大調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布魯赫帶有一絲甜蜜與感傷的代表作《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布拉姆斯嚴格遵循古典主義風貌、被比喻為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的《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