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書》(新經典文化 提供)
藝@書

誰改變音樂?誰被音樂改變?

本月介紹的三本書,分別從三種角度書寫音樂與個人、與群體、與國家社會間的關係,行文從抒情散文、夾敘夾議乃至專業論述,堪稱一次音樂文化書寫的小型爆炸,其結果當然繽紛奪目。

本月介紹的三本書,分別從三種角度書寫音樂與個人、與群體、與國家社會間的關係,行文從抒情散文、夾敘夾議乃至專業論述,堪稱一次音樂文化書寫的小型爆炸,其結果當然繽紛奪目。

「音樂能否改變世界?」是一九六○年代後出現的一個神話式疑惑。隨著時代遞進,彼時的關鍵字:嬉皮、搖滾、胡士托、愛與和平……在一些人心中幻滅解構、在其他人心中則擁有更崇高不敗、堅不可摧的神話地位。

世界變了沒有,端看回答的人從哪一種角度、依據哪一座時空座標檢視。然而我們可以確認的是,音樂永遠有改變一個人的力量。至於改變音樂世代景觀的傳奇樂人,其背後更可能仰賴千絲萬縷的人事時地物互相作用,最終成就了歷史後來者定論的「傳奇」和「神話」。

本月介紹的三本藝之書,分別從三種角度書寫音樂與個人、與群體、與國家社會間的關係,行文從抒情散文、夾敘夾議乃至專業論述,堪稱一次音樂文化書寫的小型爆炸,其結果當然繽紛奪目。

音樂如何改變我?

同世代、同樣關注音樂領域的馬世芳與張鐵志,此次出手,基本上各自延續前作風格。

承襲《地下鄉愁藍調》融個人記憶與流行音樂史於一爐的散文寫作,馬世芳的《昨日書》以更濃烈的抒情憶往口吻,娓娓道出自身的「青春歌史」:母親是知名廣播人陶曉清,不僅令他得以親炙台灣流行樂手聚集家中討論音樂的現場,也因緣際會成為小播音員,見證、參與了廣播的興衰,台灣音樂與社會的集體轉型。

搖滾傳奇自然也不可少。除了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約翰.藍儂(John Lennon),巴布.狄倫(Bob Dylan)儼然主秀,連著三篇文章,從狄倫演唱會現場紀實、日本的狄倫樂迷側寫,談到諸如狄倫愛講冷笑話、攻擊/羞辱媒體等生平逸事,馬世芳用感性筆觸描繪出一個活靈活現且充滿細節的「狄倫傳奇」。

而直陳自己仍執著挖掘音樂人和音樂如何展現社會力量的張鐵志,新書《時代的噪音》當可視為《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的續篇。較諸前作以事件為主,《時代的噪音》集中介紹西方音樂人的個人歷史和音樂理念。從廿世紀初的抗議歌手Joe Hill開篇,包括彼得.西格(Peter Seeger)、巴布.狄倫、瓊.拜雅(Joan Baez)、藍儂、U2等十位民謠/搖滾樂手的創作演變,以及如何透過音樂呼應社會變革,讀來令人血液沸騰,彷彿重新見證革命時代樂人的激情。

《昨日書》從個人私密角度書寫音樂,《時代的噪音》從音樂如何介入公領域展開敘寫,然而兩書並讀亦有一層互文樂趣。《時代的噪音》中爬梳狄倫的崛起,從六○年代民謠抗議歌手的鮮明形象,到後來被狄倫一手抹銷,轉為前衛大膽的搖滾曲風,被眾人視為叛徒;同一個狄倫,在《昨日書》中則形象更鮮明地吐槽記者、又或以一個宣稱自己是「Bob Dylan」的怪老頭姿態,被不相信他的警察帶上警車……悲觀的狄倫不相信人能改變世界,但他的音樂確實註記了那個「音樂為神話」的年代。

我們如何改變音樂?

這端搖滾樂殷殷探問音樂的力道有多強悍,另一端的古典音樂,則試圖從更宏觀的角度提問:當今的音樂市場、聽眾與演奏者的關係是如何形構的?

曾擔任報社主跑文化線的記者,黃俊銘的《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以哈伯瑪斯(J. Habermas)、布爾迪厄(P. Bourdieu)和傅柯(M. Foucault)為論述基礎,從台灣國家交響樂團NSO的發展與變革和網路交響樂團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兩個例子,探討過去被視為精英品味的古典樂如何發展出公共性,在試圖深入普羅大眾之際,如何「政治地」兼顧藝術與市場。

或許音樂無法以上世紀人們想像的方式動搖整個世界,然而,無論諱莫如深或大張旗鼓,無論被動聆聽或主動創造,你都可能以蝴蝶振翅的姿態,改變音樂,被音樂改變——「作品是社會的選擇……作品的未來重要性,是無法預測的。」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研究學者Williams說。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