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戲劇
《步步驚笑》 金士傑挑戰瘋狂喜劇
改編自驚悚片大師希區考克經典作《國防大機密》的舞台版《步步驚笑》,將由資深導演楊世彭執導,甫獲國家文藝獎的金士傑挑大樑。劇中將由四個演員扮演間諜、警察、農夫、農婦、小販等四十八個角色。五十七歲的金士傑說,雖然他不用串演其他角色,但兩個半小時,他幾乎不下場,也非常考驗他的體力。
-
舞蹈
秦Kanoko《惡之華》 獻給死者的祭儀
在台灣成立黃蝶南天舞踏團的日本舞踏家秦Kanoko,曾以肉身作為抗爭武器,拒斥台北縣政府為興建捷運新莊線而拆除樂生療養院。如今,樂生抗爭行動雖已落幕,秦Kanoko依舊用舞踏與死去的靈魂對話,新作《惡之華》宛如一場為死者而生的嘉年華祭典,強調雖然堡壘已經瓦解,但寄居於身體的「惡所」仍蘊藏著反權力、反體制堡壘的可能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冷靜與最熱情之間 留下「安靜的片刻」
充滿熱情也充滿冷靜的心靈,讓陳玉慧的筆鋒常帶感情。 文字之間的留白,舒展到舞台上,則轉化成不經意的安靜片刻。 這些安靜的片刻,讓人可以留個念想。而且,會想很久。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個人冒險到集體記憶
不論你是否認同陳玉慧的劇場美學,都可見出她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創作者。陳玉慧最熱中的,無疑是動用所有彼此矛盾的劇場元素,冶煉出一盆巫婆湯。如果擔心《海神家族》的原作者自任編導,會不會太過拘泥文本、「忠於原著」、導致文學性壓過劇場感,陳玉慧是我們最無須為此擔憂的創作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海神家族》 永恆的神話魅力
這本書最意味深遠、最有詩意的地方,還是在於它無意間並置了人與神、媽祖與女性雙重的流浪軌跡,況且也是千里眼與順風耳兩尊隨侍神像尋找女主人的過程。殊不知,媽祖也是由人得道昇天,祂在得到信徒的尊崇之前,也是從別人家飄洋過海而來的女兒,這點跟書中的主角的際遇沒什麼太大的不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與靈魂對話,與人相處
如果你以為《海神家族》這本小說如此動人,那麼在劇場裡,陳玉慧也會「利用」歌仔戲表演、而讓觀眾情緒被渲染得「血肉模糊」,那可是嚴重的「誤讀」。她問:「私底下,生活裡,妳真的覺得台灣人話很多嗎?」陳玉慧對照自身生活經驗,「台灣人的話,不多,所以,這齣戲絕對不會是話劇。」從語言反差的角度切入創作立場,陳玉慧想要用西方歌劇的結構,來呈現這齣充滿歌仔戲曲調的表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孫翠鳳、陳昭婷 一趟征服自己的旅程
從行當分明、程式清晰的歌仔戲舞台,走進必須放下身段、呈現真實的現代劇場,來自明華園的當紅小生孫翠鳳與她的女兒陳昭婷,如何在陳玉慧的手中,轉換性別與年齡,扮演一對不倫的叔嫂戀人?丟卻了傳統戲曲身段的「保護色」,孫翠鳳融合自己排演電視、電影的經驗來創作舞台角色,而陳昭婷則誠實地將自己的內在,全然攤在導演觀眾的面前。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不要身段 從情感迸燃
為了試探膠著的肢體移動,導演想玩個關於「火」的練習。火在燒,是燒了痛著?心頭灼燒似焦?還是像火那樣,硬是吞噬了眼前周遭? 明華園的演員突然沿著石壁流動的山澗,走動、變形;隨著「水」,變換速度與節奏,變化表象的模擬。導演說,動作要從內在衝動而出;不要習慣、不要身段,這個衝動,是情感。
-
音樂先修班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室內樂的天才十問
室內樂可以在戶外演出嗎? 練室內樂表演人數比交響樂團少,是不是比較簡單? 「鋼琴五重奏」,就是五台鋼琴一起彈啊? 什麼樂器都可以組合演奏室內樂嗎? 相較於歷史悠久的交響樂團,室內樂的演奏型態在台灣可說是方興未艾。在○九/一○樂季中,國家交響樂團(NSO)就排出由樂團各聲部首席擔綱演出的「室內樂」系列,正陸續登場中;而享譽國際的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也將在十二月再度訪台。趁次機會,就讓我們在進音樂廳之前,先來瞭解一下,室內樂是什麼?
-
特別企畫 Feature
蔬果廢鐵當樂器,動物天籟皆入樂
環保意識抬頭,保育工作逐年加溫,全球音樂界也沒有缺席,作曲家化身環保戰士、演奏家扮演環保義工,藉由音樂和影像畫面的結合呈現地球之美,透過自然聲音的錄製,襯托周遭環境的美麗,音樂家進一步還將廢棄耗材點石成金變成樂器,躺在超級市場的新鮮蔬果,也能奏出活蹦亂跳的音符,環保不是亮麗的口號,只要肯做,套老話一句,只要有心一切都有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振臂疾呼或隱喻鋪陳 舞說環保思維
環保議題看似如此入世、廣泛、條列式而且具象;肢體創作如此抽象,總是在創作過程中抽絲剝繭,由小而大地去渲染一種幾經蒸餾的意象、空間或時間感。 這兩件事,唯一的關連,也是最顯著、極重要的關連,是環保議題裡永遠無法被數據化的,屬於「人」的部分。特別是舞蹈藝術,這無論從發想、堆疊、實作過程到演出都離不開人的思想和軀殼的創作形式更是如此。
-
特別企畫 Feature
喬治.芬頓:多彩管絃與豐富生態,相得益彰
即將於明年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2010 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中,帶領國家交響樂團演出知名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系列配樂的作曲家喬治.芬頓,曾為多部電影寫作膾炙人口的配樂,如《甘地》、《哭喊自由》、《危險關係》、《奇幻城市》等等,擅長為精采的電影敘事、透過精心的配樂鋪陳出更深刻的意涵。透過越洋專訪,芬頓除了分享他創作「藍色星球」音樂的靈感來源,更暢談他作為配樂人的工作心得。
-
特別企畫 Feature
《火烤美人魚》 以性別之爭 隱喻環境議題
作為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戶外開幕大秀的《火烤美人魚》,以歡愉中帶著深沉警示的舞蹈形式,呼應這次藝術節的環保主題。索爾.比克舞團的女舞者與男舞者們彷彿各自是大地之母「海洋」與人類文明的代表,在台上以舞蹈行動隱喻批判人們對水資源毫無節制的需索與浪費。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陳郁秀董事長 榮獲法國總統贈勳
長期致力於台法文化交流工作的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繼一九九六年獲得法國政府頒贈「國家典範騎士勳章」後,再度獲得法國國家級肯定,於十一月十日於法國參議院所在地盧森堡宮,獲頒法國總統致贈的「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以表彰她多年來促進台法邦誼的文化成就。緊接著陳郁秀董事長又將在十二月十日獲頒法國文化部的文化藝術軍官勳章,授勳儀式將在國家戲劇院一樓大廳舉行。陳董事長成為罕見獲得法國三項國家榮譽的人士。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以國家榮譽 讚揚傑出貢獻者
二○○九年十一月十日在位於法國巴黎市盧森堡宮的國會大廳,法國前文化部長、也是現任國會副議長塔斯卡女士代表法國總統頒授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Chevalier de la Lgion d'honneur)給台灣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的董事長陳郁秀女士,這是法國政府贈予國內外人士的最高榮譽之一。 本刊特邀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暨文化處處長周子牧,撰文介紹「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的淵源和意義。
-
焦點專題 Focus
走進外百老匯 選一場藝術的冒險
相 較於「百老匯」,「外百老匯」不是只集中於某一地區的某些家主流劇院,而是分散的紐約上中下城各地的劇院。如同地點的分散,外百老匯的製作也是風格多樣, 五花八門,除了百老匯所有的類型都有外,多媒體跨表演領特技馬戲都可以上陣。相較於百老匯的商業取向保守品味,選擇百老匯,就是多了冒險創新的空間。
-
焦點專題 Focus
紐約台客推薦 外百老匯五大發燒製作
如果你現在就要到紐約,你現在就想體驗外百老匯的創意魅力,有什麼發燒製作可以讓你選擇?本刊特邀三位旅居紐約的劇場「台客」,根據他們的第一手觀察,為您精選五檔火紅製作,讓你的外百老匯之旅深刻又驚喜!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未來評論備忘錄
國際劇評人協會的這十一條職業準則,雖然沒有更多執行細節,只能作為劇評家在寫作時,提醒自己的良心條款。但這些內容背後呈現了三個傾向,反映出當代劇場與劇評的時代條件。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香港文化界 反對以「文化」之名建高鐵
香港政府計劃興建「廣深港鐵路」,並將總站設在西九文化區,從而讓造價由原來的四百億暴升至七百億港幣,更要犧牲原來與世無爭的一條新界村落「菜園村」數百村民的家園。官方認為是有利於西九文化區未來的文化藝術發展,鐵路將帶來更多的觀眾;但表面上受惠的香港文化界卻站出來反對,直指其邏輯思維本末倒置。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朗侯夫《哈姆雷特夜總會》 延續布萊希特精神
巴黎奧德翁國立劇院邀請前東德導演馬堤亞斯.朗侯夫,連演三十三場雷霆萬鈞、符碼支解亂竄,長達四個半小時的《哈姆雷特夜總會》。這個去年製作上演的作品,初期被法國媒體、劇評罵得體無完膚,此番進軍巴黎依舊掀起一陣論戰,只不過一年後,漸漸有人看出端倪,開始讚嘆朗候夫如何苦心帶著昔日逝去戰友的精神,繼續在今日的劇場中匍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