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藝壇動態
林懷民在德國榮獲終身成就獎
【台灣】 林懷民在德國榮獲終身成就獎 由歐洲最重要的文化電視台ARTE、德國國營電視台ZDF、及福斯汽車公司主辦的Movimentos國際舞蹈大獎,十一月二十日宣佈林懷民獲得終身成就獎。這個獎項五年頒獎一次,二○○四年,法國編舞大師莫里斯‧貝嘉(Maurice Bjart) 獲頒第一屆的終身成就獎。評審團表示,林懷民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編創出現代感強烈的舞作,開展台灣文化新局;他的藝術,他的謙虛與人道關懷,久為國際舞壇敬重。配合這項獎賞,ARTE今年十月即派遣攝影小組到台北採訪林懷民,拍攝雲門的秋季公演活動。「林懷民專輯」將於明年春天在歐陸各國首播。(周倩漪) 「新舞臺巷」獲台北市文化局譽揚專案定名 台北市文化局於十一月十五日公開譽揚台灣第一座民營表演藝術廳新舞臺的貢獻,將新舞臺鄰近松壽公園與新光三越百貨的L形巷道定名為「新舞臺巷」。市長郝龍斌市長親為「新舞臺巷」的標誌物「天天向上」揭幕。標誌物「天天向上」由香港的文化創意人榮念曾所設計,是座約三米高生鐵材質的拱型雕塑物,「天天」是榮念曾漫畫筆下的十歲小男孩。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獨資贊助的表演廳新舞臺,十年多年來持續挹注藝文資源,三大自製系列成果包括了「新舞風」、「新傳統」、「新童樂」,及獨步台灣的「新舞臺視障藝術季」。「新舞臺巷」是繼「雲門巷」、「藝術家巷」,第三個被譽揚專案定名的巷道。(周倩漪) 京劇演員楊舒晴 躍上太陽劇團 享有全球盛名、明年初將來台灣演出的加拿大太陽劇團前年在台徵選演員,京劇出身的演員楊舒晴,上月接獲入選通知,成為台灣首位入選女團員,明年元月要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登台,預計一年將演出四百七十六場。三十三歲的楊舒晴十歲就學京劇,學生時主修刀馬旦,但她興趣多元,京劇外還學歌仔戲,現代舞也跳得好,目前是佛光大學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學生,同時兼任文化大學戲劇系講師。在甄試過程中,三十人報名,二十人通過初選,決選從上午九時考到晚上七時,分自選動作、指定動作、武術對打、即興演出四
-
藝遊在他方
引領音樂潮流的標竿—柏林愛樂廳
柏林愛樂被列為歐陸三大樂團之一,其聲名享譽國際,而柏林愛樂廳獨一無二的建築,更是每個愛樂者來到柏林必定朝拜之地。如果想要充分體驗柏林的音樂文化生活,柏林愛樂廳絕對是個不容錯過的地方。此外,處處充滿歷史遺跡的德國首都柏林,在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經過將近二十年的修建、重整,在現代與傳統、新與舊之間,城市裡流露出一種既新鮮又懷舊的氣味。現在,就讓我們來探索一下柏林吧!
-
專題
趙辛哲:企業如樂團 要相互聆聽合作
十月下旬,知名女高音馮史達德與瑞銀韋爾比耶音樂節室內樂團訪台演出,主要贊助者就是UBS AG瑞士銀行集團。這個老字號的銀行不僅金融服務項目多元,分行遍布世界,更擁有多元文化的員工。瑞銀台北分行總經理及瑞銀集團台灣區負責人趙辛哲指出,瑞銀相當強調團隊精神,因此,需透過優異的團隊工作獲得成果的藝術,便成了瑞銀首選的贊助對象,如帆船運動及交響樂團。
-
藝@書
用自己的角度詮釋自己的音樂
台灣音樂彷彿是個黑暗的山洞,我們身處其中,卻不知自己在何處,也不知道身旁有什麼。這套辭書像一隻手電筒,照出我們身旁和不遠處的地形地貌,不由得讓人驚呼連連,也不由得汗顏,我們或許能對巴赫、馬勒的生平作品如數家珍,但對自己這塊土地的音樂文化,卻是如此陌生。
-
藝@書 《Debussy您說是印象派音樂?》書摘
神祕的海 永恆的海—三首交響樂素描《海》
一般人對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音樂,通常會以「印象派音樂」稱之。所謂的「印象派音樂」為何會被稱為印象派?到底是「印象」,還是「意象」?音樂學者陳漢金以深入淺出的筆觸,剖析德布西所在的美好年代,大師的創作心靈,寫成本書《Debussy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弦樂》。本書已於十一月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本刊特選摘書中第五章〈神祕的海 永恆的海三首交響樂素描《海》〉之精采段落,以饗讀者。
-
藝@CD
這方島嶼的悲歡之歌
透過歌聲傳詠,「台灣」不再是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來自各方、真真實實活在這塊島嶼上的人們,寄情命運的所在。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從中國來台,藉《昭君出塞》唱出台灣新移民們的堅韌和悲涼;好客樂隊的主唱陳冠宇則走進台東池上的有機稻田,跟著務農也寫出飽含土地芬芳芳的《愛吃飯》專輯。他們的歌聲,都是屬於台灣的故事。
-
藝@電影
奔赴院線,抓住金馬影展的尾巴
金馬影展結束了,有錯過什麼片嗎?沒關係,這個月有好幾部金馬影展的片會上院線,包括了開幕片,台灣首度深入北極拍攝的紀錄片《征服北極》,金馬旋風,繼續發威
-
藝@電影
美國超人解剖學
好萊塢電影素愛打造超人,各式各樣、各種際遇的超人,形成影壇特效奇觀與票房無敵保證。這些超人雖然都很強,但多半處境孤獨或遭遇人生悲劇,強中有弱更具人性表現。但新型超人如《鋼鐵人》與《全民超人》,卻又展現了不一樣的面貌。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寶島一村》
去年開始觀賞兩廳院的演出,偏愛戲劇以及音樂劇,上個月才觀賞過「全男班」莎劇《第十二夜》,對於幾乎沒有接觸過莎翁戲劇的我,看這部《第十二夜》,覺得人物關係非常複雜,你根本無法推測劇情往後會如何發展!上月初也看過馮老師的相聲劇《公公徹夜未眠》,全劇仍然詼諧好笑!劇末馮老師也跟大家推薦了這部《寶島一村》。這部《寶島一村》靈感源自嘉義眷村,取材自台灣知名製作人王偉忠的眷村成長故事。 眷村:通常是指一九四九年起至一九六○年代,於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中國大陸各省遷徙至台灣的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我外公和我媽媽那時候也是住在眷村裡,記得馮老師在《影藝六村》相聲劇中,靈感來源也是他從小生活長大的眷村而來。第一代思鄉、盼回鄉的眷村人,到第二代在台灣出生、土地認同概念逐漸轉變的「眷村子弟」。我應該算是第三代人吧!小時候也曾經在舊眷村玩耍過,總忘不了那時候回外公家時,我們一群小孩子總是會在田邊玩耍、抓蝌蚪、烤蕃薯、捕蟬、看人家燒稻草那個時候的我們,雖然沒有網路,卻也過得很自在!時代開始變遷,現在的小孩可能只能從書上讀到,烤蕃薯好像是要用爐子去烤這部結合表演藝術與各界戲劇大師的精采鉅作,將為大家呈現眷村時代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真情故事,勢必讓觀眾彷彿走入那個年代,共同體驗他們的歡笑、淚水、詼諧與感動。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表坊由於觀眾熱烈搶購,造成一票難求,特別宣布再多加演五場戲碼!台北四場,台中一場。希望還沒買到票的鄉親、鄉民們!鬥陣來去看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大戲:《寶島一村》! 文字|N S.恩斯 品牌公司產品工程師,小時候曾學習過鋼琴,因而開啟對於各類型表演藝術的興趣,常參觀各大表演活動,下班閒暇之餘經營個人部落格:http://0rz.tw/5850r 座右銘:「飯可以偶爾不吃,但是不能沒有心靈糧食!」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皇民化布袋戲-鞍馬天狗》、《弄臣》、管樂歌仔交響夢-《宋宮秘史》、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十二月節目像繁花錦簇,多樣、富創意是特色。其實,我最想看的是賴聲川、王偉忠的《寶島一村》,但聽說已經聲勢驚人,就不在此錦上添花。亦宛然掌中劇團《皇民化布袋戲-鞍馬天狗》是個了不起的活史料,反映這種台灣最珍貴的民俗藝術,在特別時空下產生的奇異變貌。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年度大戲則推出大型京劇《弄臣》,沒有錯,這部新奇的製作是移植威爾第歌劇《弄臣》,由李寶春和舞台名演員樊光耀跨界演出,音樂還是由鍾耀光擔綱。且看女人如何在京劇中善變,台上見真章吧。至於桃園交響管樂團的「管樂歌仔交響夢-《宋宮秘史》」,由李哲藝創作、指揮,依我的音樂經驗來說,真是太超過了。不過他們可是排出正式的導演、戲曲指導、編舞、編腔,認真的程度,讓人好奇程度一百分。 最後正經推薦一個嚴謹的音樂節目,胡乃元組織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胡乃元是極少數不安於上台、下台、回家的一位音樂家;人家是往外找創意,他是朝音樂底部找內省。他準備長期辦藝術節,透過交流、研習深耕藝術性,這次推出全本室內樂曲目,沒有一部有標題,但都是精品,與觀眾一同探索音樂邏輯中的純粹美感。非常下苦心的節目,加上大提琴家王健助陣,認真推薦。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喜劇,藝術的烏托邦
在里昂,這座位於法國中部,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有兩個常態性的大型藝術展演活動交替上演,分別是「當代藝術雙年展」(Biennales d'art contemporain)以及「舞蹈雙年展」(Biennale de la danse)。今年夏天登場的「里昂舞蹈節」,創始人暨藝術總監基.達梅說,他有個全新的嘗試,企圖讓舞蹈成為城市和街道陳設之一,希望大家透過舞蹈的熱情地來歡度這個節慶,交換肢體擺動的經驗。於是,想像一下,在舞蹈節展開的一個月期間,你只要步出家門,出外走走曬曬太陽,便可以和舞蹈不期而遇。這樣一種對舞蹈烏托邦式的想像,彷彿就在向我們宣告,舞蹈只是一種身體的經驗交流,每一個人不管高矮胖瘦,都該擁有跳舞的自由與權力;而藝術也不僅只存在殿堂,而是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屬於全民共享的嘉年華。 若說藝術的本質是嘉年華,那最能呼應這個說法的,莫過於「喜劇」的形式了吧!我們愛看喜劇,因為它使我們暫時擺脫現實的不痛快,透過笑聲盡情釋放身體裡的烏煙瘴氣;我們愛看喜劇,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壓力安全閥,讓我們嘻鬧嘲諷、胡搞瞎弄、百無禁忌而不受批判。莎士比亞,這位最懂觀眾心理學的劇作家,不僅四大悲劇古今不朽,寫起喜劇來更是一把罩。這個月,由英國知名莎劇導演迪克蘭.唐納倫帶著俄國劇團,上演全男班的莎氏招牌喜劇《第十二夜》,本刊特別企畫「莎翁喜劇學堂」,帶讀者登門入室,一窺莎士比亞如何透過性別、愛情、扮演,構築一場喜劇的嘉年華。 也算是和莎士比亞交情匪淺的當代傳奇劇場,這回不碰莎劇,而是將重新搬演十四年前,以戲曲形式顛覆改造希臘悲劇《米蒂亞》的《樓蘭女》。向來在美感洋溢的氣氛中揭露命運之恐怖的希臘悲劇,在京劇名角魏海敏以傳統戲曲做工為底蘊,展現動靜皆美的韻律節奏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新的戲劇語言和面貌?戲劇學者李立亨認為,原創或改編/經典或創新,是台灣「M型劇場」創作型態兩端;從《樓蘭女》這個經典作品的跨文化改編中,是否提醒了我們什麼值得注意的趨勢? 兩廳院旗鑑計畫《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即將於本月底在國家戲劇院隆重上演,為見證這個重量級製作的誕生,本刊延續上期的特別企畫,帶讀者搶先直擊排練現場,一窺製作台前幕後。此外,更延伸本劇的宗教意識,從近年相關題材的製作中,思索宗教意義與人類生命議題。
-
即將上場 Preview 艾爾頓.強與提姆.萊斯攜手打造
歌舞劇《阿伊達》 搖滾時尚洋溢青春
歌劇《阿伊達》歌頌的亙古愛情,隨著音樂歌舞劇的改編,再度灌注到新一代觀眾的心中。由當今百老匯黃金組合-流行天王艾爾頓.強作曲和編配,提姆.萊斯作詞,以動感的搖滾樂為基礎,氣勢磅礡的舞台重現了古代埃及場景,但音樂歌舞劇的表演型態,卻更貼近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
即將上場 Preview 沒有大賽加持 成熟穩健的樂壇腳步
安斯涅 指下漫步音樂美景
年輕的安斯涅有著成熟的氣質,音樂所傳遞出來的力量和氣勢,卻是不容小覷。不跟隨鋼琴比賽的潮流,他現有的聲名及地位全都是靠著自己緩步打下,安斯涅的演奏恰如其平實穩健的風格,沒有誇飾或炫技的樂段,他以一場場的演奏擄獲觀眾及樂評的心。
-
即將上場 Preview 利普指揮,史密德小提琴演奏
浪漫樂音 銘刻「記憶的風景」
薄暮下的宮殿有著憂鬱的情趣,田園間的風送來蘇格蘭的風笛聲,高原上的足音接著歷史上的悲劇,最後以跳躍進行的旋律開始,英雄的力量將一切傷感驅逐殆盡。孟德爾頌的《蘇格蘭交響曲》就像是他的遊歷當地的回憶,是五首交響曲中最負盛名、也是最常被演奏的一首。濃厚的浪漫色彩,夢幻般的詩意與動人的旋律,盡在眼前呈現。 此次與NSO合作的指揮家利普(Adrian Leaper)是位成功指揮家之一,曾客席指揮過歐洲重要樂團以及許多知名廣播交響樂團、與倫敦四個主要樂團、莫斯科、維也納、布拉格等交響樂團等,目前為與英國廣播交響樂團齊名的西班牙廣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在他的生涯中,錄音是他成就的一部分。高達八十多張的專輯裡,有珍貴及經典的曲目,包括柴科夫斯基的交響曲、艾爾加及西貝流士的協奏曲、高大宜與哈察督量(Aram Ilich Khachaturian)的管絃樂作品,甚至國樂的跨界製作。多次與羅斯托波維奇、麥斯基、林昭亮等合作演出的他,對台灣樂迷來說應該不陌生。而即將挑戰雅納傑克《妒忌》與威尼阿夫斯基《D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是近年歐洲樂壇炙手可熱的小提琴家班傑明.史密德(Benjamin Schmid)。兼擅古典與爵士的他擁有精湛的音樂技巧,曾獲卡爾.弗萊許國際小提琴比賽等多項大獎。當晚揉合波蘭與斯拉夫民族風格的旋律,將引領觀眾度過一個難忘的異地風光之夜。
-
即將上場 Preview 夫妻同台秀默契
邱君強與謝宛臻 展唱「命運.頌歌」
即使命運之神冷酷地灑下天羅地網,仍舊不願向現實低頭,將苦難昇華,化作朵朵繁花。貝多芬的精神,該是對抗命運的表徵,也讓一生崇敬虔誠的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以讚美上帝、歌頌宗教信仰為目的的《頌歌》,向樂聖致意。其盛大、歡慶的樂風,不但媲美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更是許多國際慶典的首選曲目。而與這部作品有著同樣壯麗的場景,布拉姆斯以荷爾德林(Friedrich Hlderlin)同名詩作入樂的《命運之歌》,更是一部不同凡響的鉅作。以十分莊嚴寧靜的氣氛作為開端,緊接著氣氛陡轉,緊湊的節奏下合唱團發出了吶喊,正似人類面對不幸時的掙扎。之後的平靜好比人們進入幸福,天堂與磨難之間的對比,究竟是人的毅力戰勝了天命,或者暗示了上天對人間的疾苦冷眼旁觀,只待後人解謎。 由邱君強指揮,帶領台北愛樂合唱團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的演出,除了深沉的議題之外,另一個令人矚目的焦點,便是由曾獲第七屆「韓德爾雙簧管國際大賽」首獎、也是邱君強妻子的演奏家謝宛臻,帶來的莫札特《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在作曲家諸多經典作品中,這首被形容為「帶著歡愉的暈眩」(giddy with joy)的樂曲可說是異數之一。它也曾被改編為長笛協奏曲,兩首都成為音樂會中常被演奏的名曲,其優美與迷人程度可見一斑。經典的曲目、堅強的陣容加上指揮與主奏夫妻檔的同台合作,精采之外更展絕佳默契!
-
即將上場 Preview 創作不設限 為朱團量身訂作
「擊樂進行式」 展演作曲家的無邊想像
「我在你眼.你作我演」秉持著永遠的新鮮感,朱宗慶打擊樂團從創團至今不斷地在世界各地演出、進行委託創作,不僅為樂團開拓曲目,同時也透過國際交流,讓團體永遠與世界接軌。此次冬季巡演依舊向外委託創作,但更有趣的是,委創計畫完全自由不設限,邀請作曲家們就其眼中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來創作,希望能透過他們的作品,反觀樂團。
-
即將上場 Preview 爵士、探戈、流行一把罩
須川展也 百變薩克斯風讓人迷醉
曾囊括多項日本管樂大獎,鬼才須川展也的演奏神乎其技、風格多元。遊走在各類型的音樂之間,既和頂尖交響樂團合作古典演出,也多次灌錄及發表日本當代作曲家作品。爵士、探戈、流行都是他的拿手強項。由於他的才氣,成功引起日本樂壇好奇注目,帶起一陣旋風,讓一向在古典樂不特別受到重視的薩克斯風,一躍成為全日本最受矚目的樂器之一。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三十舞蹈劇場《阿基米德的掌紋》
發現線條的世界 探究溝通的身體
三十舞蹈劇場新作《阿基米德的掌紋》由掌紋開始發想,編舞家張秀萍透過線條、手部動作、話語討論溝通、多變舞蹈肢體,織就一個鋪陳「探索」「發現」的舞蹈異想世界。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世紀當代舞團邀集六位編舞者聯合創作
《20.30.40之夢的進行曲》 三個世代的夢與真實
世紀當代舞團最新製作《20.30.40之夢的進行曲》,邀集三個世代的六位舞者王維銘、鍾莉美、楊琇如、許倩瑜、陳貝瑜、陳維寧聯合編創,在「床」之象徵性運用下,潛入不同世代的夢中真實。
-
即將上場 Preview 老演師操偶、Cosplay與舞者環繞
《掌中芭蕾》 布袋戲與芭蕾共舞前衛
結合舞蹈、掌中戲、故事劇場、Cosplay(角色扮演)、裝置展等元素,極至體能舞蹈團特邀「五洲園掌中劇團」團長、國寶大師黃海岱長孫黃文郎操偶唸唱,將台灣民間廟口文化融入舞蹈劇情,在《掌中芭蕾》中幻化前衛的傳統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