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特晚期轉變成以藝術積極介入公共領域的知識分子。圖為2005年10月13日,他獲知自己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後,在自家門口接受媒體訪問時攝。(Martyn Hayhow 攝 法新社 提供)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悼念品特

對話的冰山——品特的戲劇

品特過世了,在悼念之餘,也花了一點時間想,他對我,他對我們所有同行的具體影響是什麼?我發現幾乎所有當代在說故事的創意人都離不開他的影響。他用曖昧不清的表達手法表現出確切但經常隱形的危機(menace,此字也意味著怪物),其實早已成為一代好萊塢甚至於藝術電影的某一種標準模式。小說、劇場更不用說。他的作品讓模糊的人生觀正式合法化;他的作品讓後來作者需要提供給觀眾的故事情節大量減少,把過去會被視為作者失職的行為變得合法合理。我知道我在構思某些作品時,會不知不覺掉入品特式的編劇邏輯。可能最接近的是《新加坡即興》,到今天寫文章時才回憶起,該劇名向貝克特致敬,作品本身紀念郭寶崑先生,但骨子裡是受品特編劇邏輯及美學影響甚深的。

品特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我當時寫了一篇短文,在此提供給《PAR表演藝術》雜誌。

品特過世了,在悼念之餘,也花了一點時間想,他對我,他對我們所有同行的具體影響是什麼?我發現幾乎所有當代在說故事的創意人都離不開他的影響。他用曖昧不清的表達手法表現出確切但經常隱形的危機(menace,此字也意味著怪物),其實早已成為一代好萊塢甚至於藝術電影的某一種標準模式。小說、劇場更不用說。他的作品讓模糊的人生觀正式合法化;他的作品讓後來作者需要提供給觀眾的故事情節大量減少,把過去會被視為作者失職的行為變得合法合理。我知道我在構思某些作品時,會不知不覺掉入品特式的編劇邏輯。可能最接近的是《新加坡即興》,到今天寫文章時才回憶起,該劇名向貝克特致敬,作品本身紀念郭寶崑先生,但骨子裡是受品特編劇邏輯及美學影響甚深的。

品特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我當時寫了一篇短文,在此提供給《PAR表演藝術》雜誌。

一對夫妻,一棟遠離塵囂的海邊房屋,一位與他們關係不明的女房客,一夜稀疏的對話,到後來,我們仍然不清楚他們三人是怎麼一回事。

兩個男人,一個送飯的小貨梯,一些不確定的指令,一些不確定的動作。

這是品特戲劇所描繪的特殊景觀,充滿危機,充滿曖昧,充滿一種未發生暴力的詩意。前者(Old Times,表演工作坊演出劇名為《今之昔》)看到後來,發現那位訪客或許根本不存在;後者(The Dumb Waiter,台北藝術大學曾演出劇名為《愚待者》)看到後來,原來兩人是待命的殺手,不清楚自己曖昧的任務。

人物如冰山,他們的交流在海底進行

品特在劇場中創造了一種特殊的美感經驗,後人無法抄襲,只好乖乖受他影響。在他的作品中,現實是多面而不容分析的,生命是曖昧而不可收復的。

品特寫的是對話的冰山。他劇中的人物像是冰冷的海洋中飄浮的遙遠冰山。他們之間的交流,在海底進行。在這只能被稱為“Pinteresque”(品特式的)的獨特氛圍中,最有表達力的不是語言而是沈默。我們所能知道的,關於這些人,這些事,永遠是片面的,但在沈默中,有時我們似乎能觸摸到真相。

人類的溝通,其實就是冰山對冰山。浮出水面的小小部分,就是聽得到的言語;飄浮在下面的巨大體積,就是平時聽不到但已結晶的情感、思緒。不會寫對話的作者,只懂寫浮出水面的大白話,以主流連續劇為主要例子。稍有技巧的,能寫出浮出水面部分對隱藏部分的對話。少數幾位,像品特這種等級的劇作家,讓角色冰山的底部互相溝通。這種感覺,既神秘又熟悉,是二十世紀後半人類破碎經驗的真實寫照。

如果諾貝爾文學獎是靠字數多少來得,品特一定和貝克特一樣,排在很後面。他的作品不但不多,在演出中,這些作品在舞台上大半時間也在停頓與沈默中進行。品特劇本中的舞台指示非常清楚:停頓就是停頓,沈默就是沈默,停頓不是沈默,沈默不能處理成停頓。這其中有層次上的差距,這差距對演出質感影響極大。

好看的是冰山崩裂前的不確定性

我個人認為品特老早就該得諾貝爾獎。我多年來一直欣賞他的作品,一九八七年,表演工作坊搬演了品特的《今之昔》,由李立群、胡茵夢、解致璋演出,陳立華導演,用的是本人的翻譯。相信看過那一次演出的觀眾都難忘那在劇場中,隨著停頓與沈默不斷增長擴大的龐大曖昧。「品特式的」戲劇登陸台灣,我們都被深深捲入。

而另一齣我翻譯品特的戲,《背叛》,是我在台北藝術大學經常用的最佳教材,訓練導演,訓練演員。這一部「倒裝」的戲,第一場就是三角戀愛偷情的結尾,最後一場是開頭。其中對話之細膩,有如那冰山在水底要崩裂了。

冰山崩裂不好看;冰山崩裂前,充滿各種危機與不確定性,這個好看。這就是「品特式的」神秘的劇場。

(原載於《聯合報》副刊,2005年10月14日)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哈洛.品特 生平大事記  (Harold Pinter,1930~2008)  

  • 1930年,出生於倫敦哈克尼區一個猶太工人家庭,父親是猶太裔裁縫。曾就讀倫敦哈尼克區域當地學校,並短暫於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就讀。反猶太的歧視經驗,及倫敦二戰期間遭轟炸,都對他造成深刻衝擊。他曾積極投入反伊拉克戰爭的社會運動。
  • 1954年,品特曾出版詩集;並以藝名「大衛.巴倫」 (David Baron) 登台演出。1957年,首部劇本《房間》The Room,由布里斯托爾大學學生演出。
  • 1958年品特完成《生日派對》The Birthday Party一劇,儘管《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演藝評論家 Harold Hobson給該劇不錯的評價,但公眾反應不佳。
  • 1960年,《看門人》The Caretaker一劇的成功,讓品特聲名大噪。1970年,品特有更多機會導演,1973年,他成為國立皇家劇院的副導演。
  • 1985年,品特跟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造訪土耳其,並與許多政治壓迫的受害者見面。在美國大使館一項向米勒致敬的活動中,品特並沒有跟其他客人寒暄,反而談論被壓迫者的生殖器官遭受電擊的場面,結果被趕出館外。米勒也隨同他一起離場,以示支持。品特於土耳其所見到的迫害,及對庫德語的抑制,成為了1988年劇作 《山地話》Mountain Language的靈感。
  • 200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評價他是二戰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他「在劇作品中揭示出隱藏在日常閒談之下的危機,切入壓抑的封閉空間」,其作品「令戲劇回歸其最基本的元素:封閉的空間、意想不到的對話,人們處於相互的支配之下,偽裝被剝落」。
  • 品特一生共創作32個劇作,代表作品:《回鄉》The Homecoming(1964)、《今之昔》Old Times (1970)、《無人地帶》 No Man's Land (1974) 、《背叛》Betrayal (1978)、《從灰燼至灰燼》 Ashes to Ashes、《紀念日》Celebration (1999)等,以及電影劇本《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1981)、《非常衝突》Sleuth(2008)。
  • 品特的劇本情節往往把一些無傷大雅的情況,逐漸變壞成荒誕的局面,劇中人物的行為有時令觀眾、甚至劇中其他角色費解。他的劇作常被稱為「威脅喜劇」,歸入荒謬派戲劇,品特早期也深受荒謬派戲劇代表人物山謬‧貝克特的影響,後來兩人更成為深交。
  • 品特後期的劇作都比較短,題材也比較政治化,往往在諷諭強權壓迫。品特也於該時期開始對政治直言不諱,明顯地採取左翼立場。他繼續把侵犯人權及強權壓迫等議題放在公眾媒體上,常投稿於英國《衛報》及《獨立報》等報章。
  • 2008年平安夜,品特因癌症逝世,享年78歲。

 

                                                                                                                                       (整理  廖俊逞)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