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戲劇
雙重距離外的《半生緣》
《半生緣》的好處在張愛玲能由原先對筆下角色的嘆息與批判,轉至寬厚的最終同情;而在胡恩威與林奕華的處理下,原先辛辣的味道淡去,濃濃對張愛玲的緬懷,與對文本瞻仰般的愛,籠罩頭尾。
-
戲劇
荒謬劇場中的香港性
一個城市往往會影響劇場對於經典劇本的呈現,而《兩條老柴玩遊戲》的香港性就是最好的例子。
-
音樂
優質演出的聲響盛宴
鍾耀光的〈吸積盤〉是以肢體動作建構音樂,作曲家的意圖在演出中明確地展開,聲音隨著演奏者的移動形成豐富炫爛的變化,雖無形卻線條分明,圍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協調對應與此起彼落的單獨發展,交融出一幅饒富趣味的聲響畫面。
-
戲曲
龐相壽,你在哪裡?
這是一齣具有高度實驗意義的戲。難度在於,既拋除了歷史劇敘事功能的「便宜行事」,又要創造李世民與魏徵兩人君非君、臣非臣的獨創角色個性;敘事不強,抒情卻要勉強;要析透出人性,衝突與語言卻又顯得疏淡,這些,對演員、導演、舞台、唱腔設計,都不容易體會與理解。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夏日鮮逃玩Great Escape
那麼,就旅行吧! 當這城市的高溫令人無法忍受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存在陷入比單調更糟的單調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受害於愛情無所期待的期待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流雲飄過天際也足以讓你傷感的時候 翻開地圖 你發現 通往N市的任何一條道路 都可以把你引向世界的終點 哪裡才是你啟程以求的他方呢 何不來一場夏日鮮逃玩 逃離城市的高溫 逃離單調的生活 逃離愛情的無所期待 逃離浮雲的傷感 生活在他方的的想望盡在「夏日鮮逃玩」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絕世小丑
丑來囉! 順著觀眾的笑聲 我們看到台上小丑耍寶逗樂,好似無憂無惱 只是小丑下台 一樣要面對柴米油鹽 一樣要經歷起起落落的人生 陳勝在 明華園的當家丑角 只要一上戲 整個舞台都發亮 他在家族劇團中,是最晚開竅演戲的一個孩子 是怎麼繼承了父親的丑戲才華 又如何成為劇團名列藝術殿堂的功臣? 倪敏然 曾經是觀眾無人不曉的喜劇天王 「七先生」的形象深入人心 歷經十年沉寂 才又在賴聲川的相聲劇中找到舞台的第二春 他是如何走過人生的起起落落? 又如何面對重新開展的演藝人生?
-
戲曲
演出新訊:戲曲篇
戲中串戲,一窩旦各顯本事 國光慶生,演出熱鬧戲《大溪皇莊》 為歡慶成立九週年,國光劇團這個月特地選了結合歡樂、喜慶與熱鬧的武打場面的《大溪皇莊》來慶生。 故事內容倒是簡單:溪皇莊的一群壞人抓來一個好人關在溪皇莊裡,而一群好人計畫假扮成一個戲班子,混進溪皇莊中演出,再伺機救出好人。因為人物眾多熱鬧,排場大,因而取名《大溪皇莊》。 假扮成戲班子的有十名美女,各自亮相,一路趕至溪皇莊的路上,是本戲的一個重要段子〈十美跑車〉。而戲班子到了溪皇莊,演出的戲中戲成了本齣戲的壓軸,這〈戲中串戲〉,以往都是隨意發揮,不過這回十美用了各種地方戲曲,如京戲、崑曲、歌仔戲、黃梅調等來唱梁祝大匯演,最壓軸部分,則由國光的當家旦角魏海敏自由發揮。國光的一窩旦角全出,各顯神通,全力演出〈十美跑車〉與〈戲中串戲〉,武打場面熱鬧非凡精采可期。 川劇改豫劇,演《大劈棺》新版故事 豫劇皇后王海玲新作《田姐與莊周》 國光豫劇隊的年度大戲《田姐與莊周》,是由大陸知名劇作家徐棻女士與其高徒胡成德共同創作的劇本。仍由國家文藝獎戲劇類得主、豫劇皇后王海玲擔綱,並邀得國光劇團京劇老生唐文華跨界演出。 《田姐與莊周》的故事改編自傳統劇碼《大劈棺》,敘述莊周的妻子田氏愛上了風流倜儻、貌似潘安的楚王孫;莊周察覺到田姐有貳心,決定裝死試妻,具有法術的莊周得到精靈們的協助,試探田姐心意,並幻化為楚王孫模樣勾引田姐,又以腦疾復發需以人腦醫治給田姐出難題,誘使田姐決心劈棺取莊周腦袋。 莊周試妻的結果,他決定成全田姐與楚王孫的愛情,給了休書讓田姐恢復自由身,但田姐卻羞愧地無地自容,決定尋短。 王海玲飾演田姐,唐文華則將扮演莊周。這是國光豫劇隊繼二○○○年推出由川劇改編的《中國公主杜蘭朵》後,第二次採用川劇改編劇本,川劇改編豫劇在音樂方面有一級作曲家耿玉卿把關,同時也依劇情需要,保留川劇表演中具有特色的「變臉」與「噴火」等精采演出。 端午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旅行看表演,體驗藝術好風景
在主題旅遊盛行的今日,「以藝術之名」做號召的行程自是不少,但專門為表演藝術觀眾量身訂做的行程,淵源雖早,卻直到近年才有愈趨蓬勃的趨勢。想一邊旅行一邊體驗異國的精采表演嗎?是的,存夠錢,請好假,跟著有藝術專業背景的領隊出發,享受「無與倫比」的藝術之旅吧!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沙灘上的菲利普‧格拉斯
格拉斯的音樂,忌飯後、忌孕婦、忌電梯中、忌會議中,忌花前月下但卻深受藝術工作者的歡迎,在舞蹈配樂、電影配樂中大放異彩。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舊的時尚,新的傳奇
二〇〇四年四月二十九日,白先勇結合兩岸三地藝術家,文火熳燉長達一年方完成的全本崑劇《牡丹亭》,在台北國家劇院首演,一輪戲演三天,一連演了兩輪。再現的《牡丹亭》不只是傳統,而且也是台北今年春天最時尚的話題,《牡丹亭》的票奇貨可居。沒趕上看的表演,就成為一則只能回味的傳奇。 表演就這麼現實,沒趕上就成為傳唱,聽人家你一言我一句,但就活生生被關在《牡丹亭》的春光春色春思之外。表演也這麼多情,餘韻尚在縈繞,《牡丹亭》的迴旋婉約,蕩氣動人,讓落了幕的觀眾也要把一樁春情萬種的節目單、紀念品、藝術家簽名等方式一一帶回家。 這一期的PAR,我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另一樁演出傳奇──民國七十二年,明華園歌仔戲團的《濟公活佛》。 在當時台灣文化菁英們的撰文推薦下,明華園歌仔戲團開啟了精緻化的內台戲風潮,「明華園」也成為那時的台北時尚之一。一種對古早味的懷念及新製作的好奇,「明華園」從那時起成為一種品牌。而在這個品牌中,台柱丑角陳勝在功不可沒,他所飾演的濟公世故靈動,狡黠中不失溫厚,而這二十年來,再無人能取代他的濟公形象。 六月號的PAR,以「絕世好丑」為名,介紹兩位「不可一世」的舞台丑角,除了陳勝在之外,另外一位則是本月將在國家劇院演出的倪敏然;這位在兩岸皆熟知的喜劇演員,有著大起大落的人生,在起落之間,喜劇演員是否也能笑看人生,在荒唐與荒涼裡激出笑點創意? 因為嗅到夏天就要來的氣味,PAR編輯裡也早就坐不住了。夏天世落跑的季節,六月號PAR策劃的「夏日鮮逃玩」專題,透過五位藝術之旅玩家──閻鴻亞、劉黎兒、貧窮男、張誌瑋雨林育立,挑出巴黎、東京、紐約、柏林與倫敦,在這五個城市裡,提供私房路線宇老鳥經驗,讓大家帶著老鳥指南「逃」去,逃去呼吸藏在城市公園、酒吧、小劇場裡的波希米亞空氣,或著逃去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城、東京銀座等體驗小資品味與享受。 再度登場的「表演‧紀食」單元,作家褚士瑩走進北京正乙祠,一座仍有舊式風華的老戲園子,就在全聚德烤鴨店後面的胡同裡,吃完了烤鴨來看戲。正乙祠像一座京、昆、河北梆子等傳統曲藝的百貨公司,在這個老舊更迭,東西交撞的大城市裡,賣力地護住曾經在這個城市裡吞吐的古老文化,褚士瑩說:「舊的急著擺脫包袱想翻新,新的卻急著要懷古懷舊,或許這就是時代。」而我們的時代,卻的
-
歐洲人文筆記
人人心裡都有一個馬戲團
「你要去哪裡?」 「我不知道,馬帶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唐吉訶德
-
藝數魔法室
享受一次進劇場的權利
「我們的目的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一次機會來到劇場」──三一劇團藝術總監摩西‧藍根(Timothy Langan)
-
演員的庫藏記憶
四四南村之火
我現在全身,除了右手大拇指下方有一點點火燒留下的疤之外,其他沒有一個地方留有灼痕。那時我四歲,至今回想起來,有如在感官上做了一次重大的練習,一個對驚與痛的體驗。
-
狂飆繆思
美術館的主題與變奏
美術館是個奇妙的地方,不用張貼「請肅靜」的標語,你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展覽的畫作一樣,優雅地站著仔細端倪,然而在欣賞的同時,你就像在照著一面無暇的鏡子一般,反射著自己平時很少對話的內心。
-
藝術家的3C生活
優人電腦,神鼓發聲
認識黃誌群的人,甚至連他自己,也早已認定這輩子與電腦無緣,卻在發燒友熱情的提議下,為了配樂,在一年多前買下生平地一台電腦,搭配上作曲軟體,從完全不知如何開機,到如今已經可以用不同音色多軌混音來作曲,甚至轉檔,燒錄成CD片。
-
特別企畫 Feature
盛夏遊東京,天氣熱藝術更熱!
台灣人「哈日」,日本人「哈藝術」,對「哈日」又「哈藝術」的人來說, 到東京進行藝術之旅,算是一舉兩得!久居日本、可謂「東京通」的作家劉黎兒說,東京藝術表演選項繁多,國內外的大小製作也都相當可觀; 如果有辦法去看看歌舞伎或能劇的演出,還可以跟上日本貴婦的追星腳步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狡兔與淡菜的夏日巴黎
最擅長「藝術之旅」的導演鴻鴻,現身勸人不要夏天去巴黎,因為沒啥精采表演。 喂,有沒有搞錯?我就是只能在夏天去瞻仰巴黎兼看表演,推薦些好地方行不行?鴻鴻說,好好好,七月上旬還有巴黎歌劇院、巴士底歌劇院的表演可看,經年搬演的荒謬劇《禿頭女高音》和《課堂驚魂》也沒跑掉,還有好吃的淡菜餐廳,別忘了去「狡兔之家」,享受道地的法國風情。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到紐約度假?別開玩笑了!
「大蘋果」紐約,大都會的首席代表,資訊與藝術的集散地, 足以淹溺不知箇中生存訣竅得凱子觀光客。 沒關係,藝術旅遊專家貧窮男教你如何在紐約找到對的表演,買到俗又大碗的票。
-
特別企畫 Feature
柏林輕鬆逛,表演就在街頭!
人家都說德國人嚴肅,說到柏林更是有柏林圍牆的歷史陰影在心, 很難不把這裡想成是個陰沈多雲的城市,我們的駐歐特派員林育立,以他多年的柏林生活經驗告訴你:你錯了!柏林不但是平日就表演多到爆的藝術之都,到了夏天,室內表演雖少,街頭戶外的表演也精采可期,何不放鬆一逛?
-
特別企畫 Feature
倫敦看戲新選項,讓你好玩又好看
倫敦是個表演之都。這個城市無處不表演,如果到倫敦,只是到西區的劇院正襟危坐,那就太外行了。倫敦的演出在車站、在美術館、在地鐵、在海底隧道、在古堡、在傳統式的劇場,大凡只要有人出入的地方,總都會有藝術家、劇團動上腦筋的。現居倫敦的資深旅遊藝文工作者張誌瑋,以她沉浸倫敦藝文環境多年的經驗,提議藝術遊客除了看劇場的表演外,還可以有另類的有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