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即將上場
形影創作劇坊
「形影創作劇坊」創團作《愛.戀.愛一*98美少女生存攻略》敍述美少女宋貝貝與富家少爺艾高貴的戀愛韻事。由於貝貝出身貧寒,兩人交往備受阻撓。爲了要攀上枝頭,貝貝一心追求財團、社會地位及文化敎養,於是開始了刺激緊張的生存冒險。 「形影創作劇坊」是國內第一個中英雙語劇團,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五歲的大 學畢業生及在學生所創立。團員目前都擁有劇場工作經驗,期望用年輕與活力創作年輕人愛看、想看的戲,與觀衆產生最大的互動共鳴。
-
即將上場
杯子劇團演出《三王子的願望》
《三王子的願望》一劇中,歐尼爾因爲釋放金魚國的三王子而獲得三個願望,原是善有善報的最佳寫照,然而由於得來容易,故不被珍惜,以致當上國王仍然一味 以爲送百姓米糧就能贏得老百姓的愛戴,這種錯誤的觀 念誤了大好前途。 編導董鳳酈表示,現在的小朋友很難體會過去沒有冰箱、電視的生活,更不能體會「沒飯吃」的日子,因此 希望透過這齣戲能讓他們了解貧窮的無奈。
-
即將上場
洛杉磯女人香銅管五重奏
洛杉磯女人香銅管五重奏是由美國五位女音樂家所組成,該團自成立以來,不停探索銅管樂器各種的演奏方向,打破過去愛樂者對銅管樂器的刻板形象,並搭配著舞蹈及喜劇的表演方式,此外,她們的演出曲目從古曲 音樂到流行音樂、動感靈魂樂到爵士樂;演出服裝也是節目賣點之一,許多套不同的服飾隨場合性質的不同而有所改變,讓觀衆在聽覺與視覺有雙 重的享受。該團今年首度訪華,演出曲目將包括兒童篇及成人篇兩套曲目,以迪士尼兒童卡通音樂及爵士電影流行音樂爲主。
-
即將上場
孫麗翠演出《蓮花大地》
孫麗翠於民國七十年完成藝專影劇科的學業後,即赴歐深造;曾旅居德、法、英、義等國,後定居巴黎,專攻舞台表演藝術,師事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麥克斯密廉.德庫(Max-imillion Decreux)等。 《蓮花大地》是孫麗翠根據多年來的經歷體會所創作, 演出形式融合了默劇、面具、悲劇、舞蹈、武術及中國 曲藝,並在小型精緻的茶館、咖啡館的劇場演出。
-
即將上場
華燈戲劇接力 河左岸接第一棒
華燈藝術表演坊爲推廣戲劇活動,邀請北部與南台灣各劇團進行包括藝術創作、劇場技術及劇團經驗分享之觀摩交流,舉辦「華燈戲劇接力──Focus On Direc-tors」的活動。這次長達四個月的戲劇活動,預計從十月開始,每個月一個假日,邀請六個劇團七位風格各異的導演,推出具代表性的戲劇演出。 首先登場的是河左岸劇團的《虛構飛行一給演員S的信》,由河左岸資深團員黎煥雄編導。河左岸劇團是國 內目前團齡超過十年的前衛團體之一,從創設至今,該團展現當代知識分子關懷現實環境與台灣歷史的藝術用心。《虛構飛行──給演員S的信》以黎煥雄原著之長篇散文《虛構飛行》爲本,改編成詩化意象的劇場演出。
-
即將上場
亞洲年度音樂盛事第十九屆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曁音樂節
亞洲作曲界最大規模的音樂節將再度在台灣召開!「第十九屆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曁音樂節」將於九月二 十日至二十六日在台北、花蓮兩地舉行,內容包括亞洲樂壇新作發表、作曲比賽、大師講座、硏討會、傳統藝術表演等。 本屆音樂節主題爲「探索音樂中東方哲學意味」,集結歐(瑞典)、美、中亞(亞賽拜然)、中東(以色列)、台、 港各地百位作曲家,以及國內外優秀演出團體與獨奏家,共同爲二十一世紀的亞洲音樂探路。本屆亞洲作曲家聯盟(簡稱曲盟)會長爲我國作曲家許常惠,音樂節會長則由馬水龍擔任,李曾文惠女士並將擔任本屆大會的榮譽會長。 九月二十一、二十二及二十五日上午,將分別有美籍華裔著名作曲家周文中、瑞典著名作曲家Arne Mell-naes(現任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主席)及菲律賓音樂學者荷西.馬舍達專題演講的舉辦;我國作曲家吳丁 連、梁銘越及音樂學者林谷芳也將擔任座談及硏討的部 份。此次音樂節除在台北舉辦之外,與會國內外作曲家 兩百人將於二十三日移師花蓮,發表一場以花蓮作曲家 作品爲主的室內樂,並舉行戶外音樂會,邀請原住民表 演傳統樂舞。 本次音樂節日程表與相關事項有專屬網頁可供査詢: http://w2.dj.net.tw/~Timeriver/ACL.htm。
-
即將上場
李俊穎小提琴獨奏會
現任伯牙三重奏團長的李俊穎除了任敎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外,每年並不定期舉辦多場演出, 此次個人的小提琴獨奏會,曲目內 容包括孟德爾頌、浦朗克等的小提 琴奏鳴曲、巴爾托克的《羅馬尼亞 舞曲》及魏克斯門等人的作品。此 次的鋼琴伴奏爲國內鋼琴家黃貞綾。
-
即將上場
充滿東歐情調的「波希米亞風情」音樂會
「印象三重奏團」此次「波希米亞風情」音 樂會,將結合三位捷克作曲家德佛亞克、史麥塔納及馬替奴的作品,帶來一個東歐情調十足 的音樂饗宴!此場音樂將在正式音樂會前先安 排場免費的「彩排音樂會」,提供愛樂者有機會 先行了解該場音樂會的曲目。 印象三重奏團此次將邀請甫從美國馬利蘭大學博士班回國的林玉鳳擔任鋼琴伴奏。林玉鳳 畢業於維也納音樂暨藝術大學,隨後獲得獎學金赴美就讀耶魯大學碩士班,目前爲馬利蘭大學博士候選人。
-
焦點
他是我兄弟 賴聲川談達里歐佛
對許多國外觀衆或讀者來說,普遍對達里歐佛存有「左派」標籤的印象。在表演工作坊導演賴聲川的眼中,達里歐佛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創意、最精采的「劇場作者」之一。賴聲川認爲,若不細究達里歐佛的作品而斷然予以貼上標籤,將侷限達里歐佛在劇場方面的成就。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救救水鄕,免遭浩刼。差事劇團奔波大城小鎭,喚起民衆聲援,圖挽狂瀾。先天下之憂而憂者,誠難矣!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我個人非常崇拜您的詩,也經 常看您的劇評,但是看您的戲總有種無法感動的隔閡。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語言的緣故?台詞太長太深了?還是您總是挑選歐洲經典作品?您在作戲時是否曾經考慮過觀衆的想法和感受呢? (台北 許如眞) 答:寫詩是挖掘自己;導戲是挖掘對面那個讓我深感興趣的劇作家。但是因爲排戲的每一刻,其實都在各種可能性之間做判斷,不管是十選一或二選一,這些往往依賴直覺的判斷,無可避免地,會組合成一個我也不盡熟悉的結果,所以最終也是在挖掘自己。想來導戲和寫詩其實很像,只是工作方式不同,但最後都會一步步變成心理分析。導戲或許更深入,因爲在處理一大堆外在難題(包括語言)時,更容易不自覺地把自己流露出來。我堅信導演也是一種創作。或許這是主因,不知道是否因此,我才偏愛在開始排練前讓我感到蒙昧難明的文本。 但是劇場也有更多掩護:情節、人物、舞台我盡力保持演出的複雜度,不將所有線索收攏爲一,希望觀衆也能在自由出入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脈絡。這是我唯一爲觀衆設想的部分。但是觀衆的想法和感受很抱歉,我無法想像兩名一樣的觀衆,當然也無法爲任何概念化的「觀衆」預設感受。 再者,劇場的雜質比詩多得多,我傾向利用這些雜質製造疏離效果(布萊希特留給我們的最重要遺產和最大陷阱),而不是選擇過濾。(要純粹我會回到書桌前寫詩。) 當然有時可能弄巧成拙。所以我激賞那種能在劇場中貫徹潔癖的導演,如羅伯.威爾森,或魏瑛娟。不過語言確是我導戲迄今最困難的迷宮。除了流暢口語化的《課堂驚魂》,我始終未曾放棄在不合中文思考邏輯的台詞間隙,尋找更多詮釋和表演的空間,卻總不盡滿意。 我的下一齣戲《危險關係四重奏》用簡短的文本、更少的演員,希望能針對此點做更徹底的實驗。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導演
-
布拉格
捷克唯一的現代舞蹈節 布拉格國際舞蹈節
六月底、七月初,布拉格所有的公立藝術機構都放暑假去了,到此地旅遊的旅客在感嘆之餘,不免被一幅大型的水藍色看板上,一位躍動的黑衣女子和〝TANEC PRAHA '98〞文字所吸引,這就是「布拉格國際舞蹈節」,也是布拉格每年夏日最大的藝術事件。
-
無影集
與魔鬼角力
表演藝術的完美呈現需經由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方可達成,因此過程中毎一個環節都相當重要,如有無法克服因素,節目取消在所難免,向隅的觀衆雖不至有「等待果陀」的悲情,卻不免心生失望之情。性格女小提琴家納嘉原本預定九月十九日來台,與陳秋盛首度和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卻因故未能成行,爲彌補樂迷遺憾,我們特錄下納嘉特立獨行的傳奇以供採聽風聞。
-
歐陸劇場
人民的智慧弄臣
在藝術領域,中國人走向世界,西方人也湧向中國。榮獲九七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義大利劇作家兼演員達里歐.佛不但對中國戲曲感興趣,也對中國政治和近代史有所硏究。《老虎的故事》是佛氏對中國革命的一種藝術總結和對文革的影射;當然,更具有廣泛的象徵意義。
-
歐陸劇場
實驗豐富的劇場技術
勒巴居硏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史時發現,當時的藝術與技術是同一件事,而他對兩者都有興趣,只要兩者能增進彼此的效果,並不需要嚴格限制。
-
台前幕後
探索靈魂的圖像 陶馥蘭的身心靈之舞
早年陶馥蘭的作品多從社會、女性自覺等議題出發,從九五年《體色》開始轉向身心靈的探索,一路走來,淸楚呈現創作逐漸由外向內的探尋。《靈魂的圖像》則尋求對舞蹈更深沉的理解與詮釋。
-
台前幕後
純白婚紗與豔紅緞巾 《複製新娘》的雙重抉擇
新科技對比舊社會使人感受到文明的進化,而我們對婚姻的新思維是否也能脫離舊傳統呢?《複製新娘》要複製的是女子對未來的掌控力,而不是成爲被婚紗店、被父權社會所複製的新娘。
-
台前幕後
走過生命階段
九月,組合語言舞團即將推出的節目「發燒生命契約」,該場節目除了楊桂娟的舞作《39》之外,還邀請到美國紐約新生代編舞家David Grenke參與演出,做爲該團邁向國際化的起點。
-
台前幕後
城市與旅人
創作社第二號作品《KiKi漫遊世界》由魏瑛娟編導,她採用敎育劇場中的〝process of drama〞手法,帶領演員蒐集資料、建立角色,像玩遊戲般地在排練場上「遊歷城市」、「改變身份」。八個城市,八個演員扮演的KiKi,疊映的角色與荒謬的情境,將一一舖展在無盡頭的行旅路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的皺紋
混亂無序的十年已過,仍留在現役工作的乃是篩餘的未來希望。台灣的藝術創作經過一翻輪轉,不能說沒有沉澱。對創作者而言,當議題的亢奮已漸疲憊,創作的空間反而會更趨擴大。從這樣的角度而言,十年其實已有了代價。接下來是讓我們等待更多的創作,以及再也看不到創作者那些焦慮的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