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化的橋樑 賀周文中七十大壽
周文中因爲積極致力於藝術交流,令我們惋惜他二一十年未能專心作曲,但也慶幸他那鍥而不捨的幹勁,使東西方世界增一份友誼,多一層瞭解。
周文中因爲積極致力於藝術交流,令我們惋惜他二一十年未能專心作曲,但也慶幸他那鍥而不捨的幹勁,使東西方世界增一份友誼,多一層瞭解。
第二屆台北國際兒童藝術節從二月十六日開始,一直到四月中,爲期兩個月。從世界各地來的表演團體將巡迴全省與各地小朋友共同分享歡樂。
觀京劇,觀者所陶醉的是演員的扮相、唱腔、身段等可聞可見的具象藝術。如果舞台上的演出,使觀眾陷入深思,或留下讓觀眾旁鶩的空白,反足以證明演員欠缺攝人心魄的魅力。
這部常令觀衆涓淚滂沱的戲,二十六年來已演出無數次了。作者雖然認爲劇本一經印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詮釋;但是他坐在台下觀賞時,時而悵然,時而感動,卻仍是一種與作品血肉相連,外人難以體會的心情。
今年香港藝術節於一月三十日開鑼,本刊第三期曾爲文預報各項節目。其中宣稱是歷年最大製作的歌劇《玫瑰騎士》,於二月五日演出,本文作者就導演手法的不同風貌及樂團的表現加以評析。
在震懾全場的演奏會後,本刊專訪了這位琵琶大師,從兩岸音樂敎育的差等到習藝、演奏的意境,均有所闡發
藝術敎育的普及化之難,難在審美能力是一種修養,修養並不能用簡單的課堂授課方式去解決。
十月份,台北出現了兩齣具現代風格的莎劇演出,一爲十月三日起在民心劇場演出兩個月的《莎士比亞之夜》,由王小棣改編、導演,選取《哈姆雷特》、《馬克白》、《奧塞羅》的片段重新組合,加上由《奧塞羅》反角伊阿戈引導的序場。另一則是藝術學院戲劇系排練了兩個學期的《亨利四世》,於十月二十二日起在關渡校區的戲劇廳作爲啓幕大戲,演出四天五場,由馬汀尼改編、導演,將原作上、下兩部濃縮爲一整晚的演出。本刊邀請了多位莎劇學者,與兩位導演針對這次難得的盛會,藉著對兩齣戲的得失評析與工作過程報吿,交換意見,希望能夠傳遞經驗與心得,硏討莎劇現代化及中文化的問題,供未來古典劇的演出參考借鏡。
世人對戲劇的注意力逐漸集中在表演藝術一端,而忽略了戲劇所蘊有的豐厚人文內涵。國內的劇場也受到這種風氣的習染,由導演領導一切
自中央政府、聯邦、以至自治城鎭的各級政府機構,皆扮演了補助表演藝術的重要角色,但不干涉藝術機構的事務,以保持民主社會文化上的自由。
城市人接受了「現代化」的觀念,以藝術殿堂爲貴,促使民間藝人也爭相擠身其間,結果遠離了培育的芬芳土壤,又失去了全民參與的樂趣。其實,藝術何來高下之分?場地豈有雅俗之別?
去年第二十屆香港藝術節盛大而令人難忘。一共有來自廿二個國家的近千位藝人,在十三個場館舉行的一百二十四場表演,創下空前的一千五百餘萬港元的票房收益。第二十一屆香港藝術節將在九三年一月三十日揭幕,在爲期二十三天的節期中,來自十五個國家有超過一千位表演者,盛況可能將猶勝上屆。主辦單位並首度保留了部分票券給台灣年代公司預售。門票平均較台灣便宜百分之四十。
比起《靑年鋼琴協奏曲》的淸新,《梁祝》的抒情,乃至於文革時樣板戲的創意,《黃河》實在一無可取。
「朱宗慶打擊樂團」在文建會的經費補助下,克服了龐雜的樂器問題,培養了良好的表演默契,表現了對國人作品的嚴謹演出態度這些都是値得稱許的現象,也是它整場演出成功的因素。
借戲劇表達理念是可行的,藝術形式的自由追求是可貴的,這一切都表徵了對西方式的思維自由和個人主義的肯定。但如果只像從西方吹來一朶無根的花,如何扎入中國的泥土呢?
正因爲我們的古人從來不討論美學,中國人的骨髓裏沒有美學的觀念,一旦談起美來,眞正是非常的感官,非常的表面。說中國人的美學就是綉花枕頭,是一點也不寃枉的。
由國立藝術學院舉辦的「關渡藝術節」,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展演活動,積極發揮在當地的藝術推廣及社敎功能。
近年來,國內樂團的精進是有目共睹的。這次,曾受敎於多位德國大師的簡寬弘,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舒曼的《萊茵交響曲》,顯露出德奧系應有的重量感,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多面向」將發表新作了,在室內與戶外「跳」出北管野台戲的驚奇;〈扮仙〉著重的,是傳統表演身段上的轉化與吸納;〈作戲〉則試以現代化舞蹈動作「做一齣好戲」。
在衆人翹首企盼之下,北京中央交響樂團終於在今年元月二日與三日假國家音樂廳演奏兩場。演出前台上台下打成一片而互通心聲的盛況,恐怕是兩廳院營運以來所僅見。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