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編輯室
交卸與祝福
從去年十月的試刊號起算,《表演藝術》雜誌到這一期已經出滿一年。就一本在中文世界裡没有前例的表演藝術專業刊物來説,這一年當中,雜誌同仁的艱辛摸索眞是甘苦自知,而克服種種主、客觀困難的過程,也使我們深深體會到爲什麼「跟人有仇就勸他去辦雜誌」會成爲流傳久遠的名言。不過,這艱辛的成果,幸運地也赢得了社會大衆廣泛的認可和讚譽。在回顧的此刻,我們有許多感觸,但有更多的感謝:没有兩廳院當時的胡耀恆主任的催生和各單位同仁的配合支持,這份雜誌不可能誕生;没有出刊後文化界朋友們稿源和資訊的熱心支援及精神鼓舞,雜誌不可能有日後的面貌。我們的一點成績,原是衆多關心的朋友共同的心力灌溉成的。 而我自己,也終於到了可以一了「編滿一年就告退」的心願的時刻了。下期起,兩位文稿主編,林靜芸女士和閻鴻亞先生將分任其艱,承擔主導編務的工作,他們兩位不僅專業素養豐厚,敬業負責的工作態度更是使雜誌有目前成績的最大功臣,由他們來主編,是他們辦事大家放心,我自己,尤其棒子交得安心。 國内的表演藝術生態,無可避免地是「一極集中」──集中於台北的狀態,這一極的演出,又往往有某一類型在一段時期中特別強勢的現象。今年的前三分之二時間,熠熠生輝的世界戲劇展使戲劇舞台一時帶領了風騷。但是,八月開始,舞和樂重新取得平衡的表演空間,呈現屬於聲音和肢體的美感與思維。這個月,我們更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演出使得九月的台北,音樂戲劇與舞蹈一起成爲舞台要角:荷蘭皇家音樂會堂管弦樂團和英國聖馬丁室内樂團來台演奏,姚樹華重新編寫曹禺《北京人》的舞台演出,歐亞絲的佛拉明歌熱舞緊接在八月的雲門《九歌》之後展示不同的舞蹈世界都是這個月台北的勝景,也是《表演藝術》評介的焦點。對於戲劇的不同角度的詮釋有興趣的讀者,則請不要錯過三篇有關同一個希臘作品在台演出的評論,黃建業、王安析和呂健忠的三篇討論到《米蒂亞》/《樓蘭女》演出的文章,雄辯而多面地引發我們對經典新詮及舞台展現方式的再思考,深値一讀。 一直深受戲劇界注意的「大陸劇場」單元和名家執筆的三個專攔連載,展現觀察評析的功力,也是閲讀的焦點。 末了要説的還是感謝,尤其是雜誌同仁這一年來蓽路襤褸的辛勤和往往晨昏顚倒、分秒必爭的工作承擔。也要感謝兩廳院甫上任的李炎主任,他一到任就給了雜誌社堅定的支持,允諾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蓋房子,裝聲音 從荷蘭音樂會堂與管弦樂團說起
九月份即將來台灣演出的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管弦樂團」(Concertgebouw Orchestra)從名稱上看得出與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Concertgebouw)頗有淵源。話說一八七○年代末期的阿姆斯特丹市,三十二萬居民生活優裕,卻缺一個像樣的音樂廳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加冕的樂聲 荷蘭皇家音樂會堂管弦樂團
荷蘭的皇家音樂會堂管弦樂團是歐洲三大樂團之一,原名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管弦樂團,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三日樂團百週年慶時,女皇特頒「皇家」封號,正式成爲荷蘭的首席文化代表。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揮與他的樂器
交響樂與室內樂一如大家閨秀與小家碧玉,各有風采、各有神韻,端視指揮魔棒是大筆揮灑或細心勾勒。亨利.梅哲這位曾於芝加哥帶領百人大樂團,也才率領台北愛樂赴維也納愛樂廳演出的指揮,談他對指揮這個角色的詮釋。
-
藝術之旅
一片平實的音樂天地 阿姆斯特丹的「兩廳院」
具國際水準的阿姆斯特丹歌劇院與音樂會堂,突破傳統封閉華麗的空間形式,轉以開放而平易近人的設計呈現,已成爲當地一個新的都市指標。
-
焦點
佛拉明哥的詠嘆
佛拉明哥舞具體而微地勾勒出西班牙這個民族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脈動,是美學上所謂形式和內容統一的眞切實例。從佛拉明哥舞的旋律中,我們不但學習到一個民族特有的肢體語言,也分享了一份熾烈而浪漫的深厚情感。
-
焦點
佛拉明哥之星 克莉絲汀娜.歐亞絲
以情造景,以心造境,一雙深鎖的眸子,透出靈魂的特性,表露出整個身體空間所散發出來的氣勢,這就是克莉絲汀娜.歐亞絲的舞蹈。
-
焦點
解錮《北京人》 從五四的氛圍走到台北的舞台
歷史的洪流,沖走了我的溫柔,時代告訴我,要學你的風流。──姚樹華〈遙遠的靈魂〉
-
台前幕後
劇場如何「刑天」 侯俊明舞台裝置作品的一些抽樣考察
藉著一些侯俊明在劇場中裝置作品的取樣,本文試著檢視個人成品與劇場空間互動的完成度,並希望條理侯俊明舞台裝置的脈絡與往後的可能。
-
台前幕後
從封閉空間到迷宮 試探侯俊明作品的某些邏輯
幾年來,侯俊明是造形藝術界中少數與小劇場合作最密切的一個特例。本文試探他的裝置作品與劇場空間設計結合的可能性。
-
里程碑 Milestone
瑪麗.魏格曼現代舞蹈的前驅 魏格曼逝世二十周年紀念
今天我們舞者所面臨的處境有許多的困難。我們沒有傳統,沒有淸楚通用的舞譜但是這些短處,同樣也是我們的優勢:我們還可以實驗,我們還能尋找、嘗試、發展;因爲舞蹈語言中,還有太多東西等著我們去加以釐淸。 整個舞蹈世界正在我的面前,而我們的時代已爲新的舞蹈作好準備。 瑪麗.魏格曼,《我們正在起點上》
-
環球舞台
碧娜.鮑許在巴黎
改寫了現代舞蹈史的大師碧娜.鲍許每年六月都會在巴黎演出,今年推出的是經典舊作《穆勒咖啡館》和《春之祭》。她融合舞蹈與戲劇的嶄新風格,她在舞蹈上達成的自由與深刻,全盤刷新了人們的觀舞經驗。
-
交流道
兩岸三地前衛戲劇會談
今年,台、港、大陸舞台上的演藝交流其頻繁不下於政經事物的往來;六月,巧逢大陸、香港劇場界的林克歡、張輝同時來台,本刊特別邀請他們與台灣劇評家黃建業會談,一同檢視現代戲劇在兩岸三地的發展、流變與所面臨的問題。
-
交流道
《哈姆雷特機器》及後現代 跨海看戲之二
在《哈》劇的演出中,的確看到多媒體的拼貼,看到對傳統敍述結構的反彈,也看到直白的政治嘲諷,但卻看不到多少生活實感。我希望頭腦淸晰的藝術家們,不要喪失自己直覺的現實敏感,而淪爲美國後現代主義笨拙的模仿者,也不要僅僅依靠西方的某一理論框架來描述台灣戲劇的發展流向。
-
大陸劇場
不拘成法 拔出流俗
舞台上,他把希特勒變成女人,他讓人人都是哈姆雷特,除了探索表演的多種可能性及文化的指涉性外,他的傳統寫實主義戲劇也有深厚的功力。
-
音樂
中西樂團開奏,共襄九月盛會
國內三大樂團同時推出精采之作,爲本月盛事。「聯管」精心策劃的活動,以台灣版三大男高音演唱會最受矚目;而「市交」「台北愛樂」則以演奏俄羅斯風格作品互別苗頭。譽滿國際的「聖馬丁室內樂團」、荷蘭「皇家音樂會堂管弦樂團」亦將抵合,爲台北市音樂活動共襄盛舉。
-
舞蹈
舞出古典與民族情懷
《廻望長安》舞的是對歷史故鄕的眷戀,《四分音符變奏曲》是古典芭蕾的浪漫詩情,歐亞絲則是佛拉明哥的熱情。體會不同的藝術理想和迴異的創作風格,是本月欣賞的重點。
-
戲劇
中國戲劇月
這個月,京戲有中國京劇院的「明星組合」;地方戲有河北梆子與廣東漢劇;舊戲新詮的《北京人》,是曹禺另一個著名代表作;中元普渡藝術季中則有《目連救母》的實驗演出。
-
專欄 Columns
從兒童演戲娛樂成人到成人演戲娛樂兒童
兒童演劇娛樂成人,代表的是成人視兒童爲財產;成人演劇娛樂兒童,卻代表了現代人平等的思想。兒童劇的出現,在人類文明的進展上跨躍了重要的一步。
-
專欄 Columns
藝術熱忱何在
國人對藝術尙沒有足夠的體會,當然談不上宗敎式的狂熱,即使是雲門這樣家喩戶曉的藝術團體,也沒法激發大家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