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藝@CD
兩個框不住的靈魂 跨時空的交會
頂著一頭龐克怒髮、以一手精湛琴藝讓世人驚歎的英國小提琴家甘乃迪,在古典的軀殼下燃燒著熊熊的爵士魂,各種音樂的界線對他而言從不是問題。而同樣縱橫古典與爵士的美國前輩作曲家蓋希文,跟甘乃迪一樣有著框不住的靈魂,在《當甘乃迪遇上蓋希文》這張專輯裡,兩人跨時空交會相遇,在甘乃迪的重新編曲中,蓋希文的音樂重新活現,而且更熱情迸放!
-
藝@書
是一場旅程 也可以是一間學校
《詩意的身體》,是一個人的旅程,也是一間學校、一個戲劇教育方法的旅程。這不是表演技巧練習的展示,而是賈克.樂寇用他精煉且真切的語言,跟我們分享他的好奇,他的發現,他的教育哲學,以及他對教學的熱愛。
-
戲劇新訊
河床劇團廿年 帶你來入夢
「你可以說,我是個做夢的人,其實做夢的,實非我一人(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藍儂在〈magine〉一曲中這麼唱著;一九九八年,在敦南誠品地下室的小劇場裡,河床劇團開啟了他們一連串的造夢旅程。時至今日,我們其實已經習慣了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相互結合,沉浸式、遊走式演出所在多有,而成立已廿年的河床劇團,對於台灣表演藝術現況所注入的全新視野、連年創造的各種奇異夢境,使他們的作品,成了令觀眾與創作者們每每印象深刻的獨特團隊。 將於七月在誠品信義店五樓畫廊開啟的一連串展演活動,是劇團迎接廿年生日,所送給觀眾的禮物不只是展覽,也不只是演出的造夢過程。你可以選擇免費觀看這廿年來曾與河床劇團合作過的各領域當代藝術家,包括蘇匯宇、何采柔、許尹齡等人為展覽創作的全新作品;也能參與創作觀摩或付費加入創作體驗,實作參與「夢」的構成。劇團亦在月底安排了八場於畫廊另一空間裡的固定時間售票演出,於是,觀眾可以自由選擇,用不同距離接近這個持續實驗、繼續顛覆想像的河床劇團,由他引領著你,以不同方式入夢。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搖滾芭比》
去年,在臺中歌劇院「夏天來歌劇院看音樂劇」的號召下,欣賞了日本原創音樂劇作《死亡筆記本》,一方面覺得能有機會在台灣看見他國的作品,是個難得的經驗;同時,也感受到了在大劇院裡觀看音樂劇的強烈震撼與其獨特魅力。 今年歌劇院則邀請了兩齣來自韓國的音樂劇,又一次在夏天,與觀眾在大劇院的舞台上相會。我選擇的是備受讚譽的經典音樂劇《搖滾芭比》,想看的是其中「韓語版」的演出,或許正因為是完全不理解的語言、無法聽懂的內容,反而會讓我更好奇也更有興趣,想看看演員會用怎麼樣的方式傳遞情感、表現歌曲,在詞意文字的背後,以他的歌聲詮釋和表現演繹這個角色和故事。 文字|莊漢菱 劇場行銷宣傳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2018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
幾年前去紐約探親,隨喬伊斯劇院常客的家姊去看Bill T. Jones/Arnie Zane Company的舞劇,坐在只賣十元美金的限量第一排座位,和舞台相距不到一公尺,時差睏意也稍稍收斂,黑暗中家姊無預警地指向台上的劉奕伶,「看,台灣的舞者。」天兒,腦中自動冒出台灣之光跑馬燈,講出口很俗,但胸口怎麼轟地發熱?那個當下想必我是無法克制地將舞者人在異鄉每分每秒的努力和種種文化衝擊和體會,都腦補進了眼前每個轉身跳躍。在彷彿什麼都可以透過通訊傳播接收的年代,我相信最真切的感動依舊來自能親眼目睹、親身感受的畫面與氣流。 即便我沒有看過「鈕扣計畫」今年四位旅外台灣舞者演出,甚至沒有看過他們所屬舞團表演,我仍不自覺將前述觀舞經驗帶入,並期盼一個再次親自見證、或者大開眼界的機會。 文字|何曼瑄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總編輯
-
韓國原創音樂劇《光的來信》 海外首站在台中
韓國當紅、觀眾票選最喜愛的原創音樂劇作品《光的來信》,在台、韓兩地粉絲引頸期盼下,將於八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做為跨海公演第一站。
-
「揮灑烈愛」跨界音樂劇場 用音樂與舞蹈向勇敢愛的女人們致敬
歷經腎臟移植、癌症化療的音樂家米拉拉,從張愛玲、卡蜜兒.克勞戴、艾蜜莉.狄金生、芙烈達及草間彌生六位女性創作者的生命得到鼓舞,「揮灑烈愛」跨界音樂劇場就在這些堅韌的靈魂中誕生。
-
2018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擊樂精靈開Party!》 八月起全台開心赴會
專為兒童策畫設計、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今年別出心裁地復刻二二年《音樂精靈開Party!》,即將於八月四日至十月廿一日在全台十二個縣市巡演卅四場。
-
唐美雲歌仔戲團黑色喜劇《孟婆客棧》 顛覆傳統印象
唐美雲歌仔戲團新編大戲《孟婆客棧》,劇中孟婆形象煥然一 新,搖身變成愛追劇又有少女心的親切歐巴桑,陰間不再陰森可怕,閻羅王眉開眼笑,整日唱唱跳跳,還拍了一支親民愛民的形象廣告。
-
吳念真首部音樂劇 未演先加演
綠光劇團睽違十多年再度製作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由吳念真及音樂創作人陳明章攜手合作。該劇未演先轟動,演出前一個月宣布台北、台中、高雄共加演四場。
-
韓流明星挑戰《搖滾芭比》 High翻歌劇院舞台
深受韓國觀眾高度喜愛的百老匯改編音樂劇《搖滾芭比》,七月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演出韓語、英語雙版本,堅強演員陣容及充滿震撼力的舞台效果,重新定義觀眾對劇場的感受。
-
2018新點子舞展「微舞作」 《春之祭》新詮釋
2018年「新點子舞展」將在本週推出的「微舞作」,由三位新生代編舞家推出全新作品,包括劉冠詳《酷刑姿勢練習》、劉彥成《垃圾》與林素蓮《小姐免驚》,在《春之祭》經典中找到突破現狀的可能性。
-
阮劇團《嫁妝一牛車》 台日演員同台飆戲
阮劇團與流山兒祥導演今年的全新合作,改變以往多以西方經典改編為主的作品,首度改編台灣經典文學名著《嫁妝一牛車》,這也是流山兒祥首度執導台灣文學作品。
-
明華園《龍逆鱗》 「愛」跨越性別 「恨」跳脫倫常、穿越時空
明華園戲劇總團全新創作《龍逆鱗》,故事加入同性之愛、穿越時空等情節,挑戰創作尺度,由資深演員孫翠鳳、陳勝在、鄭雅升,攜手戲劇家族菁英青年軍,邁向復仇之路的終點,再寫歌仔戲精采一頁。
-
《外公的咖啡時光》 倘若記憶有期限,如何留住最美畫面?
表演工作坊與彩晶文教基金會首度跨界合作推出舞台劇《外公的咖啡時光》,票券剛開賣時即熱賣,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看到劇名就想哭」、「好怕在劇院哭到不能自己」、「這個卡司陣容一定要看」。
-
爵代舞蹈劇場「煙花易冷」 爵美登場
爵代舞蹈劇場最新作品「煙花易冷」,由團長林志斌和藝術總監潘鈺楨兩位編舞家各自以男女不同觀點、時代背景不同畫分、東西方肢體美學對照,分別詮釋表述心中不同年代的愛情觀和緣分。
-
野孩子肢體劇場《繁花聖母》 性╱愛無別
野孩子肢體劇場最新製作《繁花聖母》,將法國一九三年代的社會融進現代議題,除了體現小說中跨性別者、性工作者的萬種樣貌,更試圖用一種如同法國小說暨劇作家尚.惹內(Jean Genet)筆下衝擊式的華麗,將性別、罪罰、情慾等經常被視為「不可說」的議題,透過演出赤裸呈現。 惹內一生始終不容於現代社會秩序,從棄兒的身分到小偷、流浪者、賣淫者、同性戀者,他在教養院、監獄、路邊及勞改所度過的時光,卻成為他的創作靈感,其寫於獄中的自傳式小說《繁花聖母》,將當時社會底層(跨)性工作者的掙扎、情慾與哀愁透過華美且風格強烈的文筆體現無疑。 導演姚尚德表示,細讀《繁花聖母》,內容多半描寫情慾感官,可以發現惹內思若湧泉,把情慾刻畫極為深刻,將所有世俗理解為低俗的事情描寫得具有神聖性。「不僅如此,惹內思緒跳躍,看他的文字如同一個冒險遊戲找關鍵線索,從各處拼拼湊湊,才能大致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及每個人物互相的關係。」 姚尚德延續惹內在《繁花聖母》的體裁,戲裡大量表現露骨情慾,從視覺、服裝到音樂,統一以「拼貼」方式呈現。此劇並與台灣當代藝術家黃彥超合作,他說,創作媒材利用各種廉價塑膠廢棄物,拼湊成華麗的服裝、藝術裝置,如同惹內文字下的人們,俗麗且神聖地生活著。 因應非主流性題材,並呼應劇中氛圍,《繁花聖母》這次演出跳脫制式表演場館,選擇台北微遠虎山的寺廟及戶外空間,以環境為舞台,讓演員與環境衝撞出更多立體面向。同時,增加週六午夜場,邀請台灣變裝皇后「飛利冰」壓軸演出,也會在戲裡獻唱。
-
2018李寶春精演新老戲 京劇新星熠熠閃耀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本週推出「2018李寶春精演新老戲」,特選三齣過去創演的好戲,由李寶春與兩岸首席大花臉楊燕毅攜手年輕演員登場搬演。
-
《木蘭少女》四度重製 八月榮耀回歸台北演出
二九年,台大戲劇系創系十周年作品《木蘭少女》演出後獲得劇場界高度評價,二一一年由瘋戲樂工作室和台南人劇團合作重製。今年八月將四度重製,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八場。
-
黃大徽《春之祭》 一場不尋常的祭典
香港編舞家黃大徽與舞者程偉彬、洪俊樂、盧敬燊、蘇樂鍵一同來台,將於本週末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春之祭》的驚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