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舞蹈空間X伊凡.沛瑞茲《BECOMING》 尋找身分認同
舞蹈空間舞團三月將與歐陸目前最紅的編舞家伊凡.沛瑞茲帶來英國The Place創意舞蹈劇場、荷蘭舞蹈節及義大利夏季歌劇節委託製作,同時也是國家兩廳院與荷蘭科索劇院共製的新作《BECOMING》。
-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視覺合唱劇場《四季‧台灣》 用歌聲彩繪島嶼風情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以無伴奏人聲結合視覺媒體的旗艦跨界製作《四季臺灣》,將從土地出發,以台灣四季風情、地貌風物等人文景象為創作元素,用美好歌聲帶領觀眾一同感受四季更迭的台灣溫度。
-
三個人《3 X 3計畫》異常返響 音樂與創意完美結合
2018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3X3計畫》異常返響音樂會,創作型室內樂團「三個人」再度接受國家兩廳院邀請演出,並力邀作曲家邱浩源、李元貞及劉韋志一起共譜精采樂章,為「三個人」量身打造全新作品。
-
人力飛行劇團《時光電影院》 安慰生命中的缺席
人力飛行劇團闊別十年,重磅重返全新製作幾米音樂劇《時光電影院》,由導演黎煥雄、編劇周伶芝改編幾米同名繪本,並搭配音樂總監兼作曲者陳建騏、作詞者李焯雄及HUSH聯手打造。
-
2018雲門四十五周年 十國演出橫跨歐美亞
二○一八年是雲門舞集創團四十五周年,已排定十國演出行程,除了台灣之外,並將造訪美、英、法、德、奧、義、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等國。創辦人林懷民表示,四十五周年就是要繼續打拚。
-
《詩乃伊》 胡德夫與部落朋友傳唱屬於我們的記憶
「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始終用歌聲說出動人的故事,以低沉渾厚的嗓音串連起對這塊土地的共同情感,與我們遺忘的質樸靈動。即將於四月一日舉辦的音樂會命名為《詩乃伊》。
-
2018圓桌舞蹈計畫 歐美亞展現「舞」力
由「張婷婷獨立製作」策製的「2018圓桌舞蹈計畫」本週上檔,匯集十位國際編舞家齊聚一堂,推出「歐美舞思雋永」、「亞裔新浪潮」兩套節目,一連四天共六場演出,呈現八個不同視野的作品。
-
諏訪內晶子與NSO 探索琴音的無限可能
小提琴名家諏訪內晶子再度來台,將再次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同場並由多利安.威爾森指揮演出約翰.亞當斯《主席之舞》和戰爭主題的普羅科菲夫:第五號交響曲。
-
當「台灣歌仔」遇見「台客武俠」 跨界音樂劇《俠貓》俠義登場
繼《散戲》之後,明華園總團再度與故事工廠新銳導演黃致凱合作推出《俠貓》,將台灣史上最具規模的抗日事件搬上舞台,以台灣的語言、戲劇搬演在地故事。
-
2018臺灣戲曲藝術節 好戲盡出
臺灣戲曲中心去年十月正式開幕,不僅邀請東南亞傳統藝術團隊來台,更網羅國內各劇種優秀劇團共襄盛舉;緊接著將在今年三月至五月推出第一屆「臺灣戲曲藝術節」,以台灣戲曲為基底規畫一系列節目。
-
上崑四十周年巨獻《臨川四夢》 上百人空前陣容見證歷史
上海崑劇團創團第四十個年頭,上至崑大班老藝術家,下至最年輕的崑五班新秀齊聚一堂,以上百人陣容來台演出明代大師湯顯祖戲劇史上的鉅作《臨川四夢》及經典折子戲,締造歷史性的一刻。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平凡中見獨特,夠嚴謹才會有笑聲
新年初始,也代表新一年的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即將陸續展開。第一檔將在二月底登場的節目,是早已完售的《斷捨離的物件習題》,不知您搶到票了嗎?本月號雜誌中也特別專訪到創作者兼演員傑夫.索貝爾現身說法,談談在他的異想、奇想、幻想裡,那些堆疊著過往記憶的盒子們,都有著哪些秘密。 廣受喜愛、備受推崇的日本劇作家三谷幸喜即將帶著改編作品《變身怪醫》來台,曾執筆無數為人讚譽的電視劇集、電影腳本和舞台劇本的喜劇大師,到底有些什麼出人意表、與眾不同的特質,得以將平凡轉譯為笑料、把小事化大並圓滿收場呢?三谷幸喜過往的影視作品大多具有五大特點,諸如:冷眼旁觀的角度、固定合作的班底、有限時空的設定、大人物的小人物化,以及為演員量身打造的創作。例如電影《有頂天大飯店》,或電視特別篇《東方快車謀殺案》,現縮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之內、齊聚大牌明星、往昔夥伴於其中,不僅卡司本身就讓觀眾有如觀賞賀歲片般開心,遵循佳構劇的嚴謹結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自編、自導,都讓「三谷幸喜」作為一個喜劇招牌,有了品質保證。
-
平心而論
一個蘿蔔八個坑
有回演出前,行政經理好心想幫旅美的韓裔編舞家燙衣服,沒想到那小背心的質料遇熱就被熨斗黏住而馬上焦了一大塊,經理二話不說,立即抓起電話,聯絡服裝設計林璟如老師工作室的老師傅,擇要說明背心的式樣及顏色,然後殺上計程車,前後不到一小時,在開演前五分鐘帶回了一件剛出爐的新背心。這不但展現了行政人員平時累積的好人脈,更反映出她的機智和效率!
-
音樂飛行
飛行的旋律
我真心認為「音樂」是種「另類飛行」「每次起飛都是可選擇的,但是降落卻是必定的」,就像「每次聽音樂都是可選擇的,但是曲終人散卻是必定的」。「獨立蒼茫醉不歸」,與古往今來大師、名家、知音的心靈交會,一種獨特穿越雙重時空的經驗,它將我們融入人類生生不息的歷史長河之中。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自省,抑或自我感覺良好?
《相愛相親》銀幕上的人在據理力爭,我漸漸感受到有一種能量傳播到銀幕下,他們誰是誰非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的努力溝通,使看戲的我也投入了當中的情感交流之中,銀幕上的人或許永遠無法清楚表達自己,但他們幫助我開始和自己聊起天來,由他們的問題,折射到自己的思想。
-
演出製作事二三
Seriousness——安定製作 嚴謹準備
對於即將要發生的演出,一路的動腦、發想、發掘、探討、理解至精益求精的完善準備之追求,當你發覺有能力可以開始去預期、去預見未來,舉一反三地將面對的製作困難一一解決,也是真正能夠享受劇場工作的開始。
-
紐約
性騷風暴繼續延燒 大咖表演藝術家也上榜
美國性騷擾風暴繼續發燒,各行各業有許多大咖紛紛被揭露真面目,上個月紐約表演藝術界也清算了三位名人:指揮家列汶、劇作家霍洛維茲及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馬汀。前兩者都被指控多年前藉勢騷擾青年男女,後者則遭舞者控訴施以誘惑或暴力。事情揭露後,三人皆被合作單位中止合作並進行調查。
-
倫敦
走出國會重返劇場 葛蘭達.傑克森以《李爾王》獲獎
曾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後來擔任國會議員長達廿多年的英國資深女演員葛蘭達.傑克森,在二○一七年末以女身扮演的「李爾王」一角獲頒倫敦晚報劇場獎最佳女演員獎,她在這齣老維克劇院劇場的製作中,將男女性別融為一體,並專注在李爾角色心境的轉變,特殊的嗓音及狂暴的演繹能力和舞台專注力,使她詮釋的國王成為劇評筆下最具磅礡之姿的李爾。
-
巴黎
穆阿瓦德新作《眾鳥》 探詢人類自我認同的矛盾
法國國立坷嶺劇院近期推出總監穆阿瓦德的新作《眾鳥》,黎巴嫩裔的他,刻意背離民族情感,選擇以猶太人為主角,因為他認為劇場的功用正是讓人走出封閉的認知,用同理心去了解敵方。《眾鳥》以多元文化背景為基礎,強調出先天血緣與後天環境的差異,透過多元語言與引人入勝的情節,呈現現代人身分的流動性與探詢人類自我認同的矛盾。
-
北京
中國表演藝術的二○一七 矛盾體中的勇敢、商業與人
回顧過往一年中國的表演藝術發展,可以看出四個關鍵詞:「矛盾體」、「勇敢」、「商業」與「人」。表演藝術市場從資源的分配與營利的成績來看呈現了矛盾與數字的「神秘」;在風向左轉的狀態下,「異端分子」的勇敢特別突顯;劇場的商業發展竟已到達可股票上市的頂峰;眾多的培訓計畫,顯示劇院專業人才終於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