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暴君、哲學家 那些點亮舞台的音樂魔法師
指揮,往往都有獨特的性格,或是王者的性格,因為他必須駕馭一個樂團,其音樂知識與博學,當然必備,領袖魅力更是不能缺乏。但就算是王者也有百百款,有像酒神一般隨興但音樂超有魔力的福特萬格勒,有講究理性如同阿波羅的托斯卡尼尼,有充滿哲學思維的傑利畢達克,也有以要求嚴格、性格如暴君獨斷的卡拉揚
指揮,往往都有獨特的性格,或是王者的性格,因為他必須駕馭一個樂團,其音樂知識與博學,當然必備,領袖魅力更是不能缺乏。但就算是王者也有百百款,有像酒神一般隨興但音樂超有魔力的福特萬格勒,有講究理性如同阿波羅的托斯卡尼尼,有充滿哲學思維的傑利畢達克,也有以要求嚴格、性格如暴君獨斷的卡拉揚
卡拉揚與EMI從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六○年的合作,奠立了卡拉揚作為指揮帝王的基礎。今年EMI唱片為了紀念卡拉揚逝世廿五周年,找回原始母帶,重新發行全套EMI時代的卡拉揚。這次Offical Remastered版本,強調全部都是原始母帶,還有世界首度數位化的新版本發行,增添收藏價值。透過嶄新的數位技術,我們可以用更清晰的角度聆聽,更靠近卡拉揚的輝煌歷史。
這個新樂季才接掌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的提勒曼,是目前在國際樂壇深獲好評的德國中生代指揮,他曾在柏林愛樂擔任卡拉揚的助理,帶領過慕尼黑愛樂,也是拜魯特音樂節的靈魂人物。他專注於德國傳統的交響曲與歌劇,對於「德國的聲音」有其一定的堅持與執著。
「指揮」真是讓人羨慕!從來就不用質疑自己脆弱的神經系統,不像其他器樂演奏家,特別是鋼琴家們,在每天苦練十小時後,還得戰戰兢兢生怕出錯。雖然,獨奏家們在音樂演奏這行業中算是頂尖角色,許多大牌指揮對獨奏的天王巨星都仍然畏懼三分,唯諾是從。然而,「指揮」這行業,真是太吸引人了,讓許多傑出獨奏家們紛紛拿起指揮棒來帶領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
繼「發現馬勒」、「發現蕭斯塔可維奇」之後,NSO要在06/07新樂季帶領聽眾「發現理查.史特勞斯」。作為一個銜接古典音樂浪漫時期與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的作曲家,史特勞斯的特出之處在哪裡呢?藉由剖析克來門斯.克勞斯與卡拉揚兩位指揮大師不同的《英雄的生涯》錄音版本,文化評論家楊照解讀出史特勞斯的「英雄」與時代變遷的特殊意義。
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處在西洋思想史上的啓蒙時代,所以他的音樂散發了與現實、命運抗爭的味道,而他的音樂更啓發後世追求自由與人道精神的理想,像是歌劇《費黛里奧》中的法國大革命。他也是日爾曼民族的榮耀,就如德國音樂家舒曼所說:「歌劇是屬於義大利、革命是法國、軍隊是英國,德國則是貝多芬」。
因反抗而成立的柏林愛樂,在過去由德奥籍指揮的掌管下呈現出其獨特的美聲,但在二十世紀末義籍指揮阿巴多的帶領下,雖曾經歷過一段曖昧的轉型期,最後卻展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風格。然而一九九九年在團員票選下,英籍指揮拉圖雀屏中選,這位活力十足的年輕指揮有可能再讓這個百年樂團再次換血。
二十世紀是指揮大師的世紀,許多指揮家以多年的熱誠投注,將交響樂團的演出鍛造成傳世的聲響。在每幾年就更替樂團音樂總監的今日,恐怕也很難想像那個指揮猶如樂團掌門人的年代,指揮與樂團間是怎樣的關係?而指揮對樂團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德奧地區的兩大天團,整體的節目策劃並未受到金融風暴太大的影響,從定期演出、世界巡演、音樂節等內容與卡司來看,仍十分令人期待。柏林愛樂與拉圖續約,種種規劃都可以看到拉圖摩拳擦掌,讓柏林老店與現代人更貼近的用心。維也納愛樂也不甘示弱,今年新樂季的內容與計畫,當代曲目的比例有明顯增加以及給青少年的專場音樂會等,這些都顯示出這個百年老店的大門正在逐漸打開。
曾獲指揮大師卡拉揚親口讚賞為「來自天堂的聲音」,韓籍女高音周淑美是繼台籍女高音朱苔麗外,第二張驚豔國際樂壇的亞洲面孔。《魔笛》的夜后、《後宮誘逃》的康斯坦絲、《納克索斯島的阿莉安德奈》的彩賓奈塔、《霍夫曼的故事》的奧琳匹亞等,都是周淑美的拿手角色。為韓國歷史大戲《明成皇后》演唱主題曲,更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巨星級人物。
表面上看來,今年藝術節的整體走向並未與莫提葉時代有很大差別。莫提葉時代諸多決定,魯齊茨卡「蕭規曹隨」繼續執行。細加觀察,卻可見到二者的不同。莫提葉時代的演出反映出其個人之音樂喜好及求新求變的劇場品味,並不時為自己辯護。魯齊茨卡則安排曲目及演出者,提供公評,本人則不發表相關意見。
十二歲就驚豔世人,後因卡拉揚欽點,使之成為樂壇當紅炸子雞的青年鋼琴家紀辛,被當今樂壇譽為莫札特以降、最驚人的天才。他沒有參加大賽、得過大獎,教育程度只相當於國中,憑藉著在家自學,琴藝卻有超齡的成熟與驚人功力。此次訪台,紀辛將演出擅長的蕭邦四首詼諧曲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展現他的大師丰采。
在世界古典樂壇,柏林愛樂穩坐龍頭地位。一百二十三年來,擔任過它首席指揮的人只有六名,從福特萬格勒、卡拉揚到阿巴多,個個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音樂家。新任音樂總監拉圖接任後,作風開放而友善,讓阿巴多時代造訪亞洲時只去日本的柏林愛樂,終於有機會踏上台灣的土地。而他並不耽緬於柏林愛樂的輝煌過去,而是積極為這間百年老店創造「未來」!
杜梅的音樂生涯,彷若一章章被譜好的樂曲,機緣際遇如同音符般,交織堆砌,將他推往成功的音樂家之路。
「我從來沒有停止想像過莫札特,我不斷嘗試新的方法更接近他的音樂,他是陪我一起成長的作曲家,總是在我每個事業轉折點上等待著我。」今年,不僅是慕特登台的三十週年紀念,她更選擇了以前所未有的「莫札特計畫」,對這位在她生命中佔有無可取代地位的音樂天才獻上無比敬意。
波士頓交響音樂廳,是美國最早的專業音樂廳,更可說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好的三個音樂廳之一。而波士頓交響樂團則是美國極佳的管絃樂團之一,其水準甚至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紐約愛樂」難分軒輊,被評選為美國最好的五大樂團之一。
在這套錄音當中,總共可以分成五個部分,分別為八十八張管絃樂,七十張歌劇,八張傳世經典,五章交響全集及一張精選小品。卡拉揚生平最知名的詮釋,記錄著二十世紀樂壇的盛事,他的指揮藝術與音樂情感,都在這部大全集中
縱橫世界樂壇四十載,有著「永遠的咪咪」之譽的女高音芙蕾妮及其夫婿男低音喬洛夫將於十月十三、十五日應中華女靑年會之邀來台舉辦慈善演唱會。芙蕾妮甜美、冷靜且略帶淸純的嗓音最擅於詮釋具被動性格的淑媛或伶俐的女僕、村姑角色。在與斯拉夫籍喬洛夫結縭後,更大膽嘗試俄國作曲家作品並賦予新意。在這位世紀女高音來台前,且先讓我們對其演唱生涯作一了解。
〔台灣〕 蘭陽戲劇團的成立及培訓 國内第一個公立的地方劇團「蘭陽戲劇團」已於九月一日在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成立。 宜蘭是歌仔戲的發源地,而今老一代的藝人卻相繼凋零,技藝瀕臨失傳。以往學校内的傳習課程,學生畢業之後即難以爲繼,「蘭陽戲劇團」於是公開招考新人十七名,提供優渥的薪資及出路保障,從事傳統劇藝及現代劇場觀念、技術的培訓,師資包括廖瓊枝、呂仁愛、莊進才、林松輝、學者林茂賢及法國默劇出身的孫麗翠等。預計以兩年爲期,承習目前宜蘭僅存的四齣傳統戲碼《呂蒙正》、《陳三五娘》、《山伯英台》、《什細記》,及北管戲、四平戲、跳鍾馗,並計畫每年推出一齣新創的現代歌仔戲。首次演出定在明年五月底。 〔中國大陸〕 鄭小瑛辭職專心辦「愛樂女」 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最近已辭去北京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的職務,專心投入「愛樂女」室内樂團的工作。 今年六十二歲的鄭小瑛坦言近年在中央歌劇院的工作有些力不從心,深感在「大鍋飯」的體制下,既無力改善劇院的排練效果,而工作又繁重,已使她感到疲累,便不如將精力集中去做自己喜愛的音樂推廣工作。 鄭小瑛對音樂普及工作的開始,來自一次尷尬難忘的經驗──中央歌劇院在北京首演西洋歌劇《茶花女》時,全劇幾乎是在觀衆的談笑聲、咳嗽聲、嗑瓜子聲中勉强演完。自此,她便積極從事向大衆普及古典音樂的工作。十多年來,她在演出前二十分鐘義務給聽衆義務講解,已有六百多場,聽衆多達二十萬人次。 兩年前,鄭小瑛又與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共同籌辦了大陸第一支業餘女子室内樂隊「愛樂女」,計有廿多位成員,均爲中央文藝團體或院校中的佼佼者,年齡由二十多至六十多。兩年來已演出了五十多場,其中半數在北京各大學院校演出,演出前鄭小瑛仍主持二十分鐘的普及音樂知識講座。 〔中國大陸〕 劉霖出任中音院院長 中國文化部副部長陳昌本,於七月八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職員大會上宣佈,文化部已委任作曲家劉霖,接替于潤洋,擔任中央音樂學
〔台灣〕 「海闊天空」舞展入選名單揭曉 八十五年度國家劇院及實驗劇場「海闊天空」舞展甄選,入選名單已揭曉。第一類是預算一百八十萬元在國家劇院演出,由台北越界的「雙城記」企畫案入選;第二類預算三十五萬供新團體在實驗劇場演出,入選者爲謝宗益的「太陽劇場舞蹈團」、郭美香「普陀當代舞團」及雲門舞者李靜君、蘇安莉、羅雅惠合組的舞團;第三類是曾經入選再送案的團體,預算六十五萬,由「台北室內芭蕾」入選。 (編輯室) 「女節」女性劇作聯展 鄰近中正紀念堂的「B-Side」,為一個企圖結合身體表演與另類音樂的新生場域,計劃從一月下旬至四月邀請女性劇場工作者發展系列創作,並為此次聯展命名為「女節」。應邀參與演出的團體與個人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河左岸、台南「那個劇團」、極體劇團、身體原點工作室、卡倫與比爾舞團、露露劇團以及林因、鮑代玉等。 「女節」系列節目將在一月下旬至四月初每週三、四晚上演出,洽詢電話:3511607。此外「身體原點工作室」將在B-Side首演《我是你夜間的馬》(1/9-11),之後赴香港參與藝穗會演出。 (編輯室) 「優劇場」印度行 以融合於大自然的演出為特色的「優劇場」,一月中旬將赴印度普那「奧修靜心中心」演出優人神鼓。奧修(Osho)社區是世界精英樂團薈萃之地,每年一月奧修大師的成道日為該社區的年度大事,優劇場此次受邀前往演出,希望將靜坐與打鼓融合所產生的安靜力量和特殊的東方哲學介紹給與會的西方團體。 (編輯室) 〔大陸〕 《黃河》版權起爭端 鋼琴協奏曲《黃河》的版權問題,出現了對峙局面,一方為鋼琴家殷承宗,另一方為中央集團。爭議的焦點是對創作者及其權限認定的不同。由於《黃河》產生於「文革」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曾署名「中央樂團集體創作」。對這一「集體」的具體認定,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