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自由爵士
民權運動的革命樂章
面對社會中的種種歧視待遇,美國黑人族群莫不感到憤怒非常。在爵士樂的領域裡面,黑人爵士樂手們也用音樂創作來表達他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既有的和弦結構與其他任何音樂規則都被視為一種社會宰制,所以他們想突破,想要超越。於是,「自由爵士」就在這樣的反抗精神下誕生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前衛爵士
除了自由解放,還要超脫塵世
「自由」與「前衛」可以被視為兩個互相重疊的爵士樂領域。樂風並不是唯一可以辨認前衛爵士樂的特徵:許多前衛爵士樂的共通點在於樂手所追求的「超脫」主題,對他們而言,自由爵士樂的「解放」似乎不夠,還要超脫塵世,尋求一種世人尚未能領略的前衛境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融合爵士
擁抱搖滾一家親,找回年輕人的心
所謂的「融合」,指的是將爵士跟搖滾冶於一爐,創造出一種新的聲音,而邁爾斯.戴維士在一九七○年代初期最重要的作品《寂靜之道》與《潑婦釀造》也經常被視為融合爵士的起源。當年邁爾斯樂團除了在音樂中加入大量的電子樂器與反複固定的強勁節拍之外,也嚐試了多種不同的音樂構成方式,重新吸引了青年聽眾的注意,讓爵士再次獲得美國年輕人的青睞。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當代爵士
在繽紛花園中尋找未來之路
一九八○年代以來,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爵士樂壇,不論樂手或是評論者,似乎都很難找到一種旗幟鮮明的流派或風格,能夠比擬昔日大師人物所開創的劃時代里程碑。但是,當代爵士樂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英雄人物,像以傳統捍衛者自居的溫頓.馬沙利斯,與風格變化莫測、率性的約翰.佐恩,都是當代佼佼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之外 爵士vs.城市
紐約-爵士樂迷的朝聖之都
說到爵士,你會想到哪個城市?當然是紐約!如果說紐奧良是爵士樂的原鄉,紐約就是它揚名立萬的超級舞台,艾靈頓公爵、菜鳥帕克、邁爾斯.戴維士幾乎每個爵士樂史上的大名家都在這裡發展演出成名。紐約市見證了爵士樂的起承轉合,並讓爵士樂的每個腳步留下清晰的印記。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之外 爵士vs.文學
幅員遼闊的爵士文學地圖
爵士樂的發展歷史、爵士樂的藝術形式、爵士樂的文學隱喻、爵士樂的人物角色都曾是文學創作者筆下揮灑的主題。除了大家最熟悉、提出「爵士年代」一說的費茲傑羅,紅透半個地球、小說中總少不了爵士樂人名與樂曲的村上春樹,你知道還有誰曾經「大作爵士文章」嗎?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之外 爵士vs.電影
名導鏡頭下,堅持爵士品味
就像文學一樣,複雜多元的爵士樂也是優良的電影背景音樂與發揮題材,此外,有些知名導演如伍迪.艾倫、史派克.李、馬丁.史柯西斯都有自己堅持的爵士樂品味,用在電影中,就像作者簽名一樣顯眼。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堅持爵士品味的導演,好像都是紐約客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之外 爵士vs.音樂劇
大城小調,舞台上的爵士氛圍
所謂JAZZ,在音樂劇的世界裡,主要還是一種元素,是一種風味,是一個時代(原則上多指二○年代)的聲音,是一種地域性、種族性很強的音樂,它往往和大城市的黑人族群,或者夜店族群緊緊相連在一起,紐約和芝加哥夜總會、紐奧良的小酒吧大城,小調,夜色,人情。在音樂劇裡,它並非一種獨立的音樂,像它在夜總會、在舞池、在演奏廳、在唱片錄音室裡一樣具有獨一無二的自由度和豪放氣質。
-
音樂新訊
薩克斯風手董舜文的第一次
擁有美國波士頓百克黎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文憑的董舜文,是台灣第一位拿到Berklee獎學金的學生,也是國內最早期少數擁有科班學歷的爵士樂手之一。六年四班的他才剛滿三十歲,卻早已擁有十幾年的演出資歷。他的演出生涯從十七歲那年開始,跑遍台北市各大小民歌餐廳和飯店,堪稱當時最年輕的爵士樂手。二○○○年學成歸國後,再度投入職業演出,組成國內少見的融合爵士樂團JEG Jazz Band,教學與演出行程馬不停蹄,活躍於各大小爵士樂盛會。不滿足於只吹奏別人音樂的他,首度舉辦爵士薩克斯風音樂會,發表個人多年來累積的創作。「似董非董」爵士音樂會記錄了董舜文十餘年的演奏生涯,動員了國內的爵士樂精英樂手助陣,除了有與董舜文默契十足的JEG團員外,台灣爵士鼓王黃瑞豐,以及歌手陳冠蒨也將以特別來賓的身分出席,另外還有作曲家鮑比達、爵士樂手金木義則、Met Francisco等共襄盛舉。(廖俊逞)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當電影遇上爵士》出版 陳榮彬用電影重寫爵士樂史 與電影具有最深厚淵源的,是哪一種音樂類型?答案是:「爵士樂。」高談文化最近出版《當電影遇上爵士》,由資深爵士樂迷陳榮彬執筆,透過不同類型的 電影,重新「改寫」或者「詮釋」爵士樂的歷史。這本書以獨立的電影為單位,但排列的邏輯則是按照爵士樂的歷史發展,每一種爵士樂的類型會提及三、四部電 影,作者希望讀者可以將這本書當作「爵士電影院」,透過電影來了解爵士樂的內涵,讓閱讀跟聽爵士樂,都成為一種輕鬆的生活方式。(廖俊逞) 樂評人焦元溥出書三大冊,勾勒出二十世紀演奏風格變遷 樂 評人焦元溥集結十餘年來所發表的樂評文章精華,於七月出版《經典CD縱橫觀系列》新書,共分為三大冊,主題分別為:「歷史進展與詮釋變化」、「典型影響與 典型轉移」、「樂曲解析與學派特性」,詳細勾勒出二十世紀演奏風格變遷的過程,是華文世界第一部呈現音樂詮釋史觀的版本比較專著。 甫 取得美國佛萊契爾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法律外交碩士的焦元溥,今年才二十七歲,他自十五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於《表演藝術》、《古典音樂雜誌》、《CD購買指南》、《聯合 報》、《自由時報》等平面媒體;內容涵蓋音樂作品分析、詮釋討論、鋼琴演奏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鋼琴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發表過的樂評字數已逾一百 二十萬字。(鄭淑瑩) 《唐美雲胭脂紅》出版,書寫唐美雲梨園人生 繼去年在國家 戲劇院推出年度大戲《無情遊》的唐美雲歌仔戲團,今年九月又在國家戲劇院推出《人間盜》,每年一部公演的慣例不曾間斷,今年已是第七個年頭了。歌仔戲小生 唐美雲自小生長在歌仔戲世家,父親蔣武童是「戲狀元」,與布袋戲大師李天祿是結拜兄弟,母親唐冰森是著名小旦;她的表演訓練紮實,經歷過歌仔戲由盛而衰的 時代,在奔波四地的野台戲生涯裡,除了要面對現實的經濟問題外,也要裡頭的夾縫中求得舞台藝術的綻放。新書《唐美雲胭脂紅》,由唐美雲口述,陳艷秋撰 寫,收錄許多劇照與生活照,描寫歌仔戲由極盛到極衰的時代以及唐美雲梨園生涯的點點滴滴。(田國平) <stro
-
音樂新訊
迪迪‧傑克森的鋼琴「無影手」
古典與爵士雙修的爵士鋼琴家迪迪‧傑克森,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並活躍於紐約爵士樂界的華裔樂手,也是少數獲得帝王鋼琴貝森朵芙贊助的音樂家。他的音樂偏向前衛風格,帶打擊樂式的彈奏法更被台灣樂迷稱為「無影手」,常有不可預期的驚奇。對迪迪‧傑克森而言,爵士樂最根本的要件,就是保持開放的心,勇於「冒險」。 首次來台,為台灣聽眾帶來多首爵士名曲及緬懷九一一事件的最新作品《紐約組曲》,這支創作如史詩般,結合古典與爵士背景,被譽為「迪迪‧傑克森有史以來最棒的爵士音樂作品」。和台灣知名爵士小提琴手謝啟彬同台搭檔,兩位背景相似的音樂家,同樣擁有炫目的技巧與把玩節奏的高超功力,相信能帶給爵士迷前所未有的聽覺驚豔。〈廖俊逞〉
-
音樂新訊
黛安.瑞芙唱出爵士的「靈魂」
想要唱好藍調,得要先懂「生死學」?當今爵士樂壇一姐黛安‧瑞芙(Dianne Reeves),多年來鑽研《西藏生死書》,用東方宗教豁達的生命觀,詮釋自由即興的爵士樂,難怪歌曲被她一唱,就特別有「靈魂」! 黛安‧瑞芙被譽為最具比莉‧赫莉黛(Billy Holiday)風範的爵士歌手,她演唱最大特色在於:沙啞低沉嗓音,卻又有溫潤飽滿的質感,歡愉不帶滄桑、細緻中又見感性的音調,更帶出了她獨有的風韻神采。瑞芙的曲風跨界多元,福音音樂、RB、古典音樂、現代流行樂等均是她的強項。 三座葛萊美獎的肯定,黛安‧瑞芙堪稱是二十一世紀的爵士名伶,這次來台演唱,台灣爵士樂迷千呼萬喚始出來。據說她的現場演唱有一種唱片無法捕捉的生命力,如果你有挑剔的藍調神經,不妨現場親身感受。(廖俊逞)
-
音樂
音樂新訊
二胡才子朱昌耀,樂說台灣風情 實驗國樂團這次特別邀請到被譽為「如杯中醇酒」、「弓弓訴人意、弦弦道世情」的二胡演奏家金陵才子朱昌耀教授來台。他柔美舒展、清新流暢的風格,力求揭示樂曲的靈魂內涵。他堅持傳統神韻,也積極追求創新。除了演奏之外,更傾心投入音樂創作。透過外地來台作客的音樂家細心體會,凝聚的客觀印象創作了篇篇詩意的樂音鉅著。 這場音樂會中,朱昌耀將親自登台以二胡與樂隊、二胡協奏曲等形式詮釋他的心血作品,包括:《台灣風情》與《阿里山情話》等。台灣山與海的豪邁、福爾摩沙的萬種景緻,以及那些習以為常的風俗習慣、再親切熟稔不過的山水田園,透過外地來台作客的音樂家細心體會,由名家手中風格細緻婉轉的江南絲絃來描繪,寶島風情在絲絃玉管聲中必然又是一番璀璨的風貌。 用心眼與樂音,黃東裕抒說生命悲歡 榮獲第十五屆金曲獎最佳古典演奏專輯提名的視障鋼琴家黃東裕,即將於台北新舞臺再度舉辦鋼琴獨奏會。從小不向命運低頭的他,在旁人的協助下讀譜練習,聰明的他練習一首新曲並不像想像的困難,求學之後了解樂曲的曲式之後,更是得心應手,普通曲目大約一個半小時可以將曲子背熟,再逐一細部琢磨,這點讓當時在維也納求學時的指導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年少時的黃東裕為了不讓別人注意他視障,在音樂的表現上要求精準、快速,來鞏固自我信心,而現在的黃東裕在音樂中不斷地思索、品味,愈發接近作曲家原創精神。黃東裕覺得舉辦獨奏會是個很大膽的事,更大膽的是他要和大家分享、聆聽他的音樂。他曾經在獨奏會中挑戰貝多芬的《暴風雨》及《熱情》兩首樂曲,此次他將首度以舒伯特的《磨坊少年與小溪》、《紡車旁的葛麗卿》、《流浪者幻想曲》等如歌的樂曲窺探其溫柔細膩的情感象限。 實驗合唱團 演唱歐洲經典 今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國際音樂教育年會邀請,代表台灣赴西班牙演出的國立實驗合唱團,將從歐洲帶回來一個大禮物──「歐洲經典合唱巡禮」!這場演出特別邀請馬庫思.胡伯擔任指揮,胡伯畢業於維也納音樂院,現任德國西薩克森交響樂團及保加利亞室內交響樂團總指揮,曾經指揮過多場歐洲歌劇及合唱音樂會,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爵士樂救了史匹柏
近期的《落日殺神》與《航站情緣》不約而同提到了爵士樂,前者寓教於樂,展現人性的麻木與生命的冷酷,同時還有爵士樂的機智問答。後者原本看來創意平平,但一張五十九名爵士樂手的合照,不但說明了男主角為何來到美國的原因,也救了史蒂芬‧史匹柏這部電影。
-
特別企畫 Feature
樂迷百態
台灣爵士樂的樂迷人數或許拼不過古典樂迷,但其熱中與投入的程度,也絕對不遜色!本刊專訪八位各行各業的資深樂迷,讓大家瞧瞧他們是多麼「就是愛爵士!」
-
特別企畫 Feature
想聽爵士?來這裡就對了!
關於在台灣聽爵士樂這件事,先別想太多,基本上我們應該無法成為全世界最棒的爵士之都,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它。有需要就有人供給。國內爵士樂迷老鳥沈鴻元告訴你:在台北,想聽爵士樂的人可以去哪裡!?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與薩克斯風成長的歲月 新生代樂手董舜文
屬於六年級世代的董舜文,是國內少數擁有科班學歷的專業爵士樂手之一,現在到「河岸留言」等音樂PUB,都可以聽到他迷人的薩克斯風。為了走上爵士樂這條路,董舜文歷經了與家人意見分歧而又取得諒解的曲折路途,現在的他,正思考著要在三十歲之前,做出屬於自己的音樂CD。
-
音樂
一場深具啟發性的放鬆之旅
「紐約之聲」在合唱編曲上動了手腳,聽起來反而不太熱情卻十分溫暖,保羅‧賽門曲目更流向古典化的美聲合韻,最輕鬆的反而是艾靈頓公爵曲目跟孟克的Round Midnight。這樣用盡心思地新研究合音、編曲變化,證明「紐約之聲」拿下葛萊美獎根本不靠錄音效果。
-
現象‧現場
這樣的好爵士,我們還要更多
「夏日爵士party」是兩廳院首度將爵士音樂請進大門,讓音樂節目的種類往前延伸一大步的系列展演。謝啟彬以他在歐洲所受的嚴謹爵士音樂教育,在這個系列的音樂會中擔任文字解說、記者會引言人與電台、藝術講座宅急配等推廣工作,本刊邀請他為這次兩廳院的爵士創舉寫下回顧,留下印記,希望愛樂者殷切的期待能夠持續為台灣激發出更好的音樂。
-
專題
耳朵不肯流「俗」,堅持品味「獨特」
ECM這個爵士廠牌以灰冷調的風景當封面,吸引了某一特殊從事創意與傳播工作的族群,這群人不著華服突顯自己身分的菁英品味,也不附庸風雅聆聽高票價的古典音樂會。他們只在世界音樂與爵士樂中碰頭,穿著輕鬆中突顯他們的創意與逍遙自在的人生,他們的特性正符合了美國作家大衛.布魯克斯筆下的BOBO。